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不见,再次登门拜访胡亚东先生,发现他言谈依旧爽朗,对音乐还是痴迷、沉迷。只是音乐的欣赏有了些随性、随意,少了些刻意,每日必然有一两个小时的MP4音乐与他相伴,而不再依赖音响。
15岁,他组建了四重奏团
胡亚东最近一次欣赏音乐会,是半年前参加老同学资中筠的钢琴音乐会,现场有一位12岁小朋友拉小提琴为她伴奏。
资中筠以82岁的年龄,钢琴弹得这么棒,让胡亚东感概、叹服。
“音乐在我生命中是伴随我时间最长的,甚至胜过我的专业化学。” 一谈到音乐,胡亚东便兴致盎然。他中学就读于一所很有名的教会学校,从那时开始,他就迷恋上了音乐,70多年一直没停。
早在1942年,年仅15岁的他就同几个朋友组建了一个四重奏团。其中,现已经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的杨儒怀当时曾担任大提琴手,杨儒怀的哥哥杨周怀担任中提琴手,胡亚东则担任小提琴手。他们这个四重奏团参与了好几次公演。
痴迷音乐的他在报考大学时,曾打算踏入音乐系大门,但一想到“玩音乐挣不到钱,难以维持生计”,还是忍痛而选择了化学研究这条路。
尽管后来是搞化学了,但同时有了更多的机会来满足他对音乐的浓厚欲望。胡亚东后来的人生岁月,化学研究、玩音乐并驾齐驱,还不时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着。
谈起音乐欣赏,胡亚东滔滔不绝,评起音乐家他头头是道。他对音乐不仅是爱好,而且有较深的研究。他是享誉京城的乐评人,极富音乐造诣和天分。他写过60多篇音乐评论文章,他还出版了一本《听,听勃拉姆斯》的音乐欣赏随笔。这些音乐随笔言简意赅、画龙点睛、丰富优美、见地新颖,具有独特魅力。
上世纪50年代,胡亚东到苏联留学,有机会就去听音乐会,贝多芬的“交响乐”、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以及苏联那些有名的演奏家的音乐会大部分都听了。他还到列宁格勒冬宫等处参观著名的雕塑和美术作品,真是大开眼界。这使他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在圣彼得堡他曾有一年听数十场音乐会的经历,收藏的各类音乐唱片3000多张。20世纪80年代,中央乐团的指挥石叔诚准备去西班牙演出,到处寻找一张莫扎特的钢琴四重奏唱片,最后是在胡亚东家里找到的,石叔诚颇感意外。
15年,和陆卓明的知音岁月
谈到他的爱好音乐的经历,胡亚东就不能不提到陆卓明。陆卓明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的世界经济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是原燕京大学校长陆志伟之子。
他俩保持了15年的音乐友谊,一直到1994年陆卓明离世,这段音乐友谊不得不戛然而止。那段时间两人都认为找到了真正的知音,共同欣赏、探讨、评论音乐。
“十几年,太短了,但是这也是很难得的机遇,人生能有几个知音!几个十年!从短短十几年的交往中,我们都深深体会着音乐的友谊,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的光彩。”
胡亚东说,对于喜欢音乐的人甚至音乐家,广泛聆听不同演奏家演奏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不但是必须而且是必然的。
上世纪80年代末的十多年中,陆卓明和胡亚东几乎把西方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新古典主义、民族风格等19世纪以前的名曲都听遍了。而且某些名曲还收集了多种演奏风格的录音反复聆听。
“卓明的音乐修养比我高,他的钢琴弹得很好,”胡亚东说,他见到过陆卓明的学生们称赞陆卓明讲课之美,“这大概也和他深厚的音乐修养有关。曾听说他招考研究生时,甚至除了专业地理外,必须喜欢音乐,否则不收!真是妙极了。”
