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多人印象中,苹果官网向来孤傲中透着高冷,不过2017年春节前,它却忽然变了一种风格:该网站首页推出一组中国风浓郁的传统年画——鸡年插画《吉星高照》成了“霸屏”。更让人惊讶的是,“霸屏”苹果官网的这件作品,出自中国女孩倪传婧之手。色彩斑斓的作品,为她赢得了《纽约时报》、麦当劳等一系列重要客户,别看她年纪轻轻,在国际上却已小有名气,曾获得包括纽约插画师协会金牌等一系列奖项,而且是福布斯“30unda30”(30岁以下30位俊杰)榜单中,最年轻的得丰之一。
跑到美国学插画
今年27岁的倪传婧出生于广东,5岁的时候,她曾在深圳学习画画。倪传婧至今记得,那位女老师的教学模式非常先进,她很赞赏小孩子的想象力,并鼓励学生“寻找自己的声音”。这跟当时很多强调技巧、抓临摹素描的画院很不一样。
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倪传婧非常喜欢和享受画画,所以,小学美术课的作业总是倪传婧最期待的。10岁那年,她随父母移居香港。闲暇时,对动漫颇感兴趣的倪传婧,最爱看《狮子王》等动画片,以及宫崎骏的系列作品等绘本。
倪传婧喜欢画画以及用视觉来说故事,所以插画成为了她自然的选择。“插画对我来说是一个梦的世界,它的魅力在于能够创作出天马行空的奇幻世界。”在中学里,同学们觉得只有做律师、银行家才算有出息,毕竟香港是金融和法律人才遍布的地方。
高中会考时,成绩优异的她鼓足勇气向妈妈提出:“我想学插画!”没想到母亲并不固执,只是提醒她说:“这样的职业很可能没饭吃的,你存心理准备吗?”
1999年高中毕业后,倪傳婧考取世界一流艺术院校——号称“艺术哈佛”的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刚进大学的时候,18岁的倪传婧并不知道自己擅长和想做的是什么,于是选择了平面设计专业。可是,她的生活却渐渐被一系列的怀疑给占据了。“我画得够专业么?”“同学们都好厉害,我毕业该怎么办?”后来经过一段探索,她终于发现,自己最喜欢的还是画插画。
就像千里马最终会被伯乐赏识一样,导师克里斯·巴自利发现了倪传婧的才华。他告诉小倪:“风格只是一个人绘画的习惯,每个人天生就有自己的特色风格,每个人天生就是独一无二的。”这使倪传婧意识到,要发掘自身独特的“声音”。
由于倪传婧家境一般,纽约物价又高得惊人,倪传婧很快就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恩师克里斯帮她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克里斯的太太秀珍是《主办者》杂志的创意总监,克里斯把倪传婧的作品推荐给妻子。于是,倪传婧就得到了一个实践机会,为秀珍主编的杂志创作插画。大学毕业的时候,倪传婧已经发表了10多幅作品。
登上福布斯艺术时尚榜
由于是国际生,毕业一年内不能将学生签证变成工卡,她就必须离开美国。其实即便手里握着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找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刚毕业,倪传婧就马上搬到纽约求职,厚着脸皮给《纽约时报》的编辑发邮件。那时的她,只能租着远郊布鲁克林黑人区的房子,吃着便宜的饭菜,省下来的钱把自己的作品印成明信片发出去。
倪传婧印了600张圣诞卡,每张卡背后都亲手写上自我介绍和作品的网页。正是这份执着,让她遇上了《纽约时报》的美编。从此,其插画作品开始进入主流视野。
翻开倪传婧画的插画册,一阵浓郁的中国风扑面而来。纯黑的底色中,浓淡相间棕色的菊花开得正艳,半空中,—只暗红色的蝴蝶飞过,却被笼罩在一片如珍珠般的蜘蛛网中,而这张网,明暗间,凑成了一个骷髅头……这是倪传婧一张叫《茧》的插图,为祭奠偶像亚历山大·麦昆而作。“我喜欢他每个设计背后的故事,喜欢他以犀利的裁剪赋予女性以魅力。”
