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民歌中气象地理类意象浅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j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南朝乐府民歌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将季节性的景物与情感描绘结合在一起,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借助大量的气象地理类意象来抒发胸中之情,本文主要分析了南朝民歌中气象地理类意象,阐述了其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气象地理;意象;意义
  南朝乐府民歌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将季节性的景物与情感描绘结合在一起,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借助大量的气象地理类意象描写来抒发胸中之情,如风、明月、霜、露、冰、雪……都是南朝民歌中女子借以表情达意的对象。
  1.风
  南朝民歌中,“风”是抒发女性情感的主线,是女性情感升华的灵魂,日月转换,四季更替,不同时节刮不同的“风”,春夏秋冬,不同的风给人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心境,再渗入歌者的主观情感,这“风”变得风情万种。在南朝民歌中,尤以《子夜四时歌》较为突出。
  春风,《子夜四时歌.春歌》:“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光风流月初,新林锦花舒。”“温风入南牖,织妇怀春意。”“鲜云媚朱景,芳风散林花。”“春风复多情,吹我解罗裳。”“光风、温风、芳风”都是指春风,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春风自然给人一种温和舒适的感觉。春风本是自然现象,但歌者口中吟唱的春风是有生命的,生机黯然的春天,女子春心荡漾,对爱情的渴望油然而生,“春风”隐喻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春天本是一个悠然舒适的季节,“春风”又常与“解罗裳”意象连用,少男少女春心萌动,彼此示爱。“春风”即是女子萌动的春心,“罗裳”即是怀春女子的心灵之门,男欢女爱,它们将男女之爱延伸到了性爱的领域,突出了女子示爱和求爱的大胆。
  夏风,《子夜四时歌.夏歌》:“高堂不作壁,招取四面风。吹欢罗裳开,动侬含笑容。”借夏风吹拂,男子解罗裳,意在写既得爱情之后的男欢女爱,“夏风”点明男女感情的热烈奔放,是男女情爱的大胆流露。“叠扇放床上,企想远风来。轻袖拂华妆,窈窕登高台。”歌中女子把扇子折叠好了放在床上,理一理自己的容妆,起身走向高台,说是等风实是等待心爱的男子。“远风”实际是代表心爱的男子,女子打扮得如此美丽,无声胜有声,原本稳坐床上用扇取凉的她,此刻开始焦急,放下手中的扇子走向高台远望,她对心爱男子的盼望及对其爱情的渴望溢于言表。
  秋风,《子夜四时歌.秋歌》:“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清露凝如玉,凉风中夜发。”“征人难为思,愿逐秋风归。”“秋叶凉风起,天高星月明。”“凉风开窗寝,斜月垂光照。”“金风扇素节,玉露凝成霜。”“白露朝夕生,秋风凄长夜……”秋高气爽,秋风给人丝丝凉意,难免使人产生悲秋情节,女子秋夜难眠,想念爱人,顿生悲伤之情。南朝民歌中的女子大多借“秋风”这一意象来唱离别相思之苦。
  冬风,《子夜四时歌.冬歌》:“寒鸟依高树,枯林鸣悲风。”“天寒岁欲暮,朔风舞飞雪。”“朔风洒霰雨,绿池莲水结。”“严霜白草木,寒风昼夜起。”“朔风、寒风”意在说明冬天的寒冷,女子仍然在家辛勤劳作,孤苦伶仃,她在等待出征男子的归来,天气的恶劣和环境的凄清衬托出了一个思妇的典型形象和品质。她不畏环境的恶劣残酷,依然坚持对男子的爱,一如既往,体现了她对男子的一往情深和对真爱的忠贞。
  《子夜四时歌》中的“风”意象是歌者表情达意的载体,它充满灵性,富有情感,在歌者主观情感的影响下,它被赋予了多种形象色彩。以“风”这一意象和春夏秋冬的更替轮回来写一个女子的感情生活经历,从示爱、求爱到得爱、分别的整个过程,展示了南朝女子的整个婚姻生活,她们含蓄的求爱,却又大胆的示爱,在享受爱情的欢乐美好之余又不得不承受别离的相思之苦,或悲伤,或哀怨,或是一如既往,或是坚贞不渝,这就是南朝女子可歌可泣的感情生活。
  2.月
  自古以来,月就是诗人常咏不厌之物,有借月表达骨肉分离之情,家国兴衰之情,个人忧愤之情,也有借月写思乡怀人之情,男女相爱之情,而南朝民歌中的“月”更多的是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望月怀人,寓意爱情。
  《子夜四时歌.春歌》:“明月照桂林,初花锦绣色。谁能不相思,独在机中织。”《子夜四时歌.秋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读曲歌》:“春风难期信,托情明月光。”《团扇歌》:“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空寂的夜晚想念却不能相见,心中萦绕着无限的孤独和牵挂,陪伴女子的只有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显然这里以“月”喻意痴心爱人,歌中女子只能寄情于明月,望月怀人,含蓄委婉,以此表达对心爱男子的相思之情,给人一种情意真切,意味悠长的感觉。
  南朝民歌中也有借“明月”写女子情意之真切的,如《子夜四时歌.秋歌》;“忆郎需寒服,乘月捣白素。”秋天天气转凉,女子深知在外的爱人会受寒,为了使给爱人做的衣服更加柔软舒服,只能乘着皎洁的月光在捣衣石上不断捶打使其柔软。女子情意真切,时刻牵挂着男子,她连夜赶制衣服,为的是让爱人早日穿上暖衣,“月”是他们爱的见证,是对男子的一片深情厚意。
  3.霜、露、冰、雪
  《子夜四时歌》:“清露凝如玉,凉风中夜发。情人不还卧,冶游步明月。”“金风扇素节,玉露凝成霜。登高去来雁,惆怅客心伤。”“草木不常荣,憔悴为秋霜。”“白露朝夕生,秋风凄长夜。”“严霜白草木,寒风昼夜起。”“霜”“露”意象意在说明环境恶劣,天气寒冷,在这里它没有具体的意义,而是由“霜”“露”意象引发了某种固定的情绪心境和一种习惯性的联想,即南朝民歌中的“霜”“露”意象引发了女子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子夜四时歌》:“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怀冰暗中倚,已寒不蒙亮。”“寒云浮天凝,积雪冰川波。”“天寒岁欲暮,朔风舞飞雪。”“白雪停阴冈,丹华耀阳林。”“欲知千里寒,但看井水冰。”“冰”“雪”意象不同于“霜”“露”意象,南朝民歌中的“雪”喻指女子心志的纯洁,“冰”喻指女子的坚贞,进而写女子对心爱男子的情之深和对男子坚贞不渝的爱情。
  南朝民歌中“霜、露、冰、雪”意象多以写景的方式出现,实则是在借景抒情,歌者融情于景,完全把个人的思想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能抓住秋冬时节的气象类景观,用“霜、露”来写对情人的思念,用“冰、雪”来写男女坚贞不渝的爱情。
  南朝民歌中的气象地理类意象充分体现了其风格缠绵婉转、活泼生动、柔美多情、自然清新、悲多喜少。大量采用隐喻象征、谐音双关的手法,借气象地理类意象来写女性的爱情故事。她们渴望美好的爱情,把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完全用意象表达出来,用意象去呼唤爱情,她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赞美比历史上任何一代的女性意识都强烈。所以,从意象描写角度来看,她们的情爱意识是极为丰富和空前的。
  参考文献:
  [1]王青、李敦庆编.两汉魏晋南北朝民歌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7.
  [3]万绳楠主编.魏晋南北朝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4]王运熙.乐府选诗论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5]周中明等撰稿.中国历代民歌鉴赏辞典[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
