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个“新时代”是宏观的,又是微观的;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城市的,又是乡村的;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
作为新时代中国人的一分子,我们会面临一系列的“更新”:更新我们的思想,更新我们的观念,更新我们的见闻,更新我们的言行……我们,将成为新时代的一部分!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明你的看法,叙写你的见闻。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新时代”是时下一个很热门的话题,相信每位中学生都不会感到陌生。关于“新时代”这一话题,值得分析的内容很多,以下几个点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平衡、充分”的发展。发展不充分,势必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甚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人民生活水平难以得到质的提升。发展不平衡,势必造成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滋生社会不稳定因素。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新时代只有充分、平衡地发展,才能带来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二是“全民、共同”的富裕。新时代提倡“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有道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改革开放40年,我们理当让全体人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让全国人民共同获取经济飞速发展的实惠,让全体中华儿女感受到“新时代”的“融融春意”!
三是“小康、强国”的目标。新时代,我们即将建成小康社会,以“强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强国绝不仅仅指的是物质上的富裕、经济上的飞跃和军事上的强大,更包括我们各种软实力的提升,我们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亦当走在世界的前列。
三是“世界、人类”的视野。走进“新时代”的中国,已经不再仅仅将目光局限于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局限于14亿中国人,而是要昂首“走进世界舞台中央”,要“为全人类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便是要与世界分享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技术和发展,我们将在世界舞台上为全人类的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佳作展示一◆
文化自信的时代
◎姜 涵
我惊喜地看到:中国人正昂起头颅,迎向新时代的明媚陽光。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只要一谈起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字,就是一副吞吞吐吐、畏畏缩缩、瞻前顾后的样子。他们怕“友邦惊诧”,怕因“思维方式不同”让外国人无法理解,甚至还怕“因不合世界潮流而丢人”——这从我们的文字改革曾有过“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的设想可见一斑。
不能不说,在文化方面我们曾经是多么的没有自信!
所以,当我从电视上看到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在公众面前谈及比亚迪汽车中文按键的问题时的自信时,不得不承认,我特别感动,因为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们呼唤了多年的“文化自强”和“文化自信”!作为一个中国企业的掌舵者,王传福借自己的产品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很勇敢,也很智慧,昭示出了中国文化复兴的执着。
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如今的汉语早已是“墙内开花遍地香”。以前,许多人总是习惯性地忽视汉语的重要性,甚至鼓吹“英文万能论”“拼音文字具有先天性优势”。在他们眼里,英语才是“王道”,学好英语才可以走遍全球。可是现在呢?传奇投资者罗杰斯公开强调:“中文是21世纪最重要的语言。”仿佛为了印证这句预言的正确性,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都学起了中文。她用中文演唱歌曲、背《三字经》和古诗的视频一下子拉近了中美人民的心理距离。如今的汉语就像一首歌里所唱的那样:“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而在国内,更是一片新气象。君不见《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综艺节目的纷纷播出,昭示了国人继承祖国优秀文化、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决心和信心。我们要使汉语言更优美,更规范,更雅洁,更富底蕴。如今,当在世人面前提及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汉字时,国人的脸上呈现出的一定是自豪的神色!中国强大,让我们的语言备受追捧;语言优美,给我们的文化更添光彩!
