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地位也得到显著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基础阶段,能否打造高效课堂,顺利实现教育目标,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现结合教学实际,从课前导入、课中引导和课后反思三方面入手,探讨微课框架下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微课 初中信息技术 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106
就现状来讲,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但微课的合理应用可以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进而激发课堂活力,优化教学结构,全面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微课凭借短小精悍的优势,已经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广泛普及,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本文通过对微课框架下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研究,详细探讨了微课教学的具体实践路径,对深化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知识学习相对枯燥,学生难免会出现腻烦厌学等负面心理,再加上个别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课时也相对较少,这些都制约了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不利于实现初中生的全面发展。若是将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前导入环节,用视频的形式引入相关知识点,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进行“图片处理的基本方法”教学导入时,笔者将PS处理图片的过程录制成一个微视频,将教学内容系统地呈现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对微视频的观看详细了解图片处理的具体流程、图文影音等媒介形式的综合应用,可以让教学情境更加形象生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在初中信息技术新课教学中使用微课导入,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当学生对学习任务无从下手时,利用视频播放,将制作效果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让他们对最终目标形成明确认知,这比以往单纯的语言或图文讲解更加直观,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中引导,提高效率
微课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全打破了以往“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局面,倡导以学生为本,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所以,教师要充分扮演好课堂引导者的角色,通过精心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WPS表格”教学时,对于“最大值,最小值函数”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可利用相关内容的微课,引导学生对“何时使用最大值函数最合适”“何时使用最小值最有利”等问题进行自主讨论,然后将知识重难点以微课的形式加以呈现。微课框架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这样展开,对于课堂所学的新知识,教师可先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和点拨,然后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和解决相关问题。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此时教师也要合理利用微课帮助他们解惑答疑,提高学习效率。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能够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加深对知识重难点的理解掌握,为学生的拓展性的学习和训练创造更多时间,巩固并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可以说,充分发挥微课在课中引导的作用,不仅能够优化课堂结构,而且能够全面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后反思,拓展强化
微课在课后环节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帮助促进知识内化生成,而且能够实现拓展迁移应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在课后反思中应用微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制作一些拓展提升的微课,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由选择。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而且能够对拓展任务展开深入的探究学习,以达到拓展思维视野和学习空间的目的,为优等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舞台,有效解决传统课堂因课时有限而无法充分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问题。
例如,在进行图像处理综合运用教学时,笔者设计了图片合成综合练习,最基本的任务是将不同的图片PS成一张艺术照。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学习差异,对于部分优等生来讲,教师要学会利用拓展提升性的练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笔者在高校教材中选择了几个练习,然后结合相应的难点制作成微课用来进行学生拓展性的学习,当然,这些练习是学生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由选择的。如此一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上促进了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优势与作用,充分激发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在巩固完善学生知识系统的同时,实现思维拓展与强化,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达成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责任编辑 斯 陌)
[关键词]微课 初中信息技术 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106
就现状来讲,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但微课的合理应用可以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进而激发课堂活力,优化教学结构,全面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微课凭借短小精悍的优势,已经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广泛普及,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本文通过对微课框架下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研究,详细探讨了微课教学的具体实践路径,对深化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知识学习相对枯燥,学生难免会出现腻烦厌学等负面心理,再加上个别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课时也相对较少,这些都制约了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不利于实现初中生的全面发展。若是将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前导入环节,用视频的形式引入相关知识点,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进行“图片处理的基本方法”教学导入时,笔者将PS处理图片的过程录制成一个微视频,将教学内容系统地呈现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对微视频的观看详细了解图片处理的具体流程、图文影音等媒介形式的综合应用,可以让教学情境更加形象生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在初中信息技术新课教学中使用微课导入,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当学生对学习任务无从下手时,利用视频播放,将制作效果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让他们对最终目标形成明确认知,这比以往单纯的语言或图文讲解更加直观,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中引导,提高效率
微课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全打破了以往“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局面,倡导以学生为本,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所以,教师要充分扮演好课堂引导者的角色,通过精心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WPS表格”教学时,对于“最大值,最小值函数”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可利用相关内容的微课,引导学生对“何时使用最大值函数最合适”“何时使用最小值最有利”等问题进行自主讨论,然后将知识重难点以微课的形式加以呈现。微课框架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这样展开,对于课堂所学的新知识,教师可先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和点拨,然后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和解决相关问题。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此时教师也要合理利用微课帮助他们解惑答疑,提高学习效率。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能够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加深对知识重难点的理解掌握,为学生的拓展性的学习和训练创造更多时间,巩固并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可以说,充分发挥微课在课中引导的作用,不仅能够优化课堂结构,而且能够全面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后反思,拓展强化
微课在课后环节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帮助促进知识内化生成,而且能够实现拓展迁移应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在课后反思中应用微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制作一些拓展提升的微课,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由选择。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而且能够对拓展任务展开深入的探究学习,以达到拓展思维视野和学习空间的目的,为优等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舞台,有效解决传统课堂因课时有限而无法充分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问题。
例如,在进行图像处理综合运用教学时,笔者设计了图片合成综合练习,最基本的任务是将不同的图片PS成一张艺术照。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学习差异,对于部分优等生来讲,教师要学会利用拓展提升性的练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笔者在高校教材中选择了几个练习,然后结合相应的难点制作成微课用来进行学生拓展性的学习,当然,这些练习是学生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由选择的。如此一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上促进了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优势与作用,充分激发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在巩固完善学生知识系统的同时,实现思维拓展与强化,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达成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责任编辑 斯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