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的教学生活化,是指我们的饿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将教材知识与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周围生活、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等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课堂教学,最终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充分体现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统一。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亮点,这必然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实施教学生活化问题做些探讨。
一、高中思想政治实施教学生活化应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
1、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科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饿课程模块。”新课程《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并在具体内容上也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对象,如生活与消费、投资与创业、文化与生活等,说明新课程非常关注学生实际、社会生活,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学改变过去教学内容的“假”、“大”、“空”,从教材知识中走出来,紧密联系实际,用现实生活呈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活化知识,提高能力。
2、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是与时具进地处理教材、提高驾驭教材能力的必然要求。
教材的目标指向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一条途径,它不是唯一的途径。虽然新教材已经与时具进地放进了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知识,但教材编写出来以后,总是落后于瞬息万变的实际,很多现货的事例、数字已不适用于课堂教学。更何况,教材本身就是共性知识的概括,而学生的生活却因时间、地方、民族等千差万别。所以,作为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做教材的奴隶,不能仅凭教材去贴近生活;相反,政治教师应该加强学习,认真研究吃透教材和大纲,联系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周围的生活素材,与时具进地处理教材,把生活中鲜活的深受学生欢迎的内容融合到教学中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关注和贴近学生生活,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意义: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实施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将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和大自然相融合,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而获取得个体的自由与发展。
二、高中思想政治实施教学生活化的路径选择
1、关注国家重大政策调整,实现教材理论与大方针的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理论性强,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习往往没有兴趣,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就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夸美纽斯说:“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当我们处于宽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更加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国家政策方针涉及全国人民的生活,让学生关注和了解,不仅会使他们增强学习兴趣,创设快乐的课堂,而且能使他们关心国内外重大事件,把所学知识与政策方针有机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从而增强他们执行国家政策方针的自觉性。如:在《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我国的主要税种》的教学中,我列举了个人所得法修改的修改材料:2005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审议通过了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这个起征点的改变,涉及面广,影响面很大,教学中我紧密结合我国的税收的性质作用,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创设了具有生活气息的政治课堂环境,同时引导学生从学过的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分配制度等多角度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迁移发散,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宏观调控》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有关房地产政策变化:2005年5月国务院转发了由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做好稳定房价工作的意见》及2006年5月国家建设部出台的房产必须购买5年后转让,否则要全部征收营业税,控制住房按揭贷款的比率,房地产开发商的楼盘必须有70%以上的住房属于较小的解困房等学生对此兴致比较高,并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理论极为有用,提高了学习兴趣。
2、关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理论与地方生活资源结合。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或多或少了解当时当地的现实,对周边社会生活倍感亲切,渴望能从所学知识中找到它的理论依据。教材中的例子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离学生生活较远很难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共鸣。所以我非常重视将我们当地的经济社会生活现实引进政治课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例如:在《三大产业》教学中,让学生分析讨论我们三明沙县2006年举行的小吃节,通过对沙县小吃带来的就业增多,提高经济效益等,使学生明确第三产业对地方乃至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又如:2005年底,我们尤溪县举行自来水价格调整听证会,决定对城区自来水进行调整,即由原来的每吨0.5元调高到每吨1.2元。由此引发学生两方面的思考:一是价格上调的原因——价值决定价格,同时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二是价格上调带来的后果——价格反过来影响供水关系,价格上调给城区居民消费造成影响。学生非常兴趣课堂思维活跃,讨论热烈。
3、关注学生日常生活消费习惯,实现理论和生活原形的结合。