1983年胡亚东到巴黎任职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他享受了音乐。巴黎的音乐生活是非常丰富的,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几乎天天数场,但胡亚东却因为阮囊羞涩,几年也没听过几次。但唱片可多次聆听,选择余地又广阔,他便选择了后者,几乎每星期都得买几张。就是在这段时间,他差不多跑遍了巴黎的唱片店,两年多时间收集了上千张唱片。而且几乎把每张唱片都录成盒式录音带,分期分批托人带回北京给陆卓明欣赏。那时候他们每月会书函往来,通信的内容都是对这上千种录音的分析和讨论。
爱乐人生趣事多
在胡亚东的爱乐人生中,自然还有不少趣事。一次,他随中国科学院代表团出访以色列,当时的以色列外交部副部长雅戈尔博士设宴招待代表团。席间,胡亚东和雅戈尔闲聊起了音乐。令雅戈尔吃惊的是,“一个中国科学家竟然对犹太籍的音乐家了如指掌”。饭吃到一半,雅戈尔竟然邀请他一起去听当晚的一场莫扎特的音乐会,他俩硬是把十多位中、以双方客人包括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孙鸿烈等人丢下,“这的确是一次非常有趣的遭遇。”
“音乐的确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如果兼之有丰富的文化素养,一般不会做坏事,强大的美可以抑制丑的滋长。”胡亚东感慨,音乐的美是难以名状的,那强烈的可以震撼人心,委婉的可以催人泪下,悠长的可以令人深思。
不仅喜欢音乐,胡亚东还是一位“杂学家”,爱好广泛,文化情趣浓厚。他喜欢诗词,是中关村诗社的创始人之一;他喜欢摄影,数码相机就有很多,荷花、牡丹、月季、仙人掌、郁金香等各种花卉照片有上万张;他喜欢养花、收藏奇石瓷器;他对书法绘画、评酒品茶也颇感兴趣;他喜欢读书,古今中外他感兴趣的书刊尽收囊中,书柜直到天花板。
胡亚东是自然科学家,但对文学、历史、哲学、美学以及图书情报学等多有涉猎。他是高分子化学家,但对其他化学领域和化学交叉学科甚至一些不搭界的学科也比较熟悉。
谈到科学和艺术,胡亚东认为,自然科学家在接触文学和艺术时,可在他们的思想中注入更多的感情和激情,他会从另一个角度开阔自己的思路。
就教育而言,以前在中国曾强调过“通才教育”,后来受苏联的影响,更多培养“专才”,在胡亚东看来,其实工程师也不是机械的,没有艺术素质的工程师难以做出一流的工作。
胡亚东认为文化素质是中华美的灵魂。他说中国科学院作为科学文化机构,文化气息是每个科研机构应该具备的。为此他曾主张在化学所大楼设一个类似沙龙似的咖啡厅,让大家在这种宽松、和谐、高雅、友好的氛围中谈科学、谈文化、谈艺术,以文会友,以情会友。
今天,胡亚东仍然在享受着他多样爱好的人生:“有人说我不好好研究化学,却热衷于那么多爱好,看上去有点另类,其实正是这种另类,使我不但在化学上取得了成功,而且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用‘另眼’看世界,你将体会到海阔天空的美好。”
胡亚东说,对一个人来说有广博的知识和多种爱好,无疑对生活和工作都能起到丰富的作用。
他写过一首自题诗很令人玩味:
专业未探深,杂学似精通。
喜交天下客,聪颖不超人。
谈笑生风趣,笔下有深情。
才情来众生,任随你我评。
(责编:萧茵)
胡亚东(1927~),北京人。高分子化学家和社会活动家。1949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51年赴苏联列宁格勒苏维埃化工学院读研究生,1955年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主要从事乳液共聚合反应机理研究,早期以双烯类化合物共聚为主,与合成橡胶关系密切。
1956年中国决定自行研制导弹、原子弹;1957年美国将氟橡胶作为第一号禁运物资;1959年胡亚东首次合成中国第一块氟橡胶。
在胡亚东的人生经历中,曾经参加过三次国家科学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并都成为化学学科的主要执笔人之一。这种特殊的经历也让他的视野延展到更为广阔的大科学领域。
