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浩特”是蒙语,意思居民点。在草原上,每个浩特一般居住一户或几户人家。当我们这些老知青回到草原,浩特里被看成是一大乐事,家家户户都拿出最好的食物来款待知青,喝着奶茶,吃着奶饼,主人会把酒端上来。如果你能一饮而尽,主人的脸上会绽满笑容。令人吃惊的是,有的浩特的主人甚至拿出自家的积蓄给知青。在经济杠杆高于一切的时候,这种无私的馈赠让人心头一热。
当年知青来内蒙古插队时也才不过是十几、不足二十岁的孩子,在那个充满理想、充满激情、也充满无奈的年代,许多人志愿来到在他(她)们心里充满浪漫气息的大草原。然而真正的草原生活是艰苦的,寒冷、孤独和饥饿成了放牧生活的强记忆。
当年的一个赤脚医生告诉我,她永远不会忘记,有一天,她放牧归来,远远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额吉在招呼她。她走到近前,只见老额吉双手捧了一捧炸角,上前就往他怀里揣。一边揣一边说,饿坏了饿坏了。她知道老额吉家很穷,这些炸角用的黄油与面对她有多金贵。老额吉的心,让她感动。
在所有知青中,最让牧民想念与牵挂的一位大概要属当时的赤脚医生窦桥了。她是这群知青中的小妹妹,母亲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编辑。她对医道有些兴趣,在到草原的第二年就当上了大队赤脚医生。对缺医少药的大草原来说,她可谓功不可没。这次窦桥回草原,一座浩特的女主人拉住她的女儿就要和她儿子拜兄妹。窦桥还记得,这个孩子生下来不久得了肺炎,是她日夜看护孩子,夺回了这条生命。就在头天的那达慕大会上,这个小伙子的儿子一举夺得了赛马第一名。
在串“浩特”的过程中,我们遇上了一个高烧40度的女孩。她的父亲对窦桥说:“当年我病得连骆驼都不能骑了,是你用银针治好了我的病。今天你来得太及时了,快给我女儿看看病吧。”当时已经是晚上九点钟了,屋外早已一片漆黑。窦桥简单询问了一下家里是否有消炎针针剂,决定马上为孩子注射。当针头拿出来时,她愣住了。一次性针头不能反复使用,如果交叉感染后果不堪设想。她想找一点酒精消毒,没有。只好用烧酒来代替。当我们离开这座浩特时已经快十点了,可是窦桥还留在那观察孩子的病情。
后来我问过窦桥,她当年插队时不断有推荐工农兵学员的名额,怎么会一直没有被推荐?她告诉我,她曾经得到过三次推荐机会,但自己都没有去。第一次是推荐到内蒙古医学院,那时她觉得既然说了要扎根草原,就应该说到做到,于是拒绝了这个机会;第二次,是她刚入党不久。她的出身不那么红,公社总不批准她入党,大队为她一次又一次到公社去争取,终于争得了公社的批准。她觉得不能辜负了队里的培养,草原也的确需要她,于是她又一次地放弃了上学的机会。她离开草原回北京并不是自己去办的,而是队长给她办的。队长说,都走了,你也回去吧。队里帮她把各种回城的手续办好,牧民们依依不舍地把她送出了草原。
说起过去的岁月,窦桥觉得自己太单纯了,如果时光再倒流一次,她一定不会错过上学的机会。然而,我却觉得窦桥的单纯里包含着一种平凡而闪光的东西,是青春无价,是理想无价。尽管她失掉了做职业医生的机会,终身与大学失之交臂,但在草原牧民的心里,她永远是最好、最亲的医生,是他们的大恩人,她与草原人民的感情是几顶博士帽也换不来的。
当年知青来到草原,对草原的原有生活状态是一次不小的冲击。乌力吉图妇女用的第一条月经带是北京知青为她们从北京买来的;当她们推开女知青的蒙古包,看到她们在里面洗澡,也是着实吃惊不小,于是也开始在自家的蒙古包中尝试;当年有的知青为大队制定了三至五年的远景规划:设法多打井,改变靠天吃水的状况;在草原建立饲料、蔬菜基地、改良牧种;教牧民学习汉语;试验种植蔬菜。有的知青干脆试种以后把菜送给牧民,让牧民渐渐改变不科学的饮食结构。这次去草原,大家发现几乎家家的厨房里都摆着青菜,这个改变是从知青来到草原开始的。正是这些青春的奉献,正是这些共同的劳作与生活,使草原人与知青结下了不解的情谊。
