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分组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t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组教学法是指在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组织在一起,以组为单位进行某项主题学习活动(或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互助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完成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分组教学法 基本原则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现与“合作学习”相关的这些教学目标,信息技术教师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分组教学法。那么,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了解与掌握信息技术课中的分组教学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用好分组教学法,达到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法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我想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分组教学法中教学内容选择性的原则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教练法、案例学习法、分组教学法等。那么,什么情况下用分组教学法呢。我想主要由教学内容来决定。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法的。根据合作学习的特点,学生分组共同学习(或完成)的内容不应该是简单的操作验证或一个人就能解决的问题。分组教学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综合性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应用主要体现在“应用所学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或种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学生学完“word”字处理软件后要求学生完成一张国庆60周年的电子报刊;或学习完制作多媒体作品后以小队为单位制作一个汇报小队学雷锋活动的多媒体作品。一般来说,当学生学完某种软件的操作后让学生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综合性任务,从而形成一个计算机作品都属于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这些教学内容涉及到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任务的分解、信息的交流、技术的实现等,学生不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协作肯定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对于一些“单调、简单”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学及操作则没必要用分组教学,如要求学生用word输入一首古诗。
  2、开放性探究
  所谓“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开放性探究”,我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对新软件、新技术或操作应用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如学生在学习多媒体制作软件PowerPoint软件的自定义动画时,让学生探究发现多媒体元素的过渡效果。二是指小学生应用所学的信息技术来完成其它学科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即学科课程整合。如语文老师经常布置学生上网查找相关主题资料,综合实践老师要求学生制作关于“白沙古井井水调查”的多媒体报告等。这些任务总的来说在内容上有一定的未知性、不确定性、开放性。难度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比较大,必须采取分组教学来完成。
  二、分组教学法中学生分组的基本原则
  分组教学,“组”是关键,因为“组”是老师应用分组教学法引导促进组内学生合作学习的载体。一般情形下,多数信息技术教师习惯性地按“座位就近”的原则以4-6人为一组的方式给学生分组。这样的分组方式是不是科学、合理的分组方式呢?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合作学习需要多人合作,在多人合作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小组的“领导者”、小组成员的分工、交流及评价等学习活动。小组成员通过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这一角度来说,老师对学生分组之前应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如每个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家里是否有电脑、沟通能力等。然后将学生分成“优秀、良好、及格”三个大组,再从这三个大组中平均抽出1-2人组成一个小组。再在座位安排上以小组为单位按“座位就近”原则进行安排。这样分组避免了“同质分组”情况的出现,能确保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分组教学的科学实施。
  三、分组教学法中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是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测量与评价的总称,它是指为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的教学所进行的测量和评价。但本文中的课堂教学评价仅指信息技术教师在采用分组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所进行的测量和评价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小学生学习兴趣高,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感和求知欲,特别是电脑。可以这样说,没有学生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但同时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如在学习习惯方面自我约束性差,表现为在信息技术课上没有参与到分组学习活动中来,而是在电脑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学习效果上很多学生对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及操作技能都会,但不能创作出质量高、富有创意的电脑作品。这些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都必须关注与解决的。因为它直接影响教师的组织教学及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
  怎样解决学生在分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呢?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在分组教学中以教学评价为杠杆,对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地监控。教师在信息技术分组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集体评价原则。当一个班集体被科学地分成多个小组后,每个学生都归属到了“组”这一个更小的集体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自觉学习性差,主要表现为一但坐在电脑前就想玩游戏或操作自己喜欢的其它软件。分组后,作为小组中的一员,他们都不希望自己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小组的荣誉。而这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好好地应用“集体表扬”这一权力。如在分组教学中针对各个学习小组的优点进行表扬。这样可以不断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有“组织归属感”。整体上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在竞争环境下的和谐良性的发展。
  2、个体评价原则。分组教学中的个体表扬包含教师对单個学生的表扬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评价。“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但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在分组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评价每一个学生。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老师分组教学一般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突出或进步很大的学生进行表扬。每个小学生都想得老师的表扬,因为那是对他学习成果的肯定。但老师的表扬是有限的。这时,教师作为分组教学的组织者,就应该引导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引导下开展“组内互评”,以此使组内成员每个人的学习行为都能得到肯定,在学习上也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当前基础教育中语文教学最薄弱的环节。如何搞好初中语文的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考验与挑战。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是当前基础教育中语文教学最薄弱的环节。如何搞好文言文教学,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考验与挑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搞好文言文阅读教学”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出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甲醇中的微量钾钠。方法测定钾、钠的检出限分别为0.005、0.010 ug/ml,钠、钾的回收率分别为94%~103%和97%~105%,相当标准偏差(n=5)分别为3.7
期刊
摘要:对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分期问题进行分析,要以音乐术语为出发点,通过查阅现有文件资料,了解音乐史的发展过程,对音乐史分期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逐步解答。音乐史的分期问题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后期就备受瞩目,很多专家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将学者的研究情况和对于初步的音乐史分期观点进行总结,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希望能为今后近现代史音乐分期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近
摘 要:根据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的特色,情境法教学在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也比较广泛。数学课的情景教学法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促使其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对数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法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堂;情景教学;中学数学  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了创设问
记忆中,书法比赛给人留下的直观印象更多是硬笔字、毛笔字的比拼。然而,一次,班里一名男生无意间的一个创意,却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乐趣和味道。  事情的缘由还得这样道来。这个男生平时学习很用功,但考试的结果却差强人意。帮他分析原因,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字迹潦草,卷面白白丢分。考试试卷整洁,书写工整,这需要在平时就养成好习惯。这时,矛盾就出现了,高中阶段,学业任务异常繁重,学生们的时间更是以分
期刊
英语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学生的读写能力较强,但听说能力较弱。本文对初
“文以意为主”。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这是写文章的第一步。在申论写作中,立意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把握立意的内涵、立意的要求、立意的技巧。一、立意的内涵立意,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追求。  关键词:师生关系;兴趣;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讲求效率的社会,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这就要求我们把握教材,重视
摘要:随着戏剧影视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市场的火热,人们对表演人才的需求大幅增长,而培养其后继人才已走向普及化、群众化。有关培养年轻演员方面的研究和书籍随处可见,尤其在演员的创作方法、创作道路、创作素质和演员表演的成功经验等方面,都有大批有建树的文章为年轻的初学者引路、指导,内容所及可以说无所不到。本文试从另一角度,即阻碍演员创作的不当心理方面,提出一些初步认识,意为初学者顺利走上正确的创作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