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对高等学校收费支付能力实证研究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l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认真分析了目前高校学费收取问题的基础上,应用数学建模的层次分析法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依据高校生均拨款、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生均培养费用给出了有关学费收取的一个经验公式,利用2003年~2005年以上三类数据预测了2006年高校应收取的学费标准,通过比较后得出结论:高校学费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高校学费收取标准应按照各省(区)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收取为宜。另外要把政府财政拨款始终作为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来源。
  关键词:高校学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回归分析;学费预测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6—0055—05
  
  关于高校收取学费问题,现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关心的主要问题是:我国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对现行高等教育学费究竟有多大承受能力,以及对社会、高等教育自身、他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最终据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可承受能力提出高校学费的参考标准。这就是试图通过对我国居民接受目前高等教育收费支付能力的实证分析,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收费现状,找出一个适切点,提出合理制定高校收费标准的建议。
  
  一、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1)检索1998年以来的研究文献,以“高等教育”、“学费”、“调查”为关键词限定高等教育学费这一特定领域;(2)精选与研究主题相一致且能深刻说明问题本质的文献并进行编码和分类;(3)结合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数据收集。因为高校学费问题涉及有关的数据多且复杂,因此,我们专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www.stats.gov.cn、中国教育经济网www.cee.edu.cn、中国教育在线www.eol.cn、中国教育经济在线www.cenet.org.cn等各权威网站上收集诸如在校大学生数、生均教育经费、各地区GDP指数等影响学费的相关数据,同时查阅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经济年鉴》、《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等公开出版物,搜集所需数据。[1-3](4)采用定量方法对数据型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聚类分析、多元线性回归、T检验及曲线拟合等方法,建立分析模型选择研究变量遵循的原则是,可定量性原则、数据的权威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简便性原则。
  1.研究对象
  研究检索了1998年以来有代表性的11份教育研究期刊:《辽宁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财贸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财会通讯》、《山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统计》、《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等教育)、《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教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同时还吸收了其它核心期刊的一些优秀研究文献。目的是使研究更具有说服力,试图体现其研究的应用价值。剔除一些明显不符合研究规范的文章后,最后保留了高校学费国内外比较分析研究4篇,教育经费投入分析研究3篇,收费标准制定的影响因素及分析研究3篇,学费政策问题分析研究3篇,贫困生调查报告2篇,学费标准的数学模型研究5篇,学生收费管理研究3篇,学生欠费问题分析研究3篇,经费投入地区差异的产权分析2篇,共28篇文献。
  2.研究工具
  ⑴采用谱系聚类法。谱系聚类法是一种逐次合并类的方法,最后得到一个聚类的二叉树聚类图。对于n个观测,先计算其两两之间的距离,得到一个距离矩阵,然后把离得最近的2个观测合并为一类,于是剩了n-1个类(每个单独的未合并的观测作为一个类).计算这n-1个类两两之间的距离,找到离得最近的2个类将其合并,就剩下了n-1个类……直到剩下2个类,把它们合并为1个类为止。从而得到1个按相近性大小聚结起来的谱系图,在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分类个数,比较常用的有如下6种方式: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重心法、类平均法和变差平方和法。据此,将全国各省城乡居民家庭对高校现行学费的承受能力进行分析,按承受能力依次得出最高、比较高、相对较低的省份。
