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实施血液集中化检测是确保血液质量、保障输血安全、提高检测的规范化水平、节约卫生资源的重要措施。本文对天门-武汉血液集中化检测模式进行介绍,并从实施前准备、检测实施、实施后效果、面临的问题4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血液集中检测; 做法; 体会
为保障血液安全,提高血液检测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降低经血液途经传播疾病的风险,《血站管理办法》提出对采供血机构实行血液的集中化检测。本站自2009年9月起与湖北省武汉市血液中心实施血液集中化检测(本站血液标本送交武汉血液中心检测),3年来,整体运行良好。现将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1 集中检测实施前的准备
1.1 双方签署集中化检测合同,合同指定双方联络人,明确各自的法律责任及义务,规定检测费的收取标准及方式、检测标本运送时间及方式、检测结果的发布时间及方式。由本站指定标本运送人员(取得卫生部采供血机构上岗资格),并对其进行培训,上岗证和培训记录复印交武汉血液中心存档。
1.2 由唐山现代公司完成了本站血液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并与武汉血液中心管理系统实施对接,具备了以下功能:献血者档案、标本及血型信息能通过互联网上传至武汉血液中心、检测结果能通过互联网下传到本站血液管理网络而被直接接收利用。并保证上传和下传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1.3 本站按照武汉血液中心的要求制定《血样标本采集、交接、运输、保存和处理程序》、《检测报告的接收和利用程序》。对相关人员职责、采血试管规格、标本留取量、标签粘贴方法及位置、标本保存条件、包装及运输方式、运输途中注意事项、接收标准、再检标本的留取方式及质量标准、检测报告的接收利用、相关质量记录的填写等内容作出规定,并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1.4 标本运送箱的准备及确认,应使用密封信能良好的硬质运输箱,并对各种环境温度下冷源放置数量及保温性能进行确认,保证本地最高环境温度和最长运输时间条件下,运送箱内温度始终保持在2~10 ℃。
2 集中检测的实施
2.1 标本的采集 使用带浓缩枸橼酸钠抗凝剂的真空试管采集血液,采血试管由武汉血液中心统一提供。采血前认真核对献血者身份;采血中对采血袋和标本管的标识应连续完成,采血完毕后标本管和采血袋分离前应再次核对条形码,确保标识的一致性;标签应清晰、完整、粘贴牢固,条码粘贴的方向和部位一致;标本采集后尽快放入4 ℃冰箱保存。同时留取约13 cm血辫1段(作为武汉血液中心质控留样辫),于当天采血结束后移交供血科冷藏保存。供血科接收标本时核对数量、外观。对标识不清、容器破损、标本量不足、标本外泄污染、严重溶血应拒绝接收,体采科查找原因并从采血母袋重新采集血样。
2.2 标本送检前的放置 本站标本在送检前集中存放于供血科专用血液标本保存冰箱(标本保存冰箱的日常监控和质量管理要求同血液保存箱)。标本按采集时间分批集中保存,保存时保持管口封闭,垂直放置,避免剧烈震荡,标本保存冰箱温度设置为2~6 ℃,并每隔6~8 h观察记录温度1次。为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标本在2~6 ℃最多保存5 d。
2.3 标本运输和交接 供血科每次送集中检测标本之前,将本次运送标本(1天或几天的)在电脑上进行交接,并打印《血液留样信息》一式两份,同时将本次检测标本信息进行上传。供血科工作人员和标本运送者当面交接标本和血辫,并填写《集中检测标本运送及交接记录》、《血液留样信息》、《集中检测血样辫移交记录》一式两份。交接完成后立即放入血液专用运输箱,根据标本数量放置适量冷源,连同上述记录运送至武汉血液中心,运输途中,运送箱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颠簸和震荡。标本到达血液中心后,标本送交检验科,血样辫送交质管科,并做好交接记录(含开箱温度)。回站后将上述记录和上次检测报告原件交供血科保管,供血科定期交档案室存档。运送标本的同时,运送血样辫1段,一是用作血液中心的质控留样辫,二是供待检样本重新检验取样之用。如出现待检,本站根据检测报告,从采血母袋重新剪取血样辫并再次送样。血液中心明确了各种待检情况(待检项目为1个或多个)下血样辫重新送样的长度及标准。如出现血型待检或RH血型定型等情况,待检血样辫可能需送检多段。再次运送的血样辫由本站粘贴与原样辫一致的条形码,血样辫和母袋的一致性由我站负责。
2.4 检测结果的发布 由于在实施集中化检测前已对双方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对接,检测结果可直接发布到本站信息管理系统,结果发布当天传真《检验复检报告》、《血型更正记录》,正式报告则在下次送标本时带回。
2.5 传染病疫情报告 武汉血液中心负责抗-HIV阳性标本报送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证,本站负责提供该献血者的有关身份信息。
3 体会
