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直丝弓与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矫正Ⅱ类错颌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口腔正畸科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并确诊的35例成人安氏Ⅱ类错颌病例进行直丝弓与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矫正,并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片。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SNA角减少(84.29±3.03°v.s.80.54±2.13°, P < 0.05)、SNB角减少(P < 0.05)、ANB角增大(P < 0.05)、FCA角增大(P < 0.01)、MP-SN没有改变、Wits值增大(P < 0.05);(2)治疗后上下切牙切缘和根尖点至PTV的距离均减少(P < 0.05)、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至PTV的距离增大(P < 0.01)、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至PTV的距离没有改变。(3)上下唇最突点至SnPg’ 平面的距离均减少(P < 0.01),上下唇最突点至SnPg’ 平面的距离之差增大(P < 0.05)。结论 直丝弓与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矫正Ⅱ类错颌效果显著,值得在口腔正畸中使用。
【关键词】直丝弓;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矫正;安氏Ⅱ类错颌
安氏Ⅱ类错颌是口腔颌面常见的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形象,而且影响口颌发育和功能,严重时会诱发多种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病等[1],因此需要对安氏Ⅱ类错颌进行早治疗和矫正,目前常采用的矫正手段是使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常见的有Tip-Edge Plus直丝弓[2]、传动直丝弓、滑动直丝弓[3],除此之外,还常结合其他技术,如多曲方丝技术[4]、头帽肌激动器等[5]。为了提供抵抗矫治力伴随的反作用力,保证矫治牙按照制定的方案移动,因此需要使用支抗,但传统的支抗,尤其是超强支抗,效果不确定。因此本文采用直丝弓与具有较高的生物力和稳定力的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治疗安氏Ⅱ类错颌,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35例成人安氏Ⅱ类错颌病例,其中男22例,占62.8%,女13例,占37.2%;年龄为19 ~34岁,平均年龄为23.7±4.2岁,所有的患者均为安氏Ⅱ类1分类,均没有口腔正畸治疗史,
1.2方法选用直丝弓矫正器进行口腔矫正。并于1个月内在尖牙牙根的牙槽内和上颌第一臼齿植入微种植体支抗,种植时采用植入微型自攻型钛钉进行植入,若植入部位被粘膜覆盖,可进行适当大小的切口以完成植入[1]。
2疗效评价
所有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0月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片,然后将片子进行重叠,并计算一下指标的改变,常见指标[2]:(1)SNA角、ANB角、SNB角、MP-SN、FCA角;(2)Wits、UIE-PTV、UIA-PTA、 LIE-PTA、LIA-PTA、UM-PTV、UL- PTV、UL- SnPg’ 、LL- SnPg’ 、UL- SnPg’ - LL- SnPg’。角度指标的单位为°,距离指标的单位为mm。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疗效评价相关指标均表示为“平均数±标准差”,并采用配对t检验对比前后治疗的指标,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SNA角减少(84.29±3.03°v.s.80.54±2.13°, P < 0.05)、SNB角减少(P < 0.05)、ANB角增大(P < 0.05)、FCA角增大(P < 0.01)、Wits值增大(P < 0.05)、MP-SN没有改变;治疗后的UIE-PTV、UIA-PTV、 LIE-PTV、LIA-PTV减少(P < 0.05),UM-PTV增大(P < 0.01)而UL- PTV没有变化(P > 0.05);LL- SnPg’ 、UL- SnPg减少(P < 0.01),UL- SnPg’ - LL- SnPg’增大(P < 0.05) 。
所有的患者均对微种植体有较好的耐受性,仅5例患者在种植区域出现轻度软组织水肿,而未发现其他的炎症反应。20个月后,所有患者牙齿排列整齐,面型良好。矫正成功。
5讨论
传统的支抗包括颌间支抗和颌外支抗,但治疗的效果都不理想,严重时会造成后牙前移等并发症,而本文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Ⅱ类错颌,不仅体积小,创伤小,而且通过“骨结合”提供了充分的支抗作用。本文采用直丝弓和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治疗,结合了两者的优点。
治疗后的众多指标均得到改善(除了MP-SN角和UL-PTV),表明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同时除轻度水肿外,所有的患者均没有严重的并发症,表明微种植体支抗的生物相容性较好,且稳定性较强[6]。但是,微型种植体的种植过程中仍可能会造成其他的并发症,如牙根损伤和牙间距较小、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因此种植时手术操作要轻柔,尽量选择没有或者远离血管和神经的区域。
直丝弓与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矫正Ⅱ类错颌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在口腔正畸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浦路明,陈斯军.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J].交通医学,2010, 24 (1):81-82.
[2] 陈莉莉,许天民,林久祥,等.Tip-Edge Plus直丝弓技术矫治Ⅱ类错(牙合)的临床应用初探[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8,43 (12):719-722.
[3] 李渤,柏钢,骆秋郧,等.传动直丝弓与滑动直丝弓技术在安氏Ⅱ~1错颌矫治中的临床对照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6):372-373.
