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曲酶对自体静脉移植内膜增生的影响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ua_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巴曲酶(Batroxobin,BX)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25只杂种犬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分别行股静脉移植到股动脉,建立静脉移植模型.实验组给以巴曲酶治疗.分别检测3组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含量,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移植静脉内膜、中膜面积及内膜面积/中膜面积比值,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移植静脉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原癌基因C-myc表达情况.结果 血浆NO含量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ET含量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内膜面积和中膜面积在对照组较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增生明显(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内膜面积/中膜面积之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A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yc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巴曲酶对内膜增生机制中的部分因素起抑制作用,对血管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其他文献
1994至2001年我院共收治直肠癌手术并发直肠阴道瘘8例,经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防治体会总结如下。
期刊
患者男,46岁.入院前半个月服用布洛酚2片后出现呕血、胃痛、上腹闷胀,当地医院予禁饮食、胃肠减压,两次胃镜检查均发现全胃弥漫性不规则黏膜隆起,呈铺路石样改变,表面糜烂出血,幽门狭窄,以胃淋巴瘤转入我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胃肠X线钡餐:胃窦狭窄、僵硬,结合临床符合胃克罗恩病(克隆氏病)(图1).腹部CT:胃体部胃壁不规则增厚,考虑胃体部占位。
期刊
我们通过检测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钙水平及骨、肾组织甲状旁腺激素受体(PTHR)mRNA表达,同时观察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TNF-αMCAb)治疗后对血钙、血清TNF-α水平及骨、肾组织PTHR 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TNF-α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低钙血症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期刊
对48例贲门或胃上1/3部位的早期、较小的限局型胃肿瘤患者行近侧胃部分切除术后,采用食管残胃吻合术、U形空肠袋间置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比较重建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期刊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对120例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各种术式的治疗结果.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其中颈动脉内膜切除术111例,其他术式9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仍然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而特殊部位或特殊原因的颈动脉狭窄应视病情采取不同术式。
梗阻性黄疸患者内毒素血症发生率较高,本文旨在探讨胆汁回输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浆内毒素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1997至2000年我们对76例行胆道手术的患者测定血浆内毒素,并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胆汁回输组,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道外引流加胆汁回输,共24例;单纯外引流组,同期因梗阻性黄疸行胆道外引流者,共27例;对照组,随机选择同期因单纯胆囊结石行择期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25例.胆汁回输
期刊
患者男,42岁.因左上腹隐痛1年,饭后饱胀3个月入院.1年前左上腹阵发性隐痛,3个月前出现饭后饱胀,嗝逆.无发热、贫血、乏力和消瘦.体格检查:体表未及肿大淋巴结,肝、脾肋下未及.腹部超声提示脾实性肿物.CT增强示三期延迟增强,增强不明显,动脉期时与周围增强的脾实质对比明显,肿物增强后密度略有不均(图1)
期刊
受电凝及激光腔内治疗静脉曲张的启示,自2001年8月至2004年8月,我院采用腔内微波凝固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8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promyelocytic leukemia,PML)生长抑制因子抑制胆囊癌细胞系(GBC-SD)的生长作用.方法用重组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Ad-GFP)感染胆囊癌细胞系,检测其对胆囊癌细胞株的感染力及Ad-PML对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用DNA laddering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腺病毒滴度为100 MOI时被
目的 评估暂时性动静脉瘘(artenovenous fistula,AVF)在Amplatz血栓消融器(Amplatz thrombectomy device,ATD)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ns thrombosis,DVT)中的作用.方法76例急性DVT患者采取ATD血栓消融术治疗,其中50例患者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暂时性AVF.结果1例术后第1天死于肺栓塞.72例术后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