新课程要求政治课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为此我们作为政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如贴近学生的案例,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消费原型中学习研究政治学科知识、领悟政治道理,并将穴道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生活导入——教学分析——回归生活。如:《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己列举同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良消费习惯,穿名牌、用名牌,同学过生日送礼,甚至办酒席,造成学习之外的消费支出不断上升,瞒目攀比使得一些同学经济负担过重學业成绩下降;还有些同学热衷于过外传进来的节日,像圣诞节,情人节等,而忘记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让学生自由讨论这些行为的是与非,进而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达到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教学目标。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教学生活化的教学实践思路
1 教学内容“生活化”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应当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为其努力方向。开放性就是要承认教材内容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绝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应把学生生活中接触的政治内容也纳入到课堂中来,借助实例向学生讲述抽象而深奥的政治理论。例如讲述“我国国家职能”时,联系我国政府在抗震救灾中所作所为的一系列事实,既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感,也增强了说服力。多元性就是要课堂教学内容立足于多角度来探讨政治问题和看待社会现象。例如讲解“合理消费观”时,不要让学生形成“合理消费”即节俭观点,而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家庭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量入为出才是积极而合理的消费观,这样才能既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也不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生成性就是要教学内容依据教学过程的“实时”需要而自发呈现,使教学内容的生成成为学生创造性的动态活动的一部分。例如学习“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时,学生对“科学技术是属于物质范畴还是意识范畴”的思考与讨论,在交流、互动中,自然联想到新中国的成就与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发展,使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教学内自然呈现,并在生动的感悟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模式“生活化”
为了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教师必须结束“三一时代”(即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用丰富的教学模式使政治课堂“亲近”生活。一是实践法。理论总是来源于实践,最终还要用于服务实践。实践法能将所学的政治理论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参与中生发兴趣,兴趣又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价值观内容”时,如果在回溯中历数伟人、英雄、模范和科学家让学生有一种距离感,很难产生情感共鸣。但如果让学生走入生活,走入社会,挖掘身边让人感动的生活故事,就会“让事实说话”,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模拟法。模拟法是一种通过模拟来再现发生我们身边的事例、从而理解政治知识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卖方和买方市场的特征”时,如果仅将两者特征详细而全面地呈现给学生,遇到解决具体的问题的时候,常出现把二者混淆的情况。如果采用模拟法,即先找三名女生扮演在文具商城卖书包的卖家,一名男生扮演在文具商城买书包的买家,再进行角色互换(要求,卖书包的卖家要将书包卖掉;买书包的买家要买到书包)。通过模拟讨价还价,学生自己就总结出“卖方和买方市场的特征”。三是娱乐法。在日常生活中,从小品、音乐、诗歌到漫画等等都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如果能借助文娱形式诠释政治理论知识,有着教师单纯说理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例如在讲授“股票、债券和保险”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股票、债券及保险等投资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赵本山、高秀敏和范伟的小品《心病》,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不但轻松地接受了书本的理论知识,而且思考起以后如何为自己的家庭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投资方案。
3、教学过程“生活化”
如果按照教育家陶行知理论:“学校是小社会,社会是大学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那么,任何教学的过程都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高中政治教学过程“生活化”,就是要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在课堂中再现,课堂在生活中生动,这样的教学过程主要涉及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导入。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
高中政治新教材编写体现了生活化特征,学生阅读中就可以感知到生活近在咫尺。如果再加上生活化的课堂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会被调起来,就能更好地启发学生联想、分析、归纳。例如讲“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多媒体课件播放《迎宾曲》后,再给学生回放“第十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开幕式录像。用这些真实而熟悉的材料导入新课,能立即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二是理解。学生的求知欲被生活化的导入调动起来之后,各知识点的讲解与剖析就可以运用实例去解释、分析。例如讲“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时,教师用“腳与鞋的关系”的关系来说明,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很容易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活化的比喻将复杂政治理论简单化,形象化,学生感觉到政治知识并不枯燥,就蕴含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之中。三是应用。从生活与教学的关系上说,生活就是教学,教学要通过应用才能显示其效果。教师在学以致用的目的下,可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对政治理论加以应用,让应用的过程成为学生深入社会、探究生活和思考人生的体验过程。例如在讲完“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之后,可以向学生布置如下的作业:调查近几年房价增长过快而手机价格下降过快的原因,并结合例子加以说明。这样生活化设计作业,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政治,生活中时时有政治。
