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利亚娜·莫莱罗:崇高时刻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艺术作品中,风景是用来观看的,就像透过一扇窗子向外看。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居住于风景之中,它环绕着我们,维系着我们,对我们产生深刻的影响。如画般的风景照片只能单纯引发视觉上的愉悦,而那些被视作艺术的照片,则体现出观看者与土地的深层联系。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们很容易遗忘这种联系,我们环顾四周,到处都是人或人造物,而在这一切之下,土地横亘在那里。拿掉建筑物、汽车,路牌和垃圾,你会发现土地在托举着我们,如同母亲的拥抱。
  利利亚娜·莫莱罗(Liliana Molero)的摄影探索着我们对于土地最基本、最原始的联系:土地的广阔、美丽和四伏的危机。这些风景触及崇高,这种崇高超越审美层面,它引领着我们前往形而上的边界。照片显得多么宁静脱俗也好,充满了多少烟火气息也罢,它们都是鲜活的片刻,并处于一种永恒的当下,没有“过去”,没有“将来”。盐沼在向着地平线延展,小鸟低飞过河面,渔夫们在做着他们的工作。这些摄影仿若佛陀之语:“不攀缘未来,不执著过去,安住于当下。”
  利利亚娜·莫莱罗现任乌拉圭大学图像语言及美学教授,她还在位于蒙得维的亚的国家美术学院教授摄影课程,同时主持着几个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摄影工作坊。她曾两次获得过“国际发现奖” (International Discovery),一次是在2009年西班牙摄影节(Photo Espa?a Festival)上,另一次是在2011年的休斯敦摄影节(FotoFest)上。俄罗斯、哥伦比亚和阿根廷等国的重要影展均展出过她的作品。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间,莫斯科国家博物馆和展览中心(State Museum and Exhibition Centre)举办了她的大型影展。另外,她也获得过许多其他奖项,包括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环保基金一等奖。
  阿拉斯戴尔·福斯特与利利亚娜·莫莱罗对谈
  乌拉圭的摄影环境是怎样的?
  我住在首都蒙得维的亚。在这里,你可以在私立学校的短期培训课程学习摄影,也可以在国家美术学院(National School of Fine Arts)接受教育,用三年时间学习基础艺术知识,再用另外三年专修摄影。我就是在这里上学,现在又在这里教书。在蒙得维的亚,只有一家专门的私人摄影画廊,画廊主是摄影师罗伯特·费尔南德斯·伊班内兹(Roberto Fernández Ibá?ez,2014年3月《摄影世界》曾介绍过他)。在乌拉圭,以艺术摄影为生可能性并不大,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维持创作,比如教书,或者从事广告或媒体工作。
  乌拉圭有非盈利的摄影机构吗?
  蒙得维的亚摄影中心(Centro de Fotografía de Montev-
  ideo)成立于2002年,对乌拉圭摄影的发展十分重要。它为培训机构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也提供给摄影师参加外国学者和摄影家的工作坊的机会,还举办过一些出色的摄影展。中心每年都会组织一次摄影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性交流会议。这对于乌拉圭摄影师了解国际摄影界前沿话题、了解摄影可以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何种不同角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乌拉圭是一个人口不足300万的小国,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这样的条件下,拥有一个摄影中心真是宝贵的财富。
  你的《盐地》(Land of Salt)系列是在哪里拍摄的?(图01~04)
  乌尤尼盐沼(Salar de Uyuni)是位于玻利维亚西南部的一个巨大盐沼(面积达10,582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盐沼)。在雨季,盐沼会变得像镜子一样,那感觉就如同置身于一个巨大的万花筒。我想要表现那种辽远壮阔,那种渺无人迹的自然之美,以及人类脆弱的处境。第一次去时,我拍下了盐湖中报废的汽车,以及在远方行进的一群人。几年过后,我又回去过一次,想在这片巨大荒原中找到更多人类的痕迹。
  《存在》(Presence)系列显得十分独特。(图05~08)
  这组照片拍摄于一个叫Barra de Valizas的小渔村,距离蒙得维的亚几小时车程。我在那有一所房子,是我逃离城市生活的避风港。第一次去Barra de Valizas的时候,这里还没有电、自来水和网络,像是位于文明的边缘。也是在那里,我开始意识到人类是多么的脆弱,多么依赖于空气、土地和水以及其他的生物们。我觉得在这里,比在城市里能更清晰地把握这一“本质”。在城市中,舒适令人头脑发昏,我们对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总是抱有错觉。
  为什么你要称这个系列为《存在》?
