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染发剂更好的染发效果和较低的致敏性是难以两全的。当消费者发现自己对某种染发剂成分过敏时,必须认识并记住它,避免再次使用含有同类成分的产品。
现今生活忙碌,很多人已无暇前往发型屋染发,家用染发产品也就应运而生。爱美的朋友一小时就可换个发色,来个新形象,但因染发而严重过敏甚至死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015年7月,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于香港市场购买25款染发产品,对致敏物质、禁用成份等项目进行测试。检测结果发现,25款染发剂都含有不同浓度的极端致敏物质对苯二胺、2,5-二氨基甲,其中数款产品更同时检出这两种致敏物质,幸而只有一款染发剂的致敏物质含量超出中国国家标准。
家用染发产品为何含致敏物质?如何安全染发?
安全与功效难以两全
家用染发产品一般有两瓶,色素剂和显色剂。色素剂内的染料前驱剂(Precursors)与显色剂内的耦合剂(Coupler)是分子量十分细小、肉眼不可见的染料,能够渗透进入头发,两者结合形成大分子染料,从而着色。
头发是从皮肤里长出来的,属于皮肤的一部分,两者都是以蛋白质为主的结构。Coupler和Precursors渗透进发芯的同时也可渗入皮肤,攻击皮肤组织而产生过敏反应。
如果染发产品的配方改用攻击性较低的Coupler和Precursors,两者在渗入头发时就不能产生良好而快速的合成反应而生成颜色,从而影响头发的着色效果。
较温和的植物原染发剂没有Coupler和Precursors,它直接是分子量很大的染料,只能浅层地停留在头发表面,不能渗入发丝,所以易被清洗,难以上色,褪色也较快。
可以说,染发剂更好的染发效果和较低的致敏性,是难以两全的。
部分染发产品宣称产品不含有对苯二胺(PPD)、甲苯-2,5-二胺(PTD)、M-氨基苯酚(MAP)、P-氨基苯酚(PAP)等物质,其实这些成份都是染发产品中常用的Coupler和Precursors,PPD、PTD被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定义为“极端的皮肤接触过敏原”;MAP和PAP被定义为“潜在的皮肤接触过敏原”。
平衡安全和功效的其中一个方法就是限制用量。欧洲化妆品法规和中国化妆品卫生规范都对上述染发成份作出了限量要求。(如表1)
另外,染发剂产品标签上也需要对其含有的致敏物质作出警告说明。
欧盟1976年的染发剂标准中,PPD的限量是6%;PTD限量为10%。中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本)参考了欧盟1976年标准。欧洲在2009年修改法规,要求更严。中国化妆品规范也于2015年进行全面回顾,或者也将对此作出修订。
另一方面,PPD衍生的颜色是深黑色,欧洲市场不太需深黑发色,而黑色则是中国市场的首选。所以,中国市场对PPD的限值要高些。
健康染发
首先,最重要的是消费者要自行进行皮肤过敏测试。在染发前可将两支染发产品各取少量混合,然后涂在手臂内侧或耳后,停留30分钟后抹掉,观察之后48至72小时是否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如刺痛感,瘙痒感,灼热感等。部分消费者的过敏反应或许来得比较慢,观察72小时会更保险,无不适现象才可以使用。
其次,染发时必须佩戴手套操作,尽可能只涂在头发上。如果皮肤沾上染发剂,请尽快抹走并充分冲洗。
另外,建议染发时在发际、耳朵、额头、颈等位置涂上隔离霜。现在很多染发套装都会赠送隔离霜,如果没有,可以使用易于购买且价格实惠的凡士林,万一染发剂真的不慎沾染皮肤,也容易被洗掉。
最后,当消费者发现自己对某种染发剂成分过敏时,必须认识并记住它,避免再次使用含有同类成分的产品。过敏反应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尽量少接触或不接触属于自己的过敏原。
现今生活忙碌,很多人已无暇前往发型屋染发,家用染发产品也就应运而生。爱美的朋友一小时就可换个发色,来个新形象,但因染发而严重过敏甚至死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015年7月,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于香港市场购买25款染发产品,对致敏物质、禁用成份等项目进行测试。检测结果发现,25款染发剂都含有不同浓度的极端致敏物质对苯二胺、2,5-二氨基甲,其中数款产品更同时检出这两种致敏物质,幸而只有一款染发剂的致敏物质含量超出中国国家标准。
家用染发产品为何含致敏物质?如何安全染发?
安全与功效难以两全
家用染发产品一般有两瓶,色素剂和显色剂。色素剂内的染料前驱剂(Precursors)与显色剂内的耦合剂(Coupler)是分子量十分细小、肉眼不可见的染料,能够渗透进入头发,两者结合形成大分子染料,从而着色。
头发是从皮肤里长出来的,属于皮肤的一部分,两者都是以蛋白质为主的结构。Coupler和Precursors渗透进发芯的同时也可渗入皮肤,攻击皮肤组织而产生过敏反应。
如果染发产品的配方改用攻击性较低的Coupler和Precursors,两者在渗入头发时就不能产生良好而快速的合成反应而生成颜色,从而影响头发的着色效果。
较温和的植物原染发剂没有Coupler和Precursors,它直接是分子量很大的染料,只能浅层地停留在头发表面,不能渗入发丝,所以易被清洗,难以上色,褪色也较快。
可以说,染发剂更好的染发效果和较低的致敏性,是难以两全的。
部分染发产品宣称产品不含有对苯二胺(PPD)、甲苯-2,5-二胺(PTD)、M-氨基苯酚(MAP)、P-氨基苯酚(PAP)等物质,其实这些成份都是染发产品中常用的Coupler和Precursors,PPD、PTD被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定义为“极端的皮肤接触过敏原”;MAP和PAP被定义为“潜在的皮肤接触过敏原”。
平衡安全和功效的其中一个方法就是限制用量。欧洲化妆品法规和中国化妆品卫生规范都对上述染发成份作出了限量要求。(如表1)
另外,染发剂产品标签上也需要对其含有的致敏物质作出警告说明。
欧盟1976年的染发剂标准中,PPD的限量是6%;PTD限量为10%。中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本)参考了欧盟1976年标准。欧洲在2009年修改法规,要求更严。中国化妆品规范也于2015年进行全面回顾,或者也将对此作出修订。
另一方面,PPD衍生的颜色是深黑色,欧洲市场不太需深黑发色,而黑色则是中国市场的首选。所以,中国市场对PPD的限值要高些。
健康染发
首先,最重要的是消费者要自行进行皮肤过敏测试。在染发前可将两支染发产品各取少量混合,然后涂在手臂内侧或耳后,停留30分钟后抹掉,观察之后48至72小时是否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如刺痛感,瘙痒感,灼热感等。部分消费者的过敏反应或许来得比较慢,观察72小时会更保险,无不适现象才可以使用。
其次,染发时必须佩戴手套操作,尽可能只涂在头发上。如果皮肤沾上染发剂,请尽快抹走并充分冲洗。
另外,建议染发时在发际、耳朵、额头、颈等位置涂上隔离霜。现在很多染发套装都会赠送隔离霜,如果没有,可以使用易于购买且价格实惠的凡士林,万一染发剂真的不慎沾染皮肤,也容易被洗掉。
最后,当消费者发现自己对某种染发剂成分过敏时,必须认识并记住它,避免再次使用含有同类成分的产品。过敏反应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尽量少接触或不接触属于自己的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