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蛇灰线”的篇章结构是崔树强新著《气的思想与中国书法》的一个突出特点。该书从纷繁复杂的书法美学论题中清理出“气”这样一条主线,然后以与“气”有关的概念和范畴为绾结点,再将书法美学的一般性命题分别部居,从而建立了一个颇为庞大的书法美学思想体系。全书共十章,分别以气本、气象、气势、气脉、气韵、气化、气味、神气、逸气、养气,真是一“气”贯注。但是,贯注全篇的这一“气”在行文中又若隐若显、摇曳多姿如同“草蛇灰线”。这种结构方式具有以上两种结构方式的优点而克服了他们的不足,诚为独创。
首先,崔著紧扣中国古典哲学中“气”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可谓是抓住了中国书法与哲学结合的一个关键。崔著认为:“‘气’作为中国文化中一个极富特色的范畴,它既是一个哲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艺术问题。中国历代的哲学家几乎没有不谈‘气’的,中国的艺术也几乎没有不谈‘气’的。”其次,与当代一些流行的美学著作喜欢附会西方哲学不同的是,崔著立足中国文化的立场,反对将“中国的艺术作为西方艺术精神的注脚”,强调不管是哲学还是艺术的“气”,都是“源自中国文化的一种广大深沉的生命精神”。正因为这样,他才能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书写经验,对于“那些因为中国文化‘气’的性质而产生的‘一笔书’、‘气脉不断’、‘笔断气连’、‘计白当黑’、‘金石气’、‘书卷气’‘气势’、‘气韵’、‘气脉’、‘气味’、‘逸气’、‘养气’等艺术问题进行具体而又深入的阐释。第三,崔著在处理艺术与哲学的关系时,明确“以书法脉络为中心”,“试图从书法中探寻深藏的美学内涵和哲学思想,不仅仅把书法作为中国美学精神和中国哲学特点的生动论证材料”。本书的题目定为《气的思想与中国书法》,正是将哲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撰述思想的最终落实和突出体现。
在展开具体的章节时,崔著一方面注重纵向的逻辑推进,另一方面注重横向的开掘展拓;既有史的观念,也注意到点面结合。他在第一章“气本”中,拈提出几个层次:元气的观念,涉及到书法的生命本源问题;一气的观念,涉及到书法生命的整体性和气脉问题;阴阳二气相摩相荡,涉及到书法的造势和形式感问题;血气的观念,涉及到书法的点画线条如何被赋予生命感的问题;浩然之气的思想,则涉及到书法中人生境界和人格涵养的问题。这一章是全书的起点和基石,作者试图展开这样一幅画卷,一幅具有深沉的宇宙感和厚重的人生感、历史感的画卷。作者认为,人生是在历史中展开的,在书法中,不仅要涵摄一种人生感,还体现出一种历史感。但这种历史感,不是罗列人间的琐事,而是体现出一种永恒感。因为真正的历史感一定要超越历史,他是要洞见时间背后的永恒规律,即宇宙感,从而使得对抽象的形而上的追求,落实到人生中来,这样,宇宙、历史、书法、人心,就成为了一个浑然整体。所以说,气的宇宙观念,培植了中国书法的本源思想。这一章为后来的章节拓展出广阔和深远的空间,形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般的气势。在后来的诸多章节里,作者还尽量采取一种横向比较的方法。其中不仅涉及到中国艺术精神和哲学观念的比较,而且在中国不同艺术门类的内部也进行尽可能的比较。比如,在气势一章中,则通过书法和兵法之间在排阵造势上的关系,来讨论书法中势的问题。在气脉一章中,涉及到书法和舞蹈所共通的“飘带精神”,书法和中医中“血脉”问题,书法和堪舆学中“龙脉”问题等。在气化一章中,涉及到书法和绘画以及中国其他艺术在处理空白问题上所具有的共同特点等等。可谓剥茧抽丝、涉笔成趣。崔著的叙述语言富有诗意,充满了激情,是哲思的艺术化表达。这一点很有些像宗白华的文风。
