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力求务实高效。高效的语文课教学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本文作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及教学反思,在预习作业的落实、课堂氛围的营造、课堂活动的设计和课后作业的布置这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语文课堂 预习 对话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而“高效语文课堂”就是指在常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以及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究竟怎样做才能让有限的45分钟语文课充实有效呢?我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及教学反思,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让预习不再是一句空话
传统的语文预习作业一般都是识记生字词,熟悉课文,以及读读背背而已,这样的“软性作业”一般都是学生最不重视的,往往被当做是所有“笔头作业”都完成了以后看情况决定做不做的“机动作业”,这样预习作业的布置就成了一句空话,自然达不到预设的目标。因而在课堂上出现学生不认识生字词、读书不流畅、没标段落序号等现象,严重拖慢了上课的进度,何谈“高效”?
想要让课堂高效起来,就必须布置切实有效的预习作业。因此,我把“软性作业”变成“硬性作业”,即把预习作业具体化,且把预习作业编入学案中,比如《成功》学案中的预习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言简意gāi() 浩jié() 日guǐ()
兀兀()饶舌()lán珊()
烦suǒ()家喻户晓()shū漏()
2.讲故事。
囊萤、映雪、悬梁、刺股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勤奋的经典故事,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把它们分别讲出来吗?
3.说句意。
①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韩愈《进学解》
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③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⑤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4.课文提到了成功具备的哪些条件?你觉得什么条件是最重要的?
5.你在预习本文时发现了什么问题?
这样,预习作业包括了基础知识的识记,文中典故的掌握,文言句子的理解,课文内容的了解,以及问题的发现,作业内容的设置比较全面,同时这些内容放在学案中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既明确了要预习什么,又必须在学案上写下预习的成果。预习成了实实在在的工作,再也不是一句空话了。而学生充分预习后进入课堂,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加快了课堂的教学进程。
二、让课堂不再是一声叹息
有时候,我经过一些班级门前时,听见学生无奈的叹息:“唉,又要上某某课了!”不禁想到,这样让学生不想上又不得不上的课,如何能做到“高效”?在课堂上,学生如果失去了激情或是没有丝毫乐趣,那么如何让学生乐于上课,又如何让学生学有所得呢?我想,高效语文课绝不能让学生厌恶,甚至无动于衷。课要高效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我特别注重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微笑的表情、幽默的语言、平等的交流、亲切的问答、鼓励的表扬等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自信中成长。久而久之,学生觉得上语文课既有趣又轻松,甚至常常在下课铃打响后惊呼“语文课总是这么短暂”。每每这时,我不动声色地宣布下课,而心里早已充满自豪和满足。
为了让学生难忘我的语文课,我无论课前是怎样的心理状态,只要一进课堂,必定是精神饱满,充满激情。在学生眼中,似乎我永远是精力充沛、活力无限的,在我的感染下,学生个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这样的课堂怎会无聊?这样的课堂又怎会让学生觉得漫长?这样的课堂自然不会使学生发出无奈的一声叹息。有了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自然对课堂内容更有兴趣,学得更快、更牢,“高效”的目标自然就能实现。
三、让活动不再是一种形式
所谓“高效课堂”,从根本上来说应是学生学得高效的课堂。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不教”。语文教材其实仅仅是一个范例,而语文课就是学生的训练场,是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的能力训练场。所以高效的语文课要精心设计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聽、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充分训练。
过去,我总是注重课的结构的完整,形式的优美,却忽略了学生能力的训练,学生懂了“一”却无法“反三”。这样的课再完整,看起来再热闹再美,只是一种形式,但没有好的成效。