  我想谈论我们寓居其中的空间,谈论它的勃勃生机。关于这一点,人们是无法直接看到的,但是它就在那儿,就存在于此。
  你是如何实现这种如画般的浪漫效果的?
  照片没有经过数码后期处理,但我处理过底片,使得照片呈现一种光线不足的感觉,就像在黎明时空中往往漂浮着淡淡的雾气。我会特意使底片曝光不足,之后加长冲洗胶片的时间。这样会使色彩从胶片图层上分离出来,颗粒也会更为明显。(莫莱罗的做法是:将底片置于显影剂更长的时间,或者在较高的温度下处理,以增强曝光不足底片上模糊图像的对比度。)我花了好几年才完成这个系列,因为我需要的照片效果必须在一种冷色调的柔光下拍摄,而这种光线只在清晨起雾时才有。但对我更为重要的是,我觉得自己对此地有着一种强烈的情结,我觉得它仿佛具有生命。在拍照的时候,我想的不是曝光时间或者取景这样的技术问题,而是单纯地感受着那种情绪。
  因此这个系列的作品才显得有一种印象派绘画的风格吗?
  虽然我的摄影作品会令人想起一些艺术史上的艺术风格,比如浪漫主义或者印象主义,我却更倾向于从禅、佛教和道教的观点来阐述它们。它们是我拍摄作品时十分重要的哲学源头。这些哲学试图让我们超越身体与物质,并以此获得洞察真实世界的不同视角。这在《存在》系列中尤为明显。在我的照片中,我想要谈论作为人类居住地的广阔空间。开始是出于无意,之后衍生为一种感觉。我向更深处观察,也阅读了更多书籍。我觉得在Barra de Valizas,比在蒙得维的亚居住更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远离城市,我被自然的力量迷住了:它的美,它的严苛,以及我们自身的渺小。我想在照片中表现出人类的集体孤独感。   你当初是如何决定要这样创作的?
  我还是青少年时,国家正经历政治热潮,专制统治结束了,人们热切地期待着政治和社会的转变,渴望能参与其中。但是这些希望最终都没有达成,我十分失望,重新回到了家庭生活和朋友圈子里。我觉得我们处于衰败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没有什么希望。通过创作摄影作品,我逐渐更加理解空间这一概念,也明白了“不确定性”是一种在缺乏可能性的地方滋生的空虚感。对我来说,希望都在《存在》里,因为这里不是空虚的,它浓稠、满当、充满生机……
  《夜渔》(Night Fishing)系列也有如画般的观感,但是在这个系列里你更注重捕捉动态而非静态画面。(图09~12)
  这个系列也是在Barra de Valizas拍摄的。对于这里的渔民们来说,生与死只是平常之事,面对死亡,他们比城市人多了一份坚强,理解也更透彻。我只是单纯地想要表现生与死是同一件事情的两面,我在照片中用动静对比来表现这个想法。
  你希望在这些照片中探讨什么观点呢?
  我总是想把我的情感和思考放入摄影中。我凭直觉创作,在我开始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会试着抓住在拍摄时所感受到的情感。如果在照片中我看到了那种情感的反馈,我就会继续以那种方式创作,直到完成整个系列。但是拍摄照片并不是全部。对我来说同样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来“滋养”我的体悟。尽管我是从个人角度出发的,但我希望能通过整合自己的阅历和体会,进一步地发展这些情感和思考。
  渔民们看过这些照片吗?
