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曾在《劝学》一篇中谈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并且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对于我们有些走上讲台没几年的青年教师而言,教学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这就难免有时在日常教学中偶有自信心不足的情况。“教学反思”是日常教学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我个人认为,对于我们有些青年教师更是尤为重要。但在日常教学中,青年教师常忽视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而常常是为了应付学校的一些教学常规检查而粗略地在“教学反思”一栏记上几笔,作用甚微甚至没有。接下来我将以自身的教学成长的经历为例,就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成长并增强自身的教学自信心做一些相关的思考。
教学反思到底反思什么,这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困扰我们有些青年教师的难题。而现在针对毫无思想而言的粗略的教学反思本身更值得我们反思,反思如下:
一、反思日常教学中的“闪光处”
如果一堂课在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发现有引起教与学共鸣的做法或者能有一两个闪光之处,那就不失为一堂好课了。以上是我请教老教师后得到的关于一样好课的简单理解。应该说这种阐述还是比较中肯的,这对于我们这些有关好课的解读还不是特别清晰的青年教师给予了不小的帮助。我们也一直以此为标杆准备着每天的“备课”工作和自我评课。所以,在课堂教学后,我们也习惯于将其中的“闪光之处”一一摘下并记录在教学笔记当中作为教学反思,以便以后更好的利用。我们这些青年教师也往往能从中找到教学上的自信。但这里我们忽略了一点,这堂课的“闪光处”未必是下一堂课的“闪光处”,这个班的“闪光处”未必是另一个班的“闪光处”,此时的“闪光处”未必是彼时的“闪光处”。比如在讲述到人教版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当中的《王好战,请以战喻》这篇课文时,我将其中一个班学生的“闪光处”放到另一班去上时,效果却并不明显。原因很简单:要学生接受一个其他班级中学生的观点情感上会略显被动。果真,学生发问:“这样的回答我们也会”。这里就不免要引起我们对于这种情况的反思。这样的经历在提醒我们:真正的“闪光处”不是千篇一律可以套用的,很多时候贵在发现新的“闪光”。
二、反思日常教学中的“遗憾处”
从来就没有无瑕疵的课,再好的一堂课总有值得斟酌的“遗憾处”。面对“遗憾处”,我们常常会记录在案并沉浸到反思中去,在反思中找寻问题并解决使之完善。以上,常是有经验的老教师的做法,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原因在于自信心不够,常会过分地夸大自己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陷入深深地自责,待下次课又带着沉重的心理包袱上课,反倒出现更多的“遗憾”,这样就不免陷入到了一种教学的恶性循环中,越想上好越上不好。反思我们也做,但问题是越反思问题越多。原因在哪?针对这种“教学反思”再进行一番反思便能找到症结的所在:针对日常教学中的“遗憾处”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就草草地记录在案并做了反思,这种反思并不准确全面,而只是浮于表面的东西。带着这样的反思习惯不免会造成长期的恶性变化,长此以往,便出现了教学的恶性循环。恶性循环下的教学心理也会随之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这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不利的。比如,在讲述人教版必修一中《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的公开课时,课上一青年教师提问道:“你看完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视频后你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一学生回答:“震撼,感到非常震撼……”
该学生还想继续解释下去,而这位青年教师认为她的回答有所偏离参考答案,所以立即打断了她。其实,课后反思:该学生的回答还是比较中肯的,如果再听完她的解释可能会感觉更为完整。但正是老师的打断造成了这堂课的最大遗憾,因为从打断该学生的回答之后,班上的其他同学不敢再主动回答问题了,因为其他人的回答也基本是在这个层面上,相差无几。课后的反思,笔者略显草率,第一遍的反思还是从学生身上找问题。直到上了多遍之后,对前面的教学反思本身再进行反思的时候找到了症结所在。这个经历在提醒我们:一堂课的“遗憾处”难免,但反思“教学反思”本身或许才能找到真正的问题,这样才能在教学上得到真正的成长。
三、反思公开课后同行评课时给予的评价
一堂完整的公开课一定包含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充分的课前准备;二是教学过程;三是同行的评课。评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评课的环节对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是尤为重要。每次的公开课,青年教师都做足了课前准备并以最饱满的热情进行课堂教学,课后也常是迫不及待地听到同行们的评价,或褒或贬,都弥足珍贵。甚至评价里的“贬”更显珍贵。但事实上,我们在评课时听到的更多的是“褒”,而这“褒”也更多的是碍于情面而言的。这对原本就有很多问题的青年教师而言无疑算不上“忠言”。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身为青年教师应该怎么去做,这便成了一个必须要思考的重要工作。我们常有的做法是将评课时每一位老师对我们或褒或贬的评价认真仔细地一一记录在案,评课后并对这些话做一个简单的判断或反思。因为多是褒奖的话,反思也便略显单薄。这个时候,我们更应静下心来反思前面记录下来的评课反思,再回顾自己所上的课做一个全面的自我评价,再反观同行们对自己或褒或贬的评价,做到反思后的“反思”,这便对我们自身的专业成长大有裨益。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了这样一条简单明了的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而对于我们有些经验不足和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的青年教师而言,在教学反思基础之上的反思再反思更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更加从容地把握课堂教学,自信心才能一步步地得以提高,我们才能实实在在地得到教学上的成长。