反思过去,我明白课堂活动的设计一定要围绕学生展开,否则讲得再漂亮,还是在“喂食”,不过就是“喂”得好看一点、文雅一点,可学生还是不会自己“吃”。所以,我开始选择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课堂活动模式。在课堂上,我不再先示范读课文,而是让学生先读,然后让学生发现问题,共同纠正;我不再轻易开讲,让学生充分思考,或者合作探究,我也以一个讨论者的身份加入,共同解决难题;我不再只叫部分同学回答问题,而是让全体学生一起研究,共同讨论,做到“人人在思考、人人能表达、人人有收获”。有时,甚至为了解决学生在课堂上发现的新问题,我愿意放弃原来设计的教案,舍得花上一段时间,与学生一起研究解决。这样,学生的探究兴趣更浓厚,而对探究的结果难以忘怀,这不就是最好的收获吗?高效的语文课堂,我认为活动是为学生准备的,不是一种形式,不是要完成一个预设的流程,而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得、有所悟。
四、让作业不再是一项负担
“减负”的口号喊了好多年,可为了成绩,为了升学率,学生不仅上课上得多,而且课后的作业负担很重。课改后课是少了,可如果课堂效率不高,有些老师就会为了弥补课堂上的不足,要求学生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来做机械的作业,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反而让学生认为作业是可怕的负担,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下一课依然因学生的情绪而无法高效,反而“低效”。从课堂延续到了课后,这样恶性循环,后果堪忧。
真正的高效课堂,是不需要学生课后花很长的时间,做一堆机械的作业的,而应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回味课堂的内容,做一些快乐的读写训练。比如在教学《绿》的时候,课堂上学生已经探究出,在作者心中,绿不仅是一种色彩,更是一种生命的象征。那么课后不妨布置学生再次阅读《绿》,读出作者心中的“绿”,再写一写自己心中的“绿”。这样的作业与课堂紧紧相扣但不重复,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之后,再静下心来和自己对话,学生能自由地表达,作业就成了需要,而不再是负担了。而课堂的“高效”又得到了有力的升华。
以上就是我几年来对高效语文课堂的一点思考和总结。当然,高效语文课堂的构成要件远不止这些,但不论前方的道路有多艰难崎岖,高效课堂必将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我想,只要我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不断总结反思,会在高效课堂的道路走得更好、更快、更远。
参考文献:
[1]陈夙.教育改革的灵魂——关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创造,2005,(10).
[2]谢福成.中学语文的创新教育,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3]刘秀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03).
关键词: 语文课堂 预习 对话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而“高效语文课堂”就是指在常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以及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究竟怎样做才能让有限的45分钟语文课充实有效呢?我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及教学反思,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让预习不再是一句空话
传统的语文预习作业一般都是识记生字词,熟悉课文,以及读读背背而已,这样的“软性作业”一般都是学生最不重视的,往往被当做是所有“笔头作业”都完成了以后看情况决定做不做的“机动作业”,这样预习作业的布置就成了一句空话,自然达不到预设的目标。因而在课堂上出现学生不认识生字词、读书不流畅、没标段落序号等现象,严重拖慢了上课的进度,何谈“高效”?
想要让课堂高效起来,就必须布置切实有效的预习作业。因此,我把“软性作业”变成“硬性作业”,即把预习作业具体化,且把预习作业编入学案中,比如《成功》学案中的预习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言简意gāi() 浩jié() 日guǐ()
兀兀()饶舌()lán珊()
烦suǒ()家喻户晓()shū漏()
2.讲故事。
囊萤、映雪、悬梁、刺股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勤奋的经典故事,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把它们分别讲出来吗?
3.说句意。
①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韩愈《进学解》
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③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⑤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4.课文提到了成功具备的哪些条件?你觉得什么条件是最重要的?
5.你在预习本文时发现了什么问题?
