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老师执教的《三峡之秋》,将学生带入了美的境界,使学生感到美在三峡,美在心中。具体地说,徐老师抓住了以下几个环节:
1.精心设计导语,创造引人入胜的美境。课始,徐老师通过由旧入新的类比联想,用学生学过的一段关于“桂林山水”的美文导入,学生们思维的马达立刻转动起来,自然而然地由“桂林山水”进入“三峡之秋”的学习。陈淼的《桂林山水》抓住了桂林这一特定地点描山绘水,而方纪先生的《三峡之秋》,也正是抓住了三峡这一特定地点、中秋这一特定时间去描绘三峡之秋的美。徐老师的导语既紧扣新课学习的目标,又创造了美的氛围,营造了教学的情趣场,收到了以美激趣的功效,可谓一箭双雕。
2.主宾相融,深掘美的内涵,创造美的意境。徐老师融情于课堂,使自身的教与学生的学高度融合。他以审美的眼光,从不同层面挖掘美的亮点。点拨时,紧扣早晨明丽、中午热烈、下午平静、夜晚神秘等特点,让学生充分领略三峡之秋的景色之美。课堂上,徐老师借助扉页的彩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来描绘西陵峡的黄昏。学生们在描述中有抓住颜色的,有抓住山峰的,有抓住长江水的。在此基础上,徐老师对画面做了完整的层次分明的描述,让学生静静地听着,仿佛在感受那幅“西陵峡黄昏图”的神韵。教师、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课文描绘的意境高度融合。
3.运用语言艺术,增强美的感染力。徐老师的配乐朗诵,先声夺人,震撼了听课师生的心灵。接着,用娓娓动听、绘声绘色的语言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状,如嗅其味,自始至终陶醉在三峡秋天的美景之中。徐老师绘制了“三峡月夜图”,投影显示,要求学生利用文中写三峡夜晚的话来描绘。在学生们从文本中圈点出“朦胧、清冽、一道道瀑布、一匹匹素锦、墨一般地黑、飞降、挂起、扑跌下来、泻”等词语,对三峡之秋的月夜体会得非常深刻之时,徐老师的灵感迸发:“黑白分明的峡谷,两岸的群峰是墨一般的黑;而月亮好不容易爬到山巅之上,露出它那银盘似的脸,把它那清冽如水的光,瀑布一般地泻到江面上,因为它想到,今儿是三峡的中秋之夜。”这让师生的活动空间氤氲着一种清新而神秘的氛围。
4.精心设计板书,引发学生的想象美。徐老师的板书,紧扣三峡之秋的“成熟”,随时间的变化,构成了一个大圆,暗合特定的时间——中秋,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时,板书所用的粉笔是很考究其色彩变化的:早晨的明丽用粉红,中午的热烈用红色,下午的平静用绿色,夜晚的神秘用蓝色,中间的成熟用黄色。色彩与内容,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创造出语文课的审美意境。
作者为江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1.精心设计导语,创造引人入胜的美境。课始,徐老师通过由旧入新的类比联想,用学生学过的一段关于“桂林山水”的美文导入,学生们思维的马达立刻转动起来,自然而然地由“桂林山水”进入“三峡之秋”的学习。陈淼的《桂林山水》抓住了桂林这一特定地点描山绘水,而方纪先生的《三峡之秋》,也正是抓住了三峡这一特定地点、中秋这一特定时间去描绘三峡之秋的美。徐老师的导语既紧扣新课学习的目标,又创造了美的氛围,营造了教学的情趣场,收到了以美激趣的功效,可谓一箭双雕。
2.主宾相融,深掘美的内涵,创造美的意境。徐老师融情于课堂,使自身的教与学生的学高度融合。他以审美的眼光,从不同层面挖掘美的亮点。点拨时,紧扣早晨明丽、中午热烈、下午平静、夜晚神秘等特点,让学生充分领略三峡之秋的景色之美。课堂上,徐老师借助扉页的彩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来描绘西陵峡的黄昏。学生们在描述中有抓住颜色的,有抓住山峰的,有抓住长江水的。在此基础上,徐老师对画面做了完整的层次分明的描述,让学生静静地听着,仿佛在感受那幅“西陵峡黄昏图”的神韵。教师、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课文描绘的意境高度融合。
3.运用语言艺术,增强美的感染力。徐老师的配乐朗诵,先声夺人,震撼了听课师生的心灵。接着,用娓娓动听、绘声绘色的语言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状,如嗅其味,自始至终陶醉在三峡秋天的美景之中。徐老师绘制了“三峡月夜图”,投影显示,要求学生利用文中写三峡夜晚的话来描绘。在学生们从文本中圈点出“朦胧、清冽、一道道瀑布、一匹匹素锦、墨一般地黑、飞降、挂起、扑跌下来、泻”等词语,对三峡之秋的月夜体会得非常深刻之时,徐老师的灵感迸发:“黑白分明的峡谷,两岸的群峰是墨一般的黑;而月亮好不容易爬到山巅之上,露出它那银盘似的脸,把它那清冽如水的光,瀑布一般地泻到江面上,因为它想到,今儿是三峡的中秋之夜。”这让师生的活动空间氤氲着一种清新而神秘的氛围。
4.精心设计板书,引发学生的想象美。徐老师的板书,紧扣三峡之秋的“成熟”,随时间的变化,构成了一个大圆,暗合特定的时间——中秋,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时,板书所用的粉笔是很考究其色彩变化的:早晨的明丽用粉红,中午的热烈用红色,下午的平静用绿色,夜晚的神秘用蓝色,中间的成熟用黄色。色彩与内容,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创造出语文课的审美意境。
作者为江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