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能耗、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在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环境污染,因此近年来气候变暖的情况愈加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上开始提倡低能耗、低排放、高产出的低碳生产方式,并且采用对碳交易进行计量报告的方式考核企业。碳会计就此诞生。本文从低碳经济这一背景出发,探讨在此环境下碳会计的发展,并针对我国碳会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从而能够构建一个合理高效、适合国情的碳会计体系。
关键词:碳会计;低碳经济;发展对策
一.碳会计发展现状
针对碳会计的发展现状,主要中理论和实践两个当面进行阐述。
首先在碳会计理论研究方面,早于1990年英国、丹麦、芬兰、瑞典、德国等国就制定了碳税标准,并且于此基础上对于企业过度耗用能源物料规定了严格的管理条例,对违反规定的企业与经济行为处以严苛的罚款或市场禁令。而我国在2016年才发布了《碳排放权试点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并规定将碳排放权确认为新的资产项目。
其次在碳会计实践实施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碳会计发展较早,而我国碳会计发展相对落后。但在2016年,支付宝平台正式上线“碳账户”,覆盖4.5亿用户的它称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个人碳账户平台。“碳账户”用于度量人们日常活动的碳减排量。除了记录人们的低碳绿色足迹,“碳账户”还将打造交易和共享平台。而在企业中,反映企业环保概念的核算依据就是碳会计,蚂蚁金服这一举动无疑直接推动了我国碳会计实践的发展。
综合来看,在碳会计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我国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隨着我国对碳排放和低碳经济的重视,我国碳会计发展也在稳步前进。
二.我国碳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缺乏可供企业参考的准确的碳会计的实施标准,实务操作性差
我国碳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薄弱,直接导致了我国缺乏可供企业参考的准确的碳会计实施标准。对于我国而言,碳会计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框架体系,在企业实务操作中少有推广。目前,在我国会计领域颁布的法律法规有《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然而这两部法律法规中,均未明确规定有关碳会计处理,导致碳会计在具体实务操作中无法可依。
(二)政府和社会配套实施和监督机制落后,缺乏有力的法律约束机制
新事物的发展必然要具备社会为其提供的相应的实施和监督机制。目前政府无法对企业碳会计处理方面进行相关的约束和监督;国家没有扶持成立中介机构,为企业在低碳问题方面提供咨询;也没有专门机构对企业碳排放权等低碳问题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各团体组织和公众因没有相应的文件无法对企业的碳排放进行监督;企业内部也无法依照需要设置内部监督机构。
(三)企业生态意识薄弱,现有政策无法调动企业积极性
企业碳排放的成本较低,但碳会计在企业内实施成本高。当企业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利润指标上,只要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时,企业必然不会选择实施碳会计。此外,政府也缺少对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的税收或财政支持的政策,使得以追求利润为最大化的企业没有实现低碳经济的动力。
(四)碳会计人才匮乏
受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高校只注重会计和审计方面的人才培养,没有培养这种需要有会计、生态、环境、资源等多个领域知识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意识。企业也不重视这类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因而没有从市场需求倒逼人才供给源头。碳会计的研究涉及的知识层面较广,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往往缺少这种专业技能,所以企业很难将碳会计运用到企业中。由此来看,专业人才的匮乏极大地制约了中国碳会计的发展。
(五)我国能源结构影响低碳经济发展,同时影响碳会计实施进程
我国这种依赖煤炭、石油的高碳能源消耗结构,由于存在巨大的成本优势受到企业的喜爱。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改造和升级的枷锁。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为特色的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当前以“高耗能”为主的消费结构与低碳经济的“低耗能”格格不入,日益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障碍。
三.发展碳会计的对策
(一)加强对碳会计的理论与实务研究,逐步建立碳会计规范标准
首先,提高我国碳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水平应当认真研究并借鉴国外先进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特有的经济市场环境,加强理论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以传统会计为指导,完善我国碳会计和实务体系。一方面从理论方面解决碳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另一方面从实践方面论证碳会计体系构建的可行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完成我国在国际减排上的目标,并且为我国建立碳会计规范标准奠定理论基础。
