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一荻晚年曾在书中写道:“为什么才肯舍己?只有为了爱,才肯舍己。”这句话,也正是她一生不惜一切代价追随张学良的印照。
一
赵一荻,原籍浙江兰溪,曾在当年京城十大名媛里列第四,故又被称为赵四小姐。其父赵庆华,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担任过津浦、沪宁、广九等铁路的局长、政府交通次长、东三省外交顾问等职务。其母是个温良贤惠的家庭妇女。
如果不是遇见张学良,赵四小姐可能不会有如此的声名;同样,如果不是遇见他,她也不会有如此喜忧参半的人生。赵四小姐生长在天津,1926年春在一次舞会上与身为民国初年“四大公子”之一的张学良相识。1927年夏天,赵一荻家人赴北戴河消暑,正好张学良也在那里休养,两人日益亲密,回到天津后相约共舞。天真烂漫、品性淳厚的赵四小姐对于年轻帅气的张学良十分倾心,一对璧人青春正好、两情相悦。此时的张学良已有正妻于凤至,另在天津有一外室谷瑞玉,但自称“平生爱女人”的张学良对于美丽大气的赵四小姐,逐渐难以忘怀。
郎情妾意逐渐被人知晓,父亲赵庆华得知自己宠爱的小女儿与有妇之夫张学良有私情,非常气恼,规劝未果后便将她软禁起来。后来因六哥赵燕生暗中相助,1929年秋天,时年16岁的赵四小姐逃离天津,不管不顾地走出山海关来到风云激荡的沈阳,去追随情窦初开的少女梦想中的英雄张学良。
从此,她走上了一条遍布荆棘的不归路,一生无法回顾。这样没有名分的私奔,陷赵家于十分被动十分无光的境地。勃然大怒的赵庆华登报声明,断绝父女关系,并辞官隐居,父女生隔。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从各方面权衡考虑,也只给赵四小姐“私人秘书”的身份,且不愿意见她。后来,赵一荻的隐忍知礼终于获得了于凤至的同情与谅解,后在少帅府东侧建了一幢小楼,让她居住。1930年赵一荻为张学良生下一个儿子,于凤至此时不得不接纳他们母子为张家成员。1931年1月,张学良与另一明媒正娶的侧室谷瑞玉解除了婚姻关系,从此未另纳妾。
二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赵四小姐也因其“特殊身份”遭到汹涌而来的痛骂,被指为“红颜祸水”。此时,她也没有抱怨。即便抱怨,又有何用,此时的身份处境以及随之而来的磨难,皆在16岁那年离开父亲的羽翼之下早已注定。
“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囚禁了送蒋回南京的张学良,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失去自由的日子。当时,蒋介石准许于凤至或赵四小姐其中之一陪伴张,赵四小姐立马奔赴张学良囚禁地,陪伴他朝朝暮暮。不久后,于凤至欲见张学良,无可奈何的赵四小姐只能选择离开,并动身去香港。1941年底,于凤至因患乳癌须赴美就医,军统局局长戴笠设法联系赵四小姐并询问:是否愿往贵州照料张学良。此时的张学良已被从湖南沅陵转囚贵州修文县,正是偏僻之地,而此时的赵四小姐得到兄长的照顾,在香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随着抗日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时局动荡不安,如去贵州凶吉难测,且会失去自由。更重要的是,如去贵州,她必须与相依为命的儿子闾琳分离。
但她一如16岁那年一样挺身而出,毫不闪躲游疑,忍着万般心痛将年幼的儿子送到美国,托付给张学良的一个朋友,然后千里迢迢跑到贵州,无怨无悔地与张学良共度荒凉时光。赵四小姐与张学良长达72年的相守相伴随月里,前36载,除了生父断绝关系外,一直因“名不正言不顺”而遭诟病,此外还过着颠沛流离的幽禁时光。如此一直到1964年7月4日,51岁的赵四小姐与64岁的张学良在台北举行婚礼,而这个婚礼,也是各方感其赤诚全力促成方得。同样深爱张学良的于凤至一直到死,都说离婚非出本意,只不过是为了减轻张学良幽禁岁月所要面对的政治压力。因此,外界传闻说于为成全赵一荻而离婚,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揣度,而于凤至一直就是于凤至,并不会为别人退让,却会为时势回转。
就在张学良与赵一荻结婚后的1964年7月21日,台湾《联合报》报道了张学良与赵一荻结婚的消息:“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
张学良一生最爱,却并非赵四小姐。在口述史中,他承认最爱“贝夫人”。在解除幽禁后,年近九旬的他立马飞往纽约,去看望曾经相恋同样老了的贝夫人。赵四小姐陪同前往。他们照了合影,表情安详。
张学良百岁寿辰之际言及赵一荻:“我太太非常好,最关心我的是她。”这样的评价,是否也是一种酬报?是呀,只需我爱你,这是自己的事;你爱不爱我,那是你的事。在外人看来,已是传奇。
