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水利设计中加强对生态理念的认识与运用,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全面提高水利工程设计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综合能力是保证水利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本文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对生态理念在工程设计中的意义进行简述,同时对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水利工程;生态理念;设计
以往传统水利工程对生态问题考虑相对较少,很多项目在在实施后没有很好的实现水循环利用,导致后期增加了很大的投资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大大减少了水利工程的实际效率。所以建设水利工程不仅仅要考虑它自身的功能,在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后,我们还要考虑水利工程的运行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针对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将生态理念与水利工程相结合,在全面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同时,充分考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工程的安全、质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的目的。
1.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意义
1.1、贯彻落实了可持续发展观
随着我国社会贯彻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在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中使用生态环保的理念,就是为了响应号召,实现可持续发展观念,减少水利工程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坚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生态理念,有效的解决水利工程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
1.2、可充分发挥景观、人文等多个积极因素的作用
对于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将生态环保的理念融入到设计的过程中,这就说明了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重视工程的实用型的功能,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人文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效益,全面满足以生态要求为前提,设计出合理的水利工程,从而实现社会的发展和水利资源相互利用、协调统一。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之下,最终施工建造出来的水利工程工程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灌溉、发电、抗洪排涝等功能之外,还要和周边的工程相互融合,使得水利工程兼具景觀、休闲和娱乐的功能,给周边环境增添一定的风景。
1.3、坚持了我国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原则
随着我国现在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理念之下,应该将生态理念和环境保护考虑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实施,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基本不会影响到水利工程本身,这样既可以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全面持久的保证水利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2.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1、在防洪堤岸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堤岸设计是防洪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传统的堤岸结构一般选择在迎水面铺设浆砌片石或者砼板护坡作为防护工程,虽然起到了防洪作用,但是在另一方面浆砌片石或者砼板护坡却阻断了河水向两岸的渗透通道,两岸的植被也逐渐干枯而死,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的影响了周边的生态环境。随着自然防生原理和防生技术的不断运用,目前以草皮和乔灌木等植物相互结合而成的生态堤岸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草木或乔灌木植物施工建设成的堤岸护坡工程具有着极强的水土保持性,且植物茎干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过水断面的粗糙程度,防洪排涝功效显著。选择这种防洪生态堤岸需要注意在设计和建设的时候,对于植物的选择必须要合理。例如说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所处的环境和水土的自然条件等等,根据这些因素做出正确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采取合理的生态堤岸来进行设计,不仅可以达到防洪排涝效果而且还可以全面有效的提高堤岸结构水土保持性,最大限度的降低对河道的破坏和污染,有助于实现人和自然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
2.2、在河岸滩地防洪设计中的应用
河岸滩地具有较好的滞洪效果等,因此在进行整治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河岸滩滞洪效果明显等特点。经过大量的参考文献和实践证明,对于河岸滩地防洪设计过程中,如果仅考虑河岸线的顺直,这样做确实节省了一部分工程量,但也束窄了原河道断面,使得水流速度更快,两岸护坡因高速水流冲刷破坏率增大,维护费用也随之增加。因此在进行防护设计的过程中,尽量使建筑物建在原有的河岸线上,多利用原有的河岸滩并在河岸滩地上种植一些植物。对于防护的植物可以优先选择耐水淹的植被,这样不仅防洪效果显著,而且基本不会破坏周边自然环境,达到了两者兼顾的效应。
2.3、在灌溉渠道设计的应用
在对于灌溉渠道设计规划的过程中,考虑到与工程相关因素的同时还必须要和山水生态等相关的规划相互结合,最大限度的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的相互结合。如对于建在牧区或者山区的渠道,每隔一段距离在渠道上设计一处动物饮水槽解决野生动物饮水的问题,另外在野生动物经常走牧道与渠道交叉处根据高程在渠道上设置涵洞或者便桥,便于野生动物通行等。对于建在田间的渠道,可以在灌溉渠道的两侧种植适合当地栽种的树木,树木可起到防风的作用,另外树木可以提供阴影,缓和水温变化,对田间农作物和周围生态用水都有利。
