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和基础。但从当前小学的教学质量和情况来看,有多种因素影响着小学教学质量,难以达到师生和家长的期望值。针对此类情况,学校就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明确领导的职责,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课程管理,构建良好的质量管理制度。
【关键词】双驱网状管理;领导职责;方法措施
一、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
1. 学校管理层和教师的思想较为落后。从当前全区各小学的教学情况来看,仍旧有很多教师和学校管理层的思想未能与时俱进,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小学阶段的教育缺乏针对性,管理者和教师缺少充足的时间接受和了解全新的教学手段与思想;另外一个原因是很多学校的教师岗位(临聘教师较多)和管理层岗位存在较强的流动性和变动性,很多政策无法执行,而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学阶段的教学质量。
2.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目前,很多小学的教学和管理都暴露出一些问题,有些教师未能秉承良好的工作态度,其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较为简单,未能嚴格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完成备课和教学,甚至完全脱离学生的真实情况,从多个渠道照搬他人的教学设计,而这难以将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出来。此外,小学阶段的教师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年龄断层问题,很多年龄较大的教师更无法在第一时间更新教学理念。部分教师虽学习和了解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但缺少充足的教学经验,难以将新理念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3.管理层对教师缺少较强的监管力度。现如今,很多学校都为保证教学质量而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但从具体的教学情况来看,管理制度无法取得较为理想的监管效果,而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出现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情况,在实际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无法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4.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监控体系有待完善。目前,很多小学的质量监督体系不够系统和完善,也有部分学校甚至未能建立教学监控机制,只是将该项工作作为日常管理中的部分内容,并且忙于其他事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始终排在其他工作之后。此外,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流于形式的情况,以及出现问题处理不够果断和及时的情况。
二、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1.明确领导和管理层的职责,增强质量管理意识。要想最大程度提高小学教学的质量,学校就应当明确所有领导和管理层的职责,也就是推行领导责任制,需要专门的人负责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管理,其工作内容包括教学工作的监控、检查以及考核。同时,学校还应当定期开展不同类型的教研活动,目的是为教师提供更多业务方面的培训以及指导,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在划分责任方面,教学质量管理者需要全面负责教学工作的考核与检查,在整个校园内营造严抓教学质量的氛围。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将会起到直接且深远的影响,如果无法保证该阶段的教学质量,那么将会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学习,因此所有的教师和管理层都应当认识到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所有教职工的质量管理意识。
2.重视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学校需要根据本校以及教师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不同类型的培训活动,使所有的教师都能掌握更多的业务知识、教学能力等,使其可在第一时间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掌握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很多小学也存在教学力量、师资力量较弱的情况,加上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素养等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必须认识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使教师能在实践和培训中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同时,学校还应当鼓励教师参与到校外的各类培训活动中,积极开展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会,促使教师形成终身学习意识,能在第一时间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
3.重视课程管理,优化整体教学。学校需要重视教学课程的设计,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学校应当分析和了解上级教育部门提出的各项规定和要求,需要保证所有的课程都能开齐、开足。此外,质量管理者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开展监督管理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校还应当全方位优化课堂教学,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全面发展上,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具体来说,教师就需要从整体的角度优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结构,尽可能排除各种影响教学质量的负面因素,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4.构建质量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质量。任何活动都需要制度的约束。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学校同样需要构建完善、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从根本上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首先,学校应当根据现代人才的培养需求、课程设计等方面的情况,制定较为系统和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保证所有的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都能有章可循,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质量监督和评估工作;其次,学校还应当监督和引导教学质量,带领所有的教师了解近期学校教学质量情况,在完成评估和分析后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意见,为教学质量管理的改革和优化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最后,学校需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构建出较为理想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并加入配套的评价体制,保证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从根本上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学校必须要保证教学管理的规范化,避免出现偏向主课教学的情况,保证教师能逐步优化和调整教学结构,使其能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不足之处。学校需要运用三级式管理的方式,从教师、学校以及学生的角度制定不同的教学管理规范,三者都能自觉遵守规范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需要制定程序化的教学流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学流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在实际改革的过程中重视常规化管理,运用程序化的教学流程。学校应当引导所有教师参与到教学研究中,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教学研究活动。学校可建立三级教研网,灵活运用课程教研,保证教研的特色化和实体化,还应当定期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保证教研的专题化和理论化,重视教学研究,构建出系统和完善的教研网。
总而言之,教学质量管理者需要发现当前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了解出现不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当前全新的教育形势下,学校应当明确管理者和教师的职责,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构建质量管理制度,保证课程管理的合理性,为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好充足准备。
参考文献
[1]发挥领导艺术抓乡镇小学教学质量管理[J]. 佘定兵.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7(07)
[2]教学质量管理的“四当法”[J]. 陈卫东. 教学与管理. 2010(35)
[3]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 王爽. 考试周刊. 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