这样,预习作业包括了基础知识的识记,文中典故的掌握,文言句子的理解,课文内容的了解,以及问题的发现,作业内容的设置比较全面,同时这些内容放在学案中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既明确了要预习什么,又必须在学案上写下预习的成果。预习成了实实在在的工作,再也不是一句空话了。而学生充分预习后进入课堂,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加快了课堂的教学进程。
二、让课堂不再是一声叹息
有时候,我经过一些班级门前时,听见学生无奈的叹息:“唉,又要上某某课了!”不禁想到,这样让学生不想上又不得不上的课,如何能做到“高效”?在课堂上,学生如果失去了激情或是没有丝毫乐趣,那么如何让学生乐于上课,又如何让学生学有所得呢?我想,高效语文课绝不能让学生厌恶,甚至无动于衷。课要高效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我特别注重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微笑的表情、幽默的语言、平等的交流、亲切的问答、鼓励的表扬等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自信中成长。久而久之,学生觉得上语文课既有趣又轻松,甚至常常在下课铃打响后惊呼“语文课总是这么短暂”。每每这时,我不动声色地宣布下课,而心里早已充满自豪和满足。
为了让学生难忘我的语文课,我无论课前是怎样的心理状态,只要一进课堂,必定是精神饱满,充满激情。在学生眼中,似乎我永远是精力充沛、活力无限的,在我的感染下,学生个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这样的课堂怎会无聊?这样的课堂又怎会让学生觉得漫长?这样的课堂自然不会使学生发出无奈的一声叹息。有了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自然对课堂内容更有兴趣,学得更快、更牢,“高效”的目标自然就能实现。
三、让活动不再是一种形式
所谓“高效课堂”,从根本上来说应是学生学得高效的课堂。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不教”。语文教材其实仅仅是一个范例,而语文课就是学生的训练场,是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的能力训练场。所以高效的语文课要精心设计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聽、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充分训练。
过去,我总是注重课的结构的完整,形式的优美,却忽略了学生能力的训练,学生懂了“一”却无法“反三”。这样的课再完整,看起来再热闹再美,只是一种形式,但没有好的成效。
反思过去,我明白课堂活动的设计一定要围绕学生展开,否则讲得再漂亮,还是在“喂食”,不过就是“喂”得好看一点、文雅一点,可学生还是不会自己“吃”。所以,我开始选择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课堂活动模式。在课堂上,我不再先示范读课文,而是让学生先读,然后让学生发现问题,共同纠正;我不再轻易开讲,让学生充分思考,或者合作探究,我也以一个讨论者的身份加入,共同解决难题;我不再只叫部分同学回答问题,而是让全体学生一起研究,共同讨论,做到“人人在思考、人人能表达、人人有收获”。有时,甚至为了解决学生在课堂上发现的新问题,我愿意放弃原来设计的教案,舍得花上一段时间,与学生一起研究解决。这样,学生的探究兴趣更浓厚,而对探究的结果难以忘怀,这不就是最好的收获吗?高效的语文课堂,我认为活动是为学生准备的,不是一种形式,不是要完成一个预设的流程,而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得、有所悟。
四、让作业不再是一项负担
“减负”的口号喊了好多年,可为了成绩,为了升学率,学生不仅上课上得多,而且课后的作业负担很重。课改后课是少了,可如果课堂效率不高,有些老师就会为了弥补课堂上的不足,要求学生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来做机械的作业,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反而让学生认为作业是可怕的负担,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下一课依然因学生的情绪而无法高效,反而“低效”。从课堂延续到了课后,这样恶性循环,后果堪忧。
真正的高效课堂,是不需要学生课后花很长的时间,做一堆机械的作业的,而应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回味课堂的内容,做一些快乐的读写训练。比如在教学《绿》的时候,课堂上学生已经探究出,在作者心中,绿不仅是一种色彩,更是一种生命的象征。那么课后不妨布置学生再次阅读《绿》,读出作者心中的“绿”,再写一写自己心中的“绿”。这样的作业与课堂紧紧相扣但不重复,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之后,再静下心来和自己对话,学生能自由地表达,作业就成了需要,而不再是负担了。而课堂的“高效”又得到了有力的升华。
以上就是我几年来对高效语文课堂的一点思考和总结。当然,高效语文课堂的构成要件远不止这些,但不论前方的道路有多艰难崎岖,高效课堂必将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我想,只要我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不断总结反思,会在高效课堂的道路走得更好、更快、更远。
参考文献:
[1]陈夙.教育改革的灵魂——关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创造,2005,(10).
[2]谢福成.中学语文的创新教育,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3]刘秀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