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闻承载着记录历史、引领时代发展、传播先进文化乃至助推社会向前发展的功能。而新闻播音是新闻节目成功实现其社会功能的重要一环,新闻播音员的话语方式和表达方式如何,直接关系着受众能否通畅地了解新闻信息、新闻节目能否得到有效传播。
关键词:时代特征;生活化;能动作用
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和反映,是历史事件的见证,它承载着记录历史、引领时代发展、传播先进文化乃至助推社会向前发展的功能。而新闻播音是新闻节目成功实现其社会功能的重要一环,新闻播音员的表现如何,其话语方式和表达方式如何,直接关系着受众能否通畅地了解新闻信息、新闻节目能否得到有效传播。因此,新闻播音的话语方式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一、新闻播音话语方式应体现时代特征
播音是极富时代气息的一门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时期的播音话语方式及其风格都呈现出不同的样式,新闻播音更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人们欢欣鼓舞、喜气洋洋,对未来生活充满无限期待和希望。那个时期的播音话语是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是充满激情的、鼓舞人心的话语。
著名播音艺术家夏青同志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播过《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等新闻节目,他的播音严谨庄重、稳健大度,和齐越等老一辈播音艺术家成就了那个时代播音艺术的高峰,同时也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现在我们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并在努力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从而实现全社会繁荣稳定、富强和谐。那么,我们的新闻播音话语方式和风格就要符合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特色,亲切、自然、明快,为广大受众呈现出一个朝气蓬勃的、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景象。
(一)新闻播音话语要平实
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和反映。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播音员要以作为一名社会人和新闻人的责任感,摒弃装腔做秀、夸张渲染,根据新闻内容,把握自己的情感、态度和尺寸,以庄重、严谨、平实的语言风格,准确传达出新闻的真实内涵。
(二)新闻播音节奏要明快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希望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那么,我们的新闻播音在“色彩明亮”的基础上,语速要有所加快,同时要有新鲜感和推进感。当然,现在也出现一些新闻节目为了强调信息量,播音大大“提速”,播音员见字出声,而播出的内容含混不清。所以,我们在播音实践中,不能一味求快,要以受众的感受力为尺度,选择合适的语速,再加以播音技巧的运用,使受众能够听得清楚、听得明白,最大限度地提高传播质量和效果。
(三)新闻播音要平和自然
播音员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在强调新闻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今天,播音员要以“内容为先”,并在情感上靠近目标受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播音创作活动中,注重意思表达,让受众通过播音员的话语很愿意、很容易地接收并理解新闻信息。
二、新闻播音话语应生活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使得新闻传播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鲜活、更加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因此,不管从传播内容还是受众需求出发,那种端着架子、生硬刻板、灌输式的播音话语已不适应现代人的收听、收视需求。新闻播音工作者应在继承老一辈播音艺术家创作精髓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创新播音话语方式和风格,使新闻播音的话语方式更加生活化,向“家常话”、“平常话”转变。首先,新闻报道的理念与价值取向的变革,要求新闻播音的话语方式更加贴近大众,贴近生活。其次,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浮躁心态和心理压力,使得“轻松、亲切、自然”的生活化的播音话语方式更能赢得受众的喜爱。新闻本身是一种信息传播,始终都要考虑传播对象和受众心理。人们在紧张工作和快节奏生活状态的双重压力下,已不愿再置身于说教式的媒体宣传中,而更愿意选择在一种平和轻松的气氛中获取新闻,了解信息。这就要求播音员在播音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实际心理需求,以一种生活化的、亲切自然的播音风格把新闻信息“传送”到受众心里去。最后,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要求新闻播音话语方式更趋生活化。在当今这样一个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源非常丰富的年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多样,浓烈的“播音腔”只能赶走受众,而不能引发受众关注。为了吸引受众,播音员要静下心来,深深扎根于生活之中,扎根于群众之中,汲取生活中的新鲜营养,想群众之所想,以受众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广播电视的优势,发扬平实诚恳的作风,激发自身强烈的播讲愿望,创新播音风格,以生活化的语言,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产生与受众之间的亲切交流感,从而引发共鸣,吸引受众。
三、播音员对新闻文字稿件的能动作用