教学反思到底反思什么,这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困扰我们有些青年教师的难题。而现在针对毫无思想而言的粗略的教学反思本身更值得我们反思,反思如下:
一、反思日常教学中的“闪光处”
如果一堂课在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发现有引起教与学共鸣的做法或者能有一两个闪光之处,那就不失为一堂好课了。以上是我请教老教师后得到的关于一样好课的简单理解。应该说这种阐述还是比较中肯的,这对于我们这些有关好课的解读还不是特别清晰的青年教师给予了不小的帮助。我们也一直以此为标杆准备着每天的“备课”工作和自我评课。所以,在课堂教学后,我们也习惯于将其中的“闪光之处”一一摘下并记录在教学笔记当中作为教学反思,以便以后更好的利用。我们这些青年教师也往往能从中找到教学上的自信。但这里我们忽略了一点,这堂课的“闪光处”未必是下一堂课的“闪光处”,这个班的“闪光处”未必是另一个班的“闪光处”,此时的“闪光处”未必是彼时的“闪光处”。比如在讲述到人教版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当中的《王好战,请以战喻》这篇课文时,我将其中一个班学生的“闪光处”放到另一班去上时,效果却并不明显。原因很简单:要学生接受一个其他班级中学生的观点情感上会略显被动。果真,学生发问:“这样的回答我们也会”。这里就不免要引起我们对于这种情况的反思。这样的经历在提醒我们:真正的“闪光处”不是千篇一律可以套用的,很多时候贵在发现新的“闪光”。
二、反思日常教学中的“遗憾处”
从来就没有无瑕疵的课,再好的一堂课总有值得斟酌的“遗憾处”。面对“遗憾处”,我们常常会记录在案并沉浸到反思中去,在反思中找寻问题并解决使之完善。以上,常是有经验的老教师的做法,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原因在于自信心不够,常会过分地夸大自己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陷入深深地自责,待下次课又带着沉重的心理包袱上课,反倒出现更多的“遗憾”,这样就不免陷入到了一种教学的恶性循环中,越想上好越上不好。反思我们也做,但问题是越反思问题越多。原因在哪?针对这种“教学反思”再进行一番反思便能找到症结的所在:针对日常教学中的“遗憾处”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就草草地记录在案并做了反思,这种反思并不准确全面,而只是浮于表面的东西。带着这样的反思习惯不免会造成长期的恶性变化,长此以往,便出现了教学的恶性循环。恶性循环下的教学心理也会随之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这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不利的。比如,在讲述人教版必修一中《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的公开课时,课上一青年教师提问道:“你看完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视频后你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一学生回答:“震撼,感到非常震撼……”
该学生还想继续解释下去,而这位青年教师认为她的回答有所偏离参考答案,所以立即打断了她。其实,课后反思:该学生的回答还是比较中肯的,如果再听完她的解释可能会感觉更为完整。但正是老师的打断造成了这堂课的最大遗憾,因为从打断该学生的回答之后,班上的其他同学不敢再主动回答问题了,因为其他人的回答也基本是在这个层面上,相差无几。课后的反思,笔者略显草率,第一遍的反思还是从学生身上找问题。直到上了多遍之后,对前面的教学反思本身再进行反思的时候找到了症结所在。这个经历在提醒我们:一堂课的“遗憾处”难免,但反思“教学反思”本身或许才能找到真正的问题,这样才能在教学上得到真正的成长。
三、反思公开课后同行评课时给予的评价
一堂完整的公开课一定包含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充分的课前准备;二是教学过程;三是同行的评课。评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评课的环节对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是尤为重要。每次的公开课,青年教师都做足了课前准备并以最饱满的热情进行课堂教学,课后也常是迫不及待地听到同行们的评价,或褒或贬,都弥足珍贵。甚至评价里的“贬”更显珍贵。但事实上,我们在评课时听到的更多的是“褒”,而这“褒”也更多的是碍于情面而言的。这对原本就有很多问题的青年教师而言无疑算不上“忠言”。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身为青年教师应该怎么去做,这便成了一个必须要思考的重要工作。我们常有的做法是将评课时每一位老师对我们或褒或贬的评价认真仔细地一一记录在案,评课后并对这些话做一个简单的判断或反思。因为多是褒奖的话,反思也便略显单薄。这个时候,我们更应静下心来反思前面记录下来的评课反思,再回顾自己所上的课做一个全面的自我评价,再反观同行们对自己或褒或贬的评价,做到反思后的“反思”,这便对我们自身的专业成长大有裨益。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了这样一条简单明了的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而对于我们有些经验不足和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的青年教师而言,在教学反思基础之上的反思再反思更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更加从容地把握课堂教学,自信心才能一步步地得以提高,我们才能实实在在地得到教学上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