我惊喜地看到,泱泱华夏正一步一步迈出去,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
亚投行的发起创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迅速发展,孔子学院的遍地开花……我们向世人展现了我们作为大国的实力与担当。中国带给世界的,不仅仅是和平稳定,不仅仅是经济活力,更有古老而新鲜的东方文化以及海纳百川的大国风范。
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经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点评
作文从中国人的“语言自信”的角度,揭示了新时代国人的文化自信。作文开口小,角度新,挖掘深。比亚迪中文按键的事例,彰显出中国企业重振中国文化的决心;各种中文运用大赛,显示出国人规范和传承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汉语“墙内开花遍地香”的现象,展示了汉语走向世界的图景……文化自信,由此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
热点引入
“文章合为时而著”,社会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引导考生从时代生活和社会现象中体察人生,并在思考过程中澄清自己的灵魂,是高考作文的一贯宗旨。比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要求考生选择两三个“中国关键词”来呈现自己所认识的中国,就非常贴近社会发展和时代生活。在这道作文题中,命题者提供的12个关键词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大多数都是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热点关键词,如“一带一路”“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美丽乡村”“广场舞”等。2017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同样关注“社会发展”这一话题。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中国正逐渐成为一个“车轮上的国家”,汽车不但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交通问题。江苏卷作文题就直指这一社会热点,明确提出“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车来车往”既可以是现实中观察到的车流来往,也可以虚化为与车有关的记忆、思考和体悟。其他如2017年全国卷Ⅲ作文题“我看高考”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社会发展的影子;至于北京卷作文题“说纽带”和“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更是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佳作展示二
爷爷奶奶的公交卡
◎吴玄洋
村里什么都好,就是道路差劲。那乡间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处处泥泞。小时候,我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白天在村头小路上和小朋友们一起疯,到了晚上一个个都成了“小泥猴”——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幸亏两眼没被封住,还能自己寻见回家的路,要是让各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认领,我敢说都不一定能分得清谁是谁!
爷爷家里有辆老式“加重”自行车,比我的年龄还大——我爸爸曾骑它读过中学。但这在当时很“前卫”的交通工具在村里只能出“半勤”:晴天人骑车,雨天车骑人。因为雨天遍地的烂泥会瞬间卡满自行车的前后挡泥板,就像捏紧了车闸一样让你寸步难行,百般无奈,只能扛着车走过村里这段路!记得有一次爷爷带我从镇上回来,遇上暴雨,那小路瞬间成为沼泽。爷爷左手抱我,右肩扛车,累得病倒了,让奶奶好不心疼!
后来,村里筹款铺了砖路。但这砖路架不住水牛的沉重践踏和拖拉机的负重碾压,虽然三番五次地翻修,可不出数月,便又砖翻泥露,坑坑洼洼,高低不平。而且一下雨,这路就又成了一条典型的“水泥路”——又是水又是泥的,讓人望而生畏。
后来,我回城里读书,很少回乡下。每次和爸爸妈妈一道回老家看爷爷奶奶都得挑一个晴好的日子,免得“中途易辙”或是“半途而废”。原先乘汽车到镇上,然后步行进村;后来爸妈买了车,可进村还得步行。因为就算晴天,村里那窄小、坑洼的“水泥路”也会颠簸得你关节散架,五脏移位。
可是去年刚开春,老家传来喜讯:县里年内要率先实现“村村通公交”的规划,老家为此要修建一条高标准公路!
暑假我回了趟老家,看到的都是运送建材的车队和筑路的人流。爷爷奶奶乐得合不拢嘴:“你看你看,老让我们到城里住,等村里修了马路,通上公交,不就跟城里一样了嘛!再说城里有我们这儿的好空气?有我们自己种的各种绿色食品?等将来交通方便了,在村里盖个别墅,你们啊,还是回来住吧!”临走前,我搂着两位老人逗他们开心:“放心吧,爸爸妈妈不愿回来,孙女回来和你们一起住!”
那天,爷爷打来电话,告诉我们村里通公交了!而且县政府还给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办了免费公交卡,也就是说以后他们去镇上、逛县城都可以免费出行了!
当年,那些在晴天灰尘弥漫、雨天湿滑泥泞的小道上艰难行走的人们,纵然想象力再丰富,也不曾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生活!
我只愿假期速速来临,让我乘上公交回趟老家,好好看看那片日新月异的土地,好好分享那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心头的喜悦!