3.1 集中化检测有利于整合资源,降低行政管理和血液检测成本[1],提高血液检测水平[2-4]。本站采供血量较小,同时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无力购制大型全自动检测设备。实行集中化检测,可充分利用武汉血液中心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力量,发挥血液中心的资源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检测规模的扩大,降低了检测成本,可节约有限的卫生资源[5]。武汉血液中心是本省科研、信息、技术水平最高的采供血机构,集中了一批高精尖的检测设备和高素质的人才,其检测流程、选择的试剂和方法相对合理。由血液中心承担周边较小血站的血液检测工作,可以提高血液检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性。这是小血站条件较简陋的实验室难以做到的。
3.2 有利于小血站集中人力物力,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的深入开展。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血量的逐年增加,血液供需矛盾日渐突出,集中检测后本站不再承担血液检测工作,原承担血液检测的工作人员调整到质量保证、献血宣传、献血服务等岗位,加大了农村无偿献血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拓展了采血服务范围,缓解了本市血液供应紧张的状况。 3.3 有利于简化血液调配程序,降低调配成本。目前,各血站对病毒标志物的综合检测能力差异较大[6],大多数血站均规定对跨区域调配的血液需进行重新检测。本站和周边另两家血站均由武汉血液中心进行集中化检测,由于检测结果来自同一实验室,因此,这4家血站之间调配血液无需重新检测。
3.4 血液检测是采供血的关键过程。检测标本经过采集、本站内交接保存、运送、武汉血液中心交接、核对、检测等多个环节,且这些环节在不同单位完成,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差错,因此标本的质量尤为重要。本站按武汉血液中心要求,制定《血样标本采集、交接、运输、保存和处理程序》,并对采集人员和标本运送人员进行了多轮培训,采血试管由血液中心提供,做到了标准一致。选择具备上岗资质的人员从事标本运送工作,并对运送过程中“冷链”严格控制,确保了标本质量。
3.5 必须高度重视标本运输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标本质量和标本与母袋信息的一致性是影响集中化检测质量最重要的两个因素[7]。有研究表明,将全血标本送到较远的实验室检测可导致ALT检测结果增高[8],从而提高血液报废率[9],究其原因可能是全血标本中红细胞内ALT活性是血清的7倍,经长途运输,即使标本肉眼观察不到溶血现象,ALT也会增高。本站的模拟运输试验证明,全血标本ALT增高的绝对值区间在0~15 U/L之间。运输150公里、100公里、80公里ALT平均增高分别是4.38 U/L、2.75 U/L和2.30 U/L,但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此种增高,对于ALT真实值接近临界值(40 U/L)的血液标本,有可能会造成血液的“无辜”报废,浪费宝贵的血液资源并对献血者招募、保留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虽然采取及时分离血浆的方法可大大克服运输对ALT检测结果的影响[10],但分样增加了工作环节,增大了工作量,并加大了标识错误的风险。在血液集中化检测实施过程中,如何防止标本远距离运输对ALT检测结果的影响,值得业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庆武,马孝英,王金玉,等.宁夏实行全区血液集中化检测工作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2):151-152.
[2] 张勇,姜标.血站集中化检测中几个关键点的控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3):209.
[3] 沈武,王迅.血液安全与集中化检测[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2):184-186.
[4] 胡文辉,程时平.跨地区集中化检测工作的几点认识和体会[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5):414-416.
[5] 程时平,王水应.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血液安全[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2):172-173.
[6] 吴敬林.调配血液复检结果的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4):380-381.
[7] 王先攀.安庆市血液集中化检测的现状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6,8(3):216-217.
[8] 江伟敏.血液标本运输性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0,22(3):39-40.
[9] 孙业富,夏爱萍.血站行政机构调整后降低ALT初筛血液报废率的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3):72-73.
