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及风险防御机制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m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护理安全与风险防御机制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安全及风险防御的认知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320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2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室护理的传统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及风险防御机制。观察实施前后手术室护士对护理安全及风险防御的认知情况、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实施安全及风险防御机制前,手术室护士各维度得分分别为(23.5±2.9)分、(21.2±3.2)分、(24.6±3.4)分、(23.8±2.7)分,处于较低水平,实施后得分均升高,分别为(18.2±3.3)分、(17.4±2.5)分、(15.5±3.8)分、(16.9±4.0)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5、3.06、6.78、6.53,均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为2.19%(7/320),高于观察组的0.31%(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7,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非常满意248例、满意52例、一般16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37,P<0.05)。

结论

手术室实施护理安全及风险防御机制可提高护士对安全及风险管理的认知,降低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输卵管切除或保留后对患者生殖内分泌及月经性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86例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切除组199例,保留组87例,切除组行输卵管切除手术,保留组行输卵管保留手术,在手术后第3天及手术后第30天,检测并比较两组孕激素(P)、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差异。结果切除组在手术后第3天的
目的探讨纱布填塞压迫在严重外伤性肝破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纱布填塞压迫治疗的18例严重肝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用纱布填塞压迫,术后经止血药、抗生素和营养支持治疗,于5~7 d开始逐渐拔除纱布,12~14 d拔完,伤口无出血,逐渐愈合。结果治愈17例,死亡1例,治愈率95%,死亡原因为合并多发伤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拔出纱布(或绷带)再次出血6例,2例继发出血,药物难以控制,再次剖腹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原则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入院后均予血常规、D-二聚体、腹部彩超、腹部CT等检查,同时部分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已经明确诊断的和虽未确诊但高度怀疑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患者,如无绝对手术禁忌证,予以急诊手术治疗。术中证实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根据肠管坏死情况决定术式;对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栓塞
目的探讨抗焦虑药物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耳石复位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的疗效。方法纳入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部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耳石复位治疗成功后出现残余头晕68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随机分为抗焦虑组和对照组。抗焦虑组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0.5 mg/10 mg,1次/d+甲磺酸倍他司汀6 mg,3次/d;对照组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6 mg,3次/d。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残余头晕持续时
目的对手术患者术前与术中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并分析其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术前与术中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外加心理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血压、心率以及各激素指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评分分别为(32.09±3.44)分、(31.83±4.4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7
目的观察中医乳房按摩联合法国PHENIX-USB4神经肌肉刺激仪电刺激治疗产妇产后乳汁淤积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乳汁淤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热敷及乳房按摩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χ2=16.51,P<0.05)。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药物,在降血压、调节血脂代谢、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炎性反应方面也具有一定作用。近年研究表明,PPARγ激动剂对不同哮喘动物模型显示出良好的疗效,能够显著的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还能够减轻气道重塑,抑制气道高反应性,为哮喘新药物的出现提供了理论基础,现就PPARγ激动剂的抗哮喘作用机制作一简要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