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宿舍是大学校园中人际关系相对集中、交往时空充分接近的大学生微观体的集合。建设和谐的宿舍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宿舍文化;和谐校园;科学管理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预备班,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宏观性的方向。而建设和谐的宿舍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和谐校园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延续,社会角色的缩影。因此,建设和谐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成才具有重要影响。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内涵
寝室文化是指依附于寝室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它既包括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师生的价值观念、群体心态、校园舆论等等。它以寝室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由涉及寝室生活的各方面的价值准则、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所组成,是由寝室成员共同建立和长期形成的、潜移默化的氛围和影响力。 积极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重大作用,伴随着同学之间思想、性格、追求的不断融合,寝室与寝室之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围,这种潜在的精神状态和极富凝聚力的氛围,就是“寝室文化”。
二、宿舍文化的特点
1.宿舍文化作为和谐校园的折射,具有辐射性和易感染性。
随着近几年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大多数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多,教学的软硬设备相对紧缺。在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的情况下,各高校各班级的授课地点和人数也已变成流动的教室制和多班混合制,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班级固定教室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水平中的地位已经逐渐下降,大学生日常的课余活动与交流大部分在宿舍里进行。因此,宿舍作为相对狭窄和固定的人际交往空间,成了大学生日常交往的主要场所之一。以某一主流文化为主干、以部分支流文化为旁枝的宿舍文化呈“伞”型辐射圈,覆盖和影响宿舍成员个体。例如,一部分成员关心某个领域的文化知识,在讨论与交流中所传达出来的话题就有辐射性,其他成员为了将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就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关注其他成员所关注的话题,以便在自己参与他人的活动时有言可发,这就体现为宿舍文化的易感染性,宿舍文化的辐射性和易感染性在和谐的宿舍体现得最为明显。因此,宿舍文化越是丰富多彩、健康活泼,其辐射性和感染性就越强。
2.宿舍文化作为学生家庭情结的延续,具有自发性和共建性。
宿舍成员的生活习惯、脾气秉性在宿舍这个学习、休息、交流、娱乐的主要场所具有明显的延续。宿舍成员会不自觉地以家庭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模式作为独立学习生活的参照和标准,以使自己努力在自己参与营造的宿舍文化氛围里找到与个体家庭情结相符的契合点,这种不自觉、无意识地建构自我学习生活环境的行为称之为宿舍文化建设的自发性。例如,有的成员生活杂乱无章,各执己见,各行其事,团体观念薄弱;有的成员物品摆放井井有条,尊重他人,乐于为他人服务,主张民主决策,集体意识较强。长期下来,当第二种生活文化在宿舍中占主体地位时,由于辐射性与易感染性的作用,为私利的个人也能主动为集体考虑,从而使健康文明的宿舍文化内化为成员自觉遵守的潜在规则,并在这种具有良性刺激作用的“约定俗成”下,形成的一股向心力和凝聚力,自觉主动地维护和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反之,则是一种恶性循环,这就是宿舍文化的共建性体现。
3.宿舍文化作为社会角色的缩影,具有提前性和多元性。
宿舍是一个小型社会团体,每个宿舍成员都是一种社会角色的代表。大学生要在这个方寸之地共同学习、生活和交往,宿舍就是大学生跨入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预备班,是大学生逐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宿舍成员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交往风格、兴趣爱好等所营造出来的宿舍文化氛围是多元化的,它们根据宿舍成员社会化成熟度的不同,既可以互不干涉也可以互相影响。如何提高自身的社会化程度,如何取他人之精华,扬长避短,如何使自身个体素质更符合社会的需求等等,为此宿舍文化为社会的缩影就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社会角色提前演练的场所,为人处事,交际风格,做事原则,自我审视,如何正确看待自我和他人的角色,就在宿舍文化的氛围中不断的加以演练,以求达到社会能够接纳的程度。
三、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宿舍文化建设具有导向功能,所谓导向功能是指通过各个宿舍成员的不同思想意识形态相互碰撞、磨合、接纳而产生大家都认同的集体观念。这一观念对整个宿舍所有个体学生的价值和行为趋向产生引导作用。当宿舍成员认可这种导向功能并遵守时,他们就会形成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倾向,从而找到日常行为、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上的共同点,起到统一思想的成效。
(二)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大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有一半多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对学生而言宿舍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提升他们的自主、自立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完善自身道德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最终提升综合素质。
(三)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有利于学风建设
通过学生宿舍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整洁、美观、干净的宿舍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道德评判标准和价值观念、知荣明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氛围,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四、如何进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
