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我效能感理论对高职生英语教学和其英语学习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介绍了自我效能感理论和高职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之间的关系,旨在通过讨论教师应在提高自身的教学效能感的前提下,在其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探索教师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途径。如教师应期望和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帮助学生设置恰当的目标与任务,发挥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高职生英语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高校教育越来越成熟,经验愈来愈丰富,科学的教育体系已逐渐形成。在英语教学领域, 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语言教学的重点也从灌输式转向启发引导式,由无意识的教学改变客体环境转向有意识的创造客体环境,大学校园客体环境与主体已统一起来,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并重新回到实践中来。自我效能感的切入把教师与学生的自觉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探究,老师由灌输式转成启发式。二者的互动直接促进了科学化的教育体系。
二、关于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1] 它影响到人们的行为的选择、努力的程度、行为的持久性、情感的反应模式和思维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强调主体因素对学习的必要性及其对人性潜能发挥的决定性。
自我效能感有以下功能:“一是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定性、努力程度。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困难面前能坚持自己的行为,并作出努力力图战胜困难;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则恰恰相反。二是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或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面对新环境时,确信自己能很好地把握环境,因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困难的解决上。而自我效能低的个体则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可能的失败上,从而产生焦虑、恐慌等情绪,阻碍其能力的发展”。[2] 多项调查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在学习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动机、参与教学的兴趣、个人目标的确立、对待困难的态度、付诸努力的程度、因果思维(归因)的方式等。
三、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兰德公司的两项教育评价报告 ( Armor , 1976 ; Berman ,1977)。这两项评价报告都不约而同地指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预测变量,这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3]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影响着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教学工作的关注和投入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Berman等(1977)在一项中小学教育评价的调查中发现,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一个变量就是教师的自我效能感。[4] Ashton等(1986)的研究也发现,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一般回避安排他们认为是超过自己能力的教学活动。他们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方面缺乏足够的耐心,不愿花更多的精力去寻找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教学参考资料。我国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探讨最早见于评介国外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的文章[5] 。随后出现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我国学者李晔等(2000)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和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在课堂时间的安排、课堂提问的认知水平、提问对象以及对学生的反馈方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均是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的教学表现及效果更好。[6] 国内外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活动的投入和关注比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要多,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自信十足,想搞好课堂教学的动机十分强烈,他们往往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组织教学,他们会不断地改进教学策略,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他们愿意悉心指导在学习中遇到困难问题的学生,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最终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他们也能及时发现并予以充分的鼓励和表扬,因而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合作。而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对教学不甚关心,对于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发展持冷漠态度,他们的教学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因而导致学生的“疏离”与课堂的死气沉沉。
四、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不仅能激发教师上课的动机水平,而且也决定了教师对上课的投入程度,从而真正决定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而这种行为表现又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能感进而支配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最终影响学生的成就。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是学生自我效能感提高的前提因素。
五、关于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讨论
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教學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并给予积极响应,从而增加学生对自我成功经验的肯定,并有助于其形成较好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教学中教师尤其应注重倡导学生英语学习的优良态度、提倡正确的英语学习习惯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应只看考试的成绩。以下方法切实可行:
1、期望和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基于“罗森塔尔期望效应”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期望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将会带来积极的教师期望效应。相反,被教师寄予低期望的学生则表现越来越差。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努力形成积极期望,并实施积极对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使每名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对他的期望与关注,提供学习结果清楚、具体、及时的、经常性的期望信息,要努力探索克服学生消极思维、情绪和行为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固有的学习动机,即使是一点一滴的进步,也使学生感到愉快,这是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将教师的期望合理地运用于表扬和批评中。在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鼓励性话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对回答问题好的学生说:“Very good!”、“Excellent!”、“Great!”等。对不能回答问题的同学说:“Never mind,”“That’s Ok”这些赞扬和肯定的声音会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而这种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课后也可以利用空余时间与学生聊聊他们的困惑与期望,最大限度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帮助学生设置恰当的目标与任务,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个体在某项行为活动开始时的失败,因其不能反映出努力的不足或不利的环境因素,容易使人归纳于自己能力不足。高职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诸多困难,例如英语学习动机不强、认识不够、主体意识不足、不够自信、较多依赖教师,但是他们希望有表达的机会而且渴望独立、平等、尊重和欣赏、不希望批评和干预。