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国际上有三大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而柏林国际电影节在这三大电影节之中,像柏林这个欧洲偏北的城市与德国人给人的感受一样,有些冷峻和严肃。但是自2002年开始,一个给青年电影人交流学习和拍片的单元使这个电影节变得亲切起来——这个单元叫做“天才训练营”(Berlinale Talent Campus)。光是“天才”这个大胆而激情的口号,就让冰雪覆盖的柏林多了几分暖意。
2010年2月,在柏林国际电影节60华诞之际,我有幸跻身“天才”中的一员。作为今年唯一一个中国内地“代表”,我想有必要把这段经历记录下来。为了自己日后的回忆,也希望能给其他和我一样渴望进入国际电影节的朋友们一个小小的参考。
训练营如何找到“天才”
2009年10月初,刚好趁着长假,我花了一天时间,在家里像“做作业”一样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填了天才训练营的申请表。(官方网站:http://www.berlinale-talentcampus.de)
首先要填的是“现在职业”(Current Occupation)。参加者的职业或身份非常多元,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师、制片人、剪辑师、声音设计师、作曲人、发行人、影评人以及视觉艺术家。
比较麻烦的是这几篇短文:首先是阐述申请的动机(Brief Statement of Motivation)。再来是未来项目介绍(Future Projects),我写的是我正在筹备中的一个实验性纪录片《中国饭桌》。最后,是一个篇幅最大的表格,写出计划在训练营里和参加者讨论的话题(Topics),还有你想跟什么人讨论。我的话题比较“偏门”,主要有电影和当代艺术的关系、中国的实验影像及中国独立电影和纪录片的主题。
文字工作做完之后,同样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上传作品。这次只允许上传不超过3分钟的作品片段,我选择的是我曾经在温哥华国际电影节上放映的实验电影《前门一店》的片段。
2009年12月,当我已经几乎忘了两个月前的这件事,却突然收到了这样一封邮件:“亲爱的炭叹!祝贺你!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你参加即将于2010年2月13日至18日举行的第8届天才训练营。你从128个国家、4700位报名者中入选了!”我登入了网站确认参加,马上看到了更实际的“奖励”——主办方可以提供给我旅费补助以及活动期间的住宿。
柏林,我来啦!
德国时间2月10日晚上10点左右,我乘坐的飞机降落在了柏林TEGEL机场,外面已是漆黑一片。走出机场,外面是灯光昏暗的一片雪地,异国的寒风扑面而来……
到了电影节指定旅馆“Wombat's”的门口,看到玻璃上的电影节海报和里面的灯光,我才有了温暖的感觉。这是靠近东柏林的中心“亚历山大广场”的一家著名的青年旅舍。后来我才知道,它的附近有很多颇有柏林著名的“地下文化”特色的小酒吧、小画廊等,我想大概类似于北京的鼓楼、南锣鼓巷一带,只是这里更加“草根”,完全没有商业气息。
第二天,我还算成功地过渡了时差,动身去电影节服务中心注册。走在白天的柏林街头,觉得这里虽然因为战争并没有留下多少历史建筑,但是德国特有的简约、内敛风格还是使它有自己的特色,不华丽但清新,不热闹却也平静。
训练营的场地在离波茨坦广场不远的HEBBEL AM UFER,有HAU1、HAU2、HAU3三栋楼,主要的讲座和交流活动在HAU2,庆典和表演在HAU1,工作坊在HAU3。每天早上都可以在HAU2领取电影节的电影票和讲座票,并且享用一份由训练营或其他赞助机构提供的美味早餐。第一天的活动就以全体“天才”共进早餐拉开了序幕。
种种方式集训“天才”
总结一下,训练营的活动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实战训练(工作坊)
这部分的最大亮点是“今日柏林奖”( Berlin Today Award)——这是个给导演的学习机会和奖项。你可以通过网站提交一份短片提案,最终有五位胜出者能得到资金支持,所拍摄的短片在训练营期间进行评奖。一旦获奖,就能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以及全世界的其他大型电影节放映。2010年的获奖者是德国导演Bryn Chainey的《Jonah and the vicarious nature of homesickness》。在2月14日的情人节之夜,我们的“Dine & Shine Dinner”晚宴上,我看到他激动地站在颁奖嘉宾Stephen Daldry(英国导演,《朗读者》)、Dieter Kosslick(柏林国际电影节主席)、Heike Makatsch(德国女演员,《真爱至上》)等人之间,高高举起了奖杯,展现在他面前的未来将是光彩的。
