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院校在关注自身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同时,更为重要的就是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是学校和个人可持续发展之前提,本文从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的特殊性入手,探讨其应付的社会责任及如何担负社会责任。
一、 高校的社会责任
台湾著名学者林清江先生认为“大学的社会责任,至少包括五项:第一是追求真理,发现新事物、发明新事物,加速变迁与革新的速率;第二是进行全人教育,培养有知识、有远见、有人品的社会成员,既形成社会的流动,又在平等中促成进步;第三是传递文化规范,维护社会的安定,又鼓励知识分子善尽批判制度的角色,建立新的文化规范;第四是推广知识至各阶层,满足社会需求,提升社会的生活水准;第五是善尽上述各项责任,协助缔造人类的光明史。”
(一)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的特殊性
高职教育以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把培养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作为主要的培养内容,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而高职教育的特点即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评价高职教育效果的优劣,只以社会和市场为准,除了判断学生所掌握的技能是否可以胜任岗位要求外,就是判断是否可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除却林清江先生所列的五种社会责任外,职业技术类高校还应着重承担以下方面的社会责任:
⒈ 根据社会需求设定专业。国家对于职业技术类高校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这其中的服务,指的就是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应该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为社会服务,要满足社会的需要,首先要明确社会上所要的技术型人才类型,结合本高校的办学优势来设定专业。。
⒉ 根据社会需求设定人才培养计划。根据社会的需求设定专业,是基于社会不断发展带来的岗位变化,而这只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坚持与相关企业合作,深入做好专业设置论证,并根据社会经济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
⒊ 根据社会需求设定人才培养规模。社会和行业对于人才需要的规模在不断变化,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应主动进行专业调研,对规模变化尽快反应,以保证学生就业率。较高的就业率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对行业而言,较高的就业率,代表高校培养的人才可以满足行业需求,并被行业所需,更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因此,根据社会需求设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
(三)注重职业道德培养
职业道德涉及到每个从业者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对待工作,同时也是一个从业人员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表现;是一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发展的成熟阶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如果每个行业、每个职业集体都具备优良的道德,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会发挥重要作用。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应培养学生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具备较高职业道德。
二、 如何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和开发专业
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立足高等职业教育,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行业为依托,良好办学条件为基础,积极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内在规律,调整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巩固传统专业、发展特色专业。通过网络媒体各种方式,以适应本校所涉行业对于人才类型的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等内容,及时把握行业需求及变化,设立社会和行业所需的专业,改造传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以适应社会和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树立错位发展的办学理念。对于社会所需的,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专业,慎重举办,如此专业为传统专业,缩小培养规模,或调整培养方向。
(二)校企深度合作 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
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应依托行业优势,积极探索和完善具有本行业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订单培养,形成以社会行业需求为导向,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促进各专业与企事业单位之间更紧密的联合,共同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享教育培训条件、实训岗位和培训师资等资源,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形成校企双方人才资源优化和集聚机制。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建立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教育机制,实现互利共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专業人才要求,增强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
(三)合理设定人才培养规模 谋求院校科学发展
规模、结构与质量的关系,是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必须妥善处理的关系。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是中心,专业和学生规模、结构要按照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合理协调。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增长迅速,高等职业技术类教育的整个规模应在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逐步扩大,国家日益重视,投入增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模扩大既必要性又具可能性。
(四)融专业知识和人文教育构建三维结构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要从提高学生素质和职业能力出发,突出应用与针对性,将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术和职业素质的全面养成教育。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构建知识、素质和能力三维结构的课程体系。公共文化课依据针对性、适用性的原则,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设置;突出人文教育,增设人文课程,强调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一、 高校的社会责任
台湾著名学者林清江先生认为“大学的社会责任,至少包括五项:第一是追求真理,发现新事物、发明新事物,加速变迁与革新的速率;第二是进行全人教育,培养有知识、有远见、有人品的社会成员,既形成社会的流动,又在平等中促成进步;第三是传递文化规范,维护社会的安定,又鼓励知识分子善尽批判制度的角色,建立新的文化规范;第四是推广知识至各阶层,满足社会需求,提升社会的生活水准;第五是善尽上述各项责任,协助缔造人类的光明史。”
(一)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的特殊性
高职教育以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把培养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作为主要的培养内容,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而高职教育的特点即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评价高职教育效果的优劣,只以社会和市场为准,除了判断学生所掌握的技能是否可以胜任岗位要求外,就是判断是否可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除却林清江先生所列的五种社会责任外,职业技术类高校还应着重承担以下方面的社会责任:
⒈ 根据社会需求设定专业。国家对于职业技术类高校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这其中的服务,指的就是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应该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为社会服务,要满足社会的需要,首先要明确社会上所要的技术型人才类型,结合本高校的办学优势来设定专业。。
⒉ 根据社会需求设定人才培养计划。根据社会的需求设定专业,是基于社会不断发展带来的岗位变化,而这只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坚持与相关企业合作,深入做好专业设置论证,并根据社会经济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
⒊ 根据社会需求设定人才培养规模。社会和行业对于人才需要的规模在不断变化,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应主动进行专业调研,对规模变化尽快反应,以保证学生就业率。较高的就业率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对行业而言,较高的就业率,代表高校培养的人才可以满足行业需求,并被行业所需,更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因此,根据社会需求设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
(三)注重职业道德培养
职业道德涉及到每个从业者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对待工作,同时也是一个从业人员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表现;是一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发展的成熟阶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如果每个行业、每个职业集体都具备优良的道德,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会发挥重要作用。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应培养学生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具备较高职业道德。
二、 如何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和开发专业
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立足高等职业教育,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行业为依托,良好办学条件为基础,积极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内在规律,调整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巩固传统专业、发展特色专业。通过网络媒体各种方式,以适应本校所涉行业对于人才类型的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等内容,及时把握行业需求及变化,设立社会和行业所需的专业,改造传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以适应社会和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树立错位发展的办学理念。对于社会所需的,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专业,慎重举办,如此专业为传统专业,缩小培养规模,或调整培养方向。
(二)校企深度合作 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
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应依托行业优势,积极探索和完善具有本行业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订单培养,形成以社会行业需求为导向,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促进各专业与企事业单位之间更紧密的联合,共同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享教育培训条件、实训岗位和培训师资等资源,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形成校企双方人才资源优化和集聚机制。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建立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教育机制,实现互利共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专業人才要求,增强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
(三)合理设定人才培养规模 谋求院校科学发展
规模、结构与质量的关系,是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必须妥善处理的关系。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是中心,专业和学生规模、结构要按照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合理协调。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增长迅速,高等职业技术类教育的整个规模应在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逐步扩大,国家日益重视,投入增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模扩大既必要性又具可能性。
(四)融专业知识和人文教育构建三维结构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要从提高学生素质和职业能力出发,突出应用与针对性,将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术和职业素质的全面养成教育。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构建知识、素质和能力三维结构的课程体系。公共文化课依据针对性、适用性的原则,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设置;突出人文教育,增设人文课程,强调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