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层建筑中,老旧电梯在使用中会产生较多的问题,影响正常使用。在一些老旧电梯中由于不能够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故障的处理还有可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在目前的电梯使用中并没有进行确定的使用年限的规定,同时维修和改造时间也缺少相关的规定,因此,为了保障使用的安全性就需要对建筑中的老旧电梯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估,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的防治,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
关键词: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防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电梯的使用数量逐渐增多。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电梯的使用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随着电梯使用年限的增长,老旧电梯中经常会在使用中出现一些故障,甚至会由于管理和维护不当而产生安全事故,为人们的生活和安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电梯业界中,老旧电梯的使用安全成为了主要的问题,如何及时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风险并进行解决已经成了安装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电梯的使用进行风险管理就是指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进行管理,保证公共利益和人身使用安全。
1.电梯安全风险评估概述
电梯安全风险评估是指采用定性的方法对电梯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识别、判断和及时的评价。在进行电梯安全风险评估时,主要针对电梯在使用中的安全系数和可靠度为主要对象,综合采用红外线热像仪、故障诊断检测仪灯对电梯使用中的控制和驱动系统进行监测和危险因素的有效识别,采用综合的评价方式进行安全风险的确定。在进行危险因素的确定时主要采用定期的檢测和监控技术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风险源以及其产生的部位、产生的数量和严重程度进行有效的评估,同时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减少其危险因素对于正常使用的影响。对老旧电梯进行及时的安全风险评估能够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加大对于老旧电梯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实现节能减耗的目的。
在进行电梯安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1.准备阶段
在此阶段中需要针对电梯的损坏程度和各个零部件的老化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制定出相应的评估措施,明确评估目的 ,对于电梯使用中的故障记录和维修记录进行收集,为维修和检测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2.风险种类的判断和风险源的确定
针对要进行评估的电梯系统的整体情况确定出各个不同的评估单元,找出电梯中存在的风险源,对电梯中易产生老化和损坏的部件进行检测,排除其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在进行判断的过程中要积极借助先进的检测仪器确定存在风险的部位,事故产生的原因和事故存在的规律。
1.3.针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在进行电梯的有害因素的确定后,采用正确的评判的方法ui零部件的损坏和产生事故的可能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
1.4.提出相对应的安全措施
在进行安全结果的判定后要根据产生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技术和管理措施,建立起完善的应急方案,降低在事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
1.5.形成正确的评估结果和评估建议
针对电梯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指出,并强调重大的危险因素,针对电梯中不同的部位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1.6.生成评估报告
在进行风险评估后要生成相关的评估报告,为电梯的使用单位和管理单位提供方风险治理对策和参考。
2.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的作用
对老旧电梯部件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等级进行准确地判断,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治能够显著降低使用中的安全风险。
2.1.有效提高老旧电梯的使用安全性和节能性
针对老旧电梯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需要使用先进的技术,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降低使用中的安全风险,提高电梯的安全使用性能,进一步降低老旧电梯在使用的能耗,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老旧式电梯中采用的控制技术较为落后,因此可以将老旧电梯进行集中的梯群的控制方式,也可以使用单双层的控制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电梯在使用中产生的能耗。在电梯的拖动方式中可以使用变片调速式改造,将减速装置转变为同步曳引机方式,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电梯在使用中产生的能耗。
2.2.协调使用老旧电梯
在进行老旧电梯的安全风险评估后,能够为电梯的进一步改造和维修提供可靠的意见。在进行电梯的维修和改造的过程中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就需要采用专业的技术,这样就容易造成维修单位和管理单位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在对老旧电梯进行风险评估后能够出具相关的评估报告,较具有权威性,为电梯的使用和维修提供可靠的依据,减少各方之间矛盾的产生。
2.3.有效弥补现行的安全技术和规范中存在的不足
针对老旧电梯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能够有效确定电梯使用中产生的不确定危险因素,同时做出风险等级的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防护,对电梯的安全使用进行有效监督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提高电梯的安全使用性能。为老旧电梯的报废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提高电梯的使用安全性。
3.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和防治
3.1.安全风险识别
电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于电梯安全使用的重视程度,加强使用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对于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及时的确定,同时制定出相应的风险报告,制定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随着电梯使用数量的逐渐增加,电梯的使用安全也成了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随着电梯使用安全事故的不断出现,要求在电梯的设计、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提高风险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
3.2.安全风险评估
