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体现,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2020年1月7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向社会公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其中明确规定了语文高考的必备知识,第一项就是语言文字知识。同时“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更是体现出语言运用的重要性。因此,在新高考的背景下,语用板块的备考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高考的“依学设考”,充分备考,进而“以考促学”,使得学生真正获得高考需要的能力,符合高考的选拔要求。下面将通过试题分析来探究新高考语用考查的重点,同时给出相应的备考建议。
一、情境不变,考查多变
2020年的全国1、2、3卷仍然沿用了2019年的考查形式,以语段呈现,通过情境,分别考查了词语、语病、标点符号(破折号)、补写、衔接和压缩这六个能力点。试题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高考1、2卷、天津卷、浙江卷和江苏卷。
1.稳中有变,形式多样
从2019年的山东卷模拟卷开始,语用的考查就变成了1道选择题、1道填空题、1道修改题和2道简答题,考点涉及修辞手法、表达效果、补写、病句和压缩。今年的新高考全国1卷,也采用了此种形式,且考点也基本一致:破折号的用法、比喻、表达效果、病句和压缩。就此可以看出,考点集中于病句和压缩,说明语言使用的技能仍然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不同之处在于,新高考卷增加了对修辞和表达效果的考查,说明高考对于语言使用技能的要求,不仅要准确,还要表达流畅和优美。新高考卷和山东卷对语用考点的侧重,恰恰体现出这一点。题型增加了主观题,学生就很难再像做选择题那样,依据选项来猜度;而是必须对情境语段进行理解和分析,然后再将思考的结果,以准确流利的形式呈现出来。相较之前,这种方式其实增加了难度。
2.点活面广,能力升级
经过对全国三套卷、新高考两套卷和浙江天津江苏共8套卷的梳理,发现高考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考查形式如下: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高考对于考点的考查比较灵活且全面,不仅涉及到常见的标点符号、病句、连贯和压缩,而且对修辞和表达效果的考查有所侧重。说明语言文字是基础知识,高考更倾向让学生在情境中,正确熟练地使用语言技能,并领会语言的精妙之处。这其实是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选材多样,不拘一格
2020年的全国1、2、3套卷,选择的语段依次是《介绍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论述文)、《有氧运动于记忆的相关实验研究》(科普文)、《“天问一号”命名介绍》(新闻),涉及三类不同的文体,题材也侧重艺术与科学。
新高考卷则增加了新的文体。山东卷选择的两个语段,其一《“我”心满意足地吃门钉肉饼》,此为散文;其二是有关电子阅读的发展状况,文体是调查报告。说明高考所选用的语段不再局限为常见的论述文、科普文或者新闻,而是全面地涉及各个实用类文体甚至是文学类文体。语段的题材内容突出了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具有生活气息和社会意义。
4.主观为主,突出情境
主观为主,是指主观题的增加,如新高考1卷对病句修改放弃了选择题形式,而改为情境语段;同时还配合对修辞的考查,增加了表达效果类的题目。
倪文尖、张开在《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考试内容改革设计》中指出:“在考试内容改革的研究设计中,充分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对具体情境和典型任务的强调,将以具体情境为试题载体并设计多样、综合、开放的典型任务,从而让考生在复杂情境、多种角度和开放空间充分展示其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学习成果”[1],并将这一改革,“视作语文高考有史以来最大的理论创新”[2],可见新高考对情境的高度重视。重视情境,一则清晰地反映出高考的新导向,即能力考查为关键;二也是语言表达能力真正落到实处的体现,归根到底,语言的学习是为了使用,而生活中的语言情境都是鲜活且复杂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及备考过程当中,应将引导学生将必备知识转化为关键能力作为重点。
二、落实基础知识,提升关键能力
新高考卷的变化,充分体现出高考命题的原则: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应固化,以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所以我们备考的重点,不再是大量知识的重复,而是如何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关键能力。
1.备考重点:关键能力
【核心价值】让学生在考查情境中得到品格之美的浸润和熏陶;彰显语文科独特的美育特质,如语言文字精炼之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养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学科素养】基于表达目的或表达要求,充分考虑语境因素,使自己的表达目标清晰、对象明确、话题集中, 充实而简明、鲜明又生动。熟悉口语和书面语表达的一般规律和不同特点
【关键能力】(二)表达能力:1.语言策略与技能。语言策略与技能是指基于具体的语言情境,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目的,进行准确、连贯、得体表达的能力。要求为:(1)熟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常用规范字的字音、字义和字形;(2)掌握基本的语法规范和标点符号用法、语篇衔接的常用手段,以及常用的语用规则、修辞手段;(3)能根据具体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和交际情景,正确地遣词造句,准确地表情达意,有效完成交际任务。
