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我校两位教师为准备市级讲课比赛,先后奉献了两节公开课。两位教师各有所长,评课老师们莫衷一是,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我们先来看看两位老师的上课思路。
  第一位教师上的是鲁迅的《故乡》一课。他上课的思路很传统,主要从小说的三要素展开。先让学生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然后让学生找出描写人物的手法,从而分析出人物形象,再通过探究人物形象形成的原因,揭示文章的主题。这样的课,可以说是上得“四平八稳”,本来应该没有多大的毛病可挑,但是因为要选拔要去县里参加比赛,大家还是尽量地提一些批评和建议,其中一位教师就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这节课有一个明显的不足——灌输的内容太多了,比如描写人物的手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教师都一一进行了分析;闰土和杨二嫂的性格——麻木、泼辣、势利、刻薄等,教师也和学生一起进行了品味;几个关键词句的含义——如三个“辛苦”等,教师也让学生作了笔记。但正因为这些,评课教师就认为“讲”的内容偏多了,而且过多拘泥于教材,没有举一反三将教材作为例子,培养阅读其它相关文体的能力。这位评课教师可能是受了两句话的影响:一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二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第二位教师上的课是沈从文的《端午日》,这节课可以说是别开生面,教师讲这篇文章的时候,设计了三个问题:
  1.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2.是怎么写的?
  3.我们应该如何来学习这些写法?
  这是关于中国传统的习俗——端午节的一篇文章,可是教师在上的时候,并没有在意这一点,即第1点的内容讲得很少,几乎是一带而过,他把主要时间放到了第2、3点,学习它的写作手法,并通过读写结合,让学生运用这种写法来进行当堂训练。我们都知道,这篇文章的场面描写(正面侧面相结合)非常好,详略非常得当,教师抓住了这些,让学生找来几天前写的一篇作文,对照课文,找出自己作文的弊端,让学生进行修改,修改完以后,师生又对各自的成果进行赏析、评价,这个过程,用了将近半节课的时间。对于这堂课,有的听课教师就认为非常有创意,他们的理由是,这节课将教材作为一个例子,培养了学生写作能力,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的先进教学理念,所以是一节很成功的课。
  两节课上过后,由于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第二节课更好一些,于是少数服从多数,大家决定推荐第二位教师参加县里的比赛,而我对这种做法持保留意见。
  传统的语文教学确实存在着“教教材”的弊病,往往将教材视为“圣本”,顶礼膜拜,遇到一篇文章,必将其分析个彻彻底底,从字词理解、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写作手法等等,学生书上记的是密密麻麻,可头脑中还是浑浑噩噩,不知收获在哪里,这种教学方式后来逐渐被大家所诟病,更有专家学者为了纠正这样的弊端,说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提倡要“用教材教”的做法。他们的说法确实很有道理,因为光对学生灌输固定的知识好象对学生并没有什么用处,学生应该在学习某篇文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以做到举一反三,更好地解决自己以后学习中遇到的类似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们要联系一下说这些话的背景和目的。专家学者们说这样的话是为了纠正语文教学盲目灌输的弊端,倡导适当和教材保持一定的距离,恰当地运用教材,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如果这样的“恰当”过了头,则就会陷入另一种误区。如前面所举的《端午日》一课,这篇文章放在“民俗风情”为主题的单元里面,编者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通过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如果仅仅以“用教材教”的借口就将其上成了一篇写作能力培养的示范课,我觉得有些过了头。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用教材教”这样的观点,原先只是想纠死啃教材,将教材分解得支离破碎的错误做法,并没有轻视教材的意思,而这句话到了有些教师的头脑里,却变成了“教材无用论”,“教材可有可无”,于是将语文书上的篇目都变成例子,说明文变成说明文阅读的例子,议论文变成议论文阅读的例子,一些流传久远的文章,甚至蕴含着我们民族文化精髓,因为没有成为“例子”的价值而被一笔带过,甚至提都不提。
  现在的语文课堂,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可以说就是这种错误观念所引起的,每讲到一篇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先读一遍,然后就是出示大量的问题,变成了“全问题”教学法,教师不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解读,而只是提问题。这样的做法真有点太过激进了,因为我们都知道,教材上的文章都是精雕细选而来,多是某一方面的代表之作,其中不但蕴含着能够培养阅读或者写作能力的某些元素,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审美元素、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滋养元素,而如果仅仅将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或者说仅仅是技能训练的例子的话,那么若干年以后,必然导致学生和教材的距离越来越远,学生的脑中再也回忆不起杨二嫂“细脚伶仃”的圆规的形象,手中再也写不出“希望是本无所谓有……”这样有哲理的话,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恐怕难以很好地传承下去了,而如果失去了这些悠久的文化,就会失去我们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的语文教学所谓培养学生的能力又从何谈起?
