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试图从中学校园欺凌者教育所面临的困境、绘画心理测试的优势、绘画心理测试在校园欺凌者教育中的应用以及在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等四个角度,为中学校园欺凌者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做一些有益的探究。
关键词:绘画心理测试;校园欺凌者;教育;中学
目前,校园欺凌事件依然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校园正常的秩序和管理,也给相关的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在类似事件中,身心受到创伤的不仅仅是被欺凌者,校园欺凌者的身心也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调查显示,校园欺凌者成人之后的犯罪率是正常人的数倍。因此,当前,加强对中学校园欺凌者的教育显得非常迫切。
一、校园欺凌者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一)校园欺凌者饱受青春期的矛盾性和社会性的困扰
中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过渡阶段,是其独立性与依赖性复杂交错、充满着矛盾的时期。因此,他们开始尝试独立思考,就算情绪起伏比较大,也不轻易地袒露自己的心声。因各种原因,许多校园欺凌者表现出的问题有:以自我为中心、懒惰、脾气暴躁、焦虑、狂妄、不尊重别人、说谎成癖、不能节制自己的欲望等。如果其不良品行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干预,他们极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常常充满迷茫和无方向感以及压抑和攻击性等特征,具体表现为:画面过大,涂黑的头发朝上生长,耳朵比较大,人物畫神情感觉不放松,有眼无珠或眼神焦虑,树冠里线条比较混乱,在头发上用笔较多,有些部位反复涂抹,眉毛乱糟糟,尖锐的东西多等等。
(二)校园欺凌者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学业困难、纪律松懈
大多数校园欺凌者对自我认知不足,对自己的性格特点、个性特长没有清醒的认识,更没有远大的志向和全面的职业发展规划。因此,他们当中有的因为自卑而对未来产生恐惧、逃避、叛逆和攻击等心理;有的则因定位过高,在学习生活中多次遭受挫折,陷入迷茫,失去信心,引发其他思想和心理问题。他们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出现迟到旷课、沉迷手机网游、欺凌他人等情况。
(三)思想教育针对性不强,对校园欺凌者的教育效果不佳
面对严峻的校园安全形势,很多学校将德育工作重点放在上级相关文件的传达和落实等具体的事务之中,弱化了中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组织纪律、人际关系等思想教育。一些中学在思想教育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教育内容空洞,注重形式,不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针对校园欺凌问题,学校时常通过矛盾排查,找当事人谈心,加强家校联系甚至通过学校行政处分等办法来处理,最终因为没有深入把握校园欺凌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缺少系统的心理辅导和干预机制,所以收效甚微。
二、绘画心理测试的优势
绘画心理测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方法,也是自我表达和宣泄情绪的手段。它用非语言的象征性工具表达出个体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能有效地筛查出群体中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理困扰及心理疾病。与采用自陈式量表等其他心理普查工具相比,它具有如下几种优势。
首先,绘画心理测试的用途广泛。由于绘画心理测验是一种非语言性的投射工具,它不受测试者文化背景、语言、年龄和绘画技巧的限制,特别是对不善于表达、非常内向、抽象思维能力差的特殊人群都有比较明显的适用性。绘画心理测验不仅适用于团体咨询,在个体咨询中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日益被许多行业的人士所重视。
其次,绘画心理测试操作程序简单易行。绘画心理测试,只需准备一张纸,一支铅笔就可以实施,测试时间一般在15分钟以内。绘画测验没有繁杂的要求,测验用时较短,却可以通过研究和分析绘画作品的整体,绘画的过程,以及图画的时间,房屋、树木和人物及附属物等内容,分析测试者的人格和内在心理状态,获得较丰富的信息。由于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好,其能够迅速对个体学生或中学生团体进行检测。
再次,绘画心理测试能有效地打破心理防御。绘画心理测验,不仅目的性比较隐蔽,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在测试过程中,测试者容易在无戒备、无防御的状态下,尽情表达真实的自我和内心冲突,更有可能显现出其潜意识层面的内容,从而为我们筛查出潜在的心理状态不良者奠定基础。即使对同一测试者进行多次绘画心理测验,测试效果也不会打折扣。因此,绘画心理测试在反复实施测验和追踪观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后,绘画心理测试的过程具备一定的治疗作用。测试者可在绘画过程中以绘画创作的形式,尽情宣泄长期压抑的负面情绪,使其意识与潜意识得以沟通,自我在此过程中慢慢得到整合。因此,我们可以在心理辅导和德育工作中,尝试借助绘画心理测试帮助校园欺凌者矫正不良行为。
三、绘画心理测试在校园欺凌者教育中的应用
(一)通过开展团体绘画活动,对校园欺凌者进行心理问题评估与筛选
绘画心理测验具有一定的游戏性质和趣味性,有利于解决在传统心理普测中存在的敷衍及心理防御等问题,使心理普测和高危人群筛查的参与率和准确率有所提高。特别是对那些非常自大、特别叛逆、固执的校园欺凌者来说,他们有很强的心理防御,不一定配合教师完成常规的心理测试。要打破他们的心理防御最好的方法就是——团体绘画。在实施团体绘画时,首先,教师可以以班级或一个小团体为单位,给每一位学生分发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请他们在纸张的背面写上个人信息及测试的日期。其次,教师使用规范的指导语,指导学生绘画。到规定的时间后,宣布测试结束,并即刻收回测试材料。最后,从测试材料中,抽选出校园欺凌者的绘画作品,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估和处理。
