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环经济发展集中体现的是“节约、高效、循环”,通俗地讲就是省着用、用着省和资源化再应用;其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综合利用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和基础,需要我们长期关注与高度重视。
一、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情况
近20年来,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绩。2002年全国资源综合利用产值达900亿元,其中全国县以上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实现产值385亿元,为1985年的4倍,比1995年翻了一番。2003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1985年的25%上升到55%。再生资源回收产值500亿元以上。从总体发展情况看,资源综合利用途径进一步拓宽,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重点开发了一批大用量、低成本、高附加值的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是,资源利用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资源快速消耗,迫切需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实现的,资源消耗快速增长,对国外依存度不断增加。显然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大量消耗资源来实现工业化,是难以为继,也是不现实的。
二是产业链结构失衡使部分资源利用前景堪忧。由于多年来国家对地质找矿和矿山建设投入不足,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原料供应缺口越来越大。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使绝大多数资源采掘型企业、特别是民采企业很难经得起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诱惑,“采富弃贫”现象十分普遍,使我国资源的整体禀赋性急剧下降。
三是经济快速发展,废弃物利用技术难度越来越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废弃物数量和品种都在增加,技术处理的难度加大。这些产品本身是高新技术产品、新型材料的复合体,要充分回收利用这些报废产品的技术难度很大。
二、主要问题
(一)矿产资源禀赋状况较差、综合利用难度大
主要表现为:一是贫矿多,富矿少,复杂难处理共伴生矿多。以铁矿为例,我国资源多而不富,以贫矿为主,平均品位仅33%;锰矿、铜矿等有色矿产资源状况也大致如此,甚至更为严重;我国矿产资源的这种特性,使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难度加大、成本增高。二是大型矿山少,中小型矿山多;目前我国小型矿超过开发矿山总数的99%,大型矿山、中型矿山在数量上只占1%;由于开采点多,统一规划性不强,技术差别大,资源浪费严重。三是地下矿山多,大型露采矿少且开采条件恶化。我国有色金属矿山90%以上为地下矿,而且开采深度越来越深;铁矿山经多年开采,大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入深凹和地下开采,不仅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也使生产成本增加,开采条件逐渐恶化。
(二)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目前,我国石油采收率平均为28%,发达国家的采收率可达35%以上,提高采收率仍有巨大潜力可挖。若我国石油采收率提高1%,可采储量就可增加2亿多吨,预计现已投入开发的油田通过技术进步可增加可采储量4—7亿吨。我国金属矿山采选回收率平均比国际水平低10—20%,矿山平均资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0—35%;约有2/3具有共生、伴生有用组分的矿山未开展综合利用;废石、尾矿利用率仅约5%。
(三)高掺量、高附加值利用工业废弃物的产品少
在政府的积极鼓励和推动下,我国建材行业近年来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渣的积极性一直很高,产品很多。这些产品主要是传统的砖、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中低档产品;目前水泥生产中也只能用5—30%的矿渣粉和高等级粉煤灰作为水泥混合料的胶凝材料;高利用量、高技术含量,经济效益显著的产品比较少;掺量达80%粉煤灰混凝土掺合料,掺量达70%加气混凝土板材、加气混凝土承重墙以及利用工业废渣制备高性能辅助性的胶凝材料,使其在水泥中掺量达到50%等都需要技术攻关。高掺量、高附加值利用技术既能缓解工业对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亦可大量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
(四)用现代再制造技术,合理利用废旧资源十分薄弱
目前,对废旧机电产品,主要是经过拆解以后,可利用钢材、金属等作为冶炼原料回炉或回收,不能利用的做垃圾填埋或焚烧处理。从资源的合理利用分析,对这些报废产品用现代再制造技术进行修复利用,才能真正实现废旧机电产品最大化的合理利用。
要最大化的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在技术上需要有现代技术和加工工艺。如纳米等表面工程技术、质量自动控制技术,先进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材料检测分类技术、产品粉碎及粒化技术,材料物理及化学分选技术和高分子材料热分解技术等。目前在这方面的技术开发工作十分薄弱。
(五)整体综合开发利用资源的技术少
资源高效利用往往需要从综合开发资源进行技术开发。如对尾矿资源的整体综合利用、多种废旧物资(塑料、橡胶、纤维等)共混技术、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灰渣完全资源化生产技术等。金属资源的综合利用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采、选、冶、加各道工序都能有机衔接,不仅能有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而且能大幅度地降低能耗、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最终材料性能和生产成本。目前国内外环保推行的脱硫技术与灰渣资源化要求普遍脱节,现有的脱硫技术大多只注重脱硫效果、脱硫成本、而忽视灰渣利用,灰渣的综合利用技术只能根据已产生的灰渣性质来进行二次开发利用,造成重复投资,甚至二次污染。
三、加强资源利用技术创新的对策
(一)制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的相关措施
应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要使全社会充分了解资源综合利用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和增强全社会的资源意识。