  我在当地社区大厅展示过部分《存在》系列的作品,收到十分好的反响,当地人很高兴自己村子的照片能在国际上展出。但是他们好像对《夜渔》系列不感兴趣。或许是因为虽然这些照片反映了渔民的工作,并不是报道摄影的原因吧。我希望能超越即时性的现实,凝视生与死这样更大的概念。渔民们很难在照片中辨别自己模糊的身影,也许因此没有认同感。
  你觉得身为女性艺术家,为你的创作带来了什么独特视角吗?
  我觉得艺术上的性别差异只是文化在我们身上施加的影响。女性和男性总会被社会赋予很多刻板印象,而人类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是超越性别的,比如兴趣、观念、审美品味、居住环境、组织等。
  在艺术史和摄影史上留名的女性很少,你认为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局面?
  曾经有个画家朋友劝我不要生孩子,因为母亲会把自己的全部创造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我觉得这同样是一种刻板印象,也不局限于艺术史。然而在当今社会,社会在发生改变,女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她们也越来越善于在家庭内外、在男女关系之间找到平衡。
  你目前在做什么项目?
  目前,我还是在Barra de Valizas拍摄,不过更关注废物和污染问题(图13~14)。我的一些新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风景照,而是用废弃物的特写与自然元素进行对比(图15)。我同时还在做几个其他项目,但还都处于刚起步阶段。其中一个是探讨那些无法命名的微妙易逝之物的(图16),献给我的祖母。她是个敏感细腻的人,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我喜欢同时做好几个摄影项目,每个项目的进展都很慢。我是个“慢手”,会花很长时间在一件事上,用我自己的方式感受,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将观念变为实实在在的照片会花费很长时间。
  关于生活,摄影教会了你什么?
  从童年起,摄影就让我意识到它能让自己有开阔的眼界。它让我借由身边发生的事情来认识自己的内心,也让我找到表达自己感兴趣事物的方法,还可以以此与人交流。有些照片,就好像是对拍摄对象或者某些难以言说之物的重新编码,通过它们,我可以表达出对于复杂、难解事物的个人感受,比如时间的流逝,生命的脆弱。我用其他的方式都无法表述这些感受,甚至连对自己说清都很难,只能通过摄影。
其他文献
“不要去制造‘美的’物体,是颜色和光影让它自然而美。我喜欢的是日常。”  伦敦从来不缺乏摄影师来展现它的魅力。泰晤士河沿岸的现代建筑在破土而出,市中心街道还是如几百年前一样狭窄曲折,现代风景中交织着古典的怀旧风情,记录了工业的蓬勃兴衰。如果站在不同寻常的有利位置,比如超高起重机或摩天大楼顶端,应该能拍出比明信片更美更“正确”的作品吧?  摄影师迈克尔·柯林斯(Michael Collins)站在这
期刊
做过《新京报》摄影记者和《中国新闻周刊》图片副总监的李强创办的一合媒体工作坊之国际摄影交流工作坊,于2015年1月16日首次开班,2月初举办第二期,主题都关于报道摄影。我们关注它,不是因为工作坊导师队伍的名气,也不是因为工作坊讲解的拍摄技巧有多高明,而是因为这是国内业界不多见的,以媒体从业人员特别是报道摄影师的职业困惑与转型为关注焦点的工作坊。  当下,媒体变革成为很多媒体工作朋友们的焦点话题之一
期刊
瑞士摄影师托比亚斯·马多林(Tobias Mad?rin)在2014年出版了他的摄影书《地形:当代全球景象》。这本书重达4斤,其中100多页的内容汇集了过去20年间马多林在世界各地游历时拍摄的人造景观,试图揭示这些地点其实是人类理想和观念的产物,它们同时也是人类从环境中榨取养分的场所。西班牙贝尼多姆的海滩、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街心广场、香港的码头、乌干达卡巴莱的金矿……马多林用镜头展开的游弋并不是为了