另外一个竞赛性质的项目是“得分竞赛”(Score Cometition),这是针对作曲人和声音设计师的。邀请他们在专业的高端的声音工作站中与管弦乐队合作,为选好的一段电影配上新的音乐。优胜者将获得杜比公司的赞助,去洛杉矶最好的声音工作站参观。
“训练营工作室”(Campus Studio)是为导演、制片、摄影师、剪辑师准备的技术教室。在这里,被选中的“天才”们将有机会操作最先进的数字摄影设备,以及在一线的剪辑师的协助下完成自己作品的后期剪辑。
另外还有指导编剧和纪录片作者的“剧本与纪录片站”(Script Station, Doc Station)、训练演员的“天才演员舞台”(Talent Actors Stage)、找投资的“天才项目市场”(Talent Project Market)和让影评人编写网络杂志的“天才报道”(Talent Press)。
公开讲座
训练营的讲座和整个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讲座经常是共享的,也就是说,在电影节的展映单元中出现的电影人、专家和明星也会被邀请来为“天才”们讲座。讲座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导演、编剧、表演、声音到新科技、动画片、影像艺术等应有尽有。
最有创意的一次讲座和演出莫过于由冰岛艺术家Ásdís Sif Gunnarsdóttir 带来的“抽象预言会谈”(与“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扩展单元”合作)。这是一次即兴行为表演、即兴诗歌和现场影像、网络视频的综合当代艺术演出。在活动介绍里,她写道:“准备丢掉你的尊严,开始撒谎,准备因为一个陌生人的吻丢掉你的尊严……”颇具催眠性的句子贴切地表达了其艺术风格。
外出学习
训练营还有自愿参加的会见专家和外出游览活动,这一部分是我最喜欢的,像是在这个城市里“游学”的感觉。
我选择的专家是Bettina Allamoda,她是位著名当代艺术家。我们为数不多的几个实验影像作者像听大人讲故事的小孩一样围坐在她周围,听她介绍了林林总总的柏林艺术空间,并讨论了作品。最高兴的是认识了西班牙的美女艺术家ines aleixo和德国本土的艺术家Barbara Hlali,她们热情地倡导组建一个我们这群人的facebook群组。这一次会谈,使我们在350人的大部队里组成了一个更有针对性的“特种兵”团队。
而我们这群人最感兴趣的“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扩展单元”的展览也颇有“神出鬼没”的实验性。这个展览并不是像一般在中国的大型艺术展那样,在一个庞大的建筑物里堆放作品,而是几乎每个艺术家一个空间,遍布于各种环境。有的是在某个电影节放映的电影院里摆放几个精巧的作品,而有的则在跟一般住家的房子差不多大小的画廊里单独展示,有的甚至在某国的大使馆里、还需要我们穿过严格的安检设备……我们一行十几人跟着Bettina坐着大巴,在大街小巷中穿行,听她讲解着大到市政厅、教堂,小到艺术家改造的楼房、某个施工围栏上的涂鸦,像极了一个国际旅行团。这样的穿越之旅本身就可以定义为一次“扩展”的行为艺术,在“电影”这个词的内涵已经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当代艺术已开始扩展电影形式,解构城市空间了。
交流活动
说了这么多,其实训练营对青年电影人最长远的帮助是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在早餐、晚餐聚会、party、“速配会议”以及持续的网络沟通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跨越国界的好朋友,幸运者更能找到一拍即合的合作伙伴或者愿意鼎力相助的投资人,也许会从某一杯清爽的德国啤酒开始改变自己的一生……
最“In”的交流活动恐怕是“全球速配”(Global Speed Matching)。在开营的第一天,我们被安置到两排硬纸做的环保凳子上,必须面对面地交流。每三分钟有人吹一次哨,其中一排人就必须往下挪一个座位,从而实现地毯式轮流交谈,整个过程持续一小时。这是一个疯狂的速配活动,极度考验我的体力、英语会话能力和打破冷场的能力。
最盛大的活动是前面提过的颁发“今日柏林奖”的“Dine & Shine Dinner”宴会。这是个邀请了近千人的超大聚会,有几百个来自全世界的著名电影人、专家和机构负责人被“安插”到“天才”们之间,也许你崇拜的某个偶像会突然出现在旁边和你开始一场“梦幻对话”!经过一段时间后,还必须根据自己拿到的“区域卡”的提示,换到不同的颜色区域进行下一轮交流。又是一种游戏般的交流形式,但是这次可以在享受美酒和美食的同时慢慢畅谈。
我和“Why Young”
除了白皮肤、黑皮肤的国际友人们,我也和台湾“天才”蔡宜均(她喜欢别人叫她“Young”)、香港“天才”黄显扬(英文名“Why”)成为挚友。有趣的是,他们两人的英文名合起来是“Why Young”——“为什么年轻”, 也应了训练营的主旨,电影、艺术与朋友才让我们永远年轻!