【必备知识】语言文字知识。如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字词句法相关知识等。
由此可以看出,情境是实现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的载体,而学生需要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按要求展现出对应的语言技能,即关键能力。所以关键能力的备考是重中之重。如何将知识和考分转化为对关键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面临的新难题。
2.备考思路:重视情境
高考语文考查有四点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我们可以据此调整自己的备考思路。
①认真研究新高考卷,重视考试题型和考点的变化;②全面扎实地备考,依据《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明确语文科的定位和考查内容,以新的思路来备战高考;③有意识地将学生的必备知识转换为关键能力;④体现情境、语段的意义。这不仅是“应用性”特点的要求,更是体现语用关键能力的重要阵地,所以要予以高度重视。而如何在教学及备考的过程中,通过知识落实和结果评价,来关注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素养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此笔者给出以下三点建议:首先要加强语用运用能力考查;其次,要树立“大语用”的意识,即在语用中体现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第三,要重视在情境下进行语言基础题的练习。
3.备考资料:真题为主
在备考阶段,建议用好今年的全国5套卷和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的五套卷。特别是新高考1、2卷。今年的全国卷变化不大,但明年应该会发生变化。新高考卷可以作为变化方向的对照参考。
在备考过程中,仍然要对考点进行全面复习,如词语、病句、连贯等传统的语用知识点都需要认真准备;建议以情境类的题目为主,不建议练习没有情境的单项题目。
标点符号的运用要引起注意。今年的全国1卷和新高考1卷都涉及到了破折号的使用,说明高考对于基础语言知识的使用技能比较在意。
另外,表达效果类的题目要引起足够重视。2019年的山东模拟题考查了表达效果,2020年新高考全国1卷同样涉及到表达效果的问题,此项考查是对语言运用综合能力的考查,同时考查到学生的分析和鉴赏能力,涉及“语言建构与运用”和“审美鉴赏与创造”两方面核心素养,突出体现高考对关键能力的考查要求。
簡言之,在备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白考试的定位与功能、明确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熟悉试题情境的设计意图,方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1][2]倪文尖,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考试内容改革设计[J].语文建设,2020(03).
梁秋燕,广东省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教师。张月中,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教师。
一、情境不变,考查多变
2020年的全国1、2、3卷仍然沿用了2019年的考查形式,以语段呈现,通过情境,分别考查了词语、语病、标点符号(破折号)、补写、衔接和压缩这六个能力点。试题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高考1、2卷、天津卷、浙江卷和江苏卷。
1.稳中有变,形式多样
从2019年的山东卷模拟卷开始,语用的考查就变成了1道选择题、1道填空题、1道修改题和2道简答题,考点涉及修辞手法、表达效果、补写、病句和压缩。今年的新高考全国1卷,也采用了此种形式,且考点也基本一致:破折号的用法、比喻、表达效果、病句和压缩。就此可以看出,考点集中于病句和压缩,说明语言使用的技能仍然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不同之处在于,新高考卷增加了对修辞和表达效果的考查,说明高考对于语言使用技能的要求,不仅要准确,还要表达流畅和优美。新高考卷和山东卷对语用考点的侧重,恰恰体现出这一点。题型增加了主观题,学生就很难再像做选择题那样,依据选项来猜度;而是必须对情境语段进行理解和分析,然后再将思考的结果,以准确流利的形式呈现出来。相较之前,这种方式其实增加了难度。
2.点活面广,能力升级
经过对全国三套卷、新高考两套卷和浙江天津江苏共8套卷的梳理,发现高考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考查形式如下: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高考对于考点的考查比较灵活且全面,不仅涉及到常见的标点符号、病句、连贯和压缩,而且对修辞和表达效果的考查有所侧重。说明语言文字是基础知识,高考更倾向让学生在情境中,正确熟练地使用语言技能,并领会语言的精妙之处。这其实是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选材多样,不拘一格
2020年的全国1、2、3套卷,选择的语段依次是《介绍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论述文)、《有氧运动于记忆的相关实验研究》(科普文)、《“天问一号”命名介绍》(新闻),涉及三类不同的文体,题材也侧重艺术与科学。
新高考卷则增加了新的文体。山东卷选择的两个语段,其一《“我”心满意足地吃门钉肉饼》,此为散文;其二是有关电子阅读的发展状况,文体是调查报告。说明高考所选用的语段不再局限为常见的论述文、科普文或者新闻,而是全面地涉及各个实用类文体甚至是文学类文体。语段的题材内容突出了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具有生活气息和社会意义。
4.主观为主,突出情境
