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地球人都在变胖,横向比较中国现状还好,但呈现“肥胖爆炸性增长”之势。 日前,《柳叶刀》发文关心“发福的中国人”,肥胖和空气污染、吸烟率高等一起被列为“危及中国人健康的定时炸弹”。富了的国人胖了是很多人知道的,不过到底现状如何,又有何厉害关系?为什么说肥胖是危及国人健康的定时炸弹呢?……
“中国式肥胖”的两个特色趋势
今年早些时候,《柳叶刀》杂志刊登了华盛顿大学的健康测量和评估研究所(IHME)关于188个国家超重、肥胖情况的一个研究报告。该报告也是迄今最为全面和权威的反映全球肥胖趋势的研究。经过系统分析,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总数从1980年的8.57亿增长到了2013年的21亿。无论男女,无论经济地位,大趋势就是一路上扬。而中国的超重和肥胖人数就位列美国之后,处于全球第二,有4600万左右。这个数字比起中国的人口总数而言还不算大,但是中国的肥胖趋势是非常明显的。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一份最新报告也显示,1980-2008 年,中国和墨西哥的肥胖人数几乎翻番,简直是“肥胖爆炸性增长”。
为什么全球人民都在胖?大原因不外乎不论穷国、富国,物质水平在这33年间一直都在稳步提高,很多人摄入的热量越来越多,同时运动也越来越少。
● 趋势一:中青年男性比女性胖
IHME的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肥胖存在性别差异。虽然大家都在一起胖,然而发达国家是成年男人一直比女人胖,发展中国家则是成年女人始终比男人胖。为什么呢?对此,研究者就说,因为在发展中国家,妇女既需要劳作又需要照顾家庭,没有时间去管理体重。而在发达国家就相反,那里的男性会花更长的时间在电脑上,久坐不动。
中国却不太相同。在前二十多年,一直都是发展中国家的走势,但是到了近几年,女性肥胖率突然被男性给反超了。中国疾控中心学者们关于腰围的追踪研究也支持这个结论。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就是中心型肥胖。《1993-2011年中国9省区成年人腰围分布变化趋势》这份科研报告就显示,在18年间里,18~65岁的成年人中,腰围均值男性从76.5厘米增至84厘米,女性从75.3厘米增至80.6 厘米,并且在2006年男性中心型肥胖率为22.5%,女性中心型肥胖率为21.7%,男性中心型肥胖率开始超过女性。
成年男性的腰围均值在18年间上涨了7.5厘米,而女性是5.3厘米
● 趋势二:青少年儿童肥胖问题非常严峻
中国的儿童超重、肥胖情况非常严重。青少年儿童超重、肥胖率高,且不再局限于大城市。教育部牵头,官方每隔五年就会有一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这是最权威的反映少年儿童体质的数据。根据此数据,1985~2010年25年间,我国儿童肥胖检出率从几乎为零,到近年来的全面蔓延,经历迅猛发展过程。而2012年,国际肥胖研究协会主办的《肥胖综述》月刊公布研究报告也显示,中国有12%的儿童超重,在不满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有1/3的孩子至少出现了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国12至18岁的孩子中1.9%患有糖尿病,相当于美国同龄人(0 .5%)的四倍。这项研究还发现12.1%的中国青少年炎症发病率高,这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而在美国只有8.5%的青少年存在这种情况。可见超重、肥胖对于中国青少年影响之恶劣。
一直以来,人们的印象都是城市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是最高的,因为是“小皇帝”,过着比较优渥的生活。然而,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根据官方权威数据的研究发现,大中城市、富裕乡村是我国重要超重、肥胖流行区,以往认为“中国儿童肥胖主要在城市流行”的结论已过时。2005~2010年,肥胖在城市、富裕乡村全面流行。沿海大城市进入重度流行水平,其他大中城市和富裕乡村进入中度流行水平。内地中小城市及乡村将成为新的超重、肥胖增长点。恰好有一个佐证,杭州市2010年的一个官方调查就是,杭州学生肥胖检出率,城市男生为4.72%、女生2.34%:农村男生为9.26%,女生为6.82%。农村明显高于城市。
是什么造就了“中国式肥胖”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还不太协调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示范效应”。
