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探索学会学习

来源 :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k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较大的偏差,许多学生概念理不清、推理不真、计算不准、作图不规范。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片面依赖于教师的教,被动学习造成的。
  现代教育着眼于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正如苏霍姆林基所说的“学生来到学校,不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互助学习。自主、互助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与同学探索获取知识。具有自主、互助学习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精神。因此培养自主、互助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无疑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兴趣是学习最直接的内部动力,是发展智力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有了这种内在的兴趣动机,才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然而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掩盖了实际的趣味性,使学生望而生畏,望而止步。心理学指出,兴趣可由客观的生活意义和主观情绪上的引力所知,那么,让数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去,就能有效地激发兴趣。我在引导学生探索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后,设计题目如下:
  例1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接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20m,那么A、B两点的距离是多少?为什么?
  还有其他方法测量A、B两点的距离吗?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各抒己见,又找出了利用全等和相似测量A、B两点距离的方法。一题多解,广开思路,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
  例2已知三角形的各边分别为4cm、5cm、6cm,则连接各边中点所得三角形周长是多少?再顺次连接新三角形各边中点组成的又一小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按此方法继续下去,第n个小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
  学生的思维处于“欲而不能”和积极兴奋的最佳状态,在迷惑好奇的情境中,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激起思维的波澜进行思维活动,从而对剖析本质属性及解法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一题多变,拓广、延伸、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例3图形中的趣题:如图1中的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了4个小的三角形,而且这些小的三角形都是全等的。
  图1 图2
  把三条边都三等分,再按图2将分点连起来,可以看到整个三角形被分为9个小三角形,而且这些小的三角形也都是全等的现在请同学们参加如下的探索活动:
  (1)数一数图1、图2中的点、线段和全等三角形的个数,用一张表记录下来。
  (2)再把三条边也都分成四等份,似图1、图2那样将分点连起来,数一数这时的点、线段和全等三角形的个数,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
  (3)仔细分析所得的一些数据,互相交流讨论,想一想其中有什么关系。
  (4)继续把三条边都分成五、六——等份,似图1、图2那样将分点连起来,数一数这时的点、线段和全等三角形的个数,看看与你的猜想是否符合。
  (5)将三角形换成四边形,探索一下这时有什么样的关系式。
  这既是中位线定理的直接运用,也是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拓展,观察图形,分析思考所得到的数据,探索发现其中所隐含的数量关系,在这样的用数学、做数学的整个过程中,在解决图形中的趣题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联系,善于转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二、把发现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数学教材中,“减少艰深的数学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初中生活对抽象的数学理论和概念缺乏深入的理解,要他们发现这方面的问题很困难,而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由此出发提出问题,有助于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减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难度。我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时作了一下设计:
  问题:解下列方程,将得到的解填入下面的表格中,观察表格中两个解的和与积,它们和原来方程的系数有什么联系?
  (1)x2-2x=0 (2)x2+3x-4=0 (3)x2-5x+5=0
  方程 x1 x2 x1+x2 x1x2
  x2-2x=0 0 2 2 0
  x2+3x-4=0 1 -4 -3 -4
  x2-5x+6=0 2 3 5 6
  探索1:对于关于x的方程x2+px+q=0(P、q为已知常数,p2-4q≥0 ,)试用求根公式求出它的两个解x1、x2 ,算一算x1+x2,x1x2的值,小组讨论,同学们能发现什么结论?与上面的观察结果是否一致?
  探索2:若关于x的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x1、x2 ,那么 =x1+x2=? ,x1x2=?证明你的猜想,并与上面的结果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结论?