  ⑵采用层次分析法,多元多重回归分析法及matlab分析软件。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目标层、准则层、与方案层的总排序数值,其次,利用多元多重回归分析、matlab分析软件得出经验公式:
   =119.7448+3.1579x1-0.4699x12-220.65x2+98.454 x22+0.4501x3
  其中, 表示学费(千元),x1表示培养费用(千元),x2 表示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千元),x3表示家庭收入(千元)。
  3.研究程序
  ⑴从中国统计年鉴查找出历年各省(区)国家对高校的生均拨款额、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与支出数据;从重要核心期刊或权威机构网站搜索出近几年普通高校学费收取数据。
  ⑵以培养费用、家庭收入、生均拨款为基本数据进行层次分析,目的是确定出以上三者对学费的组合权重,以便初步寻找经验公式中的各量权重。
  ⑶按最小二乘法的思想,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目的是找出合适的经验公式。
  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用层次分析制约学费的因素
  ⑴确定学费解析分层进程。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学费问题上更多的人会关注家庭的承受能力,而不是国家的投入。因此,在研究对学费的影响因素时,我们主要考虑培养费用,生均拨款,家庭收入对学费的制约因素,可按如下方式进行解析分层进程。
  ⑵构造比较矩阵
  评价影响学费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我们采用AHP中的129标度法思想,利用表1数据构造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比较矩阵A,方案层对东部的比较矩阵B1,方案层对中部的比较矩阵B2,方案层对西部的比较矩阵B3。
  ⑶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采用SAS中的AHP计算法求得CI、CR、Wi,并根据CI、CR、RI的值判断其是否通过一致性检验,当CR=CI/RI<0.01时认为比较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详见表2。
  上表中RI为随机指数,CI为一致性指数,如CI/ RI<0.01,表明A、B1、B2、B3的一致性程度令人满意,不会存在严重的不一致性。ai表示A的Wi中的第i个分量,bi表示BJ的Wi中的第i个分量,这里j=1、2、3,∑aibi表层次总排序中各量所占比重,家庭收入占学费的权重为0.649,培养费用占学费的权重为0.270,而生均拨款仅占学费的权重为0.081,这说明学费支出占家庭人均收入的大部分,而国家生均拨款仅占学费的极小份额,如果要降低学费,必须加大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2.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寻找经验公式
  下面我们以1997-2004年高校学费、培养费、生均拨款及家庭收入的数据(表3)用Matlab数学软件生成散点图(因节省篇幅散点图省略)。
  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来确定y=β0+β1x1+β2x12+β3x2+
  β4x22+β5x3+ε中系数,以大致地分析y与x1,x2和x3的关系。其中,y表示学费(千元),x1表示培养费用(千元),x2表示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千元),x3表示家庭收入(千元)。
  表3 生成散点图数据
  从图2-a可以发现,随着的增加,的值有向上弯曲增加的趋势,图中的曲线是用二次多项式模型:
  y=β0+β1x1+β2x12+ε(1)
  拟合的,(其中ε是随机变量)。在图2-b可以发现,当x2增大时,y的值也有向上弯曲增加的趋势,图中的曲线是用二次多项式模型:
   y=β0+β1x2+β2x22+ε(2)
  拟合的。在图2-c可以发现,随着x1的增大,y的值有比较明显的线性增长趋势,图中的直线是用线性模型:
   y=β0+β1x3+ε(3)
  拟合的。
  综合上面的分析,结合模型(1),(2)和(3)建立如下的多元二重回归模型:
  y=β0+β1x1+β2x12+β3x2+β4x22+β5x3+ε(4)
  其中β0,β1,β2,β3,β4,β5是所得估计的回归系数。
  利用MATLAB的统计工具箱中的命令regress求解,可以得回归系数及置信区间(取置信水平α=0.05),检验统计量R2,F,P的结果,见表(3)
  模型的求解结果表明,R2=0.9983反应学费y的99.83%可由模型确定,F的值远远超过F检验的临界值,p远小于α,因而模型(4)从整体来看是可用的。
  回归系数β1、β3的估计值置信区间为[-34.5293,40.8487][-850.9899,409,6905]包含零点且区间右端点距零点很近,表明回归变量x1,x2对y的影响不太显著,但注意到x12,x22是显著的,故仍将变量x12,x22保留在模型中。
  3.学费预测
  将回归系数的估计值代入模型,即可预测高校未来应收取的学费,预测值记为,则得模型的预测方程:
  y=119.7448+3.1579x1-0.4699x2-220.65x2+98.4544x22+0.451x3
  只需知道某一年学费的培养费用,生均拨款及家庭收入就可以计算预测值。如用回归分析预测出的2006年应收学费(按生源地农村与城市划分)见表5。
  从表5数据不难看出各地区对高校学费的承受力是,上海、北京等地区承受力最高,而广东、浙江、天津次之;江苏、福建、山东等地区承受力处于中等水平;甘肃、西藏等地区承受力处于较低水平。这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基本一致的。
  