城市化中,越来越多人来到城市,需要面对紧张、快节奏的工作,于是常常吃高热量的快餐并且久坐不动。城市化也意味着人们要锻炼身体就需要足够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合理布局,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很欠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田方萌还提过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流动人口在大城市中急剧增加,使人际关系变得淡漠,人们疏于真正的社交生活。他们中的许多‘蚁族’挤在狭小的城市空间内,靠烟酒排遣内心的孤寂感。有一天他们会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了啤酒肚。”
英国人保罗·弗伦奇和马修·格莱花了10年时间来考察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变化,并且著成了《富态:腰围改变中国》这本书。书中专门提到了城市“中产阶级”的肥胖问题,称“中国的中产阶级也和其他国家一样,变得‘有钱但没时间’,越来越倾向于以最方便的方式购买食物。”肥胖的成因在哪里?弗伦奇将问题的答案归结于中国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上。“30年间,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剧烈变化。上班族两点一线的生活,大部分‘锻炼’都集中在代步工具上。换句话说,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白领的腿部功能已严重退化。”
当然,以上是针对大城市里的人而言。事实上中小城市、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人也是在变胖的。这是因为社会各个群体之间是有“拖拽效应”存在的,通过广告、电视剧等媒介,大城市以外的人一样能够看到一种所谓“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并且可能实践复制,就难怪在许多小县城里也开着不少名字和肯德基、麦当劳很像的快餐店。但是,又由于人们收入水平有限,所以更容易接触一些高热量的垃圾食品。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内地中小城市及乡村少年儿童成为新的超重、肥胖增长点。因为大人们往往是最先满足孩子的需求,宠溺孩子。 其次,还得再说说观念问题,一些人把胖当作“健壮”、“富足”,关于肥胖,中国也有个词语叫作“富态”。而一些评论就认为,对于男性而言,自身改变体型的动力不足,会认为胖代表的是“健壮”或者“富足”,不太关心或者上心,任由发展。但是女性就不太一样了,社会对于女性的外表要求会比较高,这点也和争论了一段时间的中国男人普遍外形到底是不是差这个问题紧密契合。
肥胖是“万恶之源”
肥胖会带来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并且目前的研究也发现肥胖还和一些癌症相关。肥胖早已成为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发生的危险因素。世界糖尿病日就曾提出“战胜肥胖,预防糖尿病”的口号;而世界心脏病日也把活动的主题定为“远离肥胖、健康心脏”。
国内外多项长期研究结果提示,肥胖是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和高血压等)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人发胖之后会发生许多代谢改变。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会增高,对血管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反而下降。多余脂肪对血管和心脏的压力也增加了这些器官的负荷。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后果严重者则发展为冠心病和脑卒中。
肥胖还容易诱发某些癌症。程义勇认为,肥胖的人由于摄取的脂肪太多,膳食纤维素过少,或体内对脂肪的转化发生障碍,使肠道中的脂肪堆积过多。其结果导致体内胆液分泌过多。结肠中过多的胆酸与中性类固醇在微生物作用下,容易转变成致癌物,从而诱发结肠癌。
有关专家强调,肥胖是“万恶之源”。每增加5公斤体重,患冠心病的几率将升高14%,中风危险率提高4%,缺血性中风提高16%。高血压、心脏病、肿瘤等等都会因为肥胖而增加其发病率。
整个社会为肥胖付出沉重的经济成本,据美国《健康事务》杂志(Health Affairs)估计,2008年因肥胖所造成的经济成本已经占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至8%。因此,肥胖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如何对付它是个重大的公共政策几乎形成了国际共识,公共健康政策必须对中国式肥胖问题有所规划应对了……