(二)建立健全企业碳排放环保指标,构造碳排放监察体系
企业与生俱来的逐利性会直接导致其在没有任何监督机制出台的情况下,会直接选择利益最大化的方法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国家应当给予碳会计处理一定的经济、技术和政策支持,利用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为碳会计处理的落地实施提供保障。其次,政府应当对企业碳会计处理方面进行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强有力的约束和监督。同时企业内部也应当依法设立相应的碳会计处理及自我监督机构。
(三)推动企业碳排放与企业IPO关联,倡导低碳经济发展
上市公司是一个市场中的领先者,是一个行业中最有经济、技术、政策条件实行低碳经济的部分。从推进监管碳排放的难度上来说,先从上市公司进行碳排放监管、碳会计推进难度要小于在所有企业范围内进行。从推进企业实现低碳经济模式的进程来说,从上市公司开始抓起,更符合我国目前企业数量众多、行业分散、监管难、监管链条长的现状。
(四)完善高校碳会计课程设置,搭建碳会计成长发展完整体系
在国家努力推动会计行业发展碳会计的同时,也应当注重碳会计人才培养。碳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它集合了会计、生态、环境、资源等多领域的学科,涉及到的知识是多方面的。我国应当加大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碳会计人才交流,发展壮大我国碳会计人才队伍;同时加强对碳会计的宣传力度,使碳会计逐步被市场熟悉和接受。
(五)发展低碳科技,调整能源消耗结构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共识,中国作为全球能源消耗大国,有责任有义务履行碳减排目标。为此,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走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将低碳节能观念贯穿三次产业运行之中,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推行低碳消费理念,优化能源消耗结构,摆脱以煤炭、化石为碳基能源消费依赖,同时将绿色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战略,保障和促进中国低碳技术质的飞跃。
四.结语
2018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韩国仁川发布的最新报告中警告世界的“1.5℃”仍然让人心有余悸。低碳经济是世界大势所趋,更是我国迫在眉睫需要的发展模式,而碳会计在其中就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碳会计在低碳经济中维持低碳经济市场秩序和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缺之不可的重要角色。笔者的这篇文章旨在为中国碳会计体系建成完善,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思路。
参考文献:
[1]冯冰. (2016). 我国碳会计研究. 合作经济与科技(2), 140-141.
[2]徐朝霞. (2013). 关于碳会计的思考. 财政监督(17), 34-35.
关键词:碳会计;低碳经济;发展对策
一.碳会计发展现状
针对碳会计的发展现状,主要中理论和实践两个当面进行阐述。
首先在碳会计理论研究方面,早于1990年英国、丹麦、芬兰、瑞典、德国等国就制定了碳税标准,并且于此基础上对于企业过度耗用能源物料规定了严格的管理条例,对违反规定的企业与经济行为处以严苛的罚款或市场禁令。而我国在2016年才发布了《碳排放权试点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并规定将碳排放权确认为新的资产项目。
其次在碳会计实践实施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碳会计发展较早,而我国碳会计发展相对落后。但在2016年,支付宝平台正式上线“碳账户”,覆盖4.5亿用户的它称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个人碳账户平台。“碳账户”用于度量人们日常活动的碳减排量。除了记录人们的低碳绿色足迹,“碳账户”还将打造交易和共享平台。而在企业中,反映企业环保概念的核算依据就是碳会计,蚂蚁金服这一举动无疑直接推动了我国碳会计实践的发展。
综合来看,在碳会计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我国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隨着我国对碳排放和低碳经济的重视,我国碳会计发展也在稳步前进。
二.我国碳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缺乏可供企业参考的准确的碳会计的实施标准,实务操作性差
我国碳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薄弱,直接导致了我国缺乏可供企业参考的准确的碳会计实施标准。对于我国而言,碳会计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框架体系,在企业实务操作中少有推广。目前,在我国会计领域颁布的法律法规有《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然而这两部法律法规中,均未明确规定有关碳会计处理,导致碳会计在具体实务操作中无法可依。
(二)政府和社会配套实施和监督机制落后,缺乏有力的法律约束机制
新事物的发展必然要具备社会为其提供的相应的实施和监督机制。目前政府无法对企业碳会计处理方面进行相关的约束和监督;国家没有扶持成立中介机构,为企业在低碳问题方面提供咨询;也没有专门机构对企业碳排放权等低碳问题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各团体组织和公众因没有相应的文件无法对企业的碳排放进行监督;企业内部也无法依照需要设置内部监督机构。
(三)企业生态意识薄弱,现有政策无法调动企业积极性