整洁、优雅的环境,仪态大方的仪表,安全、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宽严相济的管理制度,比、学、赶、帮、超的学风,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文明礼貌的为人处事方式是宿舍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具体体现。
(一)通过大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大宣传、提升学生认知
虽然大会、主题班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传统、最朴素的教育方式,但通过此形式加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宣传,能够有效的使学生们了解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宿舍文化建设的功能和意义,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统一思想才能够使宿舍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取得成效。
(二)积极开展文明宿舍、标兵宿舍、优秀宿舍评比活动
良好的宿舍文化风气可以陶冶和影响学生的情操,有效的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以及团结互助的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进一步调动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宿舍文化活动,提升学生自觉参与的吸引力
宿舍文化是一种群体性文化,在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以学生干部为主的管理体系,发挥学生干部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力争使宿舍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强调学生党员宿舍、学生干部宿舍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树立典型,从而团结更多的学生、影响更多的学生,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努力把学生宿舍打造成为文明宿舍、和谐宿舍、温馨宿舍,直接关系到宿舍文化的质量和品位。宿舍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学校甚至社会的稳定,所以应该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唱响和谐宿舍文化的主旋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为指导,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为方向,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引导其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和谐宿舍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梁晓燕、黄燕、魏岚:《宿舍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6年11月第26卷第243期,第43~45页;
[2]徐蕾:《大学文化及其建设路径》,《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4卷第4期,第72~73页;
[3]李扬、吴玮:《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初探》,《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第30期。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关键词:宿舍文化;和谐校园;科学管理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预备班,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宏观性的方向。而建设和谐的宿舍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和谐校园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延续,社会角色的缩影。因此,建设和谐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成才具有重要影响。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内涵
寝室文化是指依附于寝室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它既包括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师生的价值观念、群体心态、校园舆论等等。它以寝室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由涉及寝室生活的各方面的价值准则、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所组成,是由寝室成员共同建立和长期形成的、潜移默化的氛围和影响力。 积极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重大作用,伴随着同学之间思想、性格、追求的不断融合,寝室与寝室之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围,这种潜在的精神状态和极富凝聚力的氛围,就是“寝室文化”。
二、宿舍文化的特点
1.宿舍文化作为和谐校园的折射,具有辐射性和易感染性。
随着近几年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大多数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多,教学的软硬设备相对紧缺。在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的情况下,各高校各班级的授课地点和人数也已变成流动的教室制和多班混合制,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班级固定教室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水平中的地位已经逐渐下降,大学生日常的课余活动与交流大部分在宿舍里进行。因此,宿舍作为相对狭窄和固定的人际交往空间,成了大学生日常交往的主要场所之一。以某一主流文化为主干、以部分支流文化为旁枝的宿舍文化呈“伞”型辐射圈,覆盖和影响宿舍成员个体。例如,一部分成员关心某个领域的文化知识,在讨论与交流中所传达出来的话题就有辐射性,其他成员为了将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就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关注其他成员所关注的话题,以便在自己参与他人的活动时有言可发,这就体现为宿舍文化的易感染性,宿舍文化的辐射性和易感染性在和谐的宿舍体现得最为明显。因此,宿舍文化越是丰富多彩、健康活泼,其辐射性和感染性就越强。
2.宿舍文化作为学生家庭情结的延续,具有自发性和共建性。