(责编:辛娅)
当年知青来内蒙古插队时也才不过是十几、不足二十岁的孩子,在那个充满理想、充满激情、也充满无奈的年代,许多人志愿来到在他(她)们心里充满浪漫气息的大草原。然而真正的草原生活是艰苦的,寒冷、孤独和饥饿成了放牧生活的强记忆。
当年的一个赤脚医生告诉我,她永远不会忘记,有一天,她放牧归来,远远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额吉在招呼她。她走到近前,只见老额吉双手捧了一捧炸角,上前就往他怀里揣。一边揣一边说,饿坏了饿坏了。她知道老额吉家很穷,这些炸角用的黄油与面对她有多金贵。老额吉的心,让她感动。
在所有知青中,最让牧民想念与牵挂的一位大概要属当时的赤脚医生窦桥了。她是这群知青中的小妹妹,母亲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编辑。她对医道有些兴趣,在到草原的第二年就当上了大队赤脚医生。对缺医少药的大草原来说,她可谓功不可没。这次窦桥回草原,一座浩特的女主人拉住她的女儿就要和她儿子拜兄妹。窦桥还记得,这个孩子生下来不久得了肺炎,是她日夜看护孩子,夺回了这条生命。就在头天的那达慕大会上,这个小伙子的儿子一举夺得了赛马第一名。
在串“浩特”的过程中,我们遇上了一个高烧40度的女孩。她的父亲对窦桥说:“当年我病得连骆驼都不能骑了,是你用银针治好了我的病。今天你来得太及时了,快给我女儿看看病吧。”当时已经是晚上九点钟了,屋外早已一片漆黑。窦桥简单询问了一下家里是否有消炎针针剂,决定马上为孩子注射。当针头拿出来时,她愣住了。一次性针头不能反复使用,如果交叉感染后果不堪设想。她想找一点酒精消毒,没有。只好用烧酒来代替。当我们离开这座浩特时已经快十点了,可是窦桥还留在那观察孩子的病情。
后来我问过窦桥,她当年插队时不断有推荐工农兵学员的名额,怎么会一直没有被推荐?她告诉我,她曾经得到过三次推荐机会,但自己都没有去。第一次是推荐到内蒙古医学院,那时她觉得既然说了要扎根草原,就应该说到做到,于是拒绝了这个机会;第二次,是她刚入党不久。她的出身不那么红,公社总不批准她入党,大队为她一次又一次到公社去争取,终于争得了公社的批准。她觉得不能辜负了队里的培养,草原也的确需要她,于是她又一次地放弃了上学的机会。她离开草原回北京并不是自己去办的,而是队长给她办的。队长说,都走了,你也回去吧。队里帮她把各种回城的手续办好,牧民们依依不舍地把她送出了草原。
说起过去的岁月,窦桥觉得自己太单纯了,如果时光再倒流一次,她一定不会错过上学的机会。然而,我却觉得窦桥的单纯里包含着一种平凡而闪光的东西,是青春无价,是理想无价。尽管她失掉了做职业医生的机会,终身与大学失之交臂,但在草原牧民的心里,她永远是最好、最亲的医生,是他们的大恩人,她与草原人民的感情是几顶博士帽也换不来的。
当年知青来到草原,对草原的原有生活状态是一次不小的冲击。乌力吉图妇女用的第一条月经带是北京知青为她们从北京买来的;当她们推开女知青的蒙古包,看到她们在里面洗澡,也是着实吃惊不小,于是也开始在自家的蒙古包中尝试;当年有的知青为大队制定了三至五年的远景规划:设法多打井,改变靠天吃水的状况;在草原建立饲料、蔬菜基地、改良牧种;教牧民学习汉语;试验种植蔬菜。有的知青干脆试种以后把菜送给牧民,让牧民渐渐改变不科学的饮食结构。这次去草原,大家发现几乎家家的厨房里都摆着青菜,这个改变是从知青来到草原开始的。正是这些青春的奉献,正是这些共同的劳作与生活,使草原人与知青结下了不解的情谊。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