电梯属于大型的电机一体化使用设备,在我国,由于没有建立起统一和完善的安全风险评估准则和评估办法,因此就需要在日常的使用中进行及时的检测和维护,保证其使用安全性。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要综合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安全系统理论,对于使用中的电梯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及时的消除。由于电梯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在安装的过程中进行现场安装和调试,不管是在设计中还是在安装和使用中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进行评估时就要严格按照使用中的安全要求将电梯的使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设计阶段评估、制造阶段评估、安装调试阶段评估以及使用阶段评估、维护阶段评估等。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使用标准,对企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进行分析,在安装过程中按照安装规范进行评估,在使用中对电梯的曳引能力和制动能力、限速器的使用性能、电梯的控制系统的使用性能、能耗和使用中的运行性能进行有效评估,保证其危险因素的及时发现,寻找出导致事故产生的危险源。在不同的条件下要进行再次评估。 3.3.安全风险响应
安全风险响应主要是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的方式,常用的预测方式主要有:风险的规避、风险的转移和风险的投保等。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规划能够在風险产生时做出应急措施。其中包括:安全风险的管理目标、安全风险的管理范围、安全风险的管理方法、安全风险等级的划分、安全风险的跟踪。在电梯行业中,及时掌握国家制定的政策和整体的行业动态,采用最新的技术和标准,在实现节能和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减少成本的投入,在设计阶段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设计出能够满足不通过使用要求的产品。严格要求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其安全意识。
3.4.安全风险控制
针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在进行程序控制的同时要充分结合技术管理,采用现有的技术措施进行安全系统的不断改善和有效控制,同时制定出应急预案,增强使用中的设施的安全性能,减少故障的产生对系统进行实施监控。针对电梯在使用中产生的磨损和零部件老化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改善。在进行维修保养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定期的检测和调整,确保电梯的正常、安全使用。
结束语:
老旧电梯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在所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就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及时的评估和防治。进行电梯使用安全风险评价时,管理单位可以根据得出的评价的结果采用相应的风险防治措施保证电梯的安全使用。监督管理机构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于电梯的正常使用和维护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对于管理单位的定期检测管理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延长电梯的使用期限,提高使用安全性。针对老旧电梯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不仅能够进一步规范我国的电梯使用标准,加强技术规范,还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梯使用的安全性,实现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顾徐毅.朱昌明.张鹏,等.电梯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6).
[2]姚建.电梯运行系统安全评估若干问题讨论[J].中国电梯,2004(21).
[3]张广明,邱春玲,钱夏夷,等.模糊层次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电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9(18).
[4]李晓宁,郑祥盘.基于多层综合评价模型的电梯安全风险评估[J].西安电子设计工程,2012(20).
[5]顾徐毅,朱昌明,张鹏,等.电梯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6).
关键词: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防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电梯的使用数量逐渐增多。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电梯的使用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随着电梯使用年限的增长,老旧电梯中经常会在使用中出现一些故障,甚至会由于管理和维护不当而产生安全事故,为人们的生活和安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电梯业界中,老旧电梯的使用安全成为了主要的问题,如何及时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风险并进行解决已经成了安装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电梯的使用进行风险管理就是指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进行管理,保证公共利益和人身使用安全。
1.电梯安全风险评估概述
电梯安全风险评估是指采用定性的方法对电梯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识别、判断和及时的评价。在进行电梯安全风险评估时,主要针对电梯在使用中的安全系数和可靠度为主要对象,综合采用红外线热像仪、故障诊断检测仪灯对电梯使用中的控制和驱动系统进行监测和危险因素的有效识别,采用综合的评价方式进行安全风险的确定。在进行危险因素的确定时主要采用定期的檢测和监控技术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风险源以及其产生的部位、产生的数量和严重程度进行有效的评估,同时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减少其危险因素对于正常使用的影响。对老旧电梯进行及时的安全风险评估能够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加大对于老旧电梯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实现节能减耗的目的。
在进行电梯安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1.准备阶段
在此阶段中需要针对电梯的损坏程度和各个零部件的老化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制定出相应的评估措施,明确评估目的 ,对于电梯使用中的故障记录和维修记录进行收集,为维修和检测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2.风险种类的判断和风险源的确定
针对要进行评估的电梯系统的整体情况确定出各个不同的评估单元,找出电梯中存在的风险源,对电梯中易产生老化和损坏的部件进行检测,排除其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在进行判断的过程中要积极借助先进的检测仪器确定存在风险的部位,事故产生的原因和事故存在的规律。
1.3.针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在进行电梯的有害因素的确定后,采用正确的评判的方法ui零部件的损坏和产生事故的可能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
1.4.提出相对应的安全措施
在进行安全结果的判定后要根据产生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技术和管理措施,建立起完善的应急方案,降低在事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
1.5.形成正确的评估结果和评估建议
针对电梯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指出,并强调重大的危险因素,针对电梯中不同的部位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1.6.生成评估报告
