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年42岁的玛丽·米克(Mary Meeker)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网络繁荣时期最有影响和最有争议的分析师之一。当年,这个被誉为“网络女王”的摩根斯坦利公司的证券分析师几乎可以在市场上呼风唤雨。《华尔街日报》甚至将她与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以及著名的基金管理人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并列为能影响市场的“三大推动力”。
从“网络女王”到“泡沫女王”
2001年8月1日,米克早年大力推荐的亚马逊和eBay向曼哈顿联邦法院提出了起诉,两家公司指控米克和摩根斯坦利公司所提供的对eBay和亚马逊的研究结论存在偏见。
在起诉书中,他们认为米克跃过了证券业传统的“中国墙”(指分析师与投资银行之间应当有可靠的区别)。还有一些人质疑说,是否有人给分析师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公布有利的研究报告,这样证券公司就可从分析师研究的公司得到有利可图的投资银行业务,比如股票承销和购并咨询等。起诉书还指出,米克对eBay与亚马逊的推荐和积极评论不是基于客观分析,而是想吸引和拉住这些公司,使其成为摩根斯坦利公司投资业务的客户。
紧接着,2001年8月10日,一家代表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股东的律师事务所也对米克提出了指控,他们指责米克为了使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继续成为摩根斯坦利的客户,不切实际地夸大和推荐该公司的股票,致使投资者损失惨重。
面对如此众多的起诉,摩根斯坦利公司说它将“全力应诉”。但曼哈顿的美国地区法院法官米尔顿·波勒克救了他们一命,他认为,起诉书指控米克在科技股走高时作出过于乐观的股评,但这一起诉是在滥用诉权。10月份,他驳回了起诉。
尽管摩根斯坦利对此结果表示满意,但仍然无法挽回玛丽·米克的声誉。当年,她犀利的分析眼光不但为自己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而且也把自己变成了明星。1999年,她供职的摩根斯坦利给她的报酬高达1500万美元。同年,《财富》杂志以她作为封面人物,称她为美国商界第三号女强人。
然而风水轮流转,到了2000年,这种风光对于玛丽·米克来说已经不复存在。网络经济的泡沫开始显现,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曾达到最高峰,而后就一路狂跌。2001年,由于她对亚马逊之类的网络股票持坚定的乐观态度,便一直受到投资者和财经媒体的猛烈攻击。她褒奖过亚马逊、雅虎、Priceline.com、FreeMarkets等新经济公司,但在那时仍不愿调低其评级,可是这些公司的股价都已比最高值时缩水了85%-97%。有人干脆直呼她是“泡沫女王”。
麻雀变凤凰
玛丽·米克成长于印度一个小农庄。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回她参加了一场股票交易的模拟比赛。眼看着手中的“股票”价值不断翻倍,米克立刻对华尔街表现出了极大的痴迷。16年前,她在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分析师培训项目中学习,那时候她已经在美林证券公司当了两年的经纪人,并获得了康奈尔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她的目标很明确: 成为投资组合的分析专家。1991年,玛丽·米克进入摩根斯坦利公司。她对8家网络公司的股票表示乐观,结果1992年这些股票中的大部分直线下跌。用玛丽·米克的话来说,1991年和1992年对她而言简直是“愁云惨淡”。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两件事改变了玛丽·米克的事业。其一,1995年8月9日,米克推荐名不见经传的网景(Netscape)公司股票上市,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二,米克在1996年2月出版了300页的《互联网报告》(The Internet Report)。在这份第一次系统化分析互联网产业的报告当中,米克运用了多种图表和数据指出,互联网使用者在最初3年,将从1995年的900万人,以每年成长一倍的速度增加,也就是每天增加0.19%,每7秒增加一位使用者,到2000年互联网使用者将达到1.5亿人。此外,米克率先提出了“眼球”、“页面浏览”等分析指标来评估网络公司,而不是用过去企业的“利润增长率”和“毛利率”等数据。这份报告迅速成为互联网投资商们的“圣经”,米克也因此一举成名。
随后掀起的.com狂潮,将米克推向了成就的巅峰。30年前,专业金融杂志《机构投资》就开始每年将华尔街的分析师按照产业来排名,1996年首次将互联网产业列入排名,而米克理所当然地名列这一行业的榜首。2000年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也邀请她来发言。
盛誉之下,米克的工作更忙了。在她看来,睡觉简直像价格居高不下的商品一样,使人不敢尽情消费。她负责的一组股票在1999年上升了396%。
然而,如同惊天霹雳一样,2000年纳斯达克股市急转直下,新经济遭到了致命打击。米克负责的这些股票到2000年为止已经下滑了36%,以她为首的证券分析师们也成了众矢之的。人们觉得,.com企业和米克这样的证券分析师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如果米克推荐某一.com企业,该企业便会受到投资者的关注,结果是导致该股价上扬,反过来投资者对分析师也就推崇备至。
米克到底做错了什么?
米克本人在当年的一次采访中对此表示遗憾。她称,网络经济的下滑原因很多:美国经济发展减缓、美国总统竞选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布什总统降低税率的疑虑等。除了那些专业的投资公司和投资者之外,人们觉得她对个人投资者不负责任。她辩解说。1995年到1999年期间纳斯达克指数飙升使得收益率上涨了42%,很多个人投资者被这种现象刺激得失去理智,在风险性很高的网络股上投了过多的钱。对于为什么不及时调低一些股票的评级,米克解释说那是因为她担心这样一来会引起市场的不利走向。也有一些投资者对她表示同情,他们认为,人在江湖走,哪能不翻船?任何人都会和玛丽·米克一样犯错误的。
但是,《财富》杂志却措辞严厉地指出,米克被网络经济带来的光环冲昏了头脑,而忘记了她仅仅是一名分析师。用她的一名对手的话来说,“她好像飞翔在5万英尺的高空,夸夸其谈什么股票的走向,可是脚下却没有什么根基。”于是,当Princeline这样的公司开始经营汽油和百货而一败涂地的时候,米克居然还一点没有反应。
的确如此,在最近的几年里,米克更像是一位名人,打理银行交易业务,人们看不到她在研究分析方面有什么成果。而且,在鼎盛时期,米克的后面有30家公司的追随者,忙不过来的时候米克在别人的分析报告上签个字就算自己的了。她的威力如此之大,以至于很多对手说: 与其是和摩根斯坦利竞争,倒不如是和玛丽·米克一争高下。
除了个人原因,其实说到底,米克和其他的分析师不过是华尔街根本性利益冲突的牺牲品。长期以来,华尔街就存在这种利益冲突:股票分析家提供有关公司的分析的时候本来应该保持中立,但是实际上,受经济因素驱动,他们往往帮他们的客户公司做宣传和鼓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