总之,实施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一方面能拓展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生的学习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与课本知识相融合,使他们在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而获得个体的自由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要不断更新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鲜活的生活内容为载体,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将课本理论与生活实践有机融合,最终实现教学回归生活。
一、高中思想政治实施教学生活化应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
1、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科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饿课程模块。”新课程《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并在具体内容上也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对象,如生活与消费、投资与创业、文化与生活等,说明新课程非常关注学生实际、社会生活,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学改变过去教学内容的“假”、“大”、“空”,从教材知识中走出来,紧密联系实际,用现实生活呈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活化知识,提高能力。
2、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是与时具进地处理教材、提高驾驭教材能力的必然要求。
教材的目标指向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一条途径,它不是唯一的途径。虽然新教材已经与时具进地放进了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知识,但教材编写出来以后,总是落后于瞬息万变的实际,很多现货的事例、数字已不适用于课堂教学。更何况,教材本身就是共性知识的概括,而学生的生活却因时间、地方、民族等千差万别。所以,作为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做教材的奴隶,不能仅凭教材去贴近生活;相反,政治教师应该加强学习,认真研究吃透教材和大纲,联系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周围的生活素材,与时具进地处理教材,把生活中鲜活的深受学生欢迎的内容融合到教学中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关注和贴近学生生活,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意义: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实施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将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和大自然相融合,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而获取得个体的自由与发展。
二、高中思想政治实施教学生活化的路径选择
1、关注国家重大政策调整,实现教材理论与大方针的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理论性强,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习往往没有兴趣,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就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夸美纽斯说:“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当我们处于宽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更加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国家政策方针涉及全国人民的生活,让学生关注和了解,不仅会使他们增强学习兴趣,创设快乐的课堂,而且能使他们关心国内外重大事件,把所学知识与政策方针有机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从而增强他们执行国家政策方针的自觉性。如:在《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我国的主要税种》的教学中,我列举了个人所得法修改的修改材料:2005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审议通过了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这个起征点的改变,涉及面广,影响面很大,教学中我紧密结合我国的税收的性质作用,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创设了具有生活气息的政治课堂环境,同时引导学生从学过的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分配制度等多角度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迁移发散,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宏观调控》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有关房地产政策变化:2005年5月国务院转发了由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做好稳定房价工作的意见》及2006年5月国家建设部出台的房产必须购买5年后转让,否则要全部征收营业税,控制住房按揭贷款的比率,房地产开发商的楼盘必须有70%以上的住房属于较小的解困房等学生对此兴致比较高,并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理论极为有用,提高了学习兴趣。
2、关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理论与地方生活资源结合。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或多或少了解当时当地的现实,对周边社会生活倍感亲切,渴望能从所学知识中找到它的理论依据。教材中的例子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离学生生活较远很难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共鸣。所以我非常重视将我们当地的经济社会生活现实引进政治课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例如:在《三大产业》教学中,让学生分析讨论我们三明沙县2006年举行的小吃节,通过对沙县小吃带来的就业增多,提高经济效益等,使学生明确第三产业对地方乃至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又如:2005年底,我们尤溪县举行自来水价格调整听证会,决定对城区自来水进行调整,即由原来的每吨0.5元调高到每吨1.2元。由此引发学生两方面的思考:一是价格上调的原因——价值决定价格,同时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二是价格上调带来的后果——价格反过来影响供水关系,价格上调给城区居民消费造成影响。学生非常兴趣课堂思维活跃,讨论热烈。
3、关注学生日常生活消费习惯,实现理论和生活原形的结合。
新课程要求政治课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为此我们作为政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如贴近学生的案例,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消费原型中学习研究政治学科知识、领悟政治道理,并将穴道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生活导入——教学分析——回归生活。如:《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己列举同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良消费习惯,穿名牌、用名牌,同学过生日送礼,甚至办酒席,造成学习之外的消费支出不断上升,瞒目攀比使得一些同学经济负担过重學业成绩下降;还有些同学热衷于过外传进来的节日,像圣诞节,情人节等,而忘记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让学生自由讨论这些行为的是与非,进而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达到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教学目标。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教学生活化的教学实践思路
