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诊治的30例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日本TSK半自动针枪一体软组织切割式活检针,规格18G,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所取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分析其准确性。
结果:本组30例经手术、随访或临床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28例,其中穿刺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26例,良性病变4例,确诊率为92.9%。
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肺内病变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CT引导肺穿刺活检诊断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026-01
肺部结节或肿块是临床常见的X线征象,也是多种疾病在肺部的表现,从CT诊断标准来看,肺部肿块是指直径在2cm以上,边缘清楚的类似于圆形的阴影,它可见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1]。本文对近年来我院诊治的30例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6.5±4.5)岁。病灶直径1.4~9.5cm,胸膜距离0~7.1cm,平均2.5cm,均为其他检查不能定性或无手术指征,为进一步治疗需明确病变性质或病理类型而行经皮肺穿刺活检。
1.2使用仪器。导向设备为东芝16排螺旋CT扫描机,穿刺针为日本TSK半自动针枪一体软组织切割式活检针,规格18G。
1.3术前准备。活检前常规检查患者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术前常规CT胸部扫描观察病灶位置。术前向患者介绍活检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嘱患者术中平静呼吸,避免剧烈咳嗽。
1.4操作方法。依据术前CT像上病灶位置,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穿刺前依据原有CT片对穿刺活检区域行普通CT扫描,决定穿刺层面、方向、部位;利用机架定位光标,根据病变的部位,选择仰卧位、俯卧位,确定穿刺点并在体表做好标记。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逐层麻醉至胸膜,将活检针循局麻针孔插入胸壁,针尖达胸膜前令病人屏住呼吸,快速进针到达病变部位,再次行CT扫描确定针尖位于病灶内,迅速弹出切割针完成活检,反复取组织2-3块,一般穿刺针切割槽内可获得(1.0~2.0)cm×0.1cm大小的线头虫样组织标本,若获得的组织标本不理想可再次穿刺,将取得的组织用10%福尔马林固定后送病理检查。术后封闭穿刺点,局部CT扫描观察有无出血,气胸等。6h后行胸部X线检查,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
2结果
2.1诊断结果。本组30例经手术、随访或临床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28例,其中穿刺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26例,良性病变4例,确诊率为92.9%。2例穿刺组织标本病理学检查未见恶性细胞,为坏死组织、炎细胞浸润及正常肺组织。26例恶性肿瘤分类:腺癌8例,鳞癌7例,小细胞肺癌5例,大细胞癌2例,转移癌2例,混合癌2例。4例良性病变分类:结核性肉芽肿1例,炎性假瘤1例,霉菌球1例,平滑肌瘤1例。其中细胞学涂片检查阳性率为86.7%(26/30),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率93.3%(28/30),无假阳性。
2.2并发症。发生气胸3例,肺压缩均<20%,未予特殊处理后自行吸收。穿刺术后少量咯血或痰中带血2例,服用止血药及静卧后好转。肺内穿刺道出血1例,以上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未发生空气栓塞、心律失常、胸膜反应等情况[1]。
3讨论
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成为胸部介入放射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诊断技术,被公认为肺部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对肺组织损伤小,安全,可靠,定位精确,准确率高,并发症少,图像清晰,能清晰显示体内不同密度的组织结构和病灶[2]。并能清楚显示穿刺针尖所到达病灶区域情况,且无重叠影响,尤其对新发现或逐渐增大的肺部孤立性结节,肿块诊断不明,并怀疑是肺癌可能性的病灶。对常规方法未能确诊的肺部结节病变、空洞病变、双肺弥漫性病变及纵隔肺门占位病变,应用CT引导下肺穿刺抽吸和切割针活检能取得较满意结果。尤其直径≤2cm肺部结节活检的准确性较高而并发症较低,可作为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灶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3]。
穿刺检查除要注意充分的术前准备、一般的穿刺操作技术和标本处理技术外,需特别注意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的病变取材方法不同,应选择病变的实质部分作为活检的靶点多点多向穿刺,避免从坏死区域或出血区采样,避免穿刺肿瘤邻近的炎性组织,从而提高活检成功率和准确率[4]。
经皮肺穿刺活检的适应症为凡用常规检查方法不能很快确诊的肺内病变,而手术前需要明确诊断以便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者;或不适合手术的病人在治疗上需要病理诊断者。具体如下:①肺部结节尤其是痰细胞学检查阴性者。②管外中央型肺部占位。③胸膜或胸壁肿块。④肺部弥漫型病灶。当然上述适应症只是目前技术条件下我们应该遵循的规则,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适应症还会不断扩展,这项技术在临床上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经皮穿刺活检的禁忌症主要有:①病人不能控制咳嗽或不配合者;②有出血倾向的病人;③穿刺针经过的部位有大疱性肺气肿者;④患有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者;⑤一侧已经做过全肺切除或一侧为无功能肺,而另一侧肺内病变做穿刺活检者;⑥肺内阴影怀疑棘球囊肿、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者。
总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是一项先进的影像学与组织病理学相结合的技术,对肺内难以定性的病灶,尤其是怀疑肿瘤者,是一项简便易行准确率和安全性较高的有效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孙燕,赵平.临床肿瘤学进展[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411
[2]刘忠令,李强,主编.呼吸疾病介人诊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73-74