15岁,他组建了四重奏团
胡亚东最近一次欣赏音乐会,是半年前参加老同学资中筠的钢琴音乐会,现场有一位12岁小朋友拉小提琴为她伴奏。
资中筠以82岁的年龄,钢琴弹得这么棒,让胡亚东感概、叹服。
“音乐在我生命中是伴随我时间最长的,甚至胜过我的专业化学。” 一谈到音乐,胡亚东便兴致盎然。他中学就读于一所很有名的教会学校,从那时开始,他就迷恋上了音乐,70多年一直没停。
早在1942年,年仅15岁的他就同几个朋友组建了一个四重奏团。其中,现已经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的杨儒怀当时曾担任大提琴手,杨儒怀的哥哥杨周怀担任中提琴手,胡亚东则担任小提琴手。他们这个四重奏团参与了好几次公演。
痴迷音乐的他在报考大学时,曾打算踏入音乐系大门,但一想到“玩音乐挣不到钱,难以维持生计”,还是忍痛而选择了化学研究这条路。
尽管后来是搞化学了,但同时有了更多的机会来满足他对音乐的浓厚欲望。胡亚东后来的人生岁月,化学研究、玩音乐并驾齐驱,还不时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着。
谈起音乐欣赏,胡亚东滔滔不绝,评起音乐家他头头是道。他对音乐不仅是爱好,而且有较深的研究。他是享誉京城的乐评人,极富音乐造诣和天分。他写过60多篇音乐评论文章,他还出版了一本《听,听勃拉姆斯》的音乐欣赏随笔。这些音乐随笔言简意赅、画龙点睛、丰富优美、见地新颖,具有独特魅力。
上世纪50年代,胡亚东到苏联留学,有机会就去听音乐会,贝多芬的“交响乐”、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以及苏联那些有名的演奏家的音乐会大部分都听了。他还到列宁格勒冬宫等处参观著名的雕塑和美术作品,真是大开眼界。这使他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在圣彼得堡他曾有一年听数十场音乐会的经历,收藏的各类音乐唱片3000多张。20世纪80年代,中央乐团的指挥石叔诚准备去西班牙演出,到处寻找一张莫扎特的钢琴四重奏唱片,最后是在胡亚东家里找到的,石叔诚颇感意外。
15年,和陆卓明的知音岁月
谈到他的爱好音乐的经历,胡亚东就不能不提到陆卓明。陆卓明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的世界经济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是原燕京大学校长陆志伟之子。
他俩保持了15年的音乐友谊,一直到1994年陆卓明离世,这段音乐友谊不得不戛然而止。那段时间两人都认为找到了真正的知音,共同欣赏、探讨、评论音乐。
“十几年,太短了,但是这也是很难得的机遇,人生能有几个知音!几个十年!从短短十几年的交往中,我们都深深体会着音乐的友谊,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的光彩。”
胡亚东说,对于喜欢音乐的人甚至音乐家,广泛聆听不同演奏家演奏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不但是必须而且是必然的。
上世纪80年代末的十多年中,陆卓明和胡亚东几乎把西方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新古典主义、民族风格等19世纪以前的名曲都听遍了。而且某些名曲还收集了多种演奏风格的录音反复聆听。
“卓明的音乐修养比我高,他的钢琴弹得很好,”胡亚东说,他见到过陆卓明的学生们称赞陆卓明讲课之美,“这大概也和他深厚的音乐修养有关。曾听说他招考研究生时,甚至除了专业地理外,必须喜欢音乐,否则不收!真是妙极了。”
