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性的重要工作,所以必须要有非常严格且科学的管理程序来对其管理,全方位的提高水利工程在施工中的工程质量以及管理水平,如此才可以使水利工程安全并且顺利的运行,从而让水利工程创造出更多的综合效益。
引言
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设规模、建设数量和建设种类日益增加。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受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如果做不好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所以,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位不清晰
长期以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机构性质上既是行政主管机关,又是水管单位;既是管理者,又是维护者、运营者。机构性质决定了机构职能,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性质不明确直接导致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职责混乱。行政、事业、企业3种职能相互交叉、混而为一。水利工程管理还缺乏有效的分工,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任务繁重,往往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机构性质不明的情况,使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缺乏有效的制约,水利工程管理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督。
2、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有待改善
目前水利行业的管理体系不完备,管理方法不灵活,工程竣工后的保养和维修经费不足,工作效率无法提高等问题比较严重,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有可能会影响工程管理工作的进度,再严重的就会引发安全、质量事故,对社会和人民群众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伤亡。现在政府加大了对工程建设的投入,但是管理体制没有很大的改进,这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
3、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
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呈现出“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不少水利工程在兴建时轰轰烈烈,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工程建好之后往往疏于管理:一方面水利设施缺乏保养,乱堆、乱放、乱占等违章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发生多种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常年以往容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重建设、轻管理,究其原因如下:一是水利工程产权不清晰,水利工程建成之后,产权归国家、归集体、还是归个人,多数情况下并没有清晰的界定,产权不清晰直接导致管理责任不明确;二是水利工程管理缺乏有效监督,监管主体是谁,管理经费如何开支,管理人员责任如何落实,这些问题大都是悬而未决的;三是重视意识不足,工程建设往往属于硬性指标,而工程管理往往是弹性指标,往往引不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4、施工現场管理不够严格
在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都会有很多的应付现象,主要是因为管理人员的质量思想意识淡薄,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那样严格把关,都很随意,很放松。对进场的原材料及设备,该抽查的不抽查,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没有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施工图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以后也没有及时处理,也没有要求施工企业返工,结果导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混乱,章法全无。这些现象不管出现哪一个,都会使整个工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整个工程的安全系数下降,使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5、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管理体制在当时曾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但仍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水利基建工程实行“事企分离”,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开始转型,纷纷组建施工企业,原有的管理人员划归入施工队伍,结果导致管理力量捉襟见肘,管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削弱了管理能力。再如水利养护,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一些水利工程的维护离不开当地政府与群众的参与。当地群众养护水利工程的报酬由当地政府来承担,政府与群众亦分享水利养护带来的利益,然而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水利维护模式越来越难以维系。
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优化策略
1、明确水管单位的性质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性质给予准确定位。根据水管单位承担的任务以及水管单位的盈利状况,可以将现有水管单位分为以下3类。一是公益型水管单位:这类水管单位主要承担防洪、防旱等任务,除了国家财政投入,没有别的收入来源;二是准公益型水管单位:这类水管单位既要承担防洪、防旱等任务,又有供水、发电等经营性功能,除了国家财政投入外,还能通过经营获利;三是经营型水管单位:这类水管单位主要承担供水、发电等任务。
2、总结以往经验与问题,提高水利施工管理水平
针对我国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快相关研究与总结。通过对施工企业以往完成工程管理问题的分析与总结,提出施工管理应对策略及相应管理方法,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对以往工程施工资料的整理分析、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探讨,提高企业综合技术管理能力、降低新项目施工管理中管理问题的发生。
3、完善施工管理体系,降低施工管理问题的发生
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引发管理问题发生的因素,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对现行施工管理体系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分析及评价工作的科学开展,确定施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以此进行相应完善工作。通过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降低施工管理问题的发生、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在完善施工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还应建立实施评测机制。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各项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施工管理现状的评测,了解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情况及不足。
4、水利工程建设要“重建重管”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一定要加强后期管理。一是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人员、考核、验收等管理细则,使水利工程管理有法可依,凡事有章可循;二是加大对管理环节的资金投入,保障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建议建立资金专户,专账管理,做到专款专用,资金使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三是落实对水利工程管理的监督,只有相关利益者参与监督,监管的效果才能最大化,本着“谁使用、谁监督”的原则,动员广大用水户参与水利工程管理的监督;四是建构“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包括项目法人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建设监督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各项制度覆盖从工程建设到管理的各个环节,推动水利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5、提高管理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个工程顺利的完成必须有严谨的管理体制,而且还需要现场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配合。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业务培训学习,提高责任心,强化质量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在施工现场出现了质量问题,可以及时处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是很有益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项目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性的重要工作,所以必须要有非常严格且科学的管理程序来对其管理,全方位的提高水利工程在施工中的工程质量以及管理水平,如此才可以使水利工程安全并且顺利的运行,从而让水利工程创造出更多的综合效益。