[10] 贺才标,曾月安,田传林,等.血液标本运输对ALT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9):221-222.
(收稿日期:2013-01-17)
(本文编辑:王宇)
【关键词】 血液集中检测; 做法; 体会
为保障血液安全,提高血液检测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降低经血液途经传播疾病的风险,《血站管理办法》提出对采供血机构实行血液的集中化检测。本站自2009年9月起与湖北省武汉市血液中心实施血液集中化检测(本站血液标本送交武汉血液中心检测),3年来,整体运行良好。现将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1 集中检测实施前的准备
1.1 双方签署集中化检测合同,合同指定双方联络人,明确各自的法律责任及义务,规定检测费的收取标准及方式、检测标本运送时间及方式、检测结果的发布时间及方式。由本站指定标本运送人员(取得卫生部采供血机构上岗资格),并对其进行培训,上岗证和培训记录复印交武汉血液中心存档。
1.2 由唐山现代公司完成了本站血液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并与武汉血液中心管理系统实施对接,具备了以下功能:献血者档案、标本及血型信息能通过互联网上传至武汉血液中心、检测结果能通过互联网下传到本站血液管理网络而被直接接收利用。并保证上传和下传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1.3 本站按照武汉血液中心的要求制定《血样标本采集、交接、运输、保存和处理程序》、《检测报告的接收和利用程序》。对相关人员职责、采血试管规格、标本留取量、标签粘贴方法及位置、标本保存条件、包装及运输方式、运输途中注意事项、接收标准、再检标本的留取方式及质量标准、检测报告的接收利用、相关质量记录的填写等内容作出规定,并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1.4 标本运送箱的准备及确认,应使用密封信能良好的硬质运输箱,并对各种环境温度下冷源放置数量及保温性能进行确认,保证本地最高环境温度和最长运输时间条件下,运送箱内温度始终保持在2~10 ℃。
2 集中检测的实施
2.1 标本的采集 使用带浓缩枸橼酸钠抗凝剂的真空试管采集血液,采血试管由武汉血液中心统一提供。采血前认真核对献血者身份;采血中对采血袋和标本管的标识应连续完成,采血完毕后标本管和采血袋分离前应再次核对条形码,确保标识的一致性;标签应清晰、完整、粘贴牢固,条码粘贴的方向和部位一致;标本采集后尽快放入4 ℃冰箱保存。同时留取约13 cm血辫1段(作为武汉血液中心质控留样辫),于当天采血结束后移交供血科冷藏保存。供血科接收标本时核对数量、外观。对标识不清、容器破损、标本量不足、标本外泄污染、严重溶血应拒绝接收,体采科查找原因并从采血母袋重新采集血样。
2.2 标本送检前的放置 本站标本在送检前集中存放于供血科专用血液标本保存冰箱(标本保存冰箱的日常监控和质量管理要求同血液保存箱)。标本按采集时间分批集中保存,保存时保持管口封闭,垂直放置,避免剧烈震荡,标本保存冰箱温度设置为2~6 ℃,并每隔6~8 h观察记录温度1次。为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标本在2~6 ℃最多保存5 d。
2.3 标本运输和交接 供血科每次送集中检测标本之前,将本次运送标本(1天或几天的)在电脑上进行交接,并打印《血液留样信息》一式两份,同时将本次检测标本信息进行上传。供血科工作人员和标本运送者当面交接标本和血辫,并填写《集中检测标本运送及交接记录》、《血液留样信息》、《集中检测血样辫移交记录》一式两份。交接完成后立即放入血液专用运输箱,根据标本数量放置适量冷源,连同上述记录运送至武汉血液中心,运输途中,运送箱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颠簸和震荡。标本到达血液中心后,标本送交检验科,血样辫送交质管科,并做好交接记录(含开箱温度)。回站后将上述记录和上次检测报告原件交供血科保管,供血科定期交档案室存档。运送标本的同时,运送血样辫1段,一是用作血液中心的质控留样辫,二是供待检样本重新检验取样之用。如出现待检,本站根据检测报告,从采血母袋重新剪取血样辫并再次送样。血液中心明确了各种待检情况(待检项目为1个或多个)下血样辫重新送样的长度及标准。如出现血型待检或RH血型定型等情况,待检血样辫可能需送检多段。再次运送的血样辫由本站粘贴与原样辫一致的条形码,血样辫和母袋的一致性由我站负责。
2.4 检测结果的发布 由于在实施集中化检测前已对双方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对接,检测结果可直接发布到本站信息管理系统,结果发布当天传真《检验复检报告》、《血型更正记录》,正式报告则在下次送标本时带回。
2.5 传染病疫情报告 武汉血液中心负责抗-HIV阳性标本报送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证,本站负责提供该献血者的有关身份信息。
3 体会
3.1 集中化检测有利于整合资源,降低行政管理和血液检测成本[1],提高血液检测水平[2-4]。本站采供血量较小,同时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无力购制大型全自动检测设备。实行集中化检测,可充分利用武汉血液中心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力量,发挥血液中心的资源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检测规模的扩大,降低了检测成本,可节约有限的卫生资源[5]。武汉血液中心是本省科研、信息、技术水平最高的采供血机构,集中了一批高精尖的检测设备和高素质的人才,其检测流程、选择的试剂和方法相对合理。由血液中心承担周边较小血站的血液检测工作,可以提高血液检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性。这是小血站条件较简陋的实验室难以做到的。