2.4、在节水灌溉项目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短缺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新疆作为缺水的地区在全国率先实施了节水灌溉工程,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为新疆水资源腾出了更多的利用空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以往的农田节水灌溉设计来看,工程设计及用水量大多只考虑农作物,而对于农田周边的生态用水(如引水渠附近的林带、植被等)没有含在设计当中。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沟畦灌农田内有较为完善的灌溉渠系,在灌溉农作物的同时也兼顾满足了周边的生态用水。而实施节水灌溉项目后田间很多渠系都被取消填平变成了基本农田,有些项目根据地势条件将原有的引水支、斗渠改成了地埋管道引水从而实现了自压供水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若不考虑周边生态用水,势必影响到原有的生态系统。目前在实施节水灌溉项目的地方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渠道两边的植被、树木及田间的防风林带由于原来的渠系被取消,地面管道设计又没有单独给它预留供水管,导致这些树木和植被逐渐因缺水干枯而死,不仅失去了防风的作用而且对周边的环境还造成了很不利的的影响。另外田间渠道基本都被取消,农田长时间使用喷、滴灌节水技术而得不到大水漫灌,农田也会慢慢的出现盐碱化,严重影响作物产量。
因此在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要对生态用水单独考虑,如在引水干管上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处供生态用水的放水阀,并考虑其用水时间和用水量,使之两者兼顾达到比较合理的效果,另外在采用喷、滴灌方式的农田里,设计管道铺设间距时要考虑保留田间主要灌水渠道,做到两者相互不影响,保证今后农田漫灌压碱时的需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对于把生态理念应用到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去,并不是要把工程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一些因素全部都解决,这也是不现实的。对于设计单位来说,要不断的加强和完善自身对生态理念的认识,将这种理念融入到设计的过程中,把水利工程中的那些影响生态的因素降到最低,做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以水定发展,统筹协调生态和生产用水,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尊重河流,善待河流,保护河流,促使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崔世彬,张庆华,马静,曹三海.小型水利工程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评价[J].人民黄河,2011(8).
[2]郝志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的环境管理与保护措施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0(11).
[3]蓝天.对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工程设计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200.
[4]陈汝梅.浅谈对水利工程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运用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21:311.
【关键词】 水利工程;生态理念;设计
以往传统水利工程对生态问题考虑相对较少,很多项目在在实施后没有很好的实现水循环利用,导致后期增加了很大的投资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大大减少了水利工程的实际效率。所以建设水利工程不仅仅要考虑它自身的功能,在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后,我们还要考虑水利工程的运行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针对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将生态理念与水利工程相结合,在全面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同时,充分考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工程的安全、质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的目的。
1.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意义
1.1、贯彻落实了可持续发展观
随着我国社会贯彻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在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中使用生态环保的理念,就是为了响应号召,实现可持续发展观念,减少水利工程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坚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生态理念,有效的解决水利工程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
1.2、可充分发挥景观、人文等多个积极因素的作用
对于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将生态环保的理念融入到设计的过程中,这就说明了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重视工程的实用型的功能,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人文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效益,全面满足以生态要求为前提,设计出合理的水利工程,从而实现社会的发展和水利资源相互利用、协调统一。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之下,最终施工建造出来的水利工程工程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灌溉、发电、抗洪排涝等功能之外,还要和周边的工程相互融合,使得水利工程兼具景觀、休闲和娱乐的功能,给周边环境增添一定的风景。
1.3、坚持了我国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原则
