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会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大众媒体的组成部分,法制栏目是引导民众提高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平台。如何做好法制栏目?首先要弄清法制栏目的特性,抓住受众的心理,服务受众;其次要提高法制节目的可看性,做到表现手法上多样化,在内容创新上下功夫。
【关键词】法制栏目 表现手法 创新思路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法制已经成为引领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法制栏目的出现是引导和谐社会的一座风向标。电视工作者通过电视这一窗口,让法律走进千家万户,让人们在寓教于理中得到法律意识的普及和提高。法制节目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我们国家实行依法治国,于此同时,如何与时俱进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国家的发展成为了目前一大挑战。为此,本文就法制节目的特点及其拓展空间等方面做一探讨。
一、法制栏目的特点
目前法制栏目以法律为准绳,通过电视节目的表现手法,用镜头记录着我国法制生活的精彩瞬间,从法律和道德的双重角度审视社会生活,使之更加耐人寻味,更加发人深思,为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唤起大众依法律己,依法维权。同时在弘扬法制的过程中,丰富了中国特色的电视媒体理念,也拓展了电视传播空间。
1、导向的正确性
法制宣传报道肩负着普及法律知识的重大责任,其内容涉及到违法犯罪等社会丑恶现象,这就使法制节目本身容易成为敏感焦点,法制节目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主流媒体的角色,对党和政府负责;电视记者也应以法律为准绳,体现媒体的公平公正公开。如果节目对案件妄加评论,就会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难以发挥好舆论导向作用。
2、舆论的监督性
舆论监督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职能之一。要使舆论监督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发展,唯有明确媒体的性质和地位、记者的权利和义务,才能保证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记者的采访权和发表权不会遭受外来阻力的干涉。舆论监督不是个人行为,它要求新闻媒体在从事舆论监督时,应当自觉遵守舆论监督原则,克服护短心理,优化舆论环境,使舆论监督落实到实处。
3、定位的准确性
法制类节目应该以弘扬法制,鞭挞丑陋为主题。定位的准确是法制节目所必须具备的特性。准确的定位我们才能遵循“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的宗旨,满足广大群众对电视审美的更高要求。定位的准确就要求节目从不同层面去制作。比如:选取典型案例以案说法,通过案例的讨论,法律专家的点评,弄清事实的真相;运用多种镜头语言,讲究画面的纪实性。在镜头运用上采用抓拍、跟拍的形式,使画面更具自然感、真实感、生动感;在节目的制作方面,可以用纪实的手法描述情节、用新闻事件切入话题、用不断提问的方法,多角度全方位的调查采访层层递进来诠释问题。
二、法制栏目的表现手法
法制节目从表面上看,给人感觉很严肃沉稳,但在制作手法上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法制栏目的生存和发展。央视的《今日说法》栏目很受百姓欢迎,它的口号是:点滴记录中国法制进程。观众每天都能看到一个案例,通过案例的介绍,法律专家的点评,深入浅出地讲述法律知识,给老百姓提供一个知法懂法的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栏目也应该更上一个台阶,单一的讲述案件的形式,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栏目表达手法的多样化尤为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情景再现
这种方式是将案件作为基本素材,进行再度创作,使之变成剧本,拍成一个小短剧。用这种“演”的形式,能深入的反映案件所蕴含的本质,同时也解决了案件资源不足的问题。如淮南台的《故事现代说》,就是找一些演员把案情演出来,然后再做评论和点评,这样就增强了互动性。
2、以图说法
图片新闻视觉冲击力比较大,部分法制栏目,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它以主持人边看图片边叙述的方式来增强生动性。图片可以是漫画、动画,或者真实的照片,它们从不同层面揭示案件的本质。比如:一些地方台的法制节目中单独有一个小版块,就是以图片说法。图片的灵动性,激起观众对事件了解的兴趣。
3、寓教于乐
法制栏目不只是严肃,也能让观众“乐”起来。央视《社会与法》栏目开播时,用了多媒体和舞台真人秀互动技术,让人们有了不寻常的视觉体验。主持人也在其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在轻松的环境下说法。这样,让大家在寓教于乐中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法律知识的讲解。也就是说,营造一个快乐的轻松的传播氛围十分重要,但“乐”我们要有度,要适量。
三、做好法制栏目中的专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对于法制题材的报道和评论,对法律知识的需求迅速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身边的法制事件,那么,地方性的专题节目怎么样才能够抓住受众的心理,做大做强?笔者认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尤为重要。
1、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通常是城乡无业者、失业或半失业者,维护他们的利益,是媒体应尽的责任。弱势群体也是城市中数量较大的群体。地方台法制栏目对他们的关注,实际就是走进老百姓的生活。比如,我台节目《法制时空》的宗旨就是服务社会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生活。在一期有关盲人按摩的案子中,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他们求助于我们,节目播出后反响很大,很多人打电话来询问具体情况,这在无形中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让他们接受栏目,愿意参与到栏目当中,这样栏目才能快速的发展起来。
2、选择人们关注的题材
一个专题性栏目,是否吸引受众,主要是看其内容和题材观众是否感兴趣。一般来说,百姓对刑事案件,比较了解,都懂得杀人偿命,伤害他人要承担罪刑。对于地方台法制栏目来说,一方面是很少能遇到比较曲折的重大刑事案件,另一方面如果过多的报道刑事案件不利于当地的治安稳定,反而经常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经济、民事纠纷的案件,更为百姓的关注。比如,在《法制时空》节目中,百姓很关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经济纠纷事件,热线电话,一天就能接到几十个,我们的节目中,大部分都是解决百姓的工资拖欠、家用产品质量等问题,这些事情都是百姓常常遇到的,所以做起来有很大的看点,同时收视率也会随之上升。
