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人的创造力发挥到什么程度,社会就前进到什么地步。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是青少年的创造力显得尤为迫切。
青少年不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能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中加入美术元素,让他们爱图画、爱作画,不仅能提高审美能力和对客观事物的表达能力,还能开发个人的创造潜能。
也许很多人不以为然,难道美术也与培养创造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有关联?笔者就自己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发明是如何诞生的?首先要有好的点子孕育在创造者的头脑中,如果想都想不到,根本谈不上发明创造。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人绝不会做出发明创造。然而,当你想到了一个发明创造点时,怎样让大家知道呢?这就需要表达出来。
如何表达呢?一是用语言文字,二是用图画。发明创造中的许多结构只用语言文字根本表达不清楚,甚至无法表达,用图画则一目了然。美术的重要性在此不言而喻。
发明需要超越现实,要把世界上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想象一定要先行。头脑中想象的绝不是文字,而是一幅幅奇特的图像,这图像来自现实,又超越现实,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创造。可见,发明创造离不开图画,发明创造的原理,结构都同图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早在自行车还未诞生的年代,人们压根就没有自行车的概念,不知道自行车是长什么样。它最初的原型只能由发明者在头脑中构架,再依据所想的图样做出来。没有丰富的想象能力,看似简单的自行车也难以问世。
想象是什么?想象就是“构思”。要求学生作画时,大家就开始构思,画什么?怎么画?这其实就是一个培养想象力的过程。这种想象力就其本质而言,与发明创造中的想象力是一致的。
比如自行车还没出世时,轮子、架子、凳子、扶手等,都是早已存在的东西,想象力的作用就是将它们组合到一起,变成了最初的自行车。这一过程,正是赋予人们创造性的过程。
做思维训练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道题:按照自己的想法,将一个大圆和两个小圆组合起来,看看有多少种组合方式。
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组合之后的结果可谓形形色色。如下图所示,对其中的每一个图,大家都有不同的想象和不同的解释(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事实证明,图画与文字相比,具有下列优势:
1.图画比文字更形象;
2.图画比文字包含的信息量大;
3.图画比文字含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4.图画比文字更具有吸引力;
5.图画比文字有更多的色彩;
6.作为创造依据,图画比文字直观。
以上比较,充分说明美术教育在发明创造中是具有不可缺的地位和实际作用。
包豪斯在设计理论上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在现代工业设计所应用的领域中,如:建筑、机床、武器、列车等,从外观造型到内部结构,无论是哪样,都需要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作为一名工程师或者设计师,仅有美术修养,决不能取得优秀成果,顶多只是重复和模仿。
美术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渠道。借助美术可以窥见设计者的思想,美术此时承担着交流工具的作用,成了工程界的语言。站在这种高度看美术教育,美术教育的天地会更广阔,对美术教育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美术教育不只是培养画家、雕塑家、造就艺人,而且应作为工业技术人员的基础教育。
如今,我们周围的建筑千篇一律,我们的城市大同小异,我们的生活被光秃的混凝土所带来的持续的形式和色彩上的荒芜所羁绊,在现在这样一个大工业化设计的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师是否有所思有所悟,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是否也能体会到自己对未来世界的责任所在。这同工业设计人员缺乏创新能力、缺乏美术修养是离不开的。
工业设计需要有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而美术教育要有新的内容和要求,工业工程技术要与美学完美结合。
工业设计和美术教育一旦结合,内容将更为丰富,例如:将美术教育融入课堂,开展小小工程师、小小设计师的活动,这将引起学生更浓厚的兴趣。设计一个小板凳,设计一个门把手,通过这样的活动,从小处提高艺术设计人员的设计和动手能力。
这些作品中有的可以申请专利,有的可以转化为真正的产品。无论是美术艺术专业,还是其他工科的设计专业,当前的教育方式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培养出来的人才都脱离实际,缺乏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不仅需要艺术家,更需要一大批工程师、设计师。工程师、设计师的工作更贴近生活,他们工作的成果,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质量,关系到生存环境的优化,关系到国计民生。
人们总觉得科学研究很神秘,总以为那是少数科学家的事。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科学研究,也能进行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有所发现,那是一件极其美好的事。
科学研究需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一个毫无观察能力的人,肯定不会有发现。科学研究要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在反反复复的观察和思考中有所顿悟。科学研究的这种能力也与美术行为分不开。写生要观察,要能抓住重点,还不放过细节,这不正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要具备的能力吗?