点评
这是一篇描写农村“走进新时代”的记叙文。考生以农村道路交通的发展变化为窗口,展示了中国乡村飞速发展的绚丽图景。村村通公路、公交到村头、老年人免费乘公交车……这些过去老百姓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儿今天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现实。交通现代化让农村居民的生活节奏大大加快,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让他们也触摸到了新时代的脉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个“新时代”是宏观的,又是微观的;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城市的,又是乡村的;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
作为新时代中国人的一分子,我们会面临一系列的“更新”:更新我们的思想,更新我们的观念,更新我们的见闻,更新我们的言行……我们,将成为新时代的一部分!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明你的看法,叙写你的见闻。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新时代”是时下一个很热门的话题,相信每位中学生都不会感到陌生。关于“新时代”这一话题,值得分析的内容很多,以下几个点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平衡、充分”的发展。发展不充分,势必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甚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人民生活水平难以得到质的提升。发展不平衡,势必造成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滋生社会不稳定因素。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新时代只有充分、平衡地发展,才能带来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二是“全民、共同”的富裕。新时代提倡“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有道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改革开放40年,我们理当让全体人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让全国人民共同获取经济飞速发展的实惠,让全体中华儿女感受到“新时代”的“融融春意”!
三是“小康、强国”的目标。新时代,我们即将建成小康社会,以“强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强国绝不仅仅指的是物质上的富裕、经济上的飞跃和军事上的强大,更包括我们各种软实力的提升,我们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亦当走在世界的前列。
三是“世界、人类”的视野。走进“新时代”的中国,已经不再仅仅将目光局限于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局限于14亿中国人,而是要昂首“走进世界舞台中央”,要“为全人类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便是要与世界分享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技术和发展,我们将在世界舞台上为全人类的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佳作展示一◆
文化自信的时代
◎姜 涵
我惊喜地看到:中国人正昂起头颅,迎向新时代的明媚陽光。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只要一谈起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字,就是一副吞吞吐吐、畏畏缩缩、瞻前顾后的样子。他们怕“友邦惊诧”,怕因“思维方式不同”让外国人无法理解,甚至还怕“因不合世界潮流而丢人”——这从我们的文字改革曾有过“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的设想可见一斑。
不能不说,在文化方面我们曾经是多么的没有自信!
所以,当我从电视上看到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在公众面前谈及比亚迪汽车中文按键的问题时的自信时,不得不承认,我特别感动,因为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们呼唤了多年的“文化自强”和“文化自信”!作为一个中国企业的掌舵者,王传福借自己的产品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很勇敢,也很智慧,昭示出了中国文化复兴的执着。
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如今的汉语早已是“墙内开花遍地香”。以前,许多人总是习惯性地忽视汉语的重要性,甚至鼓吹“英文万能论”“拼音文字具有先天性优势”。在他们眼里,英语才是“王道”,学好英语才可以走遍全球。可是现在呢?传奇投资者罗杰斯公开强调:“中文是21世纪最重要的语言。”仿佛为了印证这句预言的正确性,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都学起了中文。她用中文演唱歌曲、背《三字经》和古诗的视频一下子拉近了中美人民的心理距离。如今的汉语就像一首歌里所唱的那样:“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而在国内,更是一片新气象。君不见《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综艺节目的纷纷播出,昭示了国人继承祖国优秀文化、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决心和信心。我们要使汉语言更优美,更规范,更雅洁,更富底蕴。如今,当在世人面前提及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汉字时,国人的脸上呈现出的一定是自豪的神色!中国强大,让我们的语言备受追捧;语言优美,给我们的文化更添光彩!