杜绝肥胖,特别是青少年肥胖,应该像控烟一样,有公共政策应对。比较遗憾的是,过去33年间,没有哪个国家成功地全面狙击了肥胖,全地球人都在越来越胖。这其中牵扯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对付肥胖,也许比控烟还难。
以澳洲为例。2013年,澳大利亚国家健康预防任务小组的前任主席罗布·穆迪教授在评估了过去四年该国的公共健康政策后指出,政府在解决肥胖率高居不下方面是失败的。澳大利亚曾在一些公共健康政策上取得良好功效,比如对香烟盒实行统一包装的规定,但在对应垃圾食品问题上却步履维艰,而原因在于,垃圾食品业,食用糖业,糖果业以及软饮料业比香烟业更为强大。他们采用了香烟公司多年使用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如果政府要对这些工业采取销售和广告限制的话,将会招来制造业,零售业,广告业,媒体以及那些依靠垃圾食品业,软饮料公司等赞助的机构的反对。
当然,除了对广告进行政策管控而外,一般还认为可以用税收进行调节。不过目前仅有墨西哥对“垃圾食品”和“高糖饮料”课以重税。这是因为墨西哥的肥胖率超过了美国,全球第二,仅次埃及。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墨西哥是世界头号软饮料消费大国,每人平均每年消耗163升含糖饮料,比美国平均消费高40%。其实中国每年对高热量高脂肪的“垃圾食品”以及含糖饮料的消费也非常严重了。一个统计数据是,中国的软饮料2007~2012年的复合增速达到了22.42%。
此外,中国社会缺少专业的营养师,体育锻炼设施跟不上的问题就更不用说。这些都应该从公共政策上加以规制。
而重点在于对少年儿童肥胖的防治。尽管全方位地看,全球对抗肥胖还没有全面成功的案例,不过美国在对付少年儿童肥胖上已经有所建树,值得效仿。今年官方的数据是,美国2~5岁儿童肥胖率急剧下降,这也是首次。一方面,研究发现,现在美国孩子摄入的含糖饮料和卡路里明显少了,另一方面美国从联邦到地方层面的政策被认为产生了效果,例如第一夫人米歇尔推动儿童改变饮食和锻炼习惯,全美1万个幼儿园已经报名参加。还是得从小抓起。
《富态:腰围改变中国》作者的预言“肥胖问题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系统的一枚定时炸弹。”并非危言耸听!从公共卫生政策、社会观念、医学科普等方面入手,拆掉这颗定时炸弹实在是当务之急!(据《人民日报》《今日话题》等) 编辑/吴雨
“中国式肥胖”的两个特色趋势
今年早些时候,《柳叶刀》杂志刊登了华盛顿大学的健康测量和评估研究所(IHME)关于188个国家超重、肥胖情况的一个研究报告。该报告也是迄今最为全面和权威的反映全球肥胖趋势的研究。经过系统分析,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总数从1980年的8.57亿增长到了2013年的21亿。无论男女,无论经济地位,大趋势就是一路上扬。而中国的超重和肥胖人数就位列美国之后,处于全球第二,有4600万左右。这个数字比起中国的人口总数而言还不算大,但是中国的肥胖趋势是非常明显的。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一份最新报告也显示,1980-2008 年,中国和墨西哥的肥胖人数几乎翻番,简直是“肥胖爆炸性增长”。
为什么全球人民都在胖?大原因不外乎不论穷国、富国,物质水平在这33年间一直都在稳步提高,很多人摄入的热量越来越多,同时运动也越来越少。
● 趋势一:中青年男性比女性胖
IHME的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肥胖存在性别差异。虽然大家都在一起胖,然而发达国家是成年男人一直比女人胖,发展中国家则是成年女人始终比男人胖。为什么呢?对此,研究者就说,因为在发展中国家,妇女既需要劳作又需要照顾家庭,没有时间去管理体重。而在发达国家就相反,那里的男性会花更长的时间在电脑上,久坐不动。
中国却不太相同。在前二十多年,一直都是发展中国家的走势,但是到了近几年,女性肥胖率突然被男性给反超了。中国疾控中心学者们关于腰围的追踪研究也支持这个结论。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就是中心型肥胖。《1993-2011年中国9省区成年人腰围分布变化趋势》这份科研报告就显示,在18年间里,18~65岁的成年人中,腰围均值男性从76.5厘米增至84厘米,女性从75.3厘米增至80.6 厘米,并且在2006年男性中心型肥胖率为22.5%,女性中心型肥胖率为21.7%,男性中心型肥胖率开始超过女性。
成年男性的腰围均值在18年间上涨了7.5厘米,而女性是5.3厘米
● 趋势二:青少年儿童肥胖问题非常严峻