在绘画分析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校园欺凌者的心理信息,对其性格特点、家庭状况、成长经历、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摸底调查,从多个维度去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及心理状态,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层次的心理辅导。 (二)通过绘画心理测试对校园欺凌者进行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
校园欺凌者难免会出现一些人格缺陷和心理问题。在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利用绘画艺术疗法,如采用画人测验、画树测验、房树人测验或情境压力测验方式来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校园欺凌者在这种氛围里尽情去宣泄和表达心中的情绪,缓解自身焦躁、不安和恐惧等不良情绪,使校园欺凌者实现个体意识与潜意识的沟通。
完成绘画作品之后,教师可根据情况对画面的整体、绘画过程以及画面内容等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绘画时的想法,启发他们发现内心潜意识里的负面投射,激活学生内心的自愈能力,排解心理上的困惑和缓解精神上的压力,积极指引他们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当教师发现校园欺凌者有严重的负面情绪时,马上启动心理干预机制,及时转告家属并做好存档备案工作,以备日后的查询和反馈。
(三)加强对校园欺凌者的学业方法指导和前途理想教育
学业困难是校园欺凌者普遍面临的问题。幫助校园欺凌者解决学业问题,有助于他们重拾信心,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防止其他问题的出现。
教师可以利用绘画心理测试了解校园欺凌者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及面临的困难,及时给予其生活上的关怀和引导,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引导他们了解各学科的发展前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根据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找准学习方法,减少学习上的迷茫感。
教师还可以利用绘画心理分析,引导校园欺凌者诠释自我和悦纳自我,引导他们多去发掘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少关注自身的不足,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幸福感。引导他们认清内心需求和动力,找准自身定位和落脚点,协助他们规划自己的前途和理想,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
(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目标有相通之处,教师可借助绘画心理测验这一诊断工具,了解和把握校园欺凌者的特点和需求,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德育内容和形式更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校园欺凌者已具备的良好心理品质,通过开展感恩教育、诵读《弟子规》等传统经典和心理小品等隐性教育活动,发挥其良好的超越优势和情感优势,增强其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运用角色扮演等活动,让校园欺凌者体验关怀,在关怀中发展真诚,从而增强校园欺凌者的公正和真诚、领导力、洞察力、创造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此外,还可把绘画心理测试当成德育工作的调节手段,发挥绘画轻松、有趣的优势,使校园欺凌者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帮助他们健全人格、重塑行为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四、绘画心理测试在校园欺凌者教育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图画解析过程中,应科学、谨慎地解读测试结果。要多用中性、积极的词语进行解析或引导,避免过多使用负面语言、道德评价及贴症状标签,形成消极暗示。在对绘画作品进行分析时,要注意把握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避免片面地从某个绘画特征得出结论。对于初步筛查出的被测不做诊断,而是约到咨询室做进一步澄清鉴别。测验结束后要收集整理好被测的绘画作品,放在专用档案袋里,写好信息,保存好,注意保密。
此外,教师扎实掌握绘画心理测试技术,以目标为中心,积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提升绘画心理测试的精准度,为校园欺凌者的教育实践做出更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严虎.绘画分析与心理治疗手册[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 社,2016:45-288.
[2]田青.房—树—人投射测验的应用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25(12).
[3]凌瑞,杨小兵.绘画心理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7(4):116-119.
[4]马婧.他们为什么要欺负我?:中国校园欺凌现象调查[J].中国新闻周刊,2015(7).
