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作为一种文化生产的艺术电影:毕赣现象及其内蕴问题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期备受关注和热议的导演毕赣及其所创作的“艺术电影”显然构成了一种极具内蕴的特殊文化现象。经由电影文化的“世界性”流动与“在地性”交融,艺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既是当前媒介融合、文化流通、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的一种当然结果,也是作者电影、迷影文化、极客现象相互催生的一种直接表征。“毕赣现象”的意蕴正蕴藏于这一共时和历时的电影的世界体系之中,等待着发掘和张扬。
  关键词:世界体系;艺术电影;文化生产;媒介演变;毕赣现象
  中图分类号:J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9)04-0056-05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9.04.008
  
  Art Films as a Cultural Production:on BI Gan Phenomen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AN Bei
  (Meishi Film Academy,Chongqing Univerity,Chongqing 400044,China)
  Abstract:Director BI Gan and his “art films” have aroused a heated discussion recently that obviously constitutes a special cultural phenomenon with great implications. With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 exchanges of film culture,art film as a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s an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integration of contemporary media,cultural exchange and the interaction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t is also a direct representation of a phenomenon mutually reinforced by the author film,fan culture and geeks. The implications of BI Gan phenomenon lies exactly in this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world system of film that is awaiting to be discovered and promoted. 
  Key words:world system; art film; cultural production; media transformation; BI Gan phenomenon
  
  一、 “畢赣现象”:问题的提出
  2019年1月7日,在“重庆电影产业论坛”①上,笔者作为主题发言人之一,谈到了当时影院正在公映的《地球最后的夜晚》所引发的热议以及上座率的问题,进而对比了毕赣与其电影前辈从拍摄第一部短片到拍摄出长片并进入国内影院公开发行所经历的过程,以及他们在票房上的不同表现:毕赣的与众不同显而易见,不仅其走向“成功”(如果我们把“进入国内影院公开发行”看作是“成功”的话。还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如果我们考察第六代以来的电影人所面临的文化处境,我们就会看到这种所谓的“成功”的重要性,它既构成了一道需要跨越的高大的“门槛”,同时也是一种迫使其不断改进自己的叙事策略的巨大的“诱惑”)所用的时间极短,而且影片的数量也极少,但其票房数字却远远超过了众多被名之为“艺术电影导演”的创作者们的心血之作。