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档案故事:这是一本红色期刊,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的机关刊物。刊物以天文星辰“北斗”命名。这本革命文学刊物于1931年9月20日创刊,1932年7月被国民党查封。该刊为16开本,共出版8期7本,由上海湖风书局发行,主编为丁玲,该刊原件存世稀少,本件为影印本,馆藏于湖南省图书馆保存本阅览室。
1931年5月初,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确定由丁玲主编大型文学期刊《北斗》。
这时候,丁玲未满27周岁,还不是一名中共党员,当党组织把这个决定告诉她时,这是她第一次面临如此重大而又如此庄严的使命,但她没有犹豫,而是勇敢地接受了党交给自己的任务。
这是因为,这年2月7日,丁玲的丈夫、刚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的左联诗人胡也频与柔石、殷夫、冯铿、李伟森等其他四位左联作家一同牺牲于国民党的屠刀之下。“左联五烈士”的死,使她于国民党当局血腥镇压进步青年的残酷现实中清醒过来,她在悲恸中立下誓言:“我将沿着他们的血迹前进!”
接过这一庄严的使命后,丁玲满腔热情地投入了工作。上任伊始,她便给许多作家写信约稿。不少非共产党员作家如谢冰心、林徽音、郁达夫、陈哲衡、凌淑华、徐志摩和沈从文,还有她的创作引路人叶圣陶等,陆续给《北斗》邮来或捎来了稿子。创刊号一面世,读者就获得了《北斗》作风朴实、广泛团结作家的印象。
担任《北斗》的主编工作,促成了丁玲由单纯的政治热情转变到实际的正义政治斗争行动中。她把自己手中的一枝纤笔变成一杆锋利的枪,同国民党反动派拼杀。
上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文坛风雨如晦,蒋介石“清党”“清共”的同时,加强了对文化的禁锢,加剧了对进步作家的迫害。在《北斗》创刊之前,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先后办过多种刊物,《萌芽》《拓荒者》《世界文化》《文化斗争》《巴尔底山》等都曾是左联的机关刊物,但都被国民党政府查禁了。为纪念死者而秘密创刊的《前哨》也被查封。
当时,党组织决定:左联必须有自己的刊物!
为此,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再办一个刊物,公开的,就叫《北斗》!
中共中央负责人张闻天约见了急于想去江西苏区参加革命的烈士遗孀,作家丁玲,指示她留在上海参加左翼文学运动,利用她不太暴露的身份,出任新左联机关刊物《北斗》的主编。用一本杂志开辟一个战场,用文字回击国民党的文化‘围剿’,把《北斗》变成与国民党斗争的另一个战场。
在创办《北斗》创刊号时,丁玲觉得除了文章外,还应当有插图。于是,他便去请鲁迅先生推荐美术作品。鲁迅先生从自己珍藏的美术作品中,挑选出德国女版畫家凯绥·珂勒惠支的木刻《牺牲》,推荐给丁玲。《牺牲》刻画的是一位母亲悲哀地捧献出孩子,表现了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们的抗争,《北斗》将这一美术作品在创刊号上登出来,极具斗争性!