中国的儿童超重、肥胖情况非常严重。青少年儿童超重、肥胖率高,且不再局限于大城市。教育部牵头,官方每隔五年就会有一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这是最权威的反映少年儿童体质的数据。根据此数据,1985~2010年25年间,我国儿童肥胖检出率从几乎为零,到近年来的全面蔓延,经历迅猛发展过程。而2012年,国际肥胖研究协会主办的《肥胖综述》月刊公布研究报告也显示,中国有12%的儿童超重,在不满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有1/3的孩子至少出现了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国12至18岁的孩子中1.9%患有糖尿病,相当于美国同龄人(0 .5%)的四倍。这项研究还发现12.1%的中国青少年炎症发病率高,这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而在美国只有8.5%的青少年存在这种情况。可见超重、肥胖对于中国青少年影响之恶劣。
一直以来,人们的印象都是城市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是最高的,因为是“小皇帝”,过着比较优渥的生活。然而,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根据官方权威数据的研究发现,大中城市、富裕乡村是我国重要超重、肥胖流行区,以往认为“中国儿童肥胖主要在城市流行”的结论已过时。2005~2010年,肥胖在城市、富裕乡村全面流行。沿海大城市进入重度流行水平,其他大中城市和富裕乡村进入中度流行水平。内地中小城市及乡村将成为新的超重、肥胖增长点。恰好有一个佐证,杭州市2010年的一个官方调查就是,杭州学生肥胖检出率,城市男生为4.72%、女生2.34%:农村男生为9.26%,女生为6.82%。农村明显高于城市。
是什么造就了“中国式肥胖”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还不太协调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示范效应”。
城市化中,越来越多人来到城市,需要面对紧张、快节奏的工作,于是常常吃高热量的快餐并且久坐不动。城市化也意味着人们要锻炼身体就需要足够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合理布局,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很欠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田方萌还提过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流动人口在大城市中急剧增加,使人际关系变得淡漠,人们疏于真正的社交生活。他们中的许多‘蚁族’挤在狭小的城市空间内,靠烟酒排遣内心的孤寂感。有一天他们会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了啤酒肚。”
英国人保罗·弗伦奇和马修·格莱花了10年时间来考察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变化,并且著成了《富态:腰围改变中国》这本书。书中专门提到了城市“中产阶级”的肥胖问题,称“中国的中产阶级也和其他国家一样,变得‘有钱但没时间’,越来越倾向于以最方便的方式购买食物。”肥胖的成因在哪里?弗伦奇将问题的答案归结于中国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上。“30年间,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剧烈变化。上班族两点一线的生活,大部分‘锻炼’都集中在代步工具上。换句话说,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白领的腿部功能已严重退化。”
当然,以上是针对大城市里的人而言。事实上中小城市、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人也是在变胖的。这是因为社会各个群体之间是有“拖拽效应”存在的,通过广告、电视剧等媒介,大城市以外的人一样能够看到一种所谓“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并且可能实践复制,就难怪在许多小县城里也开着不少名字和肯德基、麦当劳很像的快餐店。但是,又由于人们收入水平有限,所以更容易接触一些高热量的垃圾食品。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内地中小城市及乡村少年儿童成为新的超重、肥胖增长点。因为大人们往往是最先满足孩子的需求,宠溺孩子。 其次,还得再说说观念问题,一些人把胖当作“健壮”、“富足”,关于肥胖,中国也有个词语叫作“富态”。而一些评论就认为,对于男性而言,自身改变体型的动力不足,会认为胖代表的是“健壮”或者“富足”,不太关心或者上心,任由发展。但是女性就不太一样了,社会对于女性的外表要求会比较高,这点也和争论了一段时间的中国男人普遍外形到底是不是差这个问题紧密契合。