尽管《地球最后的夜晚》的争议焦点正是在于其票房问题,甚至被扣上“营销欺诈”的帽子,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把毕赣及其创作相关的情况称之为“毕赣现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现象”,不同于中国电影学界这几年所关注的创造了“票房神话”的“现象电影”[1]中的“现象”,而是更强调其事件及周边表象出来的独特内在与外在:毕赣及其“艺术电影”创作作为一个原点,所辐射或牵连的文化问题究竟是什么和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提及“文化问题”这一问题,笔者的意图已经鲜明:“毕赣现象”并不仅仅是 “艺术电影”作者的又一个个案,而是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涵的艺术生产和文化生产,一种既关涉本土文化特质和文化身份问题,又指向全球文化流动和文化交融的产业现象,一种蕴含了当代精神状况和世界电影艺术趋势的文化现象。也就是说,在今天,我们要谈论毕赣的艺术电影创作,谈论“毕赣现象”,就必须谈论文化的流动,谈论产业的构成,同时也必须谈论本土情感或在地心灵的艺术表达,以及“世界电影”的“世界性”在“区域电影”或“在地电影”创制中的幽灵般的但却又是决绝的存在。
  二、艺术电影:文化生产的一种模式
  牛津大学出版社在1999年出版了由美国电影学者里奥·布劳迪(Leo Braudy)和马歇尔·科恩(Marshall Cohen)编选的《电影理论与批评文选》(Film Theory and Criticism:Introductory Readings. 5th ed.),收入了著名电影史学家和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撰写于1979年的重要论文《作为一种电影实践模式的艺术电影》(The Art Cinema as a Mode of Film Practice)。在大卫·波德维尔看来,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开始,经历了世界各地的电影新浪潮,艺术电影俨然成为了“电影机构的一个独特分支”(a distinct branch of cinematic institution),并且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电影实践模式,拥有一种确定的历史存在”,并形成了“一套形式惯例和一套含蓄的观赏程式”[2]。   实际上,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得更大一点,在经历过19世纪以来各种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之后,“艺术”一词的特别意涵已被掏空,“艺术”变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标签,似乎可以贴在任何行为或物体之上,“艺术”指向了“艺术”本身。以安德烈·巴赞研究闻名的电影理论家达德利·安德鲁在为《全球艺术电影》一书撰写前言时,也注意到了“艺术”的这一趋向,他指出:“艺术电影,像通常的艺术一样,具有相互矛盾的作用(既作为文化的资本——实际上作为真正的资本,也作为意识形态褒扬或批判,作为大众娱乐,等等);但是那些把自己的生命与电影关联在一起的人,即使知道电影天然就是不纯粹的而且深嵌于人间社会之中,恰恰偏爱电影作为电影的功能”[3]。他进一步指出:“艺术电影显然是跨国族的,每一部踌躇满志的影片都急迫地想要飞离原初的诞生地,以便与别处以及后来的另类观众和另类电影相遇”[3]。
  从大卫·波德维尔和达德利·安德鲁对“艺术电影”的不同阐释,结合世界电影发展演变和交叉扩散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艺术电影”所关涉的两个重要层面:其一,“艺术电影”作为“电影机构的一个独特分支”,已然具备其独特的生成路径、形式力量和观看诱惑,已经是“一种电影实践的模式”,因而积聚了一种可以召唤全球化语境中分散于各地的特殊观众群的能量,能够缝合不同区域的缝隙市场,建构“艺术电影”爱好者全球化的“想象的共同体”,从而作为一种文化生产模式在全球电影文化场域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其二,“艺术电影”又以其“艺术”追求的内在需求,昭示着其自身的绝对性、反世俗性、非商业化特质,呼应着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为了永远的少数人”这一所谓的“艺术的真谛”,与本土的大批量一般化消费性观众构成“距离感”和“陌生化”,并以其反普遍化或者突破一般性疆界的立场,在本地大众文化场域中营造出别具一格的独特身份,从而获得非一般的象征资本,赢得特殊的在地观众/小众影迷群体的拥趸,而这些小众的特殊的在地观众,往往在在地的电影文化场域中具有特殊的话语能力。