  由此看来,第一节课虽然讲的内容有些多了,但有些地方需要讲的还是应该好好地讲,让学生能够知悉,如果说第一节课有些保守的话,那么第二节课又显得过于激进,将原本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舍去了,光专注于培养学生的所谓写作能力,殊不知,沈从文先生若不是对民族的传统文化那么地如痴如醉,他又如何能写出那么精彩的文章呢?可见,培养学生对于传统的文化的热爱之情等等方面的能力,何尝不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呢?而评课教师对于两节课的评判又反映了我们在学习和领会专家学者话语时的盲目性。有些专家学者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而是要看他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说的,是针对什么情况说的,切不能断章取义。在这里可举杨朔先生《画山绣水》中的一句话来作例,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自从古人写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多有人把它当作品评山水的论断。殊不知原诗只是着力烘衬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本来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风致……那么,换一句话说就是:“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和“用教材教”这样的话,只是让我们不要一味地拘泥于教材,死啃教材,而并不是让我们视教材为可有可无,甚至抛弃教材。“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个问题,有时候真的难以说清,正如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一样,是需要我们兼顾的。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高中教材的传统篇目,许多老师在讲解《我与地坛》时,往往舍本逐末,从地坛出发,从地坛“博大与纤细,沉静与轻盈,古老与年轻”(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的特点出发,寻找生命的意义,寻找生命的痕迹,寻找人生的启示。如同将学生带进地坛的迷宫中,找不到生命的出口。这般解读,有点牵强又有点费解。  本文试图从三个角度,以作者为主体,以地坛为支点,比较阅读《命若琴弦》,解读《我与地
小说在文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小说教学在语文教育中也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尤其在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中,小说选文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就教学内容选择而言,高中阶段的小说教学更侧重于文学作品的鉴赏教学。小说教学要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小说的艺术形象进行分析,达到感悟人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的目的。  然而,我们的小说教学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面对教科书的文本,反复研读,查阅有关资料,却总是
高考作文命题,从技术上说,无非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防止伪作泛滥,二是甄别思维品质。前者是因为部分考生事先会收集一些文章,通过背诵或套改来瞒天过海;后者是因为考生创新素养的形成需要在思维品质上见高下。梳理今年全国16套高考卷作文题发现,安徽卷作文题是最接近这两个目标的,它既有效防止了考生“投机”主义的滋生,又为人才选拔提供了参照系。本文例谈2015年高考安徽卷作文题立意的几个维度,希望对学生习作起到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选取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一文为“珍爱生命”的首篇,自然有其深意,如教材所说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敬畏生命,善待生灵,热爱生活,将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同样面对生命的思考,不同的作者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各自”。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根据作者的文字去解读是一种直觉性的行为,而如果转换自己的阅读视角,将自己当成作者,那么对于这种“独特的感受与体验”的理解可能又
入夜,记者徜徉在新安中学校园,仰望星空,思绪绵绵。2000年的一场语文教育大讨论,标志着我国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在反思中求发展的新时期。如今十年过去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所做过的、所想过的,到今天只不过是老问题翻新,语文课改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仍不能成为现实。然而,就在这十年间,吴泓突破应试教育的藩篱,完成了从单篇、单元注入式到专题研究性学习的转变。他的学生无论
作为二十世纪上半期英国最有思想和个性的作家,奥威尔一向被认为是“反极权”与“反乌托邦”的斗士,这在他最重要的两部小说《动物农场》与《一九八四》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奥威尔更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怀着无比沉重和悲悯的情怀直面社会的苦难和极权的压迫,以极大的勇气用身体力行的方式体验着下层民众的贫困与失落,对人类的困境表现出深深的忧虑与同情,充分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尊严,难怪英国20世纪最著名的短篇
高考题语言运用题的复习,历来都是就题练题,即使是举一反三的类题训练,收效也甚微。与其在一种题型上反复训练,重复机械低效劳动,还不如借助这道题,挖掘其内在蕴藏的“剩余价值”,来迁移提升学生对于其他题目的解题水平,从整体上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试卷的得分情况,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都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作为标志性评价方式的
任何课堂教学都需要有支撑性的策略。传统的语文课堂,致力于“再现”,而与此相关的支撑性的策略便有:使“满堂灌”的意图得以顺利贯彻的“独白”,使“满堂问”的做法得以坚决落实的连珠炮似的“追问”,使“填鸭式”的行为得以有力实施的教师自问自答的“设问”,使“语文教学理科化”的想法得以有效操作的“以练带讲”,使“线性模式”的思路得以大力推行的“多媒体技术”,等等。当然,这些策略在“生成课堂”上也是需要的,不
《背影》毫无疑问是初中语文的一篇经典,许多今天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在学生时代就是读着《背影》过来的。或许正是因为在许多国人的意识中,《背影》已经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阅读篇章,所以当出现《背影》退出语文教材的传闻时,舆论可谓一片哗然。  将视线从社会拉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围绕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有可能将对文章的解读推向更深的深度。而有一个初听不那么引人注意的问题在细细琢磨之后,欲发显示
论述类文本阅读应该教什么?这一直是老师们在思考的问题。从高考要求来看,论述类文本阅读能力点主要是理解、分析综合和评价探究三个方面。具体来说,主要有对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有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有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有对语言特色的分析,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意思的概括;还有对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等。这些充分反映了考纲对考生论述类文本阅读能力考查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