主观为主,是指主观题的增加,如新高考1卷对病句修改放弃了选择题形式,而改为情境语段;同时还配合对修辞的考查,增加了表达效果类的题目。
倪文尖、张开在《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考试内容改革设计》中指出:“在考试内容改革的研究设计中,充分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对具体情境和典型任务的强调,将以具体情境为试题载体并设计多样、综合、开放的典型任务,从而让考生在复杂情境、多种角度和开放空间充分展示其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学习成果”[1],并将这一改革,“视作语文高考有史以来最大的理论创新”[2],可见新高考对情境的高度重视。重视情境,一则清晰地反映出高考的新导向,即能力考查为关键;二也是语言表达能力真正落到实处的体现,归根到底,语言的学习是为了使用,而生活中的语言情境都是鲜活且复杂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及备考过程当中,应将引导学生将必备知识转化为关键能力作为重点。
二、落实基础知识,提升关键能力
新高考卷的变化,充分体现出高考命题的原则: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应固化,以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所以我们备考的重点,不再是大量知识的重复,而是如何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关键能力。
1.备考重点:关键能力
【核心价值】让学生在考查情境中得到品格之美的浸润和熏陶;彰显语文科独特的美育特质,如语言文字精炼之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养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学科素养】基于表达目的或表达要求,充分考虑语境因素,使自己的表达目标清晰、对象明确、话题集中, 充实而简明、鲜明又生动。熟悉口语和书面语表达的一般规律和不同特点
【关键能力】(二)表达能力:1.语言策略与技能。语言策略与技能是指基于具体的语言情境,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目的,进行准确、连贯、得体表达的能力。要求为:(1)熟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常用规范字的字音、字义和字形;(2)掌握基本的语法规范和标点符号用法、语篇衔接的常用手段,以及常用的语用规则、修辞手段;(3)能根据具体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和交际情景,正确地遣词造句,准确地表情达意,有效完成交际任务。
【必备知识】语言文字知识。如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字词句法相关知识等。
由此可以看出,情境是实现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的载体,而学生需要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按要求展现出对应的语言技能,即关键能力。所以关键能力的备考是重中之重。如何将知识和考分转化为对关键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面临的新难题。
2.备考思路:重视情境
高考语文考查有四点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我们可以据此调整自己的备考思路。
①认真研究新高考卷,重视考试题型和考点的变化;②全面扎实地备考,依据《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明确语文科的定位和考查内容,以新的思路来备战高考;③有意识地将学生的必备知识转换为关键能力;④体现情境、语段的意义。这不仅是“应用性”特点的要求,更是体现语用关键能力的重要阵地,所以要予以高度重视。而如何在教学及备考的过程中,通过知识落实和结果评价,来关注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素养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此笔者给出以下三点建议:首先要加强语用运用能力考查;其次,要树立“大语用”的意识,即在语用中体现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第三,要重视在情境下进行语言基础题的练习。
3.备考资料:真题为主
在备考阶段,建议用好今年的全国5套卷和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的五套卷。特别是新高考1、2卷。今年的全国卷变化不大,但明年应该会发生变化。新高考卷可以作为变化方向的对照参考。
在备考过程中,仍然要对考点进行全面复习,如词语、病句、连贯等传统的语用知识点都需要认真准备;建议以情境类的题目为主,不建议练习没有情境的单项题目。
标点符号的运用要引起注意。今年的全国1卷和新高考1卷都涉及到了破折号的使用,说明高考对于基础语言知识的使用技能比较在意。
另外,表达效果类的题目要引起足够重视。2019年的山东模拟题考查了表达效果,2020年新高考全国1卷同样涉及到表达效果的问题,此项考查是对语言运用综合能力的考查,同时考查到学生的分析和鉴赏能力,涉及“语言建构与运用”和“审美鉴赏与创造”两方面核心素养,突出体现高考对关键能力的考查要求。
簡言之,在备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白考试的定位与功能、明确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熟悉试题情境的设计意图,方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1][2]倪文尖,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考试内容改革设计[J].语文建设,2020(03).
梁秋燕,广东省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教师。张月中,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