崔著有许多观点颇为耐人寻味。作者指出“中国书法的闷葫芦,就在于气的问题”。在“气脉”一章中,作者讨论了书法作品中的联系性、整体性和秩序性的问题。“一切都在联系中存在,生命是流动性的绵延;一切都在秩序中存在,举生生而该条理。而在表现这种生命联系和秩序方面,中国的毛笔堪称一件无可匹敌的工具。”而最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是他拈出的中国书法的“飘带精神”,作者写道:“作为最抽象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用线条来表现,它和中国绘画和舞蹈一样,最能象征人们深心中不可言状的心灵姿态与生命精神的律动。”“中国书法是线条的王国,它把汉字的点画化为飞舞的线条,重视线条的流动性和整体感,因此倾向于一种舞蹈的意味。”这些表述背后都蕴藏着作者思考的艰辛和表达的智慧。
中国书法的许多范畴都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演变,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来自各方面思想观念的影响。不过,也许是由于太过关注“气”的缘故,作者在论述中有时候难免取其一点而不及其余。在“气韵”一章中,作者认为“一切艺术的闷葫芦都是气韵问题”。这诚然有理,但是在解释“气韵”为何物时,更多关注的是气的特征,而忽视了韵的本质。范温指出“自三代秦汉,非声不言韵;舍声言韵,自晋人始;唐人言韵者,亦不多见,惟论书画者颇及之。至近代先达,始推尊之以为极致。”范温是宋代人,他敏感地注意到“韵”这一美学观念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宋代“始推尊之以为极致”的现象,经过一番分析辩难之后,他指出“有余意之谓韵”。崔著阐释道:“可见韵是在声音之外,是指声音的节奏有一种暗示的惯性,提醒着这一生命节奏的延续,我称之为‘节奏的暗示’,也就是有余味。”崔著在另外一个地方又指出:“书法中重视韵,就是重视由线条内部的节奏所生发、而荡漾于线条之外的一种节奏的暗示,以及这种节奏和律动背后所折射的生命情愫。”又说:“韵的核心是节奏问题”。可以看出,崔著对于韵的理解植根于“节奏”之上。
崔著以他富于创造的精神和深厚的学力,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气象万千的书法美学世界,为众人所瞩目,为我所钦佩。我与树强兄是好友,他的才识均高出我许多,以上是一点不成熟的意见,写在这里向树强兄和各位方家求教。
(作者为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任军伟
首先,崔著紧扣中国古典哲学中“气”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可谓是抓住了中国书法与哲学结合的一个关键。崔著认为:“‘气’作为中国文化中一个极富特色的范畴,它既是一个哲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艺术问题。中国历代的哲学家几乎没有不谈‘气’的,中国的艺术也几乎没有不谈‘气’的。”其次,与当代一些流行的美学著作喜欢附会西方哲学不同的是,崔著立足中国文化的立场,反对将“中国的艺术作为西方艺术精神的注脚”,强调不管是哲学还是艺术的“气”,都是“源自中国文化的一种广大深沉的生命精神”。正因为这样,他才能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书写经验,对于“那些因为中国文化‘气’的性质而产生的‘一笔书’、‘气脉不断’、‘笔断气连’、‘计白当黑’、‘金石气’、‘书卷气’‘气势’、‘气韵’、‘气脉’、‘气味’、‘逸气’、‘养气’等艺术问题进行具体而又深入的阐释。第三,崔著在处理艺术与哲学的关系时,明确“以书法脉络为中心”,“试图从书法中探寻深藏的美学内涵和哲学思想,不仅仅把书法作为中国美学精神和中国哲学特点的生动论证材料”。本书的题目定为《气的思想与中国书法》,正是将哲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撰述思想的最终落实和突出体现。