随着我国现在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理念之下,应该将生态理念和环境保护考虑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实施,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基本不会影响到水利工程本身,这样既可以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全面持久的保证水利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2.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1、在防洪堤岸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堤岸设计是防洪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传统的堤岸结构一般选择在迎水面铺设浆砌片石或者砼板护坡作为防护工程,虽然起到了防洪作用,但是在另一方面浆砌片石或者砼板护坡却阻断了河水向两岸的渗透通道,两岸的植被也逐渐干枯而死,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的影响了周边的生态环境。随着自然防生原理和防生技术的不断运用,目前以草皮和乔灌木等植物相互结合而成的生态堤岸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草木或乔灌木植物施工建设成的堤岸护坡工程具有着极强的水土保持性,且植物茎干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过水断面的粗糙程度,防洪排涝功效显著。选择这种防洪生态堤岸需要注意在设计和建设的时候,对于植物的选择必须要合理。例如说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所处的环境和水土的自然条件等等,根据这些因素做出正确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采取合理的生态堤岸来进行设计,不仅可以达到防洪排涝效果而且还可以全面有效的提高堤岸结构水土保持性,最大限度的降低对河道的破坏和污染,有助于实现人和自然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
2.2、在河岸滩地防洪设计中的应用
河岸滩地具有较好的滞洪效果等,因此在进行整治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河岸滩滞洪效果明显等特点。经过大量的参考文献和实践证明,对于河岸滩地防洪设计过程中,如果仅考虑河岸线的顺直,这样做确实节省了一部分工程量,但也束窄了原河道断面,使得水流速度更快,两岸护坡因高速水流冲刷破坏率增大,维护费用也随之增加。因此在进行防护设计的过程中,尽量使建筑物建在原有的河岸线上,多利用原有的河岸滩并在河岸滩地上种植一些植物。对于防护的植物可以优先选择耐水淹的植被,这样不仅防洪效果显著,而且基本不会破坏周边自然环境,达到了两者兼顾的效应。
2.3、在灌溉渠道设计的应用
在对于灌溉渠道设计规划的过程中,考虑到与工程相关因素的同时还必须要和山水生态等相关的规划相互结合,最大限度的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的相互结合。如对于建在牧区或者山区的渠道,每隔一段距离在渠道上设计一处动物饮水槽解决野生动物饮水的问题,另外在野生动物经常走牧道与渠道交叉处根据高程在渠道上设置涵洞或者便桥,便于野生动物通行等。对于建在田间的渠道,可以在灌溉渠道的两侧种植适合当地栽种的树木,树木可起到防风的作用,另外树木可以提供阴影,缓和水温变化,对田间农作物和周围生态用水都有利。
2.4、在节水灌溉项目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短缺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新疆作为缺水的地区在全国率先实施了节水灌溉工程,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为新疆水资源腾出了更多的利用空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以往的农田节水灌溉设计来看,工程设计及用水量大多只考虑农作物,而对于农田周边的生态用水(如引水渠附近的林带、植被等)没有含在设计当中。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沟畦灌农田内有较为完善的灌溉渠系,在灌溉农作物的同时也兼顾满足了周边的生态用水。而实施节水灌溉项目后田间很多渠系都被取消填平变成了基本农田,有些项目根据地势条件将原有的引水支、斗渠改成了地埋管道引水从而实现了自压供水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若不考虑周边生态用水,势必影响到原有的生态系统。目前在实施节水灌溉项目的地方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渠道两边的植被、树木及田间的防风林带由于原来的渠系被取消,地面管道设计又没有单独给它预留供水管,导致这些树木和植被逐渐因缺水干枯而死,不仅失去了防风的作用而且对周边的环境还造成了很不利的的影响。另外田间渠道基本都被取消,农田长时间使用喷、滴灌节水技术而得不到大水漫灌,农田也会慢慢的出现盐碱化,严重影响作物产量。
因此在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要对生态用水单独考虑,如在引水干管上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处供生态用水的放水阀,并考虑其用水时间和用水量,使之两者兼顾达到比较合理的效果,另外在采用喷、滴灌方式的农田里,设计管道铺设间距时要考虑保留田间主要灌水渠道,做到两者相互不影响,保证今后农田漫灌压碱时的需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对于把生态理念应用到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去,并不是要把工程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一些因素全部都解决,这也是不现实的。对于设计单位来说,要不断的加强和完善自身对生态理念的认识,将这种理念融入到设计的过程中,把水利工程中的那些影响生态的因素降到最低,做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以水定发展,统筹协调生态和生产用水,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尊重河流,善待河流,保护河流,促使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崔世彬,张庆华,马静,曹三海.小型水利工程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评价[J].人民黄河,2011(8).
[2]郝志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的环境管理与保护措施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0(11).
[3]蓝天.对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工程设计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200.
[4]陈汝梅.浅谈对水利工程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运用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2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