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人的标准指的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道德品质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使人才具有良好的的心理素质,已成为全社会的要求。学生的成长、家长的厚望、学校各项教育计划的实施,最后都得落到班主任的双肩上。心理辅导工作做得好,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引进心理辅导是十分必要的。
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
中学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个性进一步凸显。在做学生心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体现师生人格的平等。班主任如果居高临下,虽然有时可以较快的“解决”一些事情,但实际上,学生更内在的真实感受得不到宣泄,更深层的矛盾得不到表露和解决,结果必然只是在表面上消除了一些现象,而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并易导致师生的隔阂甚至对立,使师生双方都感受到挫败。所谓“教成人,结成冤”的现象,往往也是由此产生的。
尊重学生人格平等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要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不因学生性别、相貌、成绩等方面的差别而歧视他(她),使每个学生都有向上进取的机会。班主任的歧视行为和偏爱行为,容易使学生产生自负心理、逆反心理、嫉妒心理、自卑心理等,给整个班级工作带来许多不利。尊重学生人格平等,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亲其师,信其道”,由此使心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
善于使用“同感”
使用“同感”,即“自他相换”,“用对方的眼睛看世界”。教师必须走到学生中,认真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平等相处,和他们产生共鸣。乐学生们所乐,悲学生们所悲。这有利于学生表达出更真实的内在感受,有利于发现学生更内在更全面的矛盾。初二上学期,同学反映,班里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经常在一起。我知道后,暗中观察了几天,果然如此,但我并没有轻率地断定他们是早恋,更没有认为他思想有什么问题。我找机会分别同他们谈话,谈话中我没有批评他们,只是像是无意似的谈起自已中学时代的青春萌动的感觉和我对青春期男女生关系的看法。我始终没有批评他们,更没有歧视他们。但他们分明感到了我话里的含意。我还送给了那位女同学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葡萄小的时候请不要摘它,因为它是酸的;要想甜,请等到它成熟的时候。”以后两人的关系一直很正常。
因此,班主任的“同感”,会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自己人”、“朋友”的感觉。很多时候,仅凭建立起良好的“同感”基础,不少心理问题即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架设沟通桥梁,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学生由于受到家庭、性别、智力、身体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同的心理障碍,班主任在加以矫正时,要以良师益友的身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架设起沟通桥梁,通过个别谈心,开设“心之声”信箱,“心里话”周记,自由作文,与学生作讨论式的沟通等方式,让学生倾诉喜怒哀乐,敞开心扉,及早了解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多方位、多角度为学生做心理疏导,让每位学生都微笑度过每一天。
对后进生的心理疏导更要以爱动其心,以理导其行,用赏识的目光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多微笑,多赞美,多关心,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真诚的期盼,从而自觉学习、奋发向上,发挥自己的潜能。
要善挖掘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
“因果律不仅适用于现象,也同样适用于精神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自我意识迅猛发展,对其错误观点和有悖社会规范的行为,不一定总是简单地训导。班主任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这些问题本身,更要挖掘出形成这些问题的诱因,针对这些诱因进行剖析,方能收到“釜底抽薪”之效。以前有个男生找我,说自己十分苦恼,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所以成绩也一落千丈。经过探究和了解,原来是在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中学后,由于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他目睹了他母亲卖血给他凑学费的情景。结果从那时起他就有了一种犯罪感。成绩不理想时这种感觉更加强烈,由此而形成恶性循环。当这个症结找出来后,他从心底感到这是个畸形的反射,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相当清晰的自我反省,不久之后,这个学生就摆脱了这种阴影,又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
注意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班主任一方面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向家长客观而艺术地介绍其子女在校的表现和真实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家访、电话等形式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班主任要主动、积极地向学生家长指出他们对子女进行的不恰当的教育和批评,有分寸地、适当地向家长提出教育学生的正确要求,帮助学生家长提高教育子女的艺术性和教育理论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身兼教学与管理的班主任老师要用心灵去塑造心灵。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我们文明施教,让学生远离心理伤害,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作者单位:西藏日喀则地区吉隆县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
