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内蒙古电大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l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有效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并达到传承本土优秀文化的目的。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功能上的契合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对如何通过讲好内蒙古故事,将内蒙古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方法进行探讨。
其他文献
仪式感使某个时间具备了特殊意义,它有时庄重,有时肃穆,有时神圣。学生的身心成长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在这种强烈的自我暗示下,他们会产生明确的目标,在因目标而生出的责任感驱使下,会更加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内在驱动力,也可以让“仪式感”发挥作用,为此,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写字中的仪式感  席殊老师曾经说过:“写字的过程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期刊
目的:调查校园半封闭环境下体育锻炼与高校学生紧张、愤怒、疲劳、抑郁、精力、慌乱、自我感等7项心境水平的相关情况,为高校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加强学生心理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9月10~14日向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体育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3所高校18~28岁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共1023人发放自定义问卷及简明心境量表(brief profile of mood states,BPOMS),其中有效问卷1006份,回收率约为98.3%。结果:被调查者简明心境量表得分为:紧张(12.83±4.
追求学生理解力的提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小学阶段,学生大量采用观察学习和知觉学习。因此,教师应充分顺应学生理解力的发展水平,依托知觉学习,提升学生的理解力。  一、启动:激活知觉,丰富表象记忆  知觉具有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理解和解释事物,强调已有知识经验对理解的重要性。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受限于他们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因此,激活学生知觉,丰富表象
期刊
在小学高年段进行有主题的比较阅读,可以达到学生思维品质与阅读素养的综合提升。下面,笔者就以《童年》《城南旧事》两本书的比较阅读为例,谈谈比较方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聚焦印象,比较主要特点  1.阅读两本书之后,你们有什么初印象?  2.如果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比较阅读,有关主题、情节、人物、语言,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3.同学们的发现有的显而易见,有的不容易发现,也有一些认识可能不一定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