2010年,2012年,2013年,倪传婧三度入选《纽约时报》年度最值得关注的文章插画师。
2014年1月中旬,倪传婧的名字,赫然登上美国《福布斯》杂志每年评选的艺术与时尚类“30 Under 30”名人榜,而且是榜单中最年轻的得主之一。
這次入选的30名艺术潮人中,13位是视觉艺术家,而其余的则为时尚设计师、图形设计师、时尚博主等等。
这位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美女,一下就引起美国众多媒体关注。色彩斑斓的作品,为她赢得了《纽约客》《纽约时报》《连线》杂志、麦当劳等一系列重要客户。
《纽约客》的老板非常喜欢倪传婧的《月下仙狐》和《鲤鱼高跃》这两幅作品,画面有很浓郁的中国风,这也是很多华人儿时在年画和招贴画上经常见到的元素,看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接到订单后,倪传婧会尽力让每一件作品都有某些个人风格,细节的描绘让她感到很爽。有时当遇到有特别要求的客户,比如好莱坞电影插画海报,倪传婧会尽量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想法,尽力争取。如果并不奏效,她只能告诉自己工作只是工作,然后把自己从作品中拉走,再寻找其他的创意点。
“当接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会把相关的资料通读很多遍,然后努力理解关键点。同时画出那些能快速给予我感受的主要段落,即兴写下头脑最先反应出来的内容。”当倪传婧彻底理解了概念之后,她就把那些资料扔得远远的,然后抓住意识里进发出来的情感元素,再推敲。这能帮助她把已经僵化的脑子,从那些繁杂的视觉符号和无数的隐喻中解放出来。
2016年春天,倪传倩为美国奥美广告公司设计的插画海报《巨力量,聚众力量》,以“猴子捞月”为主题,十分直接生动地表达了海报的宣传理念,形象地表达了聚众的力量,在业内引起反响。
浓郁中国风“霸屏”苹果官网
为什么画面会有故事感?倪传婧说出了小秘密:“画画时,我会边听有声书,情节很复杂的,像《权力游戏》《魔戒》,故事越长越好,四五十个小时刚好符合我画一幅画的节奏。我喜欢故事,等于一次做了两件喜欢的事,很享受,看到作品还会回想当时听的故事情节。”
2016年,苹果为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决定请深谙西方绘画技法的华人青年艺术家来绘制春节年画。10月,应苹果公司之邀,倪传婧为鸡年的到来创作新作品。
她说:“这次为Appie创作的年画前后花了两个多月,主要考虑角度有三个。第一是传统的中国新年元素,第二是现代的趣味,第三是与Apple品牌的关系。”传统的中国新年元素当然有2017鸡年的公鸡、热闹的场面以及喜庆的暖色调。
除了欢乐和祝福,倪传婧还希望这次的作品能给历史悠久的年画带来新气象,能在以往的年画中鹤立鸡群,于是加入了富有现代感的趣味。这主要体现在这幅年画的故事上:一群打扮成公鸡的小乐团成员在城市的屋顶上穿梭演奏,还引来两只大公鸡跟它们共同起舞。在用色上除了传统的金色和红色,也加入了更多现代感强烈的色彩。最后因为这是为Apple创作,Apple品牌里的音乐元素也不能少,这体现在乐器般的城市大楼设计上。
这次由于使用Apple的产品创作,所以整个过程是全电子化的。这样的模式也重新定义了“工作室”的概念。在这个项目进行的两个多月中,倪传婧身在洛杉矶、纽约、香港以及奥地利,但只要带着她的电子创作工具,任何地方都可以摇身一变为工作室,包括在飞机和火车上。
在很多人印象中,苹果官网向来孤傲中透着高冷,不过2017年新春,它却忽然变了一种风格:该网站首页推出一组中国风浓郁的传统年画,倪传婧的作品《吉星高照》在展示后引发轰动,作品中以线条构造的中国雄鸡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饱和度突出的色彩充满了对新年的美好愿景。她的插画作品被喻为“用东方的色彩展现了西方的哲学”,那些老外们说,她画里浓郁的中国风,让他们醉了!