在没有唐人街和年味的柏林,我和Why去中国朋友家里吃了饺子过了春节,Why在半月之后就去台湾找了Young一起吃饭,而Young在3月底来北京找我蹭住以及一起拍摄她的实验电影……我想,我们日后的关系绝不会仅仅是一张合照那么简单。
掠影,电影节
最后来说说电影节的主体部分。电影节的主会场在柏林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波茨坦广场”,各个单元的办公室和放映点的十几处大楼分布于此。每到入夜时分,这里就开始聚集来看电影的观众,并不时能出现明星或社会名流的身影。
由于我忙于参加训练营内的各种活动,看展映单元影片的时间并不多,但是既然来到了电影节现场,当然还是要体会一下看片的滋味。“耳顺”之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却越来越贴近年轻导演和在电影界年轻的国家,尤其体现在对中国内地和台湾的关注上。今年的开幕片给了中国第六代导演王全安的《团圆》,就讲的是两岸关系的问题。而其他更有《三枪拍案惊奇》、《艋》、《安非他命》等多部中国影片。也许是因为独自在外的思乡情结,我忍不住挑了几部中国和亚洲的电影。坐在满是老外的电影院里,看到大屏幕上黄皮肤黑头发的脸,熟悉的场景与声响,才明白电影对于一个人的情感意义有多强……
回家啦,但并不就此结束
十几天的柏林之行,我的邮箱里有了新的朋友,未来也有了一些新的计划。对我来说,技能的“训练”是其次的,更多的是心灵的进一步成长。
如今的这个世界,无论是中国和德国,还是一个电影学院的学生和国际知名导演,也许随时都会变为同一张餐桌上咫尺间的距离。只要你有一颗排除万难的“天才之心”,理想的彼岸就并不遥远……
2010年2月,在柏林国际电影节60华诞之际,我有幸跻身“天才”中的一员。作为今年唯一一个中国内地“代表”,我想有必要把这段经历记录下来。为了自己日后的回忆,也希望能给其他和我一样渴望进入国际电影节的朋友们一个小小的参考。
训练营如何找到“天才”
2009年10月初,刚好趁着长假,我花了一天时间,在家里像“做作业”一样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填了天才训练营的申请表。(官方网站:http://www.berlinale-talentcampus.de)
首先要填的是“现在职业”(Current Occupation)。参加者的职业或身份非常多元,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师、制片人、剪辑师、声音设计师、作曲人、发行人、影评人以及视觉艺术家。
比较麻烦的是这几篇短文:首先是阐述申请的动机(Brief Statement of Motivation)。再来是未来项目介绍(Future Projects),我写的是我正在筹备中的一个实验性纪录片《中国饭桌》。最后,是一个篇幅最大的表格,写出计划在训练营里和参加者讨论的话题(Topics),还有你想跟什么人讨论。我的话题比较“偏门”,主要有电影和当代艺术的关系、中国的实验影像及中国独立电影和纪录片的主题。
文字工作做完之后,同样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上传作品。这次只允许上传不超过3分钟的作品片段,我选择的是我曾经在温哥华国际电影节上放映的实验电影《前门一店》的片段。
2009年12月,当我已经几乎忘了两个月前的这件事,却突然收到了这样一封邮件:“亲爱的炭叹!祝贺你!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你参加即将于2010年2月13日至18日举行的第8届天才训练营。你从128个国家、4700位报名者中入选了!”我登入了网站确认参加,马上看到了更实际的“奖励”——主办方可以提供给我旅费补助以及活动期间的住宿。
柏林,我来啦!