期刊
最近一两年,使用思锐产品的机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去年使用了一段时间的P-324S后,对它巧妙的脚架式底座设计记忆深刻。P-324S使用自由度很大,没有三脚架那么大的束缚感,而且本身体积控制得也很不错,能够在特殊环境下提供额外支撑,甚至还可以拆分成一个桌面脚架单独使用。  此次试用的产品是思锐P-S系列产品的P-326S,整体构造一流,与之前的思锐产品不同,P-326S的目标配搭器材不再是单反相机,而
期刊
近期韩国光学器材厂商三阳(Samyang)公司正式发布135mm F2.0 ED UMC镜头,它采用11片7组光学结构,包含1片ED镜片,9叶片光圈设计,并采用UMC镀膜处理,最近对焦距离0.8米,重约830克。从公布的MTF曲线来看,它的成像反差和分辨率相当不错,色彩表现暂时不得而知,但对于一直以走性价比路线的三阳来说,3600元的售价达到这样的水准已经相当不错。它将发布佳能EF/EF-M、尼康
期刊
1975年,美国策展人威廉·詹金斯(William Jenkins)策划了在摄影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个展览——《新地形摄影——人为改变了的风景》(New Topographics: Photographs of a Man-Altered Landscape),该展览在乔治·伊斯曼国际摄影博物馆举办,堪称摄影界的一座里程碑。从此,“新地形”成为摄影专业词汇之一。虽然本期专题无意讨论这个摄影流派的理念
期刊
“我总是对人为留下的痕迹感兴趣,这展示出人们是如何改变环境的。还能看出人们如何相互影响,以及揭示出社会是如何运转的。我有时感觉自己就是人类学家,但我的研究对象不是那些古老的瓷器或乐器,而是日常的人造风景。”  作为一位活跃的德国摄影师,安沃·赫什(Enver Hirsch)以其充满幽默感的人物肖像闻名于业界。除了承接商业摄影,在汉堡教授摄影,为杂志拍片和编辑图片之外,他还拍摄不少个人项目。2010
期刊
《屋顶》(Rooftop)是美国摄影师布莱德·谭金(Brad Temkin)在2009年开始的拍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他将镜头对准都市鳞次栉比的大厦楼顶,寻找灰色森林中的一抹绿意,希望通过拍摄附有人工绿化的楼顶,来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共存的方式及状态。  “‘绿色屋顶’是一种逐渐在美国大城市兴起的运动,人们试图将自然环境重新布置在建筑屋顶上,这种尝试不仅仅是出于希望改善公共环境景观,也希望表达一种追
期刊
在自然界中,鸟类比哺乳动物更容易见到,也更容易拍摄。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鸟类的存在,在每年3~4月和9~10月的迁徙季节,大量的迁徙鸟类会突然出现在我们身边,然后有的又匆匆飞离,有的则开始筑巢安居,繁衍新的生命。很多鸟类就这样每年周而复始地迁徙,它们是这个星球上最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也正因如此,我们有大量机会可以拍摄它们。在我国的西南山地、东部沿海以及河南、湖北等地的鸟类迁徙走廊,每年会出现超过300
期刊
面对朱岚清和王蕾两位优雅的女摄影师的作品,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仿佛遇到同乡,聊到故土,燃起乡愁。也许是因为我们都以摄影这个共同的方式在世界上寻找,寻找的东西又有某些共同之处所引发的错觉吧。  有人说,乡愁这个词已经被过渡消费和标签化了,在摄影领域都算是过时的潮流。好吧,我总是后知后觉,但这个念头总是挥之不去。其实我很少会对受访者补充提问,这次忍不住多问了一个问题:如何看待乡愁?  朱岚清回答说:“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