在展开具体的章节时,崔著一方面注重纵向的逻辑推进,另一方面注重横向的开掘展拓;既有史的观念,也注意到点面结合。他在第一章“气本”中,拈提出几个层次:元气的观念,涉及到书法的生命本源问题;一气的观念,涉及到书法生命的整体性和气脉问题;阴阳二气相摩相荡,涉及到书法的造势和形式感问题;血气的观念,涉及到书法的点画线条如何被赋予生命感的问题;浩然之气的思想,则涉及到书法中人生境界和人格涵养的问题。这一章是全书的起点和基石,作者试图展开这样一幅画卷,一幅具有深沉的宇宙感和厚重的人生感、历史感的画卷。作者认为,人生是在历史中展开的,在书法中,不仅要涵摄一种人生感,还体现出一种历史感。但这种历史感,不是罗列人间的琐事,而是体现出一种永恒感。因为真正的历史感一定要超越历史,他是要洞见时间背后的永恒规律,即宇宙感,从而使得对抽象的形而上的追求,落实到人生中来,这样,宇宙、历史、书法、人心,就成为了一个浑然整体。所以说,气的宇宙观念,培植了中国书法的本源思想。这一章为后来的章节拓展出广阔和深远的空间,形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般的气势。在后来的诸多章节里,作者还尽量采取一种横向比较的方法。其中不仅涉及到中国艺术精神和哲学观念的比较,而且在中国不同艺术门类的内部也进行尽可能的比较。比如,在气势一章中,则通过书法和兵法之间在排阵造势上的关系,来讨论书法中势的问题。在气脉一章中,涉及到书法和舞蹈所共通的“飘带精神”,书法和中医中“血脉”问题,书法和堪舆学中“龙脉”问题等。在气化一章中,涉及到书法和绘画以及中国其他艺术在处理空白问题上所具有的共同特点等等。可谓剥茧抽丝、涉笔成趣。崔著的叙述语言富有诗意,充满了激情,是哲思的艺术化表达。这一点很有些像宗白华的文风。
崔著有许多观点颇为耐人寻味。作者指出“中国书法的闷葫芦,就在于气的问题”。在“气脉”一章中,作者讨论了书法作品中的联系性、整体性和秩序性的问题。“一切都在联系中存在,生命是流动性的绵延;一切都在秩序中存在,举生生而该条理。而在表现这种生命联系和秩序方面,中国的毛笔堪称一件无可匹敌的工具。”而最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是他拈出的中国书法的“飘带精神”,作者写道:“作为最抽象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用线条来表现,它和中国绘画和舞蹈一样,最能象征人们深心中不可言状的心灵姿态与生命精神的律动。”“中国书法是线条的王国,它把汉字的点画化为飞舞的线条,重视线条的流动性和整体感,因此倾向于一种舞蹈的意味。”这些表述背后都蕴藏着作者思考的艰辛和表达的智慧。
中国书法的许多范畴都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演变,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来自各方面思想观念的影响。不过,也许是由于太过关注“气”的缘故,作者在论述中有时候难免取其一点而不及其余。在“气韵”一章中,作者认为“一切艺术的闷葫芦都是气韵问题”。这诚然有理,但是在解释“气韵”为何物时,更多关注的是气的特征,而忽视了韵的本质。范温指出“自三代秦汉,非声不言韵;舍声言韵,自晋人始;唐人言韵者,亦不多见,惟论书画者颇及之。至近代先达,始推尊之以为极致。”范温是宋代人,他敏感地注意到“韵”这一美学观念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宋代“始推尊之以为极致”的现象,经过一番分析辩难之后,他指出“有余意之谓韵”。崔著阐释道:“可见韵是在声音之外,是指声音的节奏有一种暗示的惯性,提醒着这一生命节奏的延续,我称之为‘节奏的暗示’,也就是有余味。”崔著在另外一个地方又指出:“书法中重视韵,就是重视由线条内部的节奏所生发、而荡漾于线条之外的一种节奏的暗示,以及这种节奏和律动背后所折射的生命情愫。”又说:“韵的核心是节奏问题”。可以看出,崔著对于韵的理解植根于“节奏”之上。
崔著以他富于创造的精神和深厚的学力,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气象万千的书法美学世界,为众人所瞩目,为我所钦佩。我与树强兄是好友,他的才识均高出我许多,以上是一点不成熟的意见,写在这里向树强兄和各位方家求教。
(作者为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任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