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绝之处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ong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朱元思书》,吴均向友人叙述了自己乘船从富阳到桐庐所见的“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以及自己“独绝”的内心感受。
  作者写山,从三个方面表现其“天下独绝”的特点。
  山势争高,是一绝。作者写山,首先突出的是山“争高直指”的充满生命力的態势。前两句“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点明夹在富春江两岸的山之“高”,且用“皆生寒树”之“寒”来烘托其高,“寒”是因为缺少光照,缺少光照是因为山高。接下来“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赋予静止的没有生命的山以动态的奋发向上的力量,它们凭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形成无数个山峰。此外,文中还有两处从侧面表现山势高:一处是开篇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天山共色”一方面是因为“风烟俱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山高入天际,山和天融为一体;另一处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因为山势高,峡谷深,才会让“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空山天籁,是又一绝。激石的泉水“泠泠作响”,相互和鸣的好鸟“嘤嘤成韵”,蝉“千转不穷”,猿“百叫无绝”,汇成一曲自然的颂歌,让寂静的山谷有了灵动的生命力。作者描写这些空山天籁之音,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以声写静,这些自然之音反衬出山谷的幽静,让人有“窥谷忘反”之感;二是通过这些声音衬托山势的高耸参天,连绵不断,只有在深山中,在连绵的山谷中,才会有这样的天籁之音。
  在昼犹昏,也是一绝。作者乘舟出游,从富阳到桐庐,一路行来,仰望山势争高,侧听空山天籁,头顶上横斜的树枝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偶尔行船到枝条交映稀疏处,才能从枝条间见到阳光。行文到结尾,作者再次转入对静态视觉形象“山林”的描写,通过“有时见日”的幽暗景象再次侧面表现山势之高之绵延。
  思维迁移
  文中,作者不仅写出了“山之绝”,还写出了“水之绝”,表达出了“情之绝”,请你找出文中写水的句子,具体分析其中之“绝”。
  
  
其他文献
深夜11点多,我独自一人坐在灯下,背着那些枯燥的诗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不行,实在太困了,我忍不住要在桌子上趴一会儿……  “孩子,醒醒!”   我揉揉眼,眼前的景象渐渐清晰起来:一个中年人,戴着高高的帽子,下巴上的胡子向下垂去,颇有些仙风道骨。见我醒来,他问道:“汝为何独自一人卧于山上?”我看看自己,竟然穿着古人的衣服!我问道:“先生何许人也?为何会独自一人在山中?”   那人
期刊
“雨后江岸天破晓/老舟新客知多少/远山见竹林芳草……”车里的CD循环播放着《燕归巢》,诗意的歌词,温婉的歌声,传递着浓浓的爱。车行驶在山路上,转了一个又一个弯。  虽是艳阳高照,虽是暑气蒸腾,田鹏和吉芳却没有感受到丝毫的热意,他们双手托着腮,一言不发地望着窗外疾驰而去的阔叶杨树。  记忆从内心深处复活过来,那仿佛随时都会坍塌的阴暗的泥屋;没有围栏的庭院里,那四只散养的鹅;只要下雨就会散发出腐烂味的
期刊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红军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
期刊
埃德加·斯诺是谁?一名美国记者。他来中国干什么?采访写作。他为什么名留青史?因为他发现了“新大陆”,“大陆”名为“中国共产党”!他还是一名天文学家,发现了被国民党统治下层层乌云所遮蔽的一颗颗星星……这些熠熠生辉的红星,是照亮中国四万万劳苦人民的希望,璀璨了世界的东方!   在《红星照耀中国》的故事里有四种人:一种是满怀理想,有着伟大抱负的追梦者;一种是碌碌无为,只为活命的墙头草;一种是欺压劳苦民众
期刊
王维栽种的银杏,挺立在雨后的河岸,树皮满是裂纹的粗壮的主杆,被水淋成了黑色。从叶子上流下的水,继续洗濯着树皮。它实在是老了,呈现着一种挣扎的状态。它已经在辋川生长了千年之久。  王维在辋川的别墅,在开始是宋之问的,这个喜欢歌功颂德的诗人,以媚附权贵而得宠朝廷,但最终的下场却是被赐死。王维迁往辋川的时候,宋之问已经作古,那么他是如何购得这里的别墅呢?我能猜测的只是,辋川的美一定迷惑了王维,不然,他怎
期刊
王績一生遭遇坎坷,三仕三隐。贞观中出任太乐丞,旋又告归隐居东皋。《野望》便写于此时。诗歌表达了诗人归隐后孤独、寂寞的心境。  首联借动作暗示孤苦无依的内心感受。傍晚时分,诗人在水边走走停停,踱来踱去,抬头远望,想找一个可以让灵魂栖息的地方。可是,世界之大,“我”这颗孤独的心,何处可以安放?这一联,诗人借助动词“望”,写出寻找心灵栖息之所的无助;借助动词“徙倚”,写出内心的矛盾和彷徨;而“欲何依”则
期刊
近日,西安街头出现了一条为“低头族”设计的专用通道,该通道宽约1米,写着“低头族专用通道”,“低头族”可在上面一边玩手机一边走路。对此,有市民觉得挺好,可以提高安全保障;也有市民认为,走路就不应该玩手机,不能纵容“低头族”。  ——《扬子晚报》2018年6月5日  @吕少嘚啵嘚:从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上来看,长期低头看手机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只有当事人自觉控制自己,适当减少使用手机时间,才是最重
期刊
与《作文周刊》相识的时间并不是很长。那是2015年的11月,当时与我同教毕业班的黄老师因《作文周刊》频频向他约稿,他忙不过来。  “罗老师,你来做吧。”  “黄老师,我做作文稿件?做不来的。”  “试试看嘛,我让卢编辑加你QQ。”  “卢编辑,您好!作文这一块不是我的强项,但我爱学习,做事有耐心,您好好带带我!”  “罗老师好!您先做一版‘写作指津’吧。我把样稿发您。”  卢编辑上午把样稿发我,我
期刊
参加完社团活动,我和伙伴们正准备冲下楼打会儿篮球,谁知天公不作美,雨点噼里啪啦地落下来。  打了电话,让父母来接。没过多久,伙伴们都被接走了,留我一人独守原地,看着大雨。  淋雨的感觉会很爽吧,披挂着“细雨”,与父母在雨中相遇,也是很浪漫的吧。这么想着,我踏上了回家的路。  只觉得一股清凉,雨滴打在了脸上,划出一道曲线,流入了衣襟。似乎因为有了先锋,雨点争先恐后地做着相同的事。我忙缩紧脖子,抱紧书
期刊
我学习的特点之一,是重思考,不太重记忆。在读私塾的时候,有“回讲制度”,就是在老师讲过书后,学生去复习两三天,然后,讲给老师听。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回讲”的情况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在“回讲”时,常比一般同学讲得好。有人说我的记忆力好,把老師讲的话全记熟了,其实不是。我是用思考帮助记忆。由于听老师讲的时候,经过思考,完全理解了他讲的意思,所以就记得准确。因为我爱思考,所以不管读什么书,总愿意自己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