作为电影鉴赏尤其艺术电影鉴赏的舆论领袖,他们能够借助一定的条件把一些具有明显独特性(或极端性)的影片推进到一个特别的文化高度,并将其即刻经典化,其制作者(通常是导演)作为经过熟知电影史的“影迷”的特殊认证,便具有了将象征资本转换为实际资本的能力和机会。毕赣的《地球最后的夜晚》之所以能在本土发行网络中得到充分甚或过度的票房潜力开发,其基础或许正是此前他在自己的家乡贵州凯里所制作的《路边野餐》获得了极具话语能力的影迷们自发组织并颁发的“迷影奖”所辐射出的不断聚集且相互激荡的看似微弱实则极具爆发性的能量。
  三、电影的“世界性”与“在地性”:媒介演变与文化流动
  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为电影诞生百年纪念所撰写的文章《百年电影回眸》中慨叹道:“每一种艺术都会吸引一批迷恋者。电影所激发的爱曾十分博大,因为人们一开始就确信电影不同于其他任何一门艺术:它具有典型的现代性;为人所喜闻乐见;诗情与神秘感、色情与道德存于一体。电影有门徒追随(如同宗教)。电影是一场圣战。电影是一种世界观。喜爱诗歌、歌剧和舞蹈的人心中不仅仅只有诗歌、歌剧或舞蹈,但影迷会认为电影是他们的惟一”[4]。作为资深影迷的苏珊·桑塔格道出了“迷影文化”的根本:“要想电影能够复活,首先必须有一种新的电影迷恋出现。”也就是说,電影可以经由迷影获得新生。苏珊·桑塔格甚是担忧:在高度产业化的时代,电影迷恋是没有地位的。[4]然而,随着媒介形式的激剧变化、盗版产业的全球化以及极客文化(Geeker Culture)的崛起,桑塔格式的担忧似乎是不必要的。
  回眸历史,苏珊·桑塔格赞赏的“迷影”狂热亦诞生并兴起于世界急变的时刻。二战结束,“新现实主义”掘地而起,“新浪潮”络绎不绝,政治文化易变。《电影手册》诞生,迷影文化兴焉。于是,古典好莱坞隐退,现代主义电影兴盛,直至柏林墙倒塌,冷战时代终结,现代主义电影被新商业主义文化逼迫至偏僻之所。而与此同步,媒介的更新却创造出新的文化空间和新的艺术可能。盒式磁带推动了声音文化的普及,杜比音效则提升了电影声场的品质。电视机加上录像技术,新的观看方式出现。之后是VCD、DVD以及家庭摄影机,个人电脑以及万维网,随后移动互联,于是进入了后电影时代,电影溢出了电影院,电影不再是cinema,也不再是film、 Video cassettes、VCD、DVD、Blue-ray Disk,而是各种(固定的和移动的)存储设备中的文档/文件(File)。打开文档,观看影片,关闭文档。作为文档的电影文本可以用任何方式在任何时间观看,快进、快退、反复,一切皆有可能。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甚至一个画格一画格地,真正的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或者说“拉片”——于此条件下才真正实现。借助于数字媒介带来的便携性和流动性,新迷影时代加快了推进的步伐,新影迷成为新标杆,新模式催生新文化。
  当被问及电影思维和电影素养何以形成,毕赣的答案中不仅有侯孝贤这样的极具“世界性”的艺术电影大师级人物,而且还“有张地图”:“我有张地图,就从地图看电影,欧洲啊、泰国啊,阿彼察邦的电影我确实看过,特别喜欢那部《热带疾病》。”[5]毕赣的这张“电影地图”当然是一张想象的地图,一份存在于意识中的虚拟的艺术电影指南。重要的是,这张地图是一张“世界地图”,其“世界性”正好契合了电影的“世界性”,或者说艺术电影的“世界性”。当然,这样的“世界性”也蕴含在毕赣所讲述的对其后来的创作同时具有样板作用和精神引导的影片《潜行者》的观看过程之中[5]:从“觉得非常难看”到“知道这种不对劲儿就是电影的美感”,间歇的、反复的观看既呈现了新媒介时代观影行为的个人性和独特性,也指涉了后电影时代迷影文化的共同性:反复细读、仔细揣摩、突然领悟,量(单部影片的观看次数,个体影迷观看影片的总量)的积累导致质的飞跃(文本的晦涩变为异样的美感,积极观赏转向主动创作)。   因此,要理解毕赣电影的美学特性以及毕赣现象的文化内蕴,必须将之重置于电影的“世界体系”中,或者说,必须重嵌于“世界电影”的整体之中。