国家经济综合部门要研究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战略、方针,协调解决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税收、信贷、利率、贴息、排污费等经济手段来调控市场,弥补这种差距,为企业开展综合利用创造良好外部条件,促使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并运用强有力的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规范和约束企业行为。
(二)加大对重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
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整体技术水平。国家要大力支持推广应用性强,对产业链延伸有重要示范意义的重大、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设立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研发专项和相应的应用示范专项;支持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大投入力度。鼓励扶持一批有条件的研究开发机构和企业联合,进行资源综合利用综合性、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开发。同时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利用国外技术和资金,引导企业或民间资本增加对资源综合利用的投入。
(三)全面推动技术进步
定期制定颁布“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推广应用技术目录”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运用市场机制和各种经济手段促进成熟、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加强对重点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应用的引导。
(四)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法律和法规
要在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的法规体系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资源综合利用相关法律法规。研究提出激励工业“三废”资源、再生资源和共伴生资源等综合利用的措施,使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能够真正走上法制化轨道。要在国家产业政策框架内,系统地研究制订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经济政策。继续落实和完善现有的一系列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
(五)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作用,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充分发挥协会和社会中介的作用。要制定和修订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与产品标准;建立资源综合利用基本资料统计制度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信息库。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
一、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情况
近20年来,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绩。2002年全国资源综合利用产值达900亿元,其中全国县以上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实现产值385亿元,为1985年的4倍,比1995年翻了一番。2003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1985年的25%上升到55%。再生资源回收产值500亿元以上。从总体发展情况看,资源综合利用途径进一步拓宽,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重点开发了一批大用量、低成本、高附加值的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是,资源利用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资源快速消耗,迫切需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实现的,资源消耗快速增长,对国外依存度不断增加。显然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大量消耗资源来实现工业化,是难以为继,也是不现实的。
二是产业链结构失衡使部分资源利用前景堪忧。由于多年来国家对地质找矿和矿山建设投入不足,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原料供应缺口越来越大。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使绝大多数资源采掘型企业、特别是民采企业很难经得起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诱惑,“采富弃贫”现象十分普遍,使我国资源的整体禀赋性急剧下降。
三是经济快速发展,废弃物利用技术难度越来越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废弃物数量和品种都在增加,技术处理的难度加大。这些产品本身是高新技术产品、新型材料的复合体,要充分回收利用这些报废产品的技术难度很大。
二、主要问题
(一)矿产资源禀赋状况较差、综合利用难度大
主要表现为:一是贫矿多,富矿少,复杂难处理共伴生矿多。以铁矿为例,我国资源多而不富,以贫矿为主,平均品位仅33%;锰矿、铜矿等有色矿产资源状况也大致如此,甚至更为严重;我国矿产资源的这种特性,使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难度加大、成本增高。二是大型矿山少,中小型矿山多;目前我国小型矿超过开发矿山总数的99%,大型矿山、中型矿山在数量上只占1%;由于开采点多,统一规划性不强,技术差别大,资源浪费严重。三是地下矿山多,大型露采矿少且开采条件恶化。我国有色金属矿山90%以上为地下矿,而且开采深度越来越深;铁矿山经多年开采,大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入深凹和地下开采,不仅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也使生产成本增加,开采条件逐渐恶化。