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可以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帮助他们设置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的目标与任务,并将这些目标与任务尽量细化并安排相应的学习与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鼓励他们多进行个人纵向比较而不总是横向的和其他同学比较,从而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如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确立适合于自己终身发展的层次目标,包含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特别是目标的设定要具体。而且尽可能地细化近期目标,使学生在达到目标对,能增强自我效能感。如近期日标包括一周具体的英语学习任务,每天的晨读时间.练习听力的时问;中期目标包括期中考试,用一个月时间练习定语从旬的用法等;远期目标可以是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或托福考试等。同时,教师在布置有关任务时,还要考虑这些教学行为能否提高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内部动机,任务设计与评价须整合一致,特别是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重在提高自己能力的学习目标,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可以训练、增长的个体,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学习活动上,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这样将会有力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3、使课堂活动丰富起来
课堂教学不能只限于教师讲授,英语教师可根据大学生活泼好动、参与意识强的特点,适当插入一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游戏、演讲、小品、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分派同学自己制作有关背景知识的课件,给予他们机会上讲台讲解,这样能使全体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获得知识的满足与乐趣,克服了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的现象,形成了一种渴求掌握知识的内在需要和强大动力。
4、组织学生开展经验交流会,促进学生互励互助
英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多同本班或其他班甚至本专业高年级同学进行交流,并邀请擅长英语的外系及高年级学生通过报告、座谈的形式讲述自己英语学习中的心得,分享其成功的经验。笔者发现,每次经验交流会上,平时不活跃的学生也会踊跃发言、提问。大多数学生能够在会后作出反思,并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较强的学习动力和较足的学习劲头。看到别人能够通过努力成功,自己的自信心也被激发起来,觉得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够达到目标。
六、结语
通过对自我效能理论与英语教学的研究,让高职的英语教育工作者们更深刻地了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贯彻实施这一理论,有意识地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并把自我效能感的训练和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自我效能在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中得到最大的强化,这样他们才会更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投入英语学习,参与英语交际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以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要,并顺利的度过大学生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英语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Bau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Vol . 37, p122 - 147
[2]高翔. 談学生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 [J]龙岩学院学报. 2001(1)
[3]赵亚军. 提高高校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策略研究 [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10)
[4]徐富明. 教师研究的新视角: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J] 泰山学院学报. 2004(9)
[5]李晔,刘华山. 教师效能感及其对教学行为的影响 [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 (1)
[6]叶牡丹. 关于高职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实证研究报告 [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
[7]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 [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78
[8]黄巍. 教育心理学中的教育功效理论 [J] 心理科学. 1992 (1)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高职生英语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高校教育越来越成熟,经验愈来愈丰富,科学的教育体系已逐渐形成。在英语教学领域, 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语言教学的重点也从灌输式转向启发引导式,由无意识的教学改变客体环境转向有意识的创造客体环境,大学校园客体环境与主体已统一起来,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并重新回到实践中来。自我效能感的切入把教师与学生的自觉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探究,老师由灌输式转成启发式。二者的互动直接促进了科学化的教育体系。
二、关于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1] 它影响到人们的行为的选择、努力的程度、行为的持久性、情感的反应模式和思维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强调主体因素对学习的必要性及其对人性潜能发挥的决定性。
自我效能感有以下功能:“一是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定性、努力程度。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困难面前能坚持自己的行为,并作出努力力图战胜困难;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则恰恰相反。二是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或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面对新环境时,确信自己能很好地把握环境,因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困难的解决上。而自我效能低的个体则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可能的失败上,从而产生焦虑、恐慌等情绪,阻碍其能力的发展”。[2] 多项调查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在学习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动机、参与教学的兴趣、个人目标的确立、对待困难的态度、付诸努力的程度、因果思维(归因)的方式等。
三、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兰德公司的两项教育评价报告 ( Armor , 1976 ; Berman ,1977)。这两项评价报告都不约而同地指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预测变量,这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3]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影响着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教学工作的关注和投入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Berman等(1977)在一项中小学教育评价的调查中发现,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一个变量就是教师的自我效能感。[4] Ashton等(1986)的研究也发现,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一般回避安排他们认为是超过自己能力的教学活动。他们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方面缺乏足够的耐心,不愿花更多的精力去寻找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教学参考资料。我国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探讨最早见于评介国外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的文章[5] 。随后出现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我国学者李晔等(2000)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和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在课堂时间的安排、课堂提问的认知水平、提问对象以及对学生的反馈方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均是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的教学表现及效果更好。[6] 国内外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活动的投入和关注比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要多,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自信十足,想搞好课堂教学的动机十分强烈,他们往往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组织教学,他们会不断地改进教学策略,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他们愿意悉心指导在学习中遇到困难问题的学生,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最终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他们也能及时发现并予以充分的鼓励和表扬,因而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合作。而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对教学不甚关心,对于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发展持冷漠态度,他们的教学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因而导致学生的“疏离”与课堂的死气沉沉。