引言
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设规模、建设数量和建设种类日益增加。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受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如果做不好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所以,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位不清晰
长期以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机构性质上既是行政主管机关,又是水管单位;既是管理者,又是维护者、运营者。机构性质决定了机构职能,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性质不明确直接导致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职责混乱。行政、事业、企业3种职能相互交叉、混而为一。水利工程管理还缺乏有效的分工,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任务繁重,往往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机构性质不明的情况,使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缺乏有效的制约,水利工程管理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督。
2、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有待改善
目前水利行业的管理体系不完备,管理方法不灵活,工程竣工后的保养和维修经费不足,工作效率无法提高等问题比较严重,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有可能会影响工程管理工作的进度,再严重的就会引发安全、质量事故,对社会和人民群众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伤亡。现在政府加大了对工程建设的投入,但是管理体制没有很大的改进,这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
3、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
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呈现出“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不少水利工程在兴建时轰轰烈烈,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工程建好之后往往疏于管理:一方面水利设施缺乏保养,乱堆、乱放、乱占等违章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发生多种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常年以往容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重建设、轻管理,究其原因如下:一是水利工程产权不清晰,水利工程建成之后,产权归国家、归集体、还是归个人,多数情况下并没有清晰的界定,产权不清晰直接导致管理责任不明确;二是水利工程管理缺乏有效监督,监管主体是谁,管理经费如何开支,管理人员责任如何落实,这些问题大都是悬而未决的;三是重视意识不足,工程建设往往属于硬性指标,而工程管理往往是弹性指标,往往引不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4、施工現场管理不够严格
在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都会有很多的应付现象,主要是因为管理人员的质量思想意识淡薄,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那样严格把关,都很随意,很放松。对进场的原材料及设备,该抽查的不抽查,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没有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施工图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以后也没有及时处理,也没有要求施工企业返工,结果导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混乱,章法全无。这些现象不管出现哪一个,都会使整个工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整个工程的安全系数下降,使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5、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管理体制在当时曾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但仍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水利基建工程实行“事企分离”,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开始转型,纷纷组建施工企业,原有的管理人员划归入施工队伍,结果导致管理力量捉襟见肘,管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削弱了管理能力。再如水利养护,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一些水利工程的维护离不开当地政府与群众的参与。当地群众养护水利工程的报酬由当地政府来承担,政府与群众亦分享水利养护带来的利益,然而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水利维护模式越来越难以维系。
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优化策略
1、明确水管单位的性质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性质给予准确定位。根据水管单位承担的任务以及水管单位的盈利状况,可以将现有水管单位分为以下3类。一是公益型水管单位:这类水管单位主要承担防洪、防旱等任务,除了国家财政投入,没有别的收入来源;二是准公益型水管单位:这类水管单位既要承担防洪、防旱等任务,又有供水、发电等经营性功能,除了国家财政投入外,还能通过经营获利;三是经营型水管单位:这类水管单位主要承担供水、发电等任务。
2、总结以往经验与问题,提高水利施工管理水平
针对我国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快相关研究与总结。通过对施工企业以往完成工程管理问题的分析与总结,提出施工管理应对策略及相应管理方法,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对以往工程施工资料的整理分析、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探讨,提高企业综合技术管理能力、降低新项目施工管理中管理问题的发生。
3、完善施工管理体系,降低施工管理问题的发生
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引发管理问题发生的因素,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对现行施工管理体系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分析及评价工作的科学开展,确定施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以此进行相应完善工作。通过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降低施工管理问题的发生、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在完善施工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还应建立实施评测机制。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各项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施工管理现状的评测,了解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情况及不足。
4、水利工程建设要“重建重管”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一定要加强后期管理。一是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人员、考核、验收等管理细则,使水利工程管理有法可依,凡事有章可循;二是加大对管理环节的资金投入,保障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建议建立资金专户,专账管理,做到专款专用,资金使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三是落实对水利工程管理的监督,只有相关利益者参与监督,监管的效果才能最大化,本着“谁使用、谁监督”的原则,动员广大用水户参与水利工程管理的监督;四是建构“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包括项目法人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建设监督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各项制度覆盖从工程建设到管理的各个环节,推动水利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5、提高管理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个工程顺利的完成必须有严谨的管理体制,而且还需要现场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配合。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业务培训学习,提高责任心,强化质量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在施工现场出现了质量问题,可以及时处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是很有益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项目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性的重要工作,所以必须要有非常严格且科学的管理程序来对其管理,全方位的提高水利工程在施工中的工程质量以及管理水平,如此才可以使水利工程安全并且顺利的运行,从而让水利工程创造出更多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