播音员在新闻播音话语方式的创新和改革中要充分发挥能动作用。播音员播音是要以稿件为依据的,那么,在播音的过程中如何发挥自身功能,对新闻文字稿件进行“贴近生活”的处理呢?我想,除了一些播音艺术创作和播音技巧的运用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我们要了解广播电视“稍纵即逝”的特点,要知道播出的声音对于受众来说是用来“听”的,这区别于报纸的“看”。所以,我们在播音创作的过程中,要保证播出去的内容让受众听得清楚明白,这样,我们遇到一些具体情况就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1.播音员对文字稿件中带有“括号”的内容要仔细斟酌处理,不能见字出声。比如这样一段话:为规范本省省辖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直属机构食品流通许可管辖工作,现对《河北省食品流通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试行)》作如下补充规定。这段话中的“《管理办法(试行)》”,要是“看”,那一看就能明白,但我们照着一字不差地播出来,就不一定能让听众马上“听”明白。如果把这个“《管理办法(试行)》”播为“试行管理办法”,就会让听众觉得顺畅,更易于理解了。再比如:村(居)民委员会为中国大陆地区乡(镇)所辖的行政村的村(居)民选举产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这段话中的“村(居)民委员会”、“村(居)民”播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居民” 也是同样的道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播音员一定要对稿件做细之又细的思考和处理,才能让受众听得清楚明白。
2.简化词语的使用要谨慎。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普遍使用的简化词语,比如:人普办工作人员和广大民警走上街头,向过往群众宣传户口整顿相关知识。这里的“人普办”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所不太常接触的一个部门,如果读为“人口普查办公室”就更容易让大家听明白了;再比如:我省召开林改工作动员大会。这里播音员把“林改”读为其全称--“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对于文字稿件中人们不惯常使用的简化词语,播音员一定要发挥能动性,对之做相应的处理。
当然,一般说来,播音员的创作是以新闻稿件为本,播音员只能在已有的稿件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所以,其表现只是新闻播音话语方式创新和改革的一个因素,同时,还需要文字编辑记者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中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共同努力,使新闻播音话语与时代同步前进。
参考文献:
[1] 傅成励.2008年度金话筒获奖节目点评[OL].中国播音主持门户网,2008-10-23. [2] 段玉静.论主持人内功的铸造[OL].连云港信息港,2011-07-12. [3] 额尔顿.说新闻 一种新型播报方式[OL].中国播音主持门户网,2011-09-25.
关键词:时代特征;生活化;能动作用
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和反映,是历史事件的见证,它承载着记录历史、引领时代发展、传播先进文化乃至助推社会向前发展的功能。而新闻播音是新闻节目成功实现其社会功能的重要一环,新闻播音员的表现如何,其话语方式和表达方式如何,直接关系着受众能否通畅地了解新闻信息、新闻节目能否得到有效传播。因此,新闻播音的话语方式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一、新闻播音话语方式应体现时代特征
播音是极富时代气息的一门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时期的播音话语方式及其风格都呈现出不同的样式,新闻播音更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人们欢欣鼓舞、喜气洋洋,对未来生活充满无限期待和希望。那个时期的播音话语是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是充满激情的、鼓舞人心的话语。
著名播音艺术家夏青同志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播过《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等新闻节目,他的播音严谨庄重、稳健大度,和齐越等老一辈播音艺术家成就了那个时代播音艺术的高峰,同时也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现在我们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并在努力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从而实现全社会繁荣稳定、富强和谐。那么,我们的新闻播音话语方式和风格就要符合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特色,亲切、自然、明快,为广大受众呈现出一个朝气蓬勃的、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景象。
(一)新闻播音话语要平实
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和反映。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播音员要以作为一名社会人和新闻人的责任感,摒弃装腔做秀、夸张渲染,根据新闻内容,把握自己的情感、态度和尺寸,以庄重、严谨、平实的语言风格,准确传达出新闻的真实内涵。
(二)新闻播音节奏要明快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希望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那么,我们的新闻播音在“色彩明亮”的基础上,语速要有所加快,同时要有新鲜感和推进感。当然,现在也出现一些新闻节目为了强调信息量,播音大大“提速”,播音员见字出声,而播出的内容含混不清。所以,我们在播音实践中,不能一味求快,要以受众的感受力为尺度,选择合适的语速,再加以播音技巧的运用,使受众能够听得清楚、听得明白,最大限度地提高传播质量和效果。