  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由浅入深逐步发现知识的起因和内在联系,从中归纳出有价值的规律。
  接着我让学生练习:(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px+q的两个根是0和-3,求p和q的值。(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6x+p2-2p+5=0的一个根是2,求方程的另一根和p的值。再和同学讨论一下,上述两个问题有几种解法。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各部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使不少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解法。在感受利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喜悦之时,又能帮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实践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生刚拿到新教材后,高兴地说:“数学内容减少了,好学了。”但新教材在删减理念知识的同时,增加了实践与探索课。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设疑、破疑、再设疑的过程,正如孔子所说:“疑虑,思之始,学之知。”有疑虑才能产生认识冲突,激发认知需求。教师应精心创设疑虑情境,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无疑——有疑——无疑”这样一条波浪式的路线前进,养成勤于思考,勤于质疑的好习惯,培养积极的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后,我设计了如下练习: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mx2-6x+5=0有两个实数根?很快学生根据Δ≥0求得m ≤95,就在学生洋洋自得之际,我问:“你的答案有无不妥之处?”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我进一步启导:“m等于零行吗?”经过观察、讨论,学生恍然大悟:m为零时,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哪来两个方程根。“错在哪里?”学生在轻率中致错、急于探索、欲罢不能的心态下,投入到积极的思考、辩论中,最终发现是不顾条件乱用结论导致的错误,从而加深了对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四、把创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想象是创造的开始。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待装满的容器,他有无限的潜力有待于我们去开发。高斯说:“没有大胆的放肆的猜想,就谈不上科学的发现。”
  一个学生在画图时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于是他得出结论:任何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他的结论正确吗?同学们经过作图讨论得出结论:锐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钝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斜边的中点。一名学生又提出:“任何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的正确结论。
  创新无大小、好坏之分,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精神。在评价时,我本着鼓励性原则,对学生的大胆猜想进行表扬和鼓励,其次才去引导、追求成功。因为对一种可贵的创新精神,我们无权否定,就像爱迪生当年坐在鸡蛋上孵小鸡,一般人看来不是很傻吗?
  培养学生自主、互助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决不能心血来潮一哄而起,要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持之以恒,要遵循教学规律,从认知心理结构方面入手,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中不断地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并且能够使之经常地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当中去,不断完善和调整,逐渐养成个性化阅读行为。 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化朗读,就是要耐心地听取他们各不相同的朗读,而不是马上纠正;耐心地听取他们这样朗读的原因,让大家评议,而不是独断;让他们在宽松、自然、和谐的氛围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畅所欲言,淋漓尽致…
期刊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文字、图形、动画、声音集为一体,让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不但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深奥的内容浅显化,而且便于学生的记忆和对信息的存储。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就如何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勾画出多姿多彩的视听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有位专家曾经指出: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
期刊
【摘要】作为高考应试科目,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是对于知识的学习与记忆,文字性的理论知识成为教学的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忽略地图等图表教学。即便少有的教学内容中能够涉及到地图等图表,教师的讲授重点也仅仅是地图的基础知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地图,而不是应用地图。“学以致用”一直是教育者们的口号,也是教育业的终极目标,然而“学而无用”确实如今教学的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分析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及识图教学重要性,
期刊
在进入高三之后,我所教两个班都是理科的普通班,同时又接手了高三六班,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呆板且单一,并且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就在我越来越成熟各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的时候,遇到了他们,很多时候他们让我束手无策……  六班是一个很活跃的班级,在接班时,我想好了很多策略来控制课堂上的“瞎”活跃行为,发现训斥根本没有,听课的并不多,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只有我从另外角度入手
期刊
随着技术的发展,多数产品的外观已经趋于定势,很难再产生整体上的外观大革新,设计者转而将设计重点放在了产品的局部,由于我国并未明文保护局部外观设计,设计者们在专利保护方面便有了需要更高保护标准的呼吁。2014年,国知局将计算机图形用户界面(GUI)纳入了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这无疑是对既有专利保护制度的一个突破。2017年的《专利法》第四次修正草案(送审稿)中,“局部外观设计”被首次明确写入保护范围。但2016年的“GUI第一案”的判决,法院依然认为软件和电脑因不属于相同或近似产品种类而判决不侵权。在日后
2013年我国公司法改革正式以立法形式确立了认缴资本制度,取消成立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不再强制验资,股东出资期限及出资方式也可由股东在公司章程中自行约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公司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确实体现出无与伦比的优势,灵活的出资方式和出资期限以及不再强制要求最低注册资本,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创业门槛,促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对繁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功不可没。
  但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一项制度可以始终一成不变”,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瞬息万变、投资环境、公司经
我在科学实验教学中,严格遵循科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这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就调动起来了。在科学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上好科学实验课,具体办法如下:  一、利用身边的材料做实验  小学科学实践课的实验场所不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我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让学生积累实验材料等。如在教学《我们周围的材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搜集做衣服的材料、包装商品的材料、家居装修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实验。做好演示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有利于其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我的感受是:即使讲千遍,不如做实验。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实验,最起码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准备充
期刊
电教媒体网络教学通过图、文、音、像等信息,形象、具体地传授知识和表现教学内容,并大大扩展时空范围,有利于学生接受并将其上升为理性知识。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就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谈一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探究情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