肥胖是“万恶之源”
肥胖会带来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并且目前的研究也发现肥胖还和一些癌症相关。肥胖早已成为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发生的危险因素。世界糖尿病日就曾提出“战胜肥胖,预防糖尿病”的口号;而世界心脏病日也把活动的主题定为“远离肥胖、健康心脏”。
国内外多项长期研究结果提示,肥胖是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和高血压等)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人发胖之后会发生许多代谢改变。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会增高,对血管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反而下降。多余脂肪对血管和心脏的压力也增加了这些器官的负荷。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后果严重者则发展为冠心病和脑卒中。
肥胖还容易诱发某些癌症。程义勇认为,肥胖的人由于摄取的脂肪太多,膳食纤维素过少,或体内对脂肪的转化发生障碍,使肠道中的脂肪堆积过多。其结果导致体内胆液分泌过多。结肠中过多的胆酸与中性类固醇在微生物作用下,容易转变成致癌物,从而诱发结肠癌。
有关专家强调,肥胖是“万恶之源”。每增加5公斤体重,患冠心病的几率将升高14%,中风危险率提高4%,缺血性中风提高16%。高血压、心脏病、肿瘤等等都会因为肥胖而增加其发病率。
整个社会为肥胖付出沉重的经济成本,据美国《健康事务》杂志(Health Affairs)估计,2008年因肥胖所造成的经济成本已经占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至8%。因此,肥胖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如何对付它是个重大的公共政策几乎形成了国际共识,公共健康政策必须对中国式肥胖问题有所规划应对了……
杜绝肥胖,特别是青少年肥胖,应该像控烟一样,有公共政策应对。比较遗憾的是,过去33年间,没有哪个国家成功地全面狙击了肥胖,全地球人都在越来越胖。这其中牵扯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对付肥胖,也许比控烟还难。
以澳洲为例。2013年,澳大利亚国家健康预防任务小组的前任主席罗布·穆迪教授在评估了过去四年该国的公共健康政策后指出,政府在解决肥胖率高居不下方面是失败的。澳大利亚曾在一些公共健康政策上取得良好功效,比如对香烟盒实行统一包装的规定,但在对应垃圾食品问题上却步履维艰,而原因在于,垃圾食品业,食用糖业,糖果业以及软饮料业比香烟业更为强大。他们采用了香烟公司多年使用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如果政府要对这些工业采取销售和广告限制的话,将会招来制造业,零售业,广告业,媒体以及那些依靠垃圾食品业,软饮料公司等赞助的机构的反对。
当然,除了对广告进行政策管控而外,一般还认为可以用税收进行调节。不过目前仅有墨西哥对“垃圾食品”和“高糖饮料”课以重税。这是因为墨西哥的肥胖率超过了美国,全球第二,仅次埃及。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墨西哥是世界头号软饮料消费大国,每人平均每年消耗163升含糖饮料,比美国平均消费高40%。其实中国每年对高热量高脂肪的“垃圾食品”以及含糖饮料的消费也非常严重了。一个统计数据是,中国的软饮料2007~2012年的复合增速达到了22.42%。
此外,中国社会缺少专业的营养师,体育锻炼设施跟不上的问题就更不用说。这些都应该从公共政策上加以规制。
而重点在于对少年儿童肥胖的防治。尽管全方位地看,全球对抗肥胖还没有全面成功的案例,不过美国在对付少年儿童肥胖上已经有所建树,值得效仿。今年官方的数据是,美国2~5岁儿童肥胖率急剧下降,这也是首次。一方面,研究发现,现在美国孩子摄入的含糖饮料和卡路里明显少了,另一方面美国从联邦到地方层面的政策被认为产生了效果,例如第一夫人米歇尔推动儿童改变饮食和锻炼习惯,全美1万个幼儿园已经报名参加。还是得从小抓起。
《富态:腰围改变中国》作者的预言“肥胖问题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系统的一枚定时炸弹。”并非危言耸听!从公共卫生政策、社会观念、医学科普等方面入手,拆掉这颗定时炸弹实在是当务之急!(据《人民日报》《今日话题》等) 编辑/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