(三)新闻播音要平和自然
播音员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在强调新闻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今天,播音员要以“内容为先”,并在情感上靠近目标受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播音创作活动中,注重意思表达,让受众通过播音员的话语很愿意、很容易地接收并理解新闻信息。
二、新闻播音话语应生活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使得新闻传播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鲜活、更加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因此,不管从传播内容还是受众需求出发,那种端着架子、生硬刻板、灌输式的播音话语已不适应现代人的收听、收视需求。新闻播音工作者应在继承老一辈播音艺术家创作精髓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创新播音话语方式和风格,使新闻播音的话语方式更加生活化,向“家常话”、“平常话”转变。首先,新闻报道的理念与价值取向的变革,要求新闻播音的话语方式更加贴近大众,贴近生活。其次,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浮躁心态和心理压力,使得“轻松、亲切、自然”的生活化的播音话语方式更能赢得受众的喜爱。新闻本身是一种信息传播,始终都要考虑传播对象和受众心理。人们在紧张工作和快节奏生活状态的双重压力下,已不愿再置身于说教式的媒体宣传中,而更愿意选择在一种平和轻松的气氛中获取新闻,了解信息。这就要求播音员在播音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实际心理需求,以一种生活化的、亲切自然的播音风格把新闻信息“传送”到受众心里去。最后,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要求新闻播音话语方式更趋生活化。在当今这样一个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源非常丰富的年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多样,浓烈的“播音腔”只能赶走受众,而不能引发受众关注。为了吸引受众,播音员要静下心来,深深扎根于生活之中,扎根于群众之中,汲取生活中的新鲜营养,想群众之所想,以受众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广播电视的优势,发扬平实诚恳的作风,激发自身强烈的播讲愿望,创新播音风格,以生活化的语言,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产生与受众之间的亲切交流感,从而引发共鸣,吸引受众。
三、播音员对新闻文字稿件的能动作用
播音员在新闻播音话语方式的创新和改革中要充分发挥能动作用。播音员播音是要以稿件为依据的,那么,在播音的过程中如何发挥自身功能,对新闻文字稿件进行“贴近生活”的处理呢?我想,除了一些播音艺术创作和播音技巧的运用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我们要了解广播电视“稍纵即逝”的特点,要知道播出的声音对于受众来说是用来“听”的,这区别于报纸的“看”。所以,我们在播音创作的过程中,要保证播出去的内容让受众听得清楚明白,这样,我们遇到一些具体情况就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1.播音员对文字稿件中带有“括号”的内容要仔细斟酌处理,不能见字出声。比如这样一段话:为规范本省省辖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直属机构食品流通许可管辖工作,现对《河北省食品流通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试行)》作如下补充规定。这段话中的“《管理办法(试行)》”,要是“看”,那一看就能明白,但我们照着一字不差地播出来,就不一定能让听众马上“听”明白。如果把这个“《管理办法(试行)》”播为“试行管理办法”,就会让听众觉得顺畅,更易于理解了。再比如:村(居)民委员会为中国大陆地区乡(镇)所辖的行政村的村(居)民选举产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这段话中的“村(居)民委员会”、“村(居)民”播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居民” 也是同样的道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播音员一定要对稿件做细之又细的思考和处理,才能让受众听得清楚明白。
2.简化词语的使用要谨慎。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普遍使用的简化词语,比如:人普办工作人员和广大民警走上街头,向过往群众宣传户口整顿相关知识。这里的“人普办”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所不太常接触的一个部门,如果读为“人口普查办公室”就更容易让大家听明白了;再比如:我省召开林改工作动员大会。这里播音员把“林改”读为其全称--“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对于文字稿件中人们不惯常使用的简化词语,播音员一定要发挥能动性,对之做相应的处理。
当然,一般说来,播音员的创作是以新闻稿件为本,播音员只能在已有的稿件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所以,其表现只是新闻播音话语方式创新和改革的一个因素,同时,还需要文字编辑记者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中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共同努力,使新闻播音话语与时代同步前进。
参考文献:
[1] 傅成励.2008年度金话筒获奖节目点评[OL].中国播音主持门户网,2008-10-23. [2] 段玉静.论主持人内功的铸造[OL].连云港信息港,2011-07-12. [3] 额尔顿.说新闻 一种新型播报方式[OL].中国播音主持门户网,201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