1 教学内容“生活化”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应当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为其努力方向。开放性就是要承认教材内容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绝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应把学生生活中接触的政治内容也纳入到课堂中来,借助实例向学生讲述抽象而深奥的政治理论。例如讲述“我国国家职能”时,联系我国政府在抗震救灾中所作所为的一系列事实,既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感,也增强了说服力。多元性就是要课堂教学内容立足于多角度来探讨政治问题和看待社会现象。例如讲解“合理消费观”时,不要让学生形成“合理消费”即节俭观点,而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家庭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量入为出才是积极而合理的消费观,这样才能既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也不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生成性就是要教学内容依据教学过程的“实时”需要而自发呈现,使教学内容的生成成为学生创造性的动态活动的一部分。例如学习“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时,学生对“科学技术是属于物质范畴还是意识范畴”的思考与讨论,在交流、互动中,自然联想到新中国的成就与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发展,使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教学内自然呈现,并在生动的感悟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模式“生活化”
为了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教师必须结束“三一时代”(即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用丰富的教学模式使政治课堂“亲近”生活。一是实践法。理论总是来源于实践,最终还要用于服务实践。实践法能将所学的政治理论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参与中生发兴趣,兴趣又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价值观内容”时,如果在回溯中历数伟人、英雄、模范和科学家让学生有一种距离感,很难产生情感共鸣。但如果让学生走入生活,走入社会,挖掘身边让人感动的生活故事,就会“让事实说话”,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模拟法。模拟法是一种通过模拟来再现发生我们身边的事例、从而理解政治知识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卖方和买方市场的特征”时,如果仅将两者特征详细而全面地呈现给学生,遇到解决具体的问题的时候,常出现把二者混淆的情况。如果采用模拟法,即先找三名女生扮演在文具商城卖书包的卖家,一名男生扮演在文具商城买书包的买家,再进行角色互换(要求,卖书包的卖家要将书包卖掉;买书包的买家要买到书包)。通过模拟讨价还价,学生自己就总结出“卖方和买方市场的特征”。三是娱乐法。在日常生活中,从小品、音乐、诗歌到漫画等等都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如果能借助文娱形式诠释政治理论知识,有着教师单纯说理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例如在讲授“股票、债券和保险”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股票、债券及保险等投资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赵本山、高秀敏和范伟的小品《心病》,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不但轻松地接受了书本的理论知识,而且思考起以后如何为自己的家庭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投资方案。
3、教学过程“生活化”
如果按照教育家陶行知理论:“学校是小社会,社会是大学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那么,任何教学的过程都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高中政治教学过程“生活化”,就是要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在课堂中再现,课堂在生活中生动,这样的教学过程主要涉及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导入。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
高中政治新教材编写体现了生活化特征,学生阅读中就可以感知到生活近在咫尺。如果再加上生活化的课堂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会被调起来,就能更好地启发学生联想、分析、归纳。例如讲“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多媒体课件播放《迎宾曲》后,再给学生回放“第十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开幕式录像。用这些真实而熟悉的材料导入新课,能立即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二是理解。学生的求知欲被生活化的导入调动起来之后,各知识点的讲解与剖析就可以运用实例去解释、分析。例如讲“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时,教师用“腳与鞋的关系”的关系来说明,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很容易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活化的比喻将复杂政治理论简单化,形象化,学生感觉到政治知识并不枯燥,就蕴含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之中。三是应用。从生活与教学的关系上说,生活就是教学,教学要通过应用才能显示其效果。教师在学以致用的目的下,可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对政治理论加以应用,让应用的过程成为学生深入社会、探究生活和思考人生的体验过程。例如在讲完“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之后,可以向学生布置如下的作业:调查近几年房价增长过快而手机价格下降过快的原因,并结合例子加以说明。这样生活化设计作业,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政治,生活中时时有政治。
总之,实施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一方面能拓展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生的学习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与课本知识相融合,使他们在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而获得个体的自由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要不断更新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鲜活的生活内容为载体,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将课本理论与生活实践有机融合,最终实现教学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