(二)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目前,我国石油采收率平均为28%,发达国家的采收率可达35%以上,提高采收率仍有巨大潜力可挖。若我国石油采收率提高1%,可采储量就可增加2亿多吨,预计现已投入开发的油田通过技术进步可增加可采储量4—7亿吨。我国金属矿山采选回收率平均比国际水平低10—20%,矿山平均资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0—35%;约有2/3具有共生、伴生有用组分的矿山未开展综合利用;废石、尾矿利用率仅约5%。
(三)高掺量、高附加值利用工业废弃物的产品少
在政府的积极鼓励和推动下,我国建材行业近年来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渣的积极性一直很高,产品很多。这些产品主要是传统的砖、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中低档产品;目前水泥生产中也只能用5—30%的矿渣粉和高等级粉煤灰作为水泥混合料的胶凝材料;高利用量、高技术含量,经济效益显著的产品比较少;掺量达80%粉煤灰混凝土掺合料,掺量达70%加气混凝土板材、加气混凝土承重墙以及利用工业废渣制备高性能辅助性的胶凝材料,使其在水泥中掺量达到50%等都需要技术攻关。高掺量、高附加值利用技术既能缓解工业对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亦可大量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
(四)用现代再制造技术,合理利用废旧资源十分薄弱
目前,对废旧机电产品,主要是经过拆解以后,可利用钢材、金属等作为冶炼原料回炉或回收,不能利用的做垃圾填埋或焚烧处理。从资源的合理利用分析,对这些报废产品用现代再制造技术进行修复利用,才能真正实现废旧机电产品最大化的合理利用。
要最大化的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在技术上需要有现代技术和加工工艺。如纳米等表面工程技术、质量自动控制技术,先进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材料检测分类技术、产品粉碎及粒化技术,材料物理及化学分选技术和高分子材料热分解技术等。目前在这方面的技术开发工作十分薄弱。
(五)整体综合开发利用资源的技术少
资源高效利用往往需要从综合开发资源进行技术开发。如对尾矿资源的整体综合利用、多种废旧物资(塑料、橡胶、纤维等)共混技术、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灰渣完全资源化生产技术等。金属资源的综合利用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采、选、冶、加各道工序都能有机衔接,不仅能有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而且能大幅度地降低能耗、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最终材料性能和生产成本。目前国内外环保推行的脱硫技术与灰渣资源化要求普遍脱节,现有的脱硫技术大多只注重脱硫效果、脱硫成本、而忽视灰渣利用,灰渣的综合利用技术只能根据已产生的灰渣性质来进行二次开发利用,造成重复投资,甚至二次污染。
三、加强资源利用技术创新的对策
(一)制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的相关措施
应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要使全社会充分了解资源综合利用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和增强全社会的资源意识。
国家经济综合部门要研究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战略、方针,协调解决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税收、信贷、利率、贴息、排污费等经济手段来调控市场,弥补这种差距,为企业开展综合利用创造良好外部条件,促使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并运用强有力的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规范和约束企业行为。
(二)加大对重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
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整体技术水平。国家要大力支持推广应用性强,对产业链延伸有重要示范意义的重大、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设立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研发专项和相应的应用示范专项;支持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大投入力度。鼓励扶持一批有条件的研究开发机构和企业联合,进行资源综合利用综合性、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开发。同时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利用国外技术和资金,引导企业或民间资本增加对资源综合利用的投入。
(三)全面推动技术进步
定期制定颁布“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推广应用技术目录”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运用市场机制和各种经济手段促进成熟、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加强对重点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应用的引导。
(四)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法律和法规
要在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的法规体系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资源综合利用相关法律法规。研究提出激励工业“三废”资源、再生资源和共伴生资源等综合利用的措施,使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能够真正走上法制化轨道。要在国家产业政策框架内,系统地研究制订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经济政策。继续落实和完善现有的一系列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
(五)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作用,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充分发挥协会和社会中介的作用。要制定和修订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与产品标准;建立资源综合利用基本资料统计制度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信息库。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