3.2 有利于小血站集中人力物力,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的深入开展。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血量的逐年增加,血液供需矛盾日渐突出,集中检测后本站不再承担血液检测工作,原承担血液检测的工作人员调整到质量保证、献血宣传、献血服务等岗位,加大了农村无偿献血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拓展了采血服务范围,缓解了本市血液供应紧张的状况。 3.3 有利于简化血液调配程序,降低调配成本。目前,各血站对病毒标志物的综合检测能力差异较大[6],大多数血站均规定对跨区域调配的血液需进行重新检测。本站和周边另两家血站均由武汉血液中心进行集中化检测,由于检测结果来自同一实验室,因此,这4家血站之间调配血液无需重新检测。
3.4 血液检测是采供血的关键过程。检测标本经过采集、本站内交接保存、运送、武汉血液中心交接、核对、检测等多个环节,且这些环节在不同单位完成,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差错,因此标本的质量尤为重要。本站按武汉血液中心要求,制定《血样标本采集、交接、运输、保存和处理程序》,并对采集人员和标本运送人员进行了多轮培训,采血试管由血液中心提供,做到了标准一致。选择具备上岗资质的人员从事标本运送工作,并对运送过程中“冷链”严格控制,确保了标本质量。
3.5 必须高度重视标本运输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标本质量和标本与母袋信息的一致性是影响集中化检测质量最重要的两个因素[7]。有研究表明,将全血标本送到较远的实验室检测可导致ALT检测结果增高[8],从而提高血液报废率[9],究其原因可能是全血标本中红细胞内ALT活性是血清的7倍,经长途运输,即使标本肉眼观察不到溶血现象,ALT也会增高。本站的模拟运输试验证明,全血标本ALT增高的绝对值区间在0~15 U/L之间。运输150公里、100公里、80公里ALT平均增高分别是4.38 U/L、2.75 U/L和2.30 U/L,但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此种增高,对于ALT真实值接近临界值(40 U/L)的血液标本,有可能会造成血液的“无辜”报废,浪费宝贵的血液资源并对献血者招募、保留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虽然采取及时分离血浆的方法可大大克服运输对ALT检测结果的影响[10],但分样增加了工作环节,增大了工作量,并加大了标识错误的风险。在血液集中化检测实施过程中,如何防止标本远距离运输对ALT检测结果的影响,值得业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庆武,马孝英,王金玉,等.宁夏实行全区血液集中化检测工作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2):151-152.
[2] 张勇,姜标.血站集中化检测中几个关键点的控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3):209.
[3] 沈武,王迅.血液安全与集中化检测[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2):184-186.
[4] 胡文辉,程时平.跨地区集中化检测工作的几点认识和体会[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5):414-416.
[5] 程时平,王水应.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血液安全[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2):172-173.
[6] 吴敬林.调配血液复检结果的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4):380-381.
[7] 王先攀.安庆市血液集中化检测的现状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6,8(3):216-217.
[8] 江伟敏.血液标本运输性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0,22(3):39-40.
[9] 孙业富,夏爱萍.血站行政机构调整后降低ALT初筛血液报废率的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3):72-73.
[10] 贺才标,曾月安,田传林,等.血液标本运输对ALT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9):221-222.
(收稿日期:2013-01-17)
(本文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