担任《北斗》主编期间,丁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频繁参加“左联”革命实践活动,真正开始接触无产阶级,在和工人阶级相识、了解的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北斗》成为她走向革命的摇篮。快速成长的丁玲已经不满足于做一名左翼作家,她毅然提出了入党申请。1932年3月,丁玲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丁玲入党后,更以一个革命女战士的姿态活跃在文坛上。为了深入接触工农,她经常改变装束,深入到上海纱厂去体验生活。在完成文学创的同时,坚持到复旦、光华、暨南等大学演讲。并担任左联组织部部长等职务,继续着革命者未完的事业。
丁玲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北斗》得到了鲁迅、茅盾等文坛主将的认同和赞赏,在青年中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正因为其影响大,国民党当局以“助长赤焰、摇撼人心”的罪名将其查封。《北斗》虽然只出了8期,却是坚持时间最长的左联机关刊物,丁玲更是把一本杂志变成了一个战场,把自己由一名“文小姐”变成了一名“武将军”。
1931年5月初,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确定由丁玲主编大型文学期刊《北斗》。
这时候,丁玲未满27周岁,还不是一名中共党员,当党组织把这个决定告诉她时,这是她第一次面临如此重大而又如此庄严的使命,但她没有犹豫,而是勇敢地接受了党交给自己的任务。
这是因为,这年2月7日,丁玲的丈夫、刚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的左联诗人胡也频与柔石、殷夫、冯铿、李伟森等其他四位左联作家一同牺牲于国民党的屠刀之下。“左联五烈士”的死,使她于国民党当局血腥镇压进步青年的残酷现实中清醒过来,她在悲恸中立下誓言:“我将沿着他们的血迹前进!”
接过这一庄严的使命后,丁玲满腔热情地投入了工作。上任伊始,她便给许多作家写信约稿。不少非共产党员作家如谢冰心、林徽音、郁达夫、陈哲衡、凌淑华、徐志摩和沈从文,还有她的创作引路人叶圣陶等,陆续给《北斗》邮来或捎来了稿子。创刊号一面世,读者就获得了《北斗》作风朴实、广泛团结作家的印象。
担任《北斗》的主编工作,促成了丁玲由单纯的政治热情转变到实际的正义政治斗争行动中。她把自己手中的一枝纤笔变成一杆锋利的枪,同国民党反动派拼杀。
上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文坛风雨如晦,蒋介石“清党”“清共”的同时,加强了对文化的禁锢,加剧了对进步作家的迫害。在《北斗》创刊之前,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先后办过多种刊物,《萌芽》《拓荒者》《世界文化》《文化斗争》《巴尔底山》等都曾是左联的机关刊物,但都被国民党政府查禁了。为纪念死者而秘密创刊的《前哨》也被查封。
当时,党组织决定:左联必须有自己的刊物!
为此,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再办一个刊物,公开的,就叫《北斗》!
中共中央负责人张闻天约见了急于想去江西苏区参加革命的烈士遗孀,作家丁玲,指示她留在上海参加左翼文学运动,利用她不太暴露的身份,出任新左联机关刊物《北斗》的主编。用一本杂志开辟一个战场,用文字回击国民党的文化‘围剿’,把《北斗》变成与国民党斗争的另一个战场。
在创办《北斗》创刊号时,丁玲觉得除了文章外,还应当有插图。于是,他便去请鲁迅先生推荐美术作品。鲁迅先生从自己珍藏的美术作品中,挑选出德国女版畫家凯绥·珂勒惠支的木刻《牺牲》,推荐给丁玲。《牺牲》刻画的是一位母亲悲哀地捧献出孩子,表现了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们的抗争,《北斗》将这一美术作品在创刊号上登出来,极具斗争性!
担任《北斗》主编期间,丁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频繁参加“左联”革命实践活动,真正开始接触无产阶级,在和工人阶级相识、了解的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北斗》成为她走向革命的摇篮。快速成长的丁玲已经不满足于做一名左翼作家,她毅然提出了入党申请。1932年3月,丁玲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丁玲入党后,更以一个革命女战士的姿态活跃在文坛上。为了深入接触工农,她经常改变装束,深入到上海纱厂去体验生活。在完成文学创的同时,坚持到复旦、光华、暨南等大学演讲。并担任左联组织部部长等职务,继续着革命者未完的事业。
丁玲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北斗》得到了鲁迅、茅盾等文坛主将的认同和赞赏,在青年中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正因为其影响大,国民党当局以“助长赤焰、摇撼人心”的罪名将其查封。《北斗》虽然只出了8期,却是坚持时间最长的左联机关刊物,丁玲更是把一本杂志变成了一个战场,把自己由一名“文小姐”变成了一名“武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