而倪传婧及其作品,也因为众多果粉们的热情转发,再一次为人们所认识。几年来,倪传婧靠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中国元素,杀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她几乎拿到了插画这个领域在美国可以拿到的所有大奖。
除了画画之外,倪传婧最大的理想就是吃和旅游,梦想着存够了盘缠可以吃遍全世界,环游全宇宙。
跑到美国学插画
今年27岁的倪传婧出生于广东,5岁的时候,她曾在深圳学习画画。倪传婧至今记得,那位女老师的教学模式非常先进,她很赞赏小孩子的想象力,并鼓励学生“寻找自己的声音”。这跟当时很多强调技巧、抓临摹素描的画院很不一样。
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倪传婧非常喜欢和享受画画,所以,小学美术课的作业总是倪传婧最期待的。10岁那年,她随父母移居香港。闲暇时,对动漫颇感兴趣的倪传婧,最爱看《狮子王》等动画片,以及宫崎骏的系列作品等绘本。
倪传婧喜欢画画以及用视觉来说故事,所以插画成为了她自然的选择。“插画对我来说是一个梦的世界,它的魅力在于能够创作出天马行空的奇幻世界。”在中学里,同学们觉得只有做律师、银行家才算有出息,毕竟香港是金融和法律人才遍布的地方。
高中会考时,成绩优异的她鼓足勇气向妈妈提出:“我想学插画!”没想到母亲并不固执,只是提醒她说:“这样的职业很可能没饭吃的,你存心理准备吗?”
1999年高中毕业后,倪傳婧考取世界一流艺术院校——号称“艺术哈佛”的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刚进大学的时候,18岁的倪传婧并不知道自己擅长和想做的是什么,于是选择了平面设计专业。可是,她的生活却渐渐被一系列的怀疑给占据了。“我画得够专业么?”“同学们都好厉害,我毕业该怎么办?”后来经过一段探索,她终于发现,自己最喜欢的还是画插画。
就像千里马最终会被伯乐赏识一样,导师克里斯·巴自利发现了倪传婧的才华。他告诉小倪:“风格只是一个人绘画的习惯,每个人天生就有自己的特色风格,每个人天生就是独一无二的。”这使倪传婧意识到,要发掘自身独特的“声音”。
由于倪传婧家境一般,纽约物价又高得惊人,倪传婧很快就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恩师克里斯帮她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克里斯的太太秀珍是《主办者》杂志的创意总监,克里斯把倪传婧的作品推荐给妻子。于是,倪传婧就得到了一个实践机会,为秀珍主编的杂志创作插画。大学毕业的时候,倪传婧已经发表了10多幅作品。
登上福布斯艺术时尚榜
由于是国际生,毕业一年内不能将学生签证变成工卡,她就必须离开美国。其实即便手里握着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找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刚毕业,倪传婧就马上搬到纽约求职,厚着脸皮给《纽约时报》的编辑发邮件。那时的她,只能租着远郊布鲁克林黑人区的房子,吃着便宜的饭菜,省下来的钱把自己的作品印成明信片发出去。
倪传婧印了600张圣诞卡,每张卡背后都亲手写上自我介绍和作品的网页。正是这份执着,让她遇上了《纽约时报》的美编。从此,其插画作品开始进入主流视野。
翻开倪传婧画的插画册,一阵浓郁的中国风扑面而来。纯黑的底色中,浓淡相间棕色的菊花开得正艳,半空中,—只暗红色的蝴蝶飞过,却被笼罩在一片如珍珠般的蜘蛛网中,而这张网,明暗间,凑成了一个骷髅头……这是倪传婧一张叫《茧》的插图,为祭奠偶像亚历山大·麦昆而作。“我喜欢他每个设计背后的故事,喜欢他以犀利的裁剪赋予女性以魅力。”
2010年,2012年,2013年,倪传婧三度入选《纽约时报》年度最值得关注的文章插画师。
2014年1月中旬,倪传婧的名字,赫然登上美国《福布斯》杂志每年评选的艺术与时尚类“30 Under 30”名人榜,而且是榜单中最年轻的得主之一。
這次入选的30名艺术潮人中,13位是视觉艺术家,而其余的则为时尚设计师、图形设计师、时尚博主等等。