一
赵一荻,原籍浙江兰溪,曾在当年京城十大名媛里列第四,故又被称为赵四小姐。其父赵庆华,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担任过津浦、沪宁、广九等铁路的局长、政府交通次长、东三省外交顾问等职务。其母是个温良贤惠的家庭妇女。
如果不是遇见张学良,赵四小姐可能不会有如此的声名;同样,如果不是遇见他,她也不会有如此喜忧参半的人生。赵四小姐生长在天津,1926年春在一次舞会上与身为民国初年“四大公子”之一的张学良相识。1927年夏天,赵一荻家人赴北戴河消暑,正好张学良也在那里休养,两人日益亲密,回到天津后相约共舞。天真烂漫、品性淳厚的赵四小姐对于年轻帅气的张学良十分倾心,一对璧人青春正好、两情相悦。此时的张学良已有正妻于凤至,另在天津有一外室谷瑞玉,但自称“平生爱女人”的张学良对于美丽大气的赵四小姐,逐渐难以忘怀。
郎情妾意逐渐被人知晓,父亲赵庆华得知自己宠爱的小女儿与有妇之夫张学良有私情,非常气恼,规劝未果后便将她软禁起来。后来因六哥赵燕生暗中相助,1929年秋天,时年16岁的赵四小姐逃离天津,不管不顾地走出山海关来到风云激荡的沈阳,去追随情窦初开的少女梦想中的英雄张学良。
从此,她走上了一条遍布荆棘的不归路,一生无法回顾。这样没有名分的私奔,陷赵家于十分被动十分无光的境地。勃然大怒的赵庆华登报声明,断绝父女关系,并辞官隐居,父女生隔。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从各方面权衡考虑,也只给赵四小姐“私人秘书”的身份,且不愿意见她。后来,赵一荻的隐忍知礼终于获得了于凤至的同情与谅解,后在少帅府东侧建了一幢小楼,让她居住。1930年赵一荻为张学良生下一个儿子,于凤至此时不得不接纳他们母子为张家成员。1931年1月,张学良与另一明媒正娶的侧室谷瑞玉解除了婚姻关系,从此未另纳妾。
二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赵四小姐也因其“特殊身份”遭到汹涌而来的痛骂,被指为“红颜祸水”。此时,她也没有抱怨。即便抱怨,又有何用,此时的身份处境以及随之而来的磨难,皆在16岁那年离开父亲的羽翼之下早已注定。
“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囚禁了送蒋回南京的张学良,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失去自由的日子。当时,蒋介石准许于凤至或赵四小姐其中之一陪伴张,赵四小姐立马奔赴张学良囚禁地,陪伴他朝朝暮暮。不久后,于凤至欲见张学良,无可奈何的赵四小姐只能选择离开,并动身去香港。1941年底,于凤至因患乳癌须赴美就医,军统局局长戴笠设法联系赵四小姐并询问:是否愿往贵州照料张学良。此时的张学良已被从湖南沅陵转囚贵州修文县,正是偏僻之地,而此时的赵四小姐得到兄长的照顾,在香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随着抗日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时局动荡不安,如去贵州凶吉难测,且会失去自由。更重要的是,如去贵州,她必须与相依为命的儿子闾琳分离。
但她一如16岁那年一样挺身而出,毫不闪躲游疑,忍着万般心痛将年幼的儿子送到美国,托付给张学良的一个朋友,然后千里迢迢跑到贵州,无怨无悔地与张学良共度荒凉时光。赵四小姐与张学良长达72年的相守相伴随月里,前36载,除了生父断绝关系外,一直因“名不正言不顺”而遭诟病,此外还过着颠沛流离的幽禁时光。如此一直到1964年7月4日,51岁的赵四小姐与64岁的张学良在台北举行婚礼,而这个婚礼,也是各方感其赤诚全力促成方得。同样深爱张学良的于凤至一直到死,都说离婚非出本意,只不过是为了减轻张学良幽禁岁月所要面对的政治压力。因此,外界传闻说于为成全赵一荻而离婚,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揣度,而于凤至一直就是于凤至,并不会为别人退让,却会为时势回转。
就在张学良与赵一荻结婚后的1964年7月21日,台湾《联合报》报道了张学良与赵一荻结婚的消息:“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
张学良一生最爱,却并非赵四小姐。在口述史中,他承认最爱“贝夫人”。在解除幽禁后,年近九旬的他立马飞往纽约,去看望曾经相恋同样老了的贝夫人。赵四小姐陪同前往。他们照了合影,表情安详。
张学良百岁寿辰之际言及赵一荻:“我太太非常好,最关心我的是她。”这样的评价,是否也是一种酬报?是呀,只需我爱你,这是自己的事;你爱不爱我,那是你的事。在外人看来,已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