[5]李慧民,王莉,王黎.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311-312.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研究项目“农村中学欺凌者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探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YQJK193。
关键词:绘画心理测试;校园欺凌者;教育;中学
目前,校园欺凌事件依然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校园正常的秩序和管理,也给相关的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在类似事件中,身心受到创伤的不仅仅是被欺凌者,校园欺凌者的身心也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调查显示,校园欺凌者成人之后的犯罪率是正常人的数倍。因此,当前,加强对中学校园欺凌者的教育显得非常迫切。
一、校园欺凌者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一)校园欺凌者饱受青春期的矛盾性和社会性的困扰
中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过渡阶段,是其独立性与依赖性复杂交错、充满着矛盾的时期。因此,他们开始尝试独立思考,就算情绪起伏比较大,也不轻易地袒露自己的心声。因各种原因,许多校园欺凌者表现出的问题有:以自我为中心、懒惰、脾气暴躁、焦虑、狂妄、不尊重别人、说谎成癖、不能节制自己的欲望等。如果其不良品行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干预,他们极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常常充满迷茫和无方向感以及压抑和攻击性等特征,具体表现为:画面过大,涂黑的头发朝上生长,耳朵比较大,人物畫神情感觉不放松,有眼无珠或眼神焦虑,树冠里线条比较混乱,在头发上用笔较多,有些部位反复涂抹,眉毛乱糟糟,尖锐的东西多等等。
(二)校园欺凌者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学业困难、纪律松懈
大多数校园欺凌者对自我认知不足,对自己的性格特点、个性特长没有清醒的认识,更没有远大的志向和全面的职业发展规划。因此,他们当中有的因为自卑而对未来产生恐惧、逃避、叛逆和攻击等心理;有的则因定位过高,在学习生活中多次遭受挫折,陷入迷茫,失去信心,引发其他思想和心理问题。他们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出现迟到旷课、沉迷手机网游、欺凌他人等情况。
(三)思想教育针对性不强,对校园欺凌者的教育效果不佳
面对严峻的校园安全形势,很多学校将德育工作重点放在上级相关文件的传达和落实等具体的事务之中,弱化了中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组织纪律、人际关系等思想教育。一些中学在思想教育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教育内容空洞,注重形式,不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针对校园欺凌问题,学校时常通过矛盾排查,找当事人谈心,加强家校联系甚至通过学校行政处分等办法来处理,最终因为没有深入把握校园欺凌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缺少系统的心理辅导和干预机制,所以收效甚微。
二、绘画心理测试的优势
绘画心理测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方法,也是自我表达和宣泄情绪的手段。它用非语言的象征性工具表达出个体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能有效地筛查出群体中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理困扰及心理疾病。与采用自陈式量表等其他心理普查工具相比,它具有如下几种优势。
首先,绘画心理测试的用途广泛。由于绘画心理测验是一种非语言性的投射工具,它不受测试者文化背景、语言、年龄和绘画技巧的限制,特别是对不善于表达、非常内向、抽象思维能力差的特殊人群都有比较明显的适用性。绘画心理测验不仅适用于团体咨询,在个体咨询中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日益被许多行业的人士所重视。
其次,绘画心理测试操作程序简单易行。绘画心理测试,只需准备一张纸,一支铅笔就可以实施,测试时间一般在15分钟以内。绘画测验没有繁杂的要求,测验用时较短,却可以通过研究和分析绘画作品的整体,绘画的过程,以及图画的时间,房屋、树木和人物及附属物等内容,分析测试者的人格和内在心理状态,获得较丰富的信息。由于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好,其能够迅速对个体学生或中学生团体进行检测。
再次,绘画心理测试能有效地打破心理防御。绘画心理测验,不仅目的性比较隐蔽,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在测试过程中,测试者容易在无戒备、无防御的状态下,尽情表达真实的自我和内心冲突,更有可能显现出其潜意识层面的内容,从而为我们筛查出潜在的心理状态不良者奠定基础。即使对同一测试者进行多次绘画心理测验,测试效果也不会打折扣。因此,绘画心理测试在反复实施测验和追踪观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后,绘画心理测试的过程具备一定的治疗作用。测试者可在绘画过程中以绘画创作的形式,尽情宣泄长期压抑的负面情绪,使其意识与潜意识得以沟通,自我在此过程中慢慢得到整合。因此,我们可以在心理辅导和德育工作中,尝试借助绘画心理测试帮助校园欺凌者矫正不良行为。
三、绘画心理测试在校园欺凌者教育中的应用
(一)通过开展团体绘画活动,对校园欺凌者进行心理问题评估与筛选
绘画心理测验具有一定的游戏性质和趣味性,有利于解决在传统心理普测中存在的敷衍及心理防御等问题,使心理普测和高危人群筛查的参与率和准确率有所提高。特别是对那些非常自大、特别叛逆、固执的校园欺凌者来说,他们有很强的心理防御,不一定配合教师完成常规的心理测试。要打破他们的心理防御最好的方法就是——团体绘画。在实施团体绘画时,首先,教师可以以班级或一个小团体为单位,给每一位学生分发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请他们在纸张的背面写上个人信息及测试的日期。其次,教师使用规范的指导语,指导学生绘画。到规定的时间后,宣布测试结束,并即刻收回测试材料。最后,从测试材料中,抽选出校园欺凌者的绘画作品,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估和处理。