1983年胡亚东到巴黎任职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他享受了音乐。巴黎的音乐生活是非常丰富的,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几乎天天数场,但胡亚东却因为阮囊羞涩,几年也没听过几次。但唱片可多次聆听,选择余地又广阔,他便选择了后者,几乎每星期都得买几张。就是在这段时间,他差不多跑遍了巴黎的唱片店,两年多时间收集了上千张唱片。而且几乎把每张唱片都录成盒式录音带,分期分批托人带回北京给陆卓明欣赏。那时候他们每月会书函往来,通信的内容都是对这上千种录音的分析和讨论。
爱乐人生趣事多
在胡亚东的爱乐人生中,自然还有不少趣事。一次,他随中国科学院代表团出访以色列,当时的以色列外交部副部长雅戈尔博士设宴招待代表团。席间,胡亚东和雅戈尔闲聊起了音乐。令雅戈尔吃惊的是,“一个中国科学家竟然对犹太籍的音乐家了如指掌”。饭吃到一半,雅戈尔竟然邀请他一起去听当晚的一场莫扎特的音乐会,他俩硬是把十多位中、以双方客人包括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孙鸿烈等人丢下,“这的确是一次非常有趣的遭遇。”
“音乐的确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如果兼之有丰富的文化素养,一般不会做坏事,强大的美可以抑制丑的滋长。”胡亚东感慨,音乐的美是难以名状的,那强烈的可以震撼人心,委婉的可以催人泪下,悠长的可以令人深思。
不仅喜欢音乐,胡亚东还是一位“杂学家”,爱好广泛,文化情趣浓厚。他喜欢诗词,是中关村诗社的创始人之一;他喜欢摄影,数码相机就有很多,荷花、牡丹、月季、仙人掌、郁金香等各种花卉照片有上万张;他喜欢养花、收藏奇石瓷器;他对书法绘画、评酒品茶也颇感兴趣;他喜欢读书,古今中外他感兴趣的书刊尽收囊中,书柜直到天花板。
胡亚东是自然科学家,但对文学、历史、哲学、美学以及图书情报学等多有涉猎。他是高分子化学家,但对其他化学领域和化学交叉学科甚至一些不搭界的学科也比较熟悉。
谈到科学和艺术,胡亚东认为,自然科学家在接触文学和艺术时,可在他们的思想中注入更多的感情和激情,他会从另一个角度开阔自己的思路。
就教育而言,以前在中国曾强调过“通才教育”,后来受苏联的影响,更多培养“专才”,在胡亚东看来,其实工程师也不是机械的,没有艺术素质的工程师难以做出一流的工作。
胡亚东认为文化素质是中华美的灵魂。他说中国科学院作为科学文化机构,文化气息是每个科研机构应该具备的。为此他曾主张在化学所大楼设一个类似沙龙似的咖啡厅,让大家在这种宽松、和谐、高雅、友好的氛围中谈科学、谈文化、谈艺术,以文会友,以情会友。
今天,胡亚东仍然在享受着他多样爱好的人生:“有人说我不好好研究化学,却热衷于那么多爱好,看上去有点另类,其实正是这种另类,使我不但在化学上取得了成功,而且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用‘另眼’看世界,你将体会到海阔天空的美好。”
胡亚东说,对一个人来说有广博的知识和多种爱好,无疑对生活和工作都能起到丰富的作用。
他写过一首自题诗很令人玩味:
专业未探深,杂学似精通。
喜交天下客,聪颖不超人。
谈笑生风趣,笔下有深情。
才情来众生,任随你我评。
(责编:萧茵)
胡亚东(1927~),北京人。高分子化学家和社会活动家。1949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51年赴苏联列宁格勒苏维埃化工学院读研究生,1955年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主要从事乳液共聚合反应机理研究,早期以双烯类化合物共聚为主,与合成橡胶关系密切。
1956年中国决定自行研制导弹、原子弹;1957年美国将氟橡胶作为第一号禁运物资;1959年胡亚东首次合成中国第一块氟橡胶。
在胡亚东的人生经历中,曾经参加过三次国家科学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并都成为化学学科的主要执笔人之一。这种特殊的经历也让他的视野延展到更为广阔的大科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