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来西亚國家基建公司计划在吉隆坡苏丹街地底兴建车站,征用地面34家老店,业主群起反抗:事件意外引发人们对吉隆坡历史及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吉隆坡闹市苏丹街是众多國内外游客到访的地区,当地业主近百年来安居乐业,过着平静的生活。不过,在8月间他们的生活开始不平静,一批来自土地局的官员突击到访,并带来了晴天霹雳的消息:由于要兴建地底捷运站,他们的老店屋将被征用。
吉隆坡市中心的捷运建造工程由國家基建公司负责,其中一个车站选择在繁忙的苏丹街,为了避免破坏市容,当局决定把车站建在地底下,而由于“担心地底建造工程会影响地面店屋的建筑结构与安全”,当局决定征用地面34间老店屋,受影响的历史建筑物包括:曾在60年代凡香港粤剧团成员访马时必拜访的人镜白话剧社、茨厂街最后一家茶楼——玉壶轩、乐安酒店等。受影响的业主很快组织起来,并寻找当地在野党议员的协助,进行一场无法预知结局的老店屋保卫战,以保护祖先留下的祖业,保护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遗迹。
主要是由华人拥有
苏丹街(Jalan Sultan)与著名的茨厂街(当局称为唐人街)毗邻,是早期华人开辟吉隆坡最早落足的街道之一。这条街的店屋主要是由华人所拥有,他们的生意具有独特的历史,世代相传,一些已经传到第三代,因此非常珍贵。古迹保护学者张集强指出,苏丹街是在1873年建构,当年苏丹阿都沙末到吉隆坡时,由于当地没有皇宫,大部分时间是借宿当地华裔老板的住家。后来人们在附近的山坡建造一间皇宫让他居住,而山脚下的这条街道就被命名为“苏丹街”。
捍卫苏丹街老店屋业主代表林月娇表示,苏丹街在华人文化中占一席重要位置,不是当局可以以赔偿换取征用土地那么简单;她强调,文化古迹无法以金钱来计算。也是私立思特雅大学建筑系讲师的张集强说,吉隆坡很少有这么古老的街道,苏丹街除了其历史样貌可以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其装载的集体记忆跨越了多个世代及族群,这种代表城市历史以及民众认同感的街道,在吉隆坡已经越来越少,一旦拆除消失了,意味吉隆坡市民的共同记忆及认同感又缺少了一块。他表示,一旦苏丹街的老店屋被拆除改建购物商城,它必将影响与其相依为命的著名旅游点茨厂街,在发展的洪流中。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的居民将被冲走,无以依靠将造成另一个社会问题。
为了发展而做出的牺牲?
吉隆坡捷运系统路线全长51公里,共涉及31站,其中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的7站将是地下站,其他24站则是高架系统。这项估计耗资350亿至500亿马元(约117亿至167亿美元)的大型工程将在今年11月动工,预计在2016年竣工,2017年开始运转。一些地区的居民在听证会上反对在他们的家园建造捷运,成功迫使当局改变路线,苏丹街的业主既要捷运。也希望捷运能带动该区的经济活动,不过却不希望当局征用他们的老店屋,以维护本身的利益。
面对业主的反对,國家基建公司工程发展部主任祖基菲里指出,当地下捷运站和轨道的建筑工程进行时,必须拆除地面上受影响的建筑物,以免工程造成地陷,导致建筑物崩塌。不过,受影响的业主对当局这种解释完全不能接受,他们指出,政府在吉隆坡市中心建造庞大的排水系统精明隧道时,并没有征用地上的土地,可见大马拥有地下建筑技术;同时,香港与新加坡等地区建筑地底捷运系统也无需征用地面土地,为何偏偏大马需要那么做?在无法说服业主后,祖基菲里搬出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为了发展,有时候人们要做出一些牺牲。”
然而,人们认为当局意图征用苏丹街老店屋,除了是为了迎合独立体育馆未来的发展之用,包括衔接计划兴建100層楼高的摩天大楼,同时也要贯彻当局的捷运计划思维:以地产发展养活捷运运作。
地铁上盖地产的暴利
在吉隆坡捷运系统计划开工前,负责捷运工程的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高层代表到香港取经,此行让他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香港捷运是由捷运站地面的产业发展来资助的。在野党行动党议员潘检伟指责國家基建公司征用苏丹街土地用意,并非为了在地下100尺处兴建地下捷运通道,而是“为了劫夺苏丹街土地,作为私人利益”;他说,國家土地法典允许当局在不影响地面产业情况下征用地下土地,作为兴建隧道、停车场或水管等用途,他要当局解释为何欲强行征用在捷运站建成后必将带动经济活动的地面老店屋?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会长钟廷森指出,相关地段产业在捷运建成后可能升值,政府不能因此否决业主应该享有的利益;他认为政府不应该涉及产业发展,而动用法令获取土地对业主是不公平的。
当地议员方贵伦则呼吁全马华人社团一致反对政府征用茨厂街及苏丹街店屋建地铁站计划,他认为,华人社团在这个时候应发挥1999年反对征用吉隆坡广东义山的精神,力保同样象征华族历史的苏丹街。
为了聚集力量抗衡政府庞大的机制,苏丹街和茨厂街业主除了成立捍卫百年老店小组,同时在网上设立脸书,争取世人支持。苏丹街土地是否会被征用还是未知数,但通过此次事件,人们对吉隆坡的历史及古建筑保护的意识明显已经提高,这并非政府或受影响的业主所想象得到的效应。