【关键词】法制栏目 表现手法 创新思路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法制已经成为引领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法制栏目的出现是引导和谐社会的一座风向标。电视工作者通过电视这一窗口,让法律走进千家万户,让人们在寓教于理中得到法律意识的普及和提高。法制节目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我们国家实行依法治国,于此同时,如何与时俱进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国家的发展成为了目前一大挑战。为此,本文就法制节目的特点及其拓展空间等方面做一探讨。
一、法制栏目的特点
目前法制栏目以法律为准绳,通过电视节目的表现手法,用镜头记录着我国法制生活的精彩瞬间,从法律和道德的双重角度审视社会生活,使之更加耐人寻味,更加发人深思,为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唤起大众依法律己,依法维权。同时在弘扬法制的过程中,丰富了中国特色的电视媒体理念,也拓展了电视传播空间。
1、导向的正确性
法制宣传报道肩负着普及法律知识的重大责任,其内容涉及到违法犯罪等社会丑恶现象,这就使法制节目本身容易成为敏感焦点,法制节目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主流媒体的角色,对党和政府负责;电视记者也应以法律为准绳,体现媒体的公平公正公开。如果节目对案件妄加评论,就会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难以发挥好舆论导向作用。
2、舆论的监督性
舆论监督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职能之一。要使舆论监督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发展,唯有明确媒体的性质和地位、记者的权利和义务,才能保证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记者的采访权和发表权不会遭受外来阻力的干涉。舆论监督不是个人行为,它要求新闻媒体在从事舆论监督时,应当自觉遵守舆论监督原则,克服护短心理,优化舆论环境,使舆论监督落实到实处。
3、定位的准确性
法制类节目应该以弘扬法制,鞭挞丑陋为主题。定位的准确是法制节目所必须具备的特性。准确的定位我们才能遵循“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的宗旨,满足广大群众对电视审美的更高要求。定位的准确就要求节目从不同层面去制作。比如:选取典型案例以案说法,通过案例的讨论,法律专家的点评,弄清事实的真相;运用多种镜头语言,讲究画面的纪实性。在镜头运用上采用抓拍、跟拍的形式,使画面更具自然感、真实感、生动感;在节目的制作方面,可以用纪实的手法描述情节、用新闻事件切入话题、用不断提问的方法,多角度全方位的调查采访层层递进来诠释问题。
二、法制栏目的表现手法
法制节目从表面上看,给人感觉很严肃沉稳,但在制作手法上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法制栏目的生存和发展。央视的《今日说法》栏目很受百姓欢迎,它的口号是:点滴记录中国法制进程。观众每天都能看到一个案例,通过案例的介绍,法律专家的点评,深入浅出地讲述法律知识,给老百姓提供一个知法懂法的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栏目也应该更上一个台阶,单一的讲述案件的形式,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栏目表达手法的多样化尤为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情景再现
这种方式是将案件作为基本素材,进行再度创作,使之变成剧本,拍成一个小短剧。用这种“演”的形式,能深入的反映案件所蕴含的本质,同时也解决了案件资源不足的问题。如淮南台的《故事现代说》,就是找一些演员把案情演出来,然后再做评论和点评,这样就增强了互动性。
2、以图说法
图片新闻视觉冲击力比较大,部分法制栏目,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它以主持人边看图片边叙述的方式来增强生动性。图片可以是漫画、动画,或者真实的照片,它们从不同层面揭示案件的本质。比如:一些地方台的法制节目中单独有一个小版块,就是以图片说法。图片的灵动性,激起观众对事件了解的兴趣。
3、寓教于乐
法制栏目不只是严肃,也能让观众“乐”起来。央视《社会与法》栏目开播时,用了多媒体和舞台真人秀互动技术,让人们有了不寻常的视觉体验。主持人也在其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在轻松的环境下说法。这样,让大家在寓教于乐中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法律知识的讲解。也就是说,营造一个快乐的轻松的传播氛围十分重要,但“乐”我们要有度,要适量。
三、做好法制栏目中的专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对于法制题材的报道和评论,对法律知识的需求迅速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身边的法制事件,那么,地方性的专题节目怎么样才能够抓住受众的心理,做大做强?笔者认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尤为重要。
1、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通常是城乡无业者、失业或半失业者,维护他们的利益,是媒体应尽的责任。弱势群体也是城市中数量较大的群体。地方台法制栏目对他们的关注,实际就是走进老百姓的生活。比如,我台节目《法制时空》的宗旨就是服务社会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生活。在一期有关盲人按摩的案子中,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他们求助于我们,节目播出后反响很大,很多人打电话来询问具体情况,这在无形中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让他们接受栏目,愿意参与到栏目当中,这样栏目才能快速的发展起来。
2、选择人们关注的题材
一个专题性栏目,是否吸引受众,主要是看其内容和题材观众是否感兴趣。一般来说,百姓对刑事案件,比较了解,都懂得杀人偿命,伤害他人要承担罪刑。对于地方台法制栏目来说,一方面是很少能遇到比较曲折的重大刑事案件,另一方面如果过多的报道刑事案件不利于当地的治安稳定,反而经常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经济、民事纠纷的案件,更为百姓的关注。比如,在《法制时空》节目中,百姓很关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经济纠纷事件,热线电话,一天就能接到几十个,我们的节目中,大部分都是解决百姓的工资拖欠、家用产品质量等问题,这些事情都是百姓常常遇到的,所以做起来有很大的看点,同时收视率也会随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