这里所谓的电影的“世界体系”,当然是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意义上的[6],也就是说,各地电影自身的发展变化无不受到“世界体系”发展变化的影响、支配或制约。而将“世界电影”(亦即世界上自有电影以来的所有影片及其相关制作模式和文化语境)看作一个“整一体”,显然是受到了“世界文学”1827年,德国诗人歌德对批评家艾克曼(Echermann)说:“现在,民族文学已经不是十分重要,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开始,每个人都必须为加速这一时代而努力”。据说,歌德在思考“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这个概念时正在读一本中国小说,同时在读波斯诗歌和法国诗歌。20年后,即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写道:“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从众多的民族和地方文学中,兴起了一种世界文学”。关于“世界文学”的细致探讨,请参见[美]大卫·达姆罗什:《理论与实践中的世界文学》,载于《世界文学理论读本》,刘洪涛、尹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10页。的启发。世界电影作为一个“整一体”,既是共时的“整一体”,也是历时的“整一体”。毕赣的电影也内在于这个“整一体”。我们甚至可以模仿当代最具争议的比较文学理论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弗朗哥·莫莱蒂(Franco Moretti)在《世界文学猜想》一文中的口吻说:“本地的电影已宛若全球性系统”弗朗哥·莫莱蒂的原话是:“身边的文学已宛若全球性系统”,见Franco Moretti,Conjectures on World Literature以及More Conjectures,收录于其文集《远距阅读》(Distant Reading,published by Verso 2013,P43-62、P107-120)。其中文译本《世界文学猜想/世界文学猜想(续篇)》载于《世界文学理论读本》,刘洪涛、尹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23-142页。。根据他在《星球好莱坞》一文中的说法,电影艺术本来就是一种“星球形式”(Planetary Form)。[7]电影机的生发源起之后与其相伴随的电影文本的扩散过程,即可证实电影的魅力是世界性的,电影的语言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毕赣的电影语言、叙事技法、文本呈现焕然着一种鲜明的中国当代性,也昭示了一种鲜明的“世界性”。
  借用弗朗哥·莫莱蒂教授所提出的“远距阅读”的方法,纵横打量当代“世界电影”,三股形式显见的电影潮流在电影的“世界体系”中奋力奔腾,挣扎前行,频频交错,忽明忽暗。其中一股形式潮流呼应着银幕的大扩张(IMAX)和影院的新发展(Cineplex),以奇观化的影像/声音满足大批量一般性“影迷”即所谓“普通观众”越来越难以满足的商业化饕餮胃口。另一股形式潮流则着眼于数字新媒介等同于书籍阅读般的便利性,强调观赏的反复和细察的可能,强化叙事的复杂,以晦涩难懂甚或无谜底的谜题,诱惑新迷影文化中更高段位的影迷灼烧自己已被各类艺术电影反复煅烧过的超级电影大脑,诡谲多变的技巧远远超越奇观影像的纯美魅力,“不对劲”才是电影极客们需要的特殊美感。第三股形式潮流,以“私人摄影机”为线索或征兆,从卢米埃兄弟的“家庭电影”,追溯至今天人人能够利用随身携带的“私人摄影机”拍摄自己的“私人电影”,碎片化、多样化、个性化甚至极端化是其基本特征,同样极具“世界性”特征的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晚期作品,如《十》《五》《二十四帧》等等,显然也可放置于这样的脉络之中。摄影机的数字化、轻便化、私人化,大大激发了熟知电影文本和电影技法的铁杆影迷强烈的创造欲望。电影的世界体系中的这三股不同倾向或走势的形式潮流,构建出了明显区隔又彼此交融的迷影文化和影迷群落。当今互联网的电影社区,挤满了《电影手册》式的迷影者。毕赣的《路边野餐》和《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的本土生活场景,以其反奇观的方式(“无限接近写实的方式”)成为了别样的风情/清新的奇观,而其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奇遇,把简单的故事设置陡然提升到神秘的境界,人物谜一样的变身和不变使得热衷揭解谜题的迷影观众欲罢不能。身份飘浮的人物设置和超长镜头的运用,也散发着“极端电影”[8](第三股形式潮流中对某些电影技法的极端化探索)的气息。