吉隆坡闹市苏丹街是众多國内外游客到访的地区,当地业主近百年来安居乐业,过着平静的生活。不过,在8月间他们的生活开始不平静,一批来自土地局的官员突击到访,并带来了晴天霹雳的消息:由于要兴建地底捷运站,他们的老店屋将被征用。
吉隆坡市中心的捷运建造工程由國家基建公司负责,其中一个车站选择在繁忙的苏丹街,为了避免破坏市容,当局决定把车站建在地底下,而由于“担心地底建造工程会影响地面店屋的建筑结构与安全”,当局决定征用地面34间老店屋,受影响的历史建筑物包括:曾在60年代凡香港粤剧团成员访马时必拜访的人镜白话剧社、茨厂街最后一家茶楼——玉壶轩、乐安酒店等。受影响的业主很快组织起来,并寻找当地在野党议员的协助,进行一场无法预知结局的老店屋保卫战,以保护祖先留下的祖业,保护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遗迹。
主要是由华人拥有
苏丹街(Jalan Sultan)与著名的茨厂街(当局称为唐人街)毗邻,是早期华人开辟吉隆坡最早落足的街道之一。这条街的店屋主要是由华人所拥有,他们的生意具有独特的历史,世代相传,一些已经传到第三代,因此非常珍贵。古迹保护学者张集强指出,苏丹街是在1873年建构,当年苏丹阿都沙末到吉隆坡时,由于当地没有皇宫,大部分时间是借宿当地华裔老板的住家。后来人们在附近的山坡建造一间皇宫让他居住,而山脚下的这条街道就被命名为“苏丹街”。
捍卫苏丹街老店屋业主代表林月娇表示,苏丹街在华人文化中占一席重要位置,不是当局可以以赔偿换取征用土地那么简单;她强调,文化古迹无法以金钱来计算。也是私立思特雅大学建筑系讲师的张集强说,吉隆坡很少有这么古老的街道,苏丹街除了其历史样貌可以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其装载的集体记忆跨越了多个世代及族群,这种代表城市历史以及民众认同感的街道,在吉隆坡已经越来越少,一旦拆除消失了,意味吉隆坡市民的共同记忆及认同感又缺少了一块。他表示,一旦苏丹街的老店屋被拆除改建购物商城,它必将影响与其相依为命的著名旅游点茨厂街,在发展的洪流中。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的居民将被冲走,无以依靠将造成另一个社会问题。
为了发展而做出的牺牲?
吉隆坡捷运系统路线全长51公里,共涉及31站,其中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的7站将是地下站,其他24站则是高架系统。这项估计耗资350亿至500亿马元(约117亿至167亿美元)的大型工程将在今年11月动工,预计在2016年竣工,2017年开始运转。一些地区的居民在听证会上反对在他们的家园建造捷运,成功迫使当局改变路线,苏丹街的业主既要捷运。也希望捷运能带动该区的经济活动,不过却不希望当局征用他们的老店屋,以维护本身的利益。
面对业主的反对,國家基建公司工程发展部主任祖基菲里指出,当地下捷运站和轨道的建筑工程进行时,必须拆除地面上受影响的建筑物,以免工程造成地陷,导致建筑物崩塌。不过,受影响的业主对当局这种解释完全不能接受,他们指出,政府在吉隆坡市中心建造庞大的排水系统精明隧道时,并没有征用地上的土地,可见大马拥有地下建筑技术;同时,香港与新加坡等地区建筑地底捷运系统也无需征用地面土地,为何偏偏大马需要那么做?在无法说服业主后,祖基菲里搬出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为了发展,有时候人们要做出一些牺牲。”
然而,人们认为当局意图征用苏丹街老店屋,除了是为了迎合独立体育馆未来的发展之用,包括衔接计划兴建100層楼高的摩天大楼,同时也要贯彻当局的捷运计划思维:以地产发展养活捷运运作。
地铁上盖地产的暴利
在吉隆坡捷运系统计划开工前,负责捷运工程的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高层代表到香港取经,此行让他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香港捷运是由捷运站地面的产业发展来资助的。在野党行动党议员潘检伟指责國家基建公司征用苏丹街土地用意,并非为了在地下100尺处兴建地下捷运通道,而是“为了劫夺苏丹街土地,作为私人利益”;他说,國家土地法典允许当局在不影响地面产业情况下征用地下土地,作为兴建隧道、停车场或水管等用途,他要当局解释为何欲强行征用在捷运站建成后必将带动经济活动的地面老店屋?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会长钟廷森指出,相关地段产业在捷运建成后可能升值,政府不能因此否决业主应该享有的利益;他认为政府不应该涉及产业发展,而动用法令获取土地对业主是不公平的。
当地议员方贵伦则呼吁全马华人社团一致反对政府征用茨厂街及苏丹街店屋建地铁站计划,他认为,华人社团在这个时候应发挥1999年反对征用吉隆坡广东义山的精神,力保同样象征华族历史的苏丹街。
为了聚集力量抗衡政府庞大的机制,苏丹街和茨厂街业主除了成立捍卫百年老店小组,同时在网上设立脸书,争取世人支持。苏丹街土地是否会被征用还是未知数,但通过此次事件,人们对吉隆坡的历史及古建筑保护的意识明显已经提高,这并非政府或受影响的业主所想象得到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