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
中学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个性进一步凸显。在做学生心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体现师生人格的平等。班主任如果居高临下,虽然有时可以较快的“解决”一些事情,但实际上,学生更内在的真实感受得不到宣泄,更深层的矛盾得不到表露和解决,结果必然只是在表面上消除了一些现象,而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并易导致师生的隔阂甚至对立,使师生双方都感受到挫败。所谓“教成人,结成冤”的现象,往往也是由此产生的。
尊重学生人格平等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要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不因学生性别、相貌、成绩等方面的差别而歧视他(她),使每个学生都有向上进取的机会。班主任的歧视行为和偏爱行为,容易使学生产生自负心理、逆反心理、嫉妒心理、自卑心理等,给整个班级工作带来许多不利。尊重学生人格平等,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亲其师,信其道”,由此使心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
善于使用“同感”
使用“同感”,即“自他相换”,“用对方的眼睛看世界”。教师必须走到学生中,认真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平等相处,和他们产生共鸣。乐学生们所乐,悲学生们所悲。这有利于学生表达出更真实的内在感受,有利于发现学生更内在更全面的矛盾。初二上学期,同学反映,班里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经常在一起。我知道后,暗中观察了几天,果然如此,但我并没有轻率地断定他们是早恋,更没有认为他思想有什么问题。我找机会分别同他们谈话,谈话中我没有批评他们,只是像是无意似的谈起自已中学时代的青春萌动的感觉和我对青春期男女生关系的看法。我始终没有批评他们,更没有歧视他们。但他们分明感到了我话里的含意。我还送给了那位女同学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葡萄小的时候请不要摘它,因为它是酸的;要想甜,请等到它成熟的时候。”以后两人的关系一直很正常。
因此,班主任的“同感”,会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自己人”、“朋友”的感觉。很多时候,仅凭建立起良好的“同感”基础,不少心理问题即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架设沟通桥梁,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学生由于受到家庭、性别、智力、身体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同的心理障碍,班主任在加以矫正时,要以良师益友的身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架设起沟通桥梁,通过个别谈心,开设“心之声”信箱,“心里话”周记,自由作文,与学生作讨论式的沟通等方式,让学生倾诉喜怒哀乐,敞开心扉,及早了解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多方位、多角度为学生做心理疏导,让每位学生都微笑度过每一天。
对后进生的心理疏导更要以爱动其心,以理导其行,用赏识的目光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多微笑,多赞美,多关心,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真诚的期盼,从而自觉学习、奋发向上,发挥自己的潜能。
要善挖掘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
“因果律不仅适用于现象,也同样适用于精神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自我意识迅猛发展,对其错误观点和有悖社会规范的行为,不一定总是简单地训导。班主任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这些问题本身,更要挖掘出形成这些问题的诱因,针对这些诱因进行剖析,方能收到“釜底抽薪”之效。以前有个男生找我,说自己十分苦恼,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所以成绩也一落千丈。经过探究和了解,原来是在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中学后,由于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他目睹了他母亲卖血给他凑学费的情景。结果从那时起他就有了一种犯罪感。成绩不理想时这种感觉更加强烈,由此而形成恶性循环。当这个症结找出来后,他从心底感到这是个畸形的反射,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相当清晰的自我反省,不久之后,这个学生就摆脱了这种阴影,又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
注意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班主任一方面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向家长客观而艺术地介绍其子女在校的表现和真实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家访、电话等形式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班主任要主动、积极地向学生家长指出他们对子女进行的不恰当的教育和批评,有分寸地、适当地向家长提出教育学生的正确要求,帮助学生家长提高教育子女的艺术性和教育理论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身兼教学与管理的班主任老师要用心灵去塑造心灵。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我们文明施教,让学生远离心理伤害,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作者单位:西藏日喀则地区吉隆县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