  四、 “在地”情感的“世界性”:毕赣的漂移能指
  毕赣电影的谜语化叙事/深层次意图已激起极具敏感性的学者/影迷的细致入微的分析探讨。开寅的《〈地球最后的夜晚〉:一场拉康主义能指漂移游戲》即是一个重要的分析样例。对于毕赣电影,精神分析显然是个非常恰当的工具。开寅敏锐地注意到“毕赣一直通过各种方式暗示影片剧情叙述的谎言性,而我们在对影片的内在结构进行拆解以后,也确实发现了很多表层叙述中令人迷惑的自相矛盾”,并进而指出:“有着华语电影少见的复杂巴洛克式文本结构,但它的前提却是建立在某种程度的‘作弊’基础上的:由于对先期交代的公认条件事实的内在‘背叛’,创作者才有机会‘误导’观众的注意力,同时将他庞大的能指漂移系统嵌入影片的宇宙之中,获得梦幻般模棱两可的理性悬疑与感性诱惑。”[9]
  可以说,“梦幻般模棱两可的理性悬疑与感性诱惑”既是对毕赣电影中的生活场景/情感舞台/奇异影像所发散的本土文化气息/当代中国风景的准确概述,亦是对其故事中人物形象所拥有的精神状况的准确描摹。联系到激变中的当代生活图景,这种“梦幻般模棱两可的理性悬疑与感性诱惑”的“华丽与精致”的影像,或许正好呼应了当代人的情感眩晕和身份迷惘:执拗向往却又不知所终,极端深层却也浮华漂移。这种当代性的眩晕和迷惘,因世界文化对在地文化的强制干扰以及本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无意识的迎纳,既是“在地化”的,也是“世界性”的。毕赣电影“能指漂移游戏”的根本,是“在地性”向“世界性”的漂移,而不是相反。还可以补充强调的是,毕赣电影中的“能指漂移”,也正好契合了当今媒介融合时代对电影本体问题的深度探析。   结语:毕赣的位置
  回到毕赣现象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及其根本意涵的问题,我们应该看到,经由电影文化的“世界性”流动与“在地性”交融,艺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既是当前媒介融合、文化流通、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的一种当然结果,也是作者电影、迷影文化、极客现象相互催生的一种直接表征。毕赣电影或毕赣现象的重要性正蕴藏于这一共时和历时的电影“世界体系”之中,等待着发掘和张扬。以毕赣作为原点,从毕赣出发,我们或许可以绘制出一张包含了整个“世界电影”的“电影地图”。
  参考文献:
  [1] 虞吉.“现象电影”现象:史学理据与形态学规划[J].当代电影,2014(02).
  [2] 大卫·波德维尔.作为一种电影实践模式的艺术电影[C]//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Dudley Andrew,Foreword [M]//Rosalind Galt&Karl Schoonover,  Global Art Cinema:New Theories and New Histor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4] 苏珊·桑塔格.百年电影回眸[M].陶洁,黄灿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13
  [5] 毕赣,叶航.以无限接近写实的方式通往梦幻之地——访《路边野餐》导演毕赣[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6(03).
  [6]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M].郭方,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7] Franco Moretti,“Planet Hollywood”[M]//Distant Reading.published by Verso ,2013:91-106.
  [8] Mattias Frey,Extreme Cinema:The Transgressive Rhetoric of Today’s Art Film Culture[M].Rutgers University Press,Year:2016.
  [9] 開寅.《地球最后的夜晚》:一场拉康主义能指漂移游戏[J].电影艺术,2019(01).