在绘画分析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校园欺凌者的心理信息,对其性格特点、家庭状况、成长经历、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摸底调查,从多个维度去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及心理状态,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层次的心理辅导。 (二)通过绘画心理测试对校园欺凌者进行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
校园欺凌者难免会出现一些人格缺陷和心理问题。在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利用绘画艺术疗法,如采用画人测验、画树测验、房树人测验或情境压力测验方式来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校园欺凌者在这种氛围里尽情去宣泄和表达心中的情绪,缓解自身焦躁、不安和恐惧等不良情绪,使校园欺凌者实现个体意识与潜意识的沟通。
完成绘画作品之后,教师可根据情况对画面的整体、绘画过程以及画面内容等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绘画时的想法,启发他们发现内心潜意识里的负面投射,激活学生内心的自愈能力,排解心理上的困惑和缓解精神上的压力,积极指引他们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当教师发现校园欺凌者有严重的负面情绪时,马上启动心理干预机制,及时转告家属并做好存档备案工作,以备日后的查询和反馈。
(三)加强对校园欺凌者的学业方法指导和前途理想教育
学业困难是校园欺凌者普遍面临的问题。幫助校园欺凌者解决学业问题,有助于他们重拾信心,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防止其他问题的出现。
教师可以利用绘画心理测试了解校园欺凌者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及面临的困难,及时给予其生活上的关怀和引导,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引导他们了解各学科的发展前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根据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找准学习方法,减少学习上的迷茫感。
教师还可以利用绘画心理分析,引导校园欺凌者诠释自我和悦纳自我,引导他们多去发掘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少关注自身的不足,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幸福感。引导他们认清内心需求和动力,找准自身定位和落脚点,协助他们规划自己的前途和理想,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
(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目标有相通之处,教师可借助绘画心理测验这一诊断工具,了解和把握校园欺凌者的特点和需求,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德育内容和形式更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校园欺凌者已具备的良好心理品质,通过开展感恩教育、诵读《弟子规》等传统经典和心理小品等隐性教育活动,发挥其良好的超越优势和情感优势,增强其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运用角色扮演等活动,让校园欺凌者体验关怀,在关怀中发展真诚,从而增强校园欺凌者的公正和真诚、领导力、洞察力、创造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此外,还可把绘画心理测试当成德育工作的调节手段,发挥绘画轻松、有趣的优势,使校园欺凌者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帮助他们健全人格、重塑行为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四、绘画心理测试在校园欺凌者教育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图画解析过程中,应科学、谨慎地解读测试结果。要多用中性、积极的词语进行解析或引导,避免过多使用负面语言、道德评价及贴症状标签,形成消极暗示。在对绘画作品进行分析时,要注意把握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避免片面地从某个绘画特征得出结论。对于初步筛查出的被测不做诊断,而是约到咨询室做进一步澄清鉴别。测验结束后要收集整理好被测的绘画作品,放在专用档案袋里,写好信息,保存好,注意保密。
此外,教师扎实掌握绘画心理测试技术,以目标为中心,积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提升绘画心理测试的精准度,为校园欺凌者的教育实践做出更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严虎.绘画分析与心理治疗手册[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 社,2016:45-288.
[2]田青.房—树—人投射测验的应用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25(12).
[3]凌瑞,杨小兵.绘画心理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7(4):116-119.
[4]马婧.他们为什么要欺负我?:中国校园欺凌现象调查[J].中国新闻周刊,2015(7).
[5]李慧民,王莉,王黎.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311-312.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研究项目“农村中学欺凌者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探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YQJK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