德国时间2月10日晚上10点左右,我乘坐的飞机降落在了柏林TEGEL机场,外面已是漆黑一片。走出机场,外面是灯光昏暗的一片雪地,异国的寒风扑面而来……
到了电影节指定旅馆“Wombat's”的门口,看到玻璃上的电影节海报和里面的灯光,我才有了温暖的感觉。这是靠近东柏林的中心“亚历山大广场”的一家著名的青年旅舍。后来我才知道,它的附近有很多颇有柏林著名的“地下文化”特色的小酒吧、小画廊等,我想大概类似于北京的鼓楼、南锣鼓巷一带,只是这里更加“草根”,完全没有商业气息。
第二天,我还算成功地过渡了时差,动身去电影节服务中心注册。走在白天的柏林街头,觉得这里虽然因为战争并没有留下多少历史建筑,但是德国特有的简约、内敛风格还是使它有自己的特色,不华丽但清新,不热闹却也平静。
训练营的场地在离波茨坦广场不远的HEBBEL AM UFER,有HAU1、HAU2、HAU3三栋楼,主要的讲座和交流活动在HAU2,庆典和表演在HAU1,工作坊在HAU3。每天早上都可以在HAU2领取电影节的电影票和讲座票,并且享用一份由训练营或其他赞助机构提供的美味早餐。第一天的活动就以全体“天才”共进早餐拉开了序幕。
种种方式集训“天才”
总结一下,训练营的活动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实战训练(工作坊)
这部分的最大亮点是“今日柏林奖”( Berlin Today Award)——这是个给导演的学习机会和奖项。你可以通过网站提交一份短片提案,最终有五位胜出者能得到资金支持,所拍摄的短片在训练营期间进行评奖。一旦获奖,就能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以及全世界的其他大型电影节放映。2010年的获奖者是德国导演Bryn Chainey的《Jonah and the vicarious nature of homesickness》。在2月14日的情人节之夜,我们的“Dine & Shine Dinner”晚宴上,我看到他激动地站在颁奖嘉宾Stephen Daldry(英国导演,《朗读者》)、Dieter Kosslick(柏林国际电影节主席)、Heike Makatsch(德国女演员,《真爱至上》)等人之间,高高举起了奖杯,展现在他面前的未来将是光彩的。
另外一个竞赛性质的项目是“得分竞赛”(Score Cometition),这是针对作曲人和声音设计师的。邀请他们在专业的高端的声音工作站中与管弦乐队合作,为选好的一段电影配上新的音乐。优胜者将获得杜比公司的赞助,去洛杉矶最好的声音工作站参观。
“训练营工作室”(Campus Studio)是为导演、制片、摄影师、剪辑师准备的技术教室。在这里,被选中的“天才”们将有机会操作最先进的数字摄影设备,以及在一线的剪辑师的协助下完成自己作品的后期剪辑。
另外还有指导编剧和纪录片作者的“剧本与纪录片站”(Script Station, Doc Station)、训练演员的“天才演员舞台”(Talent Actors Stage)、找投资的“天才项目市场”(Talent Project Market)和让影评人编写网络杂志的“天才报道”(Talent Press)。
公开讲座
训练营的讲座和整个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讲座经常是共享的,也就是说,在电影节的展映单元中出现的电影人、专家和明星也会被邀请来为“天才”们讲座。讲座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导演、编剧、表演、声音到新科技、动画片、影像艺术等应有尽有。
最有创意的一次讲座和演出莫过于由冰岛艺术家Ásdís Sif Gunnarsdóttir 带来的“抽象预言会谈”(与“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扩展单元”合作)。这是一次即兴行为表演、即兴诗歌和现场影像、网络视频的综合当代艺术演出。在活动介绍里,她写道:“准备丢掉你的尊严,开始撒谎,准备因为一个陌生人的吻丢掉你的尊严……”颇具催眠性的句子贴切地表达了其艺术风格。
外出学习
训练营还有自愿参加的会见专家和外出游览活动,这一部分是我最喜欢的,像是在这个城市里“游学”的感觉。
我选择的专家是Bettina Allamoda,她是位著名当代艺术家。我们为数不多的几个实验影像作者像听大人讲故事的小孩一样围坐在她周围,听她介绍了林林总总的柏林艺术空间,并讨论了作品。最高兴的是认识了西班牙的美女艺术家ines aleixo和德国本土的艺术家Barbara Hlali,她们热情地倡导组建一个我们这群人的facebook群组。这一次会谈,使我们在350人的大部队里组成了一个更有针对性的“特种兵”团队。