[4] 张子扬,史建陆.多曲方丝技术和直丝弓滑动技术矫治成人骨性开(牙合)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 (7):1104-1106.
[5] 雷敬,张漫.头帽肌激动器与肌激动器矫治骨性Ⅱ类错颌的对比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 (10):618-619.
[6] 任璐,刘红彦.微型种植体支抗临床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11,31 (3):181-183
【关键词】直丝弓;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矫正;安氏Ⅱ类错颌
安氏Ⅱ类错颌是口腔颌面常见的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形象,而且影响口颌发育和功能,严重时会诱发多种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病等[1],因此需要对安氏Ⅱ类错颌进行早治疗和矫正,目前常采用的矫正手段是使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常见的有Tip-Edge Plus直丝弓[2]、传动直丝弓、滑动直丝弓[3],除此之外,还常结合其他技术,如多曲方丝技术[4]、头帽肌激动器等[5]。为了提供抵抗矫治力伴随的反作用力,保证矫治牙按照制定的方案移动,因此需要使用支抗,但传统的支抗,尤其是超强支抗,效果不确定。因此本文采用直丝弓与具有较高的生物力和稳定力的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治疗安氏Ⅱ类错颌,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35例成人安氏Ⅱ类错颌病例,其中男22例,占62.8%,女13例,占37.2%;年龄为19 ~34岁,平均年龄为23.7±4.2岁,所有的患者均为安氏Ⅱ类1分类,均没有口腔正畸治疗史,
1.2方法选用直丝弓矫正器进行口腔矫正。并于1个月内在尖牙牙根的牙槽内和上颌第一臼齿植入微种植体支抗,种植时采用植入微型自攻型钛钉进行植入,若植入部位被粘膜覆盖,可进行适当大小的切口以完成植入[1]。
2疗效评价
所有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0月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片,然后将片子进行重叠,并计算一下指标的改变,常见指标[2]:(1)SNA角、ANB角、SNB角、MP-SN、FCA角;(2)Wits、UIE-PTV、UIA-PTA、 LIE-PTA、LIA-PTA、UM-PTV、UL- PTV、UL- SnPg’ 、LL- SnPg’ 、UL- SnPg’ - LL- SnPg’。角度指标的单位为°,距离指标的单位为mm。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疗效评价相关指标均表示为“平均数±标准差”,并采用配对t检验对比前后治疗的指标,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SNA角减少(84.29±3.03°v.s.80.54±2.13°, P < 0.05)、SNB角减少(P < 0.05)、ANB角增大(P < 0.05)、FCA角增大(P < 0.01)、Wits值增大(P < 0.05)、MP-SN没有改变;治疗后的UIE-PTV、UIA-PTV、 LIE-PTV、LIA-PTV减少(P < 0.05),UM-PTV增大(P < 0.01)而UL- PTV没有变化(P > 0.05);LL- SnPg’ 、UL- SnPg减少(P < 0.01),UL- SnPg’ - LL- SnPg’增大(P < 0.05) 。
所有的患者均对微种植体有较好的耐受性,仅5例患者在种植区域出现轻度软组织水肿,而未发现其他的炎症反应。20个月后,所有患者牙齿排列整齐,面型良好。矫正成功。
5讨论
传统的支抗包括颌间支抗和颌外支抗,但治疗的效果都不理想,严重时会造成后牙前移等并发症,而本文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Ⅱ类错颌,不仅体积小,创伤小,而且通过“骨结合”提供了充分的支抗作用。本文采用直丝弓和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治疗,结合了两者的优点。
治疗后的众多指标均得到改善(除了MP-SN角和UL-PTV),表明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同时除轻度水肿外,所有的患者均没有严重的并发症,表明微种植体支抗的生物相容性较好,且稳定性较强[6]。但是,微型种植体的种植过程中仍可能会造成其他的并发症,如牙根损伤和牙间距较小、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因此种植时手术操作要轻柔,尽量选择没有或者远离血管和神经的区域。
直丝弓与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矫正Ⅱ类错颌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在口腔正畸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浦路明,陈斯军.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J].交通医学,2010, 24 (1):81-82.
[2] 陈莉莉,许天民,林久祥,等.Tip-Edge Plus直丝弓技术矫治Ⅱ类错(牙合)的临床应用初探[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8,43 (12):719-722.
[3] 李渤,柏钢,骆秋郧,等.传动直丝弓与滑动直丝弓技术在安氏Ⅱ~1错颌矫治中的临床对照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6):372-373.
[4] 张子扬,史建陆.多曲方丝技术和直丝弓滑动技术矫治成人骨性开(牙合)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 (7):1104-1106.
[5] 雷敬,张漫.头帽肌激动器与肌激动器矫治骨性Ⅱ类错颌的对比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 (10):618-619.
[6] 任璐,刘红彦.微型种植体支抗临床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11,31 (3):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