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812
体育作为一个产业登上了经济的大舞台,其产值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体育的产业化水平还很落后,与我国体育在国际上的地位极不相称。为给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物质基础,当务之急要加强各項对体育产业具有推动性的方式建设,以促使我国体育产业健康、高速发展。
一、充分认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調,“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体育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中的重大作用,是对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体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准确定位,对于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体育的多元价值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具有发展潜力大、辐射范围广,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等特征。一方面,体育产业自身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市场潜力,另一方面,体育产业作为关联度极高的“上游产业”,可与国民经济的诸多产业产生渗透和融合,显示出较强的乘数效应。但近十余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体育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和不竭动力,体育产业年增速一直保持着两位数以上,远远超过同期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发展势头迅猛,前景十分广阔。
2.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作为生活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带动了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从国内外体育产业的对比分析和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判断,体育服务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将稳步提升,成为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这将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3.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有利于增进社会和谐。体育倡导着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播着锐意进取、团结协作、创新求变、尊重规则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丰富人民生活,另一方面弘扬优秀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正能量。
4.发展体育产业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改善民生中有着不同的角色定位,承担着不同的服务功能,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体育事业为体育产业培育了市场、提供了资源,体育产业为体育事业注入了动力、提供了支持。
二、培养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
1.培养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正确理解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社会效益的内涵,要克服那种单一的社会效益的观念,坚持体育社会效益多样性与体育经济效益的统一性,正确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不要把“首位”的问题,当成唯一的问题,要破除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劳务不是商品,体育不是产业的陈旧观念。要遵循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运行机制,建立体育大市场的新格局,核心体育产业,相关体育产业,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大胆试验,大胆实践。只要有利于拓宽和开发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的,不论核心体育产业、相关体育产业,还是体办产业,就应一起上。
2.培养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建立完善的体育的法制建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体育产业化越发展,越需要完备的体育法制建设。在体育法制建设不健全、不完善的条件下,依靠体育行政干预在当前有它必要的一面。因为针对一定时期内,体育市场、体育产业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集中实施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对保证体育市场、体育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和运行秩序,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依法实施对体育市场的管理和从事体育产业的经营活动,不但可以保证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有秩序的运行,而且管理者和经营者都可以依法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这是行政干预所无法替代的。
3.培育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必须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需要为本质目的。当然,不是说培育体育市场,发展体育产业不讲盈利,而是说社会主义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的盈利,是在群众的体育消费中,通过提供积极向上、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的体育劳动和体育服务,不断改进、改善服务手段和条件,提高服务质量,有益于全民健身,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从而赢得市场,增加收入。必须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尽快提高现有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加紧培育一批懂业务、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这是进一步开发、拓宽我国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紧迫任务。
三、落实体育产业的主要任务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营造各类主体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体育市场环境。
2.创新场馆运营管理机制
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在保证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质的前提下,探索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明确所有权和经营权主体各自权利和义务,提高场馆运营网络化服务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复合经营能力。创新体育场馆管理机制,加强统筹管理,推动公益类场馆和经营类场馆分类改革,推进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和经营体育场馆。
3.推动产业跨界融合
丰富体育产业领域,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创意、教育培训、休闲旅游、会展服务、现代商贸、中介服务等产业融合,重点发展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培训、体育服务贸易、体育中介等新兴行业。
4.扩大体育市场供给
统筹体育设施规划布局,加快建设利民、便民、亲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盘活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存量资源,充分利用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绿道绿地及广场等建设群众体育设施。对公共体育设施、重点体育产业项目建设,在立项、报建、用地和配套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体育作为一个产业登上了经济的大舞台,其产值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体育的产业化水平还很落后,与我国体育在国际上的地位极不相称。为给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物质基础,当务之急要加强各項对体育产业具有推动性的方式建设,以促使我国体育产业健康、高速发展。
一、充分认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調,“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体育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中的重大作用,是对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体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准确定位,对于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体育的多元价值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具有发展潜力大、辐射范围广,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等特征。一方面,体育产业自身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市场潜力,另一方面,体育产业作为关联度极高的“上游产业”,可与国民经济的诸多产业产生渗透和融合,显示出较强的乘数效应。但近十余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体育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和不竭动力,体育产业年增速一直保持着两位数以上,远远超过同期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发展势头迅猛,前景十分广阔。
2.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作为生活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带动了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从国内外体育产业的对比分析和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判断,体育服务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将稳步提升,成为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这将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3.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有利于增进社会和谐。体育倡导着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播着锐意进取、团结协作、创新求变、尊重规则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丰富人民生活,另一方面弘扬优秀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正能量。
4.发展体育产业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改善民生中有着不同的角色定位,承担着不同的服务功能,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体育事业为体育产业培育了市场、提供了资源,体育产业为体育事业注入了动力、提供了支持。
二、培养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
1.培养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正确理解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社会效益的内涵,要克服那种单一的社会效益的观念,坚持体育社会效益多样性与体育经济效益的统一性,正确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不要把“首位”的问题,当成唯一的问题,要破除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劳务不是商品,体育不是产业的陈旧观念。要遵循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运行机制,建立体育大市场的新格局,核心体育产业,相关体育产业,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大胆试验,大胆实践。只要有利于拓宽和开发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的,不论核心体育产业、相关体育产业,还是体办产业,就应一起上。
2.培养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建立完善的体育的法制建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体育产业化越发展,越需要完备的体育法制建设。在体育法制建设不健全、不完善的条件下,依靠体育行政干预在当前有它必要的一面。因为针对一定时期内,体育市场、体育产业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集中实施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对保证体育市场、体育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和运行秩序,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依法实施对体育市场的管理和从事体育产业的经营活动,不但可以保证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有秩序的运行,而且管理者和经营者都可以依法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这是行政干预所无法替代的。
3.培育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必须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需要为本质目的。当然,不是说培育体育市场,发展体育产业不讲盈利,而是说社会主义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的盈利,是在群众的体育消费中,通过提供积极向上、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的体育劳动和体育服务,不断改进、改善服务手段和条件,提高服务质量,有益于全民健身,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从而赢得市场,增加收入。必须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尽快提高现有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加紧培育一批懂业务、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这是进一步开发、拓宽我国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紧迫任务。
三、落实体育产业的主要任务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营造各类主体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体育市场环境。
2.创新场馆运营管理机制
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在保证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质的前提下,探索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明确所有权和经营权主体各自权利和义务,提高场馆运营网络化服务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复合经营能力。创新体育场馆管理机制,加强统筹管理,推动公益类场馆和经营类场馆分类改革,推进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和经营体育场馆。
3.推动产业跨界融合
丰富体育产业领域,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创意、教育培训、休闲旅游、会展服务、现代商贸、中介服务等产业融合,重点发展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培训、体育服务贸易、体育中介等新兴行业。
4.扩大体育市场供给
统筹体育设施规划布局,加快建设利民、便民、亲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盘活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存量资源,充分利用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绿道绿地及广场等建设群众体育设施。对公共体育设施、重点体育产业项目建设,在立项、报建、用地和配套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