四、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不仅能激发教师上课的动机水平,而且也决定了教师对上课的投入程度,从而真正决定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而这种行为表现又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能感进而支配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最终影响学生的成就。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是学生自我效能感提高的前提因素。
五、关于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讨论
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教學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并给予积极响应,从而增加学生对自我成功经验的肯定,并有助于其形成较好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教学中教师尤其应注重倡导学生英语学习的优良态度、提倡正确的英语学习习惯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应只看考试的成绩。以下方法切实可行:
1、期望和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基于“罗森塔尔期望效应”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期望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将会带来积极的教师期望效应。相反,被教师寄予低期望的学生则表现越来越差。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努力形成积极期望,并实施积极对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使每名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对他的期望与关注,提供学习结果清楚、具体、及时的、经常性的期望信息,要努力探索克服学生消极思维、情绪和行为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固有的学习动机,即使是一点一滴的进步,也使学生感到愉快,这是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将教师的期望合理地运用于表扬和批评中。在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鼓励性话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对回答问题好的学生说:“Very good!”、“Excellent!”、“Great!”等。对不能回答问题的同学说:“Never mind,”“That’s Ok”这些赞扬和肯定的声音会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而这种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课后也可以利用空余时间与学生聊聊他们的困惑与期望,最大限度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帮助学生设置恰当的目标与任务,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个体在某项行为活动开始时的失败,因其不能反映出努力的不足或不利的环境因素,容易使人归纳于自己能力不足。高职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诸多困难,例如英语学习动机不强、认识不够、主体意识不足、不够自信、较多依赖教师,但是他们希望有表达的机会而且渴望独立、平等、尊重和欣赏、不希望批评和干预。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可以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帮助他们设置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的目标与任务,并将这些目标与任务尽量细化并安排相应的学习与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鼓励他们多进行个人纵向比较而不总是横向的和其他同学比较,从而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如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确立适合于自己终身发展的层次目标,包含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特别是目标的设定要具体。而且尽可能地细化近期目标,使学生在达到目标对,能增强自我效能感。如近期日标包括一周具体的英语学习任务,每天的晨读时间.练习听力的时问;中期目标包括期中考试,用一个月时间练习定语从旬的用法等;远期目标可以是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或托福考试等。同时,教师在布置有关任务时,还要考虑这些教学行为能否提高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内部动机,任务设计与评价须整合一致,特别是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重在提高自己能力的学习目标,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可以训练、增长的个体,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学习活动上,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这样将会有力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3、使课堂活动丰富起来
课堂教学不能只限于教师讲授,英语教师可根据大学生活泼好动、参与意识强的特点,适当插入一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游戏、演讲、小品、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分派同学自己制作有关背景知识的课件,给予他们机会上讲台讲解,这样能使全体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获得知识的满足与乐趣,克服了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的现象,形成了一种渴求掌握知识的内在需要和强大动力。
4、组织学生开展经验交流会,促进学生互励互助
英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多同本班或其他班甚至本专业高年级同学进行交流,并邀请擅长英语的外系及高年级学生通过报告、座谈的形式讲述自己英语学习中的心得,分享其成功的经验。笔者发现,每次经验交流会上,平时不活跃的学生也会踊跃发言、提问。大多数学生能够在会后作出反思,并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较强的学习动力和较足的学习劲头。看到别人能够通过努力成功,自己的自信心也被激发起来,觉得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够达到目标。
六、结语
通过对自我效能理论与英语教学的研究,让高职的英语教育工作者们更深刻地了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贯彻实施这一理论,有意识地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并把自我效能感的训练和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自我效能在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中得到最大的强化,这样他们才会更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投入英语学习,参与英语交际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以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要,并顺利的度过大学生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英语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Bau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Vol . 37, p122 - 147
[2]高翔. 談学生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 [J]龙岩学院学报. 2001(1)
[3]赵亚军. 提高高校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策略研究 [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10)
[4]徐富明. 教师研究的新视角: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J] 泰山学院学报. 2004(9)
[5]李晔,刘华山. 教师效能感及其对教学行为的影响 [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 (1)
[6]叶牡丹. 关于高职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实证研究报告 [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
[7]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 [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78
[8]黄巍. 教育心理学中的教育功效理论 [J] 心理科学. 199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