我惊喜地看到,泱泱华夏正一步一步迈出去,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
亚投行的发起创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迅速发展,孔子学院的遍地开花……我们向世人展现了我们作为大国的实力与担当。中国带给世界的,不仅仅是和平稳定,不仅仅是经济活力,更有古老而新鲜的东方文化以及海纳百川的大国风范。
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经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点评
作文从中国人的“语言自信”的角度,揭示了新时代国人的文化自信。作文开口小,角度新,挖掘深。比亚迪中文按键的事例,彰显出中国企业重振中国文化的决心;各种中文运用大赛,显示出国人规范和传承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汉语“墙内开花遍地香”的现象,展示了汉语走向世界的图景……文化自信,由此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
热点引入
“文章合为时而著”,社会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引导考生从时代生活和社会现象中体察人生,并在思考过程中澄清自己的灵魂,是高考作文的一贯宗旨。比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要求考生选择两三个“中国关键词”来呈现自己所认识的中国,就非常贴近社会发展和时代生活。在这道作文题中,命题者提供的12个关键词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大多数都是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热点关键词,如“一带一路”“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美丽乡村”“广场舞”等。2017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同样关注“社会发展”这一话题。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中国正逐渐成为一个“车轮上的国家”,汽车不但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交通问题。江苏卷作文题就直指这一社会热点,明确提出“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车来车往”既可以是现实中观察到的车流来往,也可以虚化为与车有关的记忆、思考和体悟。其他如2017年全国卷Ⅲ作文题“我看高考”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社会发展的影子;至于北京卷作文题“说纽带”和“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更是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佳作展示二
爷爷奶奶的公交卡
◎吴玄洋
村里什么都好,就是道路差劲。那乡间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处处泥泞。小时候,我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白天在村头小路上和小朋友们一起疯,到了晚上一个个都成了“小泥猴”——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幸亏两眼没被封住,还能自己寻见回家的路,要是让各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认领,我敢说都不一定能分得清谁是谁!
爷爷家里有辆老式“加重”自行车,比我的年龄还大——我爸爸曾骑它读过中学。但这在当时很“前卫”的交通工具在村里只能出“半勤”:晴天人骑车,雨天车骑人。因为雨天遍地的烂泥会瞬间卡满自行车的前后挡泥板,就像捏紧了车闸一样让你寸步难行,百般无奈,只能扛着车走过村里这段路!记得有一次爷爷带我从镇上回来,遇上暴雨,那小路瞬间成为沼泽。爷爷左手抱我,右肩扛车,累得病倒了,让奶奶好不心疼!
后来,村里筹款铺了砖路。但这砖路架不住水牛的沉重践踏和拖拉机的负重碾压,虽然三番五次地翻修,可不出数月,便又砖翻泥露,坑坑洼洼,高低不平。而且一下雨,这路就又成了一条典型的“水泥路”——又是水又是泥的,讓人望而生畏。
后来,我回城里读书,很少回乡下。每次和爸爸妈妈一道回老家看爷爷奶奶都得挑一个晴好的日子,免得“中途易辙”或是“半途而废”。原先乘汽车到镇上,然后步行进村;后来爸妈买了车,可进村还得步行。因为就算晴天,村里那窄小、坑洼的“水泥路”也会颠簸得你关节散架,五脏移位。
可是去年刚开春,老家传来喜讯:县里年内要率先实现“村村通公交”的规划,老家为此要修建一条高标准公路!
暑假我回了趟老家,看到的都是运送建材的车队和筑路的人流。爷爷奶奶乐得合不拢嘴:“你看你看,老让我们到城里住,等村里修了马路,通上公交,不就跟城里一样了嘛!再说城里有我们这儿的好空气?有我们自己种的各种绿色食品?等将来交通方便了,在村里盖个别墅,你们啊,还是回来住吧!”临走前,我搂着两位老人逗他们开心:“放心吧,爸爸妈妈不愿回来,孙女回来和你们一起住!”
那天,爷爷打来电话,告诉我们村里通公交了!而且县政府还给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办了免费公交卡,也就是说以后他们去镇上、逛县城都可以免费出行了!
当年,那些在晴天灰尘弥漫、雨天湿滑泥泞的小道上艰难行走的人们,纵然想象力再丰富,也不曾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生活!
我只愿假期速速来临,让我乘上公交回趟老家,好好看看那片日新月异的土地,好好分享那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心头的喜悦!
点评
这是一篇描写农村“走进新时代”的记叙文。考生以农村道路交通的发展变化为窗口,展示了中国乡村飞速发展的绚丽图景。村村通公路、公交到村头、老年人免费乘公交车……这些过去老百姓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儿今天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现实。交通现代化让农村居民的生活节奏大大加快,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让他们也触摸到了新时代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