  [6]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7]萧涤非.汉魏六朝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8]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对四川省德阳市中小学健美操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中小学健美操对社会全民健身的影响,目的是让中国健美操回到体育的根本——全民健身,让人们更明确的认识到中小学健美操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性,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  【关键词】:健美操;全民健身 ;中小学  健美操是有氧运动中的一种,它是以丰富的内涵以及运动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集健身、健美、娱乐休闲于一
期刊
【摘要】:《尼各马可伦理学》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著作。正义问题是几千年来人们一直都在探讨的问题。分配的正义、矫正的正义以及回报的正义,这样几种正义是否可以涵盖正义的全部内容?探讨是否正义,是否应该从它的对立面“不正义”出发?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在今天的中国又有怎样的体现?  【关键词】:正义;分配的正义;矫正的正义;回报的正义  一、什么是正义?  开篇亚氏提到正义是一种品质,是
期刊
【摘要】:建国初期毛泽东思想在短短数年内就由党的指导思想转变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探讨这段时间毛泽东思想的传播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目前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关键词】:建国初期;毛泽东思想;传播;成绩;不足  建国初期的数年间,毛泽东思想由党的指导思想迅速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和人民大众思想意识,探讨这段时间毛泽东思想的传播问题具有
期刊
【摘要】:环境问题引起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在设计中注重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运用变得具有价值,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著名的建筑群,我们将从他对光线,水景等方面的运用分析他的设计理念,感受他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体现的天人合一精神。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天人合一;园林  天人合一的概念,最早是汉代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在儒家思想中,”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
期刊
【摘要】:邓小平理论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邓小平的法治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提出条件、主要内涵、基本特征和重要意义四个方面对近几年邓小平法治思想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为学者们更好的从事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邓小平;法治思想;研究综述  一、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提出条件  研究邓小平的法治思想,首先必须要了解邓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声乐教学一直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使得声乐课堂教学效率低。因此,必须大力提倡并实施有效教学。建立科学的声乐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立足本民族声乐艺术基础,借鉴西洋声乐艺术教学的先进经验,正确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运用行之有效的练方法,让学生自然地、优美地歌唱。  【关键词】:声乐教学艺术;理念 ;有效教学  引言:  在
期刊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各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美术教育是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其是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小学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无法替代的地位。在此过程中,如何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将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此,文章就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方法一课题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性思维;培养方法  今
期刊
【摘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开创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其丰富内涵中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爱国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理论、艰苦奋斗精神和纪律教育理论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无论是现在还是今后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排头兵、先锋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学生的“扣子”从一开始扣好是当前党的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获得
期刊
【摘要】:《唐律疏议》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部系统的伦理化成文法典,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封建法律伦理化的成熟。它全面继承了前朝体现儒家宗法伦理的制度,把孔子提出的“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付诸立法实践,确立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制指导思想。通关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唐律疏议》对我国古代法律文化道德伦理教条等同于国家法律,家族首长代行部分国家司法职能,国家政治和法律生活带有家族的温情色彩,法
期刊
【摘要】:你知道祖国的山河为什么这样美丽如画吗?你知道红领巾为什么这样红吗?《红岩》,它会告诉你。当五星红旗渐渐升起的时候,那一刻就证明你们是中国民族的骄傲,是中国民族的象征!"  【关键词】:民族气节;刘思扬;渣滓洞;  一、骨气与尊严  《红岩》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1948年,国民党的统治下的中国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