[3]陈杰.影响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诊断准确性的因素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5):24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诊治的30例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日本TSK半自动针枪一体软组织切割式活检针,规格18G,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所取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分析其准确性。
结果:本组30例经手术、随访或临床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28例,其中穿刺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26例,良性病变4例,确诊率为92.9%。
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肺内病变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CT引导肺穿刺活检诊断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026-01
肺部结节或肿块是临床常见的X线征象,也是多种疾病在肺部的表现,从CT诊断标准来看,肺部肿块是指直径在2cm以上,边缘清楚的类似于圆形的阴影,它可见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1]。本文对近年来我院诊治的30例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6.5±4.5)岁。病灶直径1.4~9.5cm,胸膜距离0~7.1cm,平均2.5cm,均为其他检查不能定性或无手术指征,为进一步治疗需明确病变性质或病理类型而行经皮肺穿刺活检。
1.2使用仪器。导向设备为东芝16排螺旋CT扫描机,穿刺针为日本TSK半自动针枪一体软组织切割式活检针,规格18G。
1.3术前准备。活检前常规检查患者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术前常规CT胸部扫描观察病灶位置。术前向患者介绍活检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嘱患者术中平静呼吸,避免剧烈咳嗽。
1.4操作方法。依据术前CT像上病灶位置,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穿刺前依据原有CT片对穿刺活检区域行普通CT扫描,决定穿刺层面、方向、部位;利用机架定位光标,根据病变的部位,选择仰卧位、俯卧位,确定穿刺点并在体表做好标记。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逐层麻醉至胸膜,将活检针循局麻针孔插入胸壁,针尖达胸膜前令病人屏住呼吸,快速进针到达病变部位,再次行CT扫描确定针尖位于病灶内,迅速弹出切割针完成活检,反复取组织2-3块,一般穿刺针切割槽内可获得(1.0~2.0)cm×0.1cm大小的线头虫样组织标本,若获得的组织标本不理想可再次穿刺,将取得的组织用10%福尔马林固定后送病理检查。术后封闭穿刺点,局部CT扫描观察有无出血,气胸等。6h后行胸部X线检查,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
2结果
2.1诊断结果。本组30例经手术、随访或临床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28例,其中穿刺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26例,良性病变4例,确诊率为92.9%。2例穿刺组织标本病理学检查未见恶性细胞,为坏死组织、炎细胞浸润及正常肺组织。26例恶性肿瘤分类:腺癌8例,鳞癌7例,小细胞肺癌5例,大细胞癌2例,转移癌2例,混合癌2例。4例良性病变分类:结核性肉芽肿1例,炎性假瘤1例,霉菌球1例,平滑肌瘤1例。其中细胞学涂片检查阳性率为86.7%(26/30),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率93.3%(28/30),无假阳性。
2.2并发症。发生气胸3例,肺压缩均<20%,未予特殊处理后自行吸收。穿刺术后少量咯血或痰中带血2例,服用止血药及静卧后好转。肺内穿刺道出血1例,以上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未发生空气栓塞、心律失常、胸膜反应等情况[1]。
3讨论
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成为胸部介入放射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诊断技术,被公认为肺部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对肺组织损伤小,安全,可靠,定位精确,准确率高,并发症少,图像清晰,能清晰显示体内不同密度的组织结构和病灶[2]。并能清楚显示穿刺针尖所到达病灶区域情况,且无重叠影响,尤其对新发现或逐渐增大的肺部孤立性结节,肿块诊断不明,并怀疑是肺癌可能性的病灶。对常规方法未能确诊的肺部结节病变、空洞病变、双肺弥漫性病变及纵隔肺门占位病变,应用CT引导下肺穿刺抽吸和切割针活检能取得较满意结果。尤其直径≤2cm肺部结节活检的准确性较高而并发症较低,可作为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灶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3]。
穿刺检查除要注意充分的术前准备、一般的穿刺操作技术和标本处理技术外,需特别注意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的病变取材方法不同,应选择病变的实质部分作为活检的靶点多点多向穿刺,避免从坏死区域或出血区采样,避免穿刺肿瘤邻近的炎性组织,从而提高活检成功率和准确率[4]。
经皮肺穿刺活检的适应症为凡用常规检查方法不能很快确诊的肺内病变,而手术前需要明确诊断以便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者;或不适合手术的病人在治疗上需要病理诊断者。具体如下:①肺部结节尤其是痰细胞学检查阴性者。②管外中央型肺部占位。③胸膜或胸壁肿块。④肺部弥漫型病灶。当然上述适应症只是目前技术条件下我们应该遵循的规则,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适应症还会不断扩展,这项技术在临床上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经皮穿刺活检的禁忌症主要有:①病人不能控制咳嗽或不配合者;②有出血倾向的病人;③穿刺针经过的部位有大疱性肺气肿者;④患有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者;⑤一侧已经做过全肺切除或一侧为无功能肺,而另一侧肺内病变做穿刺活检者;⑥肺内阴影怀疑棘球囊肿、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者。
总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是一项先进的影像学与组织病理学相结合的技术,对肺内难以定性的病灶,尤其是怀疑肿瘤者,是一项简便易行准确率和安全性较高的有效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孙燕,赵平.临床肿瘤学进展[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411
[2]刘忠令,李强,主编.呼吸疾病介人诊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73-74
[3]陈杰.影响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诊断准确性的因素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