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干式厌氧消化工艺中甲烷转化率及其限制性因素

来源 :环境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ang4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餐厨垃圾的有机组成是影响其干式厌氧消化甲烷转化率的重要因素。通过批量实验并结合混料模型设计,以馒头、豆腐和食用油分别代表餐厨垃圾中多糖类、蛋白质类和脂质类为主的底物,研究餐厨垃圾有机组成对干式厌氧消化各有机组分降解率、甲烷产生量的影响;并探讨了餐厨垃圾有机组分降解对甲烷转化率的限制性因素。结果表明,多糖、蛋白质和脂质的平均降解率分别为62.87%、41.96%和29.62%;餐厨垃圾中多糖和蛋白质比例的增加会显著降低甲烷转化率,而脂质比例的增加显著提升了甲烷转化率。此外,高多糖比例的餐厨垃圾干式厌氧消化可
其他文献
以静态脱硫和杀菌性能评价为依据,通过脱硫主剂与杀菌主剂的筛选、优化及复配,最终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脱硫杀菌剂。实验结果表明,该药剂的表观硫容与杀菌效率分别达800 mg·L-1和99%,且不具有金属腐蚀性,与原油及油田各类助剂的配伍性良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油井硫化氢质量浓度可由8000 mg·m-3降至0,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由100000个·mL-1降至10个·mL-1以下,并能维持1~7 d,治理效果显著。上述结果可
系统分析了美国环境保护署从污染地块风险管控的酝酿阶段、形成阶段到发展阶段的演变历程,阐述其内涵逐步深化、在地块治理中采取风险管控的比重逐渐升高、动态全过程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以及公众参与制度逐步完善的演变特征。基于此,提出了对我国污染地块风险管控的几点启示,即:明确内涵及路径,实现弯道超车;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强化示范推广;完善地块全周期管理,注重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