  三、讨论与建议
  
  1.普通高校学费水平与我国居民支付能力不相匹配
  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应是建立在居民的支付能力基础上的。依据学生及家庭支付能力确定学费标准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当今形势下接受高等教育是广大居民的迫切需要,居民家庭的经济收入和承受能力,无疑是制定合理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最直接因素[4]。合理的收费标准应既有利于高等教育成本的回收,又是受教育者承受得起,能维护受高等教育者机会均等和社会公正。1999~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54元、6280元、6860元、7703元、8472元、9422元、10493元,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10元、2253元、2366元、2476元、2622元、2936元、3255元。如果以高等学校学费标准上涨幅度最大的2000年计算,高等学校学费约是城镇居民年收入的50~60%,约是农村居民年可支配收入的2倍。即使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学生所交学费也只占所在国人均收入的10%以下,学生家庭的学费负担比中国的家庭要轻得多[5]。可见我国高校学费超过了居民承受能力是显而易见的。国家应该是高等教育的最主要的投资者,也是实际上的最大受益者,因此,教育成本不能主要由受教育者及其家庭来承担。
  2.按居民实际承受能力为基本原则,实行高等教育的个人成本分担
  就我国城乡居民来说,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之间差异是很明显的。如2003年,就全国平均而言,从城乡居民来看,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73.6元,而农村居民为2804元;从各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453.4元,中部地区为9472.6元,西部地区为9006.7元。高校一定要考虑生源所在地区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否则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学费是有着很大实际困难的。
  3.以省区确定高校学费平均标准为原则,按生源地高校平均学费标准收取学费
  目前高校招生的办法是分省区划线,高校学费标准是按省区高校不同专业有所差异确定,当然各高校学费标准都应该是经过各省区物价部门审核批准的。这样的招生政策与高校学费标准的规定,对招收本地区生源的高校来说,只需考虑本地区城乡差异收取学费。而对跨省区招收的高校来说,要尊重生源地高校的学费标准收取学费,当然教育部要及时公布各省区平均学费标准,以便各省区高校参照执行,这样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
  4.加大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得到有力支持
  要始终把政府财政拨款作为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经费来源。世界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教育与科技在各国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世界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大量增长,以支持科学研究和大量培养高素质的国民,保证自己国家的经济持续不断地高速增长。我国常用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百分比来衡量其对教育投入的程度,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虽然稳步上升,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的“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本世纪末(20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至今还没能实现。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大国家及各地各级财政对高等教育政府拨款的力度,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得到有力的支持。
  5.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拓宽高校融资渠道
  对于部分承受力不足或无承受力而又自愿继续深造的学生,国家通常是通过资助制度这一问题得以解决。目前各高校为保证特困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比如勤工俭学以及银行贷款等等。勤工俭学对学生增长知识和能力有重要作用,对学生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也有一定作用,但对解决特困生经济困难的作用是有限的。而银行贷款则是减缓特困生困难的一种较好方式,但目前通过贷款这种方式支付教育费用的人数比例和金额比例较少。采用这种方式的特困生各地都在40%以下,个别地区达50%;所有地区和学校特困生贷款金额占教育费用20%以上者都未超过20%;贷款金额占教育费用30%以上者都不超过11%。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自然有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更有现代管理机构不健全、措施不得力等问题。因此,应尽快建立、完善学生贷款管理制度,增加学生贷款的数额,扩大贷款覆盖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6[G].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4[G].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章达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制定高校收费标准的主要依据[J]·教育与研究,2000,(4).
  [5]赵乐东,颜日初·高校收费标准与我国居民的支付力[J]·经济经纬,2004,(1).
  (责任编辑/王丽君)
  
其他文献
可靠性与相关性是会计准则中会计信息质量的两大要求,会计工作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性与相关性的会计信息,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合理的决策。因此,正
春小麦新品系"CM4860",由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1998年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选育而成.
<正> 在养殖蛋鸭的过程中,及时识别高产鸭和低产鸭,以便对低产鸭进行及时淘汰,是提高养鸭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如何才能识别出高、低产鸭呢?一般可采用“五看”、“四摸
2012年5月26日,31岁的迈阿密男子鲁迪.尤金,突然袭击路边流浪汉,并几乎将受害者的脸全部咬了下来。据迈阿密警方披露的消息,他很可能是服用了一种被称为“浴盐”的新型毒品。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