企业碳排放的成本较低,但碳会计在企业内实施成本高。当企业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利润指标上,只要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时,企业必然不会选择实施碳会计。此外,政府也缺少对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的税收或财政支持的政策,使得以追求利润为最大化的企业没有实现低碳经济的动力。
(四)碳会计人才匮乏
受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高校只注重会计和审计方面的人才培养,没有培养这种需要有会计、生态、环境、资源等多个领域知识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意识。企业也不重视这类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因而没有从市场需求倒逼人才供给源头。碳会计的研究涉及的知识层面较广,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往往缺少这种专业技能,所以企业很难将碳会计运用到企业中。由此来看,专业人才的匮乏极大地制约了中国碳会计的发展。
(五)我国能源结构影响低碳经济发展,同时影响碳会计实施进程
我国这种依赖煤炭、石油的高碳能源消耗结构,由于存在巨大的成本优势受到企业的喜爱。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改造和升级的枷锁。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为特色的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当前以“高耗能”为主的消费结构与低碳经济的“低耗能”格格不入,日益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障碍。
三.发展碳会计的对策
(一)加强对碳会计的理论与实务研究,逐步建立碳会计规范标准
首先,提高我国碳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水平应当认真研究并借鉴国外先进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特有的经济市场环境,加强理论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以传统会计为指导,完善我国碳会计和实务体系。一方面从理论方面解决碳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另一方面从实践方面论证碳会计体系构建的可行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完成我国在国际减排上的目标,并且为我国建立碳会计规范标准奠定理论基础。
(二)建立健全企业碳排放环保指标,构造碳排放监察体系
企业与生俱来的逐利性会直接导致其在没有任何监督机制出台的情况下,会直接选择利益最大化的方法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国家应当给予碳会计处理一定的经济、技术和政策支持,利用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为碳会计处理的落地实施提供保障。其次,政府应当对企业碳会计处理方面进行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强有力的约束和监督。同时企业内部也应当依法设立相应的碳会计处理及自我监督机构。
(三)推动企业碳排放与企业IPO关联,倡导低碳经济发展
上市公司是一个市场中的领先者,是一个行业中最有经济、技术、政策条件实行低碳经济的部分。从推进监管碳排放的难度上来说,先从上市公司进行碳排放监管、碳会计推进难度要小于在所有企业范围内进行。从推进企业实现低碳经济模式的进程来说,从上市公司开始抓起,更符合我国目前企业数量众多、行业分散、监管难、监管链条长的现状。
(四)完善高校碳会计课程设置,搭建碳会计成长发展完整体系
在国家努力推动会计行业发展碳会计的同时,也应当注重碳会计人才培养。碳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它集合了会计、生态、环境、资源等多领域的学科,涉及到的知识是多方面的。我国应当加大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碳会计人才交流,发展壮大我国碳会计人才队伍;同时加强对碳会计的宣传力度,使碳会计逐步被市场熟悉和接受。
(五)发展低碳科技,调整能源消耗结构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共识,中国作为全球能源消耗大国,有责任有义务履行碳减排目标。为此,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走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将低碳节能观念贯穿三次产业运行之中,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推行低碳消费理念,优化能源消耗结构,摆脱以煤炭、化石为碳基能源消费依赖,同时将绿色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战略,保障和促进中国低碳技术质的飞跃。
四.结语
2018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韩国仁川发布的最新报告中警告世界的“1.5℃”仍然让人心有余悸。低碳经济是世界大势所趋,更是我国迫在眉睫需要的发展模式,而碳会计在其中就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碳会计在低碳经济中维持低碳经济市场秩序和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缺之不可的重要角色。笔者的这篇文章旨在为中国碳会计体系建成完善,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思路。
参考文献:
[1]冯冰. (2016). 我国碳会计研究. 合作经济与科技(2), 140-141.
[2]徐朝霞. (2013). 关于碳会计的思考. 财政监督(17),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