而我们这群人最感兴趣的“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扩展单元”的展览也颇有“神出鬼没”的实验性。这个展览并不是像一般在中国的大型艺术展那样,在一个庞大的建筑物里堆放作品,而是几乎每个艺术家一个空间,遍布于各种环境。有的是在某个电影节放映的电影院里摆放几个精巧的作品,而有的则在跟一般住家的房子差不多大小的画廊里单独展示,有的甚至在某国的大使馆里、还需要我们穿过严格的安检设备……我们一行十几人跟着Bettina坐着大巴,在大街小巷中穿行,听她讲解着大到市政厅、教堂,小到艺术家改造的楼房、某个施工围栏上的涂鸦,像极了一个国际旅行团。这样的穿越之旅本身就可以定义为一次“扩展”的行为艺术,在“电影”这个词的内涵已经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当代艺术已开始扩展电影形式,解构城市空间了。
交流活动
说了这么多,其实训练营对青年电影人最长远的帮助是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在早餐、晚餐聚会、party、“速配会议”以及持续的网络沟通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跨越国界的好朋友,幸运者更能找到一拍即合的合作伙伴或者愿意鼎力相助的投资人,也许会从某一杯清爽的德国啤酒开始改变自己的一生……
最“In”的交流活动恐怕是“全球速配”(Global Speed Matching)。在开营的第一天,我们被安置到两排硬纸做的环保凳子上,必须面对面地交流。每三分钟有人吹一次哨,其中一排人就必须往下挪一个座位,从而实现地毯式轮流交谈,整个过程持续一小时。这是一个疯狂的速配活动,极度考验我的体力、英语会话能力和打破冷场的能力。
最盛大的活动是前面提过的颁发“今日柏林奖”的“Dine & Shine Dinner”宴会。这是个邀请了近千人的超大聚会,有几百个来自全世界的著名电影人、专家和机构负责人被“安插”到“天才”们之间,也许你崇拜的某个偶像会突然出现在旁边和你开始一场“梦幻对话”!经过一段时间后,还必须根据自己拿到的“区域卡”的提示,换到不同的颜色区域进行下一轮交流。又是一种游戏般的交流形式,但是这次可以在享受美酒和美食的同时慢慢畅谈。
我和“Why Young”
除了白皮肤、黑皮肤的国际友人们,我也和台湾“天才”蔡宜均(她喜欢别人叫她“Young”)、香港“天才”黄显扬(英文名“Why”)成为挚友。有趣的是,他们两人的英文名合起来是“Why Young”——“为什么年轻”, 也应了训练营的主旨,电影、艺术与朋友才让我们永远年轻!
在没有唐人街和年味的柏林,我和Why去中国朋友家里吃了饺子过了春节,Why在半月之后就去台湾找了Young一起吃饭,而Young在3月底来北京找我蹭住以及一起拍摄她的实验电影……我想,我们日后的关系绝不会仅仅是一张合照那么简单。
掠影,电影节
最后来说说电影节的主体部分。电影节的主会场在柏林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波茨坦广场”,各个单元的办公室和放映点的十几处大楼分布于此。每到入夜时分,这里就开始聚集来看电影的观众,并不时能出现明星或社会名流的身影。
由于我忙于参加训练营内的各种活动,看展映单元影片的时间并不多,但是既然来到了电影节现场,当然还是要体会一下看片的滋味。“耳顺”之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却越来越贴近年轻导演和在电影界年轻的国家,尤其体现在对中国内地和台湾的关注上。今年的开幕片给了中国第六代导演王全安的《团圆》,就讲的是两岸关系的问题。而其他更有《三枪拍案惊奇》、《艋》、《安非他命》等多部中国影片。也许是因为独自在外的思乡情结,我忍不住挑了几部中国和亚洲的电影。坐在满是老外的电影院里,看到大屏幕上黄皮肤黑头发的脸,熟悉的场景与声响,才明白电影对于一个人的情感意义有多强……
回家啦,但并不就此结束
十几天的柏林之行,我的邮箱里有了新的朋友,未来也有了一些新的计划。对我来说,技能的“训练”是其次的,更多的是心灵的进一步成长。
如今的这个世界,无论是中国和德国,还是一个电影学院的学生和国际知名导演,也许随时都会变为同一张餐桌上咫尺间的距离。只要你有一颗排除万难的“天才之心”,理想的彼岸就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