在进行风险评估后要生成相关的评估报告,为电梯的使用单位和管理单位提供方风险治理对策和参考。
2.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的作用
对老旧电梯部件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等级进行准确地判断,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治能够显著降低使用中的安全风险。
2.1.有效提高老旧电梯的使用安全性和节能性
针对老旧电梯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需要使用先进的技术,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降低使用中的安全风险,提高电梯的安全使用性能,进一步降低老旧电梯在使用的能耗,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老旧式电梯中采用的控制技术较为落后,因此可以将老旧电梯进行集中的梯群的控制方式,也可以使用单双层的控制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电梯在使用中产生的能耗。在电梯的拖动方式中可以使用变片调速式改造,将减速装置转变为同步曳引机方式,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电梯在使用中产生的能耗。
2.2.协调使用老旧电梯
在进行老旧电梯的安全风险评估后,能够为电梯的进一步改造和维修提供可靠的意见。在进行电梯的维修和改造的过程中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就需要采用专业的技术,这样就容易造成维修单位和管理单位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在对老旧电梯进行风险评估后能够出具相关的评估报告,较具有权威性,为电梯的使用和维修提供可靠的依据,减少各方之间矛盾的产生。
2.3.有效弥补现行的安全技术和规范中存在的不足
针对老旧电梯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能够有效确定电梯使用中产生的不确定危险因素,同时做出风险等级的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防护,对电梯的安全使用进行有效监督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提高电梯的安全使用性能。为老旧电梯的报废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提高电梯的使用安全性。
3.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和防治
3.1.安全风险识别
电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于电梯安全使用的重视程度,加强使用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对于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及时的确定,同时制定出相应的风险报告,制定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随着电梯使用数量的逐渐增加,电梯的使用安全也成了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随着电梯使用安全事故的不断出现,要求在电梯的设计、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提高风险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
3.2.安全风险评估
电梯属于大型的电机一体化使用设备,在我国,由于没有建立起统一和完善的安全风险评估准则和评估办法,因此就需要在日常的使用中进行及时的检测和维护,保证其使用安全性。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要综合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安全系统理论,对于使用中的电梯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及时的消除。由于电梯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在安装的过程中进行现场安装和调试,不管是在设计中还是在安装和使用中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进行评估时就要严格按照使用中的安全要求将电梯的使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设计阶段评估、制造阶段评估、安装调试阶段评估以及使用阶段评估、维护阶段评估等。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使用标准,对企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进行分析,在安装过程中按照安装规范进行评估,在使用中对电梯的曳引能力和制动能力、限速器的使用性能、电梯的控制系统的使用性能、能耗和使用中的运行性能进行有效评估,保证其危险因素的及时发现,寻找出导致事故产生的危险源。在不同的条件下要进行再次评估。 3.3.安全风险响应
安全风险响应主要是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的方式,常用的预测方式主要有:风险的规避、风险的转移和风险的投保等。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规划能够在風险产生时做出应急措施。其中包括:安全风险的管理目标、安全风险的管理范围、安全风险的管理方法、安全风险等级的划分、安全风险的跟踪。在电梯行业中,及时掌握国家制定的政策和整体的行业动态,采用最新的技术和标准,在实现节能和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减少成本的投入,在设计阶段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设计出能够满足不通过使用要求的产品。严格要求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其安全意识。
3.4.安全风险控制
针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在进行程序控制的同时要充分结合技术管理,采用现有的技术措施进行安全系统的不断改善和有效控制,同时制定出应急预案,增强使用中的设施的安全性能,减少故障的产生对系统进行实施监控。针对电梯在使用中产生的磨损和零部件老化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改善。在进行维修保养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定期的检测和调整,确保电梯的正常、安全使用。
结束语:
老旧电梯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在所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就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及时的评估和防治。进行电梯使用安全风险评价时,管理单位可以根据得出的评价的结果采用相应的风险防治措施保证电梯的安全使用。监督管理机构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于电梯的正常使用和维护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对于管理单位的定期检测管理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延长电梯的使用期限,提高使用安全性。针对老旧电梯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不仅能够进一步规范我国的电梯使用标准,加强技术规范,还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梯使用的安全性,实现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顾徐毅.朱昌明.张鹏,等.电梯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6).
[2]姚建.电梯运行系统安全评估若干问题讨论[J].中国电梯,2004(21).
[3]张广明,邱春玲,钱夏夷,等.模糊层次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电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9(18).
[4]李晓宁,郑祥盘.基于多层综合评价模型的电梯安全风险评估[J].西安电子设计工程,2012(20).
[5]顾徐毅,朱昌明,张鹏,等.电梯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