人们经常交口称赞名家的美术作品画得逼真,“逼真”是什么?通俗地讲:逼真就是和其描绘的对象看上去一样。达到这一境界,除了高超的作画技艺,对描绘对象需要有细腻、深邃、持续的观察能力,这是表达、模仿和再现事物的前提。
把观察的事物表现在图纸上,这就是一个研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思考观察的对象,琢磨表现的手法。科学研究涉及所有的领域,不仅仅是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经济、国防、政治、体育、艺术、外交等都离不开科学研究。
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都擅长绘画,绘画不但陶冶情操,还助推着他们的科学研究。实验中每一点形状的变动,每一点颜色的改变,都不能逃脱他们犀利的目光。美术,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应该成为发明创造教育、工程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的基础,加强青少年对美术教育的理解,学美术不只是画师、雕塑家的阶梯,而是开发创造潜能,担当各行各业工作的基本素养。
美术是一种动脑又动手、用心又用功的活动,美术教育越早越好。美术教育不同于数学、语文的教育,美术本身就在生活中,一点儿也不抽象。
对中小学生来说,美术就是游戏,在地上,于纸上,随便画就可以。画画是人们体现其创造力的最好途径,简简单单的几笔,是心灵的反映,是能力的展示,所以在青少年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培养这样的能力。
青少年不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能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中加入美术元素,让他们爱图画、爱作画,不仅能提高审美能力和对客观事物的表达能力,还能开发个人的创造潜能。
也许很多人不以为然,难道美术也与培养创造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有关联?笔者就自己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发明是如何诞生的?首先要有好的点子孕育在创造者的头脑中,如果想都想不到,根本谈不上发明创造。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人绝不会做出发明创造。然而,当你想到了一个发明创造点时,怎样让大家知道呢?这就需要表达出来。
如何表达呢?一是用语言文字,二是用图画。发明创造中的许多结构只用语言文字根本表达不清楚,甚至无法表达,用图画则一目了然。美术的重要性在此不言而喻。
发明需要超越现实,要把世界上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想象一定要先行。头脑中想象的绝不是文字,而是一幅幅奇特的图像,这图像来自现实,又超越现实,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创造。可见,发明创造离不开图画,发明创造的原理,结构都同图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早在自行车还未诞生的年代,人们压根就没有自行车的概念,不知道自行车是长什么样。它最初的原型只能由发明者在头脑中构架,再依据所想的图样做出来。没有丰富的想象能力,看似简单的自行车也难以问世。
想象是什么?想象就是“构思”。要求学生作画时,大家就开始构思,画什么?怎么画?这其实就是一个培养想象力的过程。这种想象力就其本质而言,与发明创造中的想象力是一致的。
比如自行车还没出世时,轮子、架子、凳子、扶手等,都是早已存在的东西,想象力的作用就是将它们组合到一起,变成了最初的自行车。这一过程,正是赋予人们创造性的过程。
做思维训练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道题:按照自己的想法,将一个大圆和两个小圆组合起来,看看有多少种组合方式。
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组合之后的结果可谓形形色色。如下图所示,对其中的每一个图,大家都有不同的想象和不同的解释(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事实证明,图画与文字相比,具有下列优势:
1.图画比文字更形象;
2.图画比文字包含的信息量大;
3.图画比文字含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4.图画比文字更具有吸引力;
5.图画比文字有更多的色彩;
6.作为创造依据,图画比文字直观。
以上比较,充分说明美术教育在发明创造中是具有不可缺的地位和实际作用。
包豪斯在设计理论上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在现代工业设计所应用的领域中,如:建筑、机床、武器、列车等,从外观造型到内部结构,无论是哪样,都需要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作为一名工程师或者设计师,仅有美术修养,决不能取得优秀成果,顶多只是重复和模仿。
美术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渠道。借助美术可以窥见设计者的思想,美术此时承担着交流工具的作用,成了工程界的语言。站在这种高度看美术教育,美术教育的天地会更广阔,对美术教育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美术教育不只是培养画家、雕塑家、造就艺人,而且应作为工业技术人员的基础教育。
如今,我们周围的建筑千篇一律,我们的城市大同小异,我们的生活被光秃的混凝土所带来的持续的形式和色彩上的荒芜所羁绊,在现在这样一个大工业化设计的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师是否有所思有所悟,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是否也能体会到自己对未来世界的责任所在。这同工业设计人员缺乏创新能力、缺乏美术修养是离不开的。
工业设计需要有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而美术教育要有新的内容和要求,工业工程技术要与美学完美结合。
工业设计和美术教育一旦结合,内容将更为丰富,例如:将美术教育融入课堂,开展小小工程师、小小设计师的活动,这将引起学生更浓厚的兴趣。设计一个小板凳,设计一个门把手,通过这样的活动,从小处提高艺术设计人员的设计和动手能力。
这些作品中有的可以申请专利,有的可以转化为真正的产品。无论是美术艺术专业,还是其他工科的设计专业,当前的教育方式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培养出来的人才都脱离实际,缺乏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不仅需要艺术家,更需要一大批工程师、设计师。工程师、设计师的工作更贴近生活,他们工作的成果,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质量,关系到生存环境的优化,关系到国计民生。
人们总觉得科学研究很神秘,总以为那是少数科学家的事。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科学研究,也能进行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有所发现,那是一件极其美好的事。
科学研究需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一个毫无观察能力的人,肯定不会有发现。科学研究要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在反反复复的观察和思考中有所顿悟。科学研究的这种能力也与美术行为分不开。写生要观察,要能抓住重点,还不放过细节,这不正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要具备的能力吗?
人们经常交口称赞名家的美术作品画得逼真,“逼真”是什么?通俗地讲:逼真就是和其描绘的对象看上去一样。达到这一境界,除了高超的作画技艺,对描绘对象需要有细腻、深邃、持续的观察能力,这是表达、模仿和再现事物的前提。
把观察的事物表现在图纸上,这就是一个研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思考观察的对象,琢磨表现的手法。科学研究涉及所有的领域,不仅仅是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经济、国防、政治、体育、艺术、外交等都离不开科学研究。
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都擅长绘画,绘画不但陶冶情操,还助推着他们的科学研究。实验中每一点形状的变动,每一点颜色的改变,都不能逃脱他们犀利的目光。美术,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应该成为发明创造教育、工程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的基础,加强青少年对美术教育的理解,学美术不只是画师、雕塑家的阶梯,而是开发创造潜能,担当各行各业工作的基本素养。
美术是一种动脑又动手、用心又用功的活动,美术教育越早越好。美术教育不同于数学、语文的教育,美术本身就在生活中,一点儿也不抽象。
对中小学生来说,美术就是游戏,在地上,于纸上,随便画就可以。画画是人们体现其创造力的最好途径,简简单单的几笔,是心灵的反映,是能力的展示,所以在青少年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培养这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