这位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美女,一下就引起美国众多媒体关注。色彩斑斓的作品,为她赢得了《纽约客》《纽约时报》《连线》杂志、麦当劳等一系列重要客户。
《纽约客》的老板非常喜欢倪传婧的《月下仙狐》和《鲤鱼高跃》这两幅作品,画面有很浓郁的中国风,这也是很多华人儿时在年画和招贴画上经常见到的元素,看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接到订单后,倪传婧会尽力让每一件作品都有某些个人风格,细节的描绘让她感到很爽。有时当遇到有特别要求的客户,比如好莱坞电影插画海报,倪传婧会尽量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想法,尽力争取。如果并不奏效,她只能告诉自己工作只是工作,然后把自己从作品中拉走,再寻找其他的创意点。
“当接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会把相关的资料通读很多遍,然后努力理解关键点。同时画出那些能快速给予我感受的主要段落,即兴写下头脑最先反应出来的内容。”当倪传婧彻底理解了概念之后,她就把那些资料扔得远远的,然后抓住意识里进发出来的情感元素,再推敲。这能帮助她把已经僵化的脑子,从那些繁杂的视觉符号和无数的隐喻中解放出来。
2016年春天,倪传倩为美国奥美广告公司设计的插画海报《巨力量,聚众力量》,以“猴子捞月”为主题,十分直接生动地表达了海报的宣传理念,形象地表达了聚众的力量,在业内引起反响。
浓郁中国风“霸屏”苹果官网
为什么画面会有故事感?倪传婧说出了小秘密:“画画时,我会边听有声书,情节很复杂的,像《权力游戏》《魔戒》,故事越长越好,四五十个小时刚好符合我画一幅画的节奏。我喜欢故事,等于一次做了两件喜欢的事,很享受,看到作品还会回想当时听的故事情节。”
2016年,苹果为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决定请深谙西方绘画技法的华人青年艺术家来绘制春节年画。10月,应苹果公司之邀,倪传婧为鸡年的到来创作新作品。
她说:“这次为Appie创作的年画前后花了两个多月,主要考虑角度有三个。第一是传统的中国新年元素,第二是现代的趣味,第三是与Apple品牌的关系。”传统的中国新年元素当然有2017鸡年的公鸡、热闹的场面以及喜庆的暖色调。
除了欢乐和祝福,倪传婧还希望这次的作品能给历史悠久的年画带来新气象,能在以往的年画中鹤立鸡群,于是加入了富有现代感的趣味。这主要体现在这幅年画的故事上:一群打扮成公鸡的小乐团成员在城市的屋顶上穿梭演奏,还引来两只大公鸡跟它们共同起舞。在用色上除了传统的金色和红色,也加入了更多现代感强烈的色彩。最后因为这是为Apple创作,Apple品牌里的音乐元素也不能少,这体现在乐器般的城市大楼设计上。
这次由于使用Apple的产品创作,所以整个过程是全电子化的。这样的模式也重新定义了“工作室”的概念。在这个项目进行的两个多月中,倪传婧身在洛杉矶、纽约、香港以及奥地利,但只要带着她的电子创作工具,任何地方都可以摇身一变为工作室,包括在飞机和火车上。
在很多人印象中,苹果官网向来孤傲中透着高冷,不过2017年新春,它却忽然变了一种风格:该网站首页推出一组中国风浓郁的传统年画,倪传婧的作品《吉星高照》在展示后引发轰动,作品中以线条构造的中国雄鸡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饱和度突出的色彩充满了对新年的美好愿景。她的插画作品被喻为“用东方的色彩展现了西方的哲学”,那些老外们说,她画里浓郁的中国风,让他们醉了!
而倪传婧及其作品,也因为众多果粉们的热情转发,再一次为人们所认识。几年来,倪传婧靠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中国元素,杀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她几乎拿到了插画这个领域在美国可以拿到的所有大奖。
除了画画之外,倪传婧最大的理想就是吃和旅游,梦想着存够了盘缠可以吃遍全世界,环游全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