其他文献
摘 要:毕赣以时间空间化的方式建构了《路边野餐》的叙事空间。将现时约束在凯里,不断叠合幻觉、梦境、回忆表现陈升在现实的真实空间(凯里)中梦魇般的生活。将过去置放于镇远,同时将镇远设置为旅途目的地,借以表明人物既无法回到过去,又无法抵达现在的尴尬处境。将未来安放在荡麦,过去与未来相遇于荡麦,形成独具特色的毕赣式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通过叙事空间凯里——荡麦——镇远的游走,阐释影片“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
期刊
摘要:2018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9月25至27日在南京召开,此次会议标志着中国艺术人类学已发展到学科自觉阶段,而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者的未来任务就是通过发掘、认识和重建自己的艺术和文化的脉络,去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够得到国际学术界承认的中国学派。随着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者队伍的日益活跃与壮大,曾经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的“艺术”研究,必定会在相关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中起到举
期刊
龚艳(以下简称龚):首先非常感谢穆教授接受《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的访谈,您不仅是华策电影学院的院长,也曾任北京电影学院教务处处长、摄影系系主任。可以说,您是一位既懂专业又懂教育的专家,可以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华策电影学院不同于国内其他电影院校的优势和特点吗?比如和北京电影学院相比。  穆德远(以下简称穆):首先,电影教育是一个共性的问题,虽然任何高校都要求具备自身的个性和特色,但从电影行业来讲,美
期刊
摘 要:宗白华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历律哲学”为基础,借鉴以叔本华、柏格森为代表的西方理论,创立了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突出强调中国艺术是生命与生态的互融共生,呈现出生命的境界和生生不息的生命之美,藉此揭橥了中國传统艺术形态中极具现代特色的生态和生命美学。  关键词:宗白华;生命;生态;气韵生动;美学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
期刊
摘 要:刘祯的评论集《戏曲:批评与立场》收录了其自1990年代至今的56篇戏曲评论文章,基本呈现出作者系统化、理论化的戏曲批评思想,大致包括戏曲本体论的坚守、民族美学标准的自觉遵循、传统与现代的辩证思考、历史现实与个体命运的思考、公心与良知的秉持以及回归现场与身份佐证六个维度,而贯穿其批评思想始终的则是以“仁心说、学心听、公心辩”为原则的学术立场的回归。  关键词:回归学术;戏曲;批评与立场  中
期刊
学术主持人语:  本期围绕贵州影人专题一共四篇研究论文,这组论文不仅从整体上考察了近年来贵州电影的样态,也对个案进行了深入解析。其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者支菲娜本身就是贵州籍,她的这篇《贵州电影的历史及美学——兼论“新西部电影”是否可以成立》从命名、美学、历史、类型等角度对贵州电影进行了三个层面的考察:银幕上的贵州,贵州人创作的贵州以及贵州电影产业。论文整体性地梳理和阐析了贵州电影突然发力背后的
期刊
摘要:郭祖荣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有着丰富的积累与独特的民族情怀。他在创作中巧妙借鉴了民间音乐的曲调与主题动机,使作品风格亲切淳朴。散化的织体结构与诗词意境相得益彰,娴熟运用的五声调式中加入了色彩鲜明的变体结构,使音乐语言自由洒脫。他对钢琴伴奏声部的艺术性尤为重视,根据诗词内涵合理调配,在高低声部间形成模仿或对比,在烘托歌唱主旋律的同时,也强化了伴奏织体的独立性格。中西合璧的作曲观念为传统曲式注入了新
期刊
摘要:将杂糅而零散的古代戏曲理论系统化、条理化;将模糊而多义的古代戏曲理论简单明了化;将有歧义的观点辨证化;将论点的梳理和持论的范围全面化,是《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的显著特点。为了梳理和建构更全面、更精准的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体系,俞为民、孙蓉蓉先生以上迄先秦,下至民国时期的各种戏曲理论及现象作为纵向框架,以精审的学理性论断与发凡作为横向标尺,既有序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萌芽、成熟、发展、繁荣
期刊
摘要: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也是手工艺发展的历程。自原始社会之初,人类就开始利用简单的材料制造工具以适应并改变生活。在世界的不同文明体系之中,手工艺经历了相似又相异的发展历程。本文试图梳理自远古以来人类的手工艺制作活动以及手工艺者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体系中的大致形态。与此同时,艺术人类学为手工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文化整体论的视角,手工艺及其实践者作为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要素,同其他内部要素发生着千丝万缕
期刊
摘 要:陈巨来卓越篆刻艺术成就的丰富厚重的历史演进过程,昭示出多方面的价值意义。其个性鲜明的印章创造,工深湛,意丰富,格高雅,品超迈。其篆刻艺术创造中绝佳地表现出精工秀丽的线条美、匀净整饬的布局美和爽洁利落的刀法美,构筑了令人仰视的秀润典雅的意境美。  关键词:陈巨来;圆朱文;线条美;布局美;刀法美;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J2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9)0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