宿舍成员的生活习惯、脾气秉性在宿舍这个学习、休息、交流、娱乐的主要场所具有明显的延续。宿舍成员会不自觉地以家庭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模式作为独立学习生活的参照和标准,以使自己努力在自己参与营造的宿舍文化氛围里找到与个体家庭情结相符的契合点,这种不自觉、无意识地建构自我学习生活环境的行为称之为宿舍文化建设的自发性。例如,有的成员生活杂乱无章,各执己见,各行其事,团体观念薄弱;有的成员物品摆放井井有条,尊重他人,乐于为他人服务,主张民主决策,集体意识较强。长期下来,当第二种生活文化在宿舍中占主体地位时,由于辐射性与易感染性的作用,为私利的个人也能主动为集体考虑,从而使健康文明的宿舍文化内化为成员自觉遵守的潜在规则,并在这种具有良性刺激作用的“约定俗成”下,形成的一股向心力和凝聚力,自觉主动地维护和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反之,则是一种恶性循环,这就是宿舍文化的共建性体现。
3.宿舍文化作为社会角色的缩影,具有提前性和多元性。
宿舍是一个小型社会团体,每个宿舍成员都是一种社会角色的代表。大学生要在这个方寸之地共同学习、生活和交往,宿舍就是大学生跨入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预备班,是大学生逐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宿舍成员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交往风格、兴趣爱好等所营造出来的宿舍文化氛围是多元化的,它们根据宿舍成员社会化成熟度的不同,既可以互不干涉也可以互相影响。如何提高自身的社会化程度,如何取他人之精华,扬长避短,如何使自身个体素质更符合社会的需求等等,为此宿舍文化为社会的缩影就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社会角色提前演练的场所,为人处事,交际风格,做事原则,自我审视,如何正确看待自我和他人的角色,就在宿舍文化的氛围中不断的加以演练,以求达到社会能够接纳的程度。
三、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宿舍文化建设具有导向功能,所谓导向功能是指通过各个宿舍成员的不同思想意识形态相互碰撞、磨合、接纳而产生大家都认同的集体观念。这一观念对整个宿舍所有个体学生的价值和行为趋向产生引导作用。当宿舍成员认可这种导向功能并遵守时,他们就会形成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倾向,从而找到日常行为、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上的共同点,起到统一思想的成效。
(二)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大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有一半多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对学生而言宿舍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提升他们的自主、自立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完善自身道德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最终提升综合素质。
(三)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有利于学风建设
通过学生宿舍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整洁、美观、干净的宿舍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道德评判标准和价值观念、知荣明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氛围,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四、如何进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
整洁、优雅的环境,仪态大方的仪表,安全、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宽严相济的管理制度,比、学、赶、帮、超的学风,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文明礼貌的为人处事方式是宿舍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具体体现。
(一)通过大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大宣传、提升学生认知
虽然大会、主题班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传统、最朴素的教育方式,但通过此形式加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宣传,能够有效的使学生们了解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宿舍文化建设的功能和意义,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统一思想才能够使宿舍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取得成效。
(二)积极开展文明宿舍、标兵宿舍、优秀宿舍评比活动
良好的宿舍文化风气可以陶冶和影响学生的情操,有效的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以及团结互助的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进一步调动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宿舍文化活动,提升学生自觉参与的吸引力
宿舍文化是一种群体性文化,在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以学生干部为主的管理体系,发挥学生干部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力争使宿舍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强调学生党员宿舍、学生干部宿舍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树立典型,从而团结更多的学生、影响更多的学生,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努力把学生宿舍打造成为文明宿舍、和谐宿舍、温馨宿舍,直接关系到宿舍文化的质量和品位。宿舍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学校甚至社会的稳定,所以应该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唱响和谐宿舍文化的主旋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为指导,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为方向,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引导其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和谐宿舍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梁晓燕、黄燕、魏岚:《宿舍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6年11月第26卷第243期,第43~45页;
[2]徐蕾:《大学文化及其建设路径》,《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4卷第4期,第72~73页;
[3]李扬、吴玮:《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初探》,《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第30期。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