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上网族增多,“鼠标手”患者日益增多,笔者运用针刀松解治疗本病,与腕管内阻滞疗法相对比,有效率和复发率均有显著差异,疗效满意。
【关键词】 针刀 腕管综合症 对照观察
【中图分类号】 R68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155-01
“鼠标手”,医学上称为腕管综合症,是指腕部劳损或损伤引起腕管狭窄,造成正中神经压迫而产生的手掌顽麻、腕部疼痛、腕关节和手指伸屈受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随着上网族的增多,手腕关节因过度活动,使本病迅速成为一种日渐普遍的现代文明病。另外,其他频繁使用双手的职业,如司机、音乐家、教师、编辑记者、建筑设计师、装修工等,都有可能遭遇本病的“毒手”。
笔者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运用针刀松解治疗腕管综合症患者1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所观察260例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30例和对照组130例。治疗组,男性25例,女性105例,年龄21~61岁,平均46.5岁,病程1个月~3.5年,平均1.5年;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03例,年龄23~62岁,平均47岁,病程2个月~3.2年,平均1.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症状与体症:腕管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正中神经受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麻木、刺痛或呈烧灼样痛,白天劳动后夜间加剧,甚至睡眠中痛醒;局部性疼痛常放射到肘部及肩部;拇指外展肌力差,偶有端物、提物时突然失手。检查:压迫或叩击腕横韧带、屈曲腕关节时疼痛加重(正中神经叩击试验、屈腕试验阳性);病程长者,可有大鱼际肌萎缩。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运用腕管内阻滞疗法[1],取2%利多卡因2ml+醋酸曲安奈德10mg混合液注入腕管内。方法:手掌朝上,手指平伸,于患腕掌根部、桡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刺入,针尖斜向远侧30度角进针,有轻微之突破感即为刺穿腕横韧带进入腕管,回吸无血即可注药。注意不可将药液注入正中神经纤维内。
2.2 治疗组:运用针刀松解疗法。方法:手腕平放治疗台上,掌心向上,腕关节下垫一脉枕,在远侧腕横纹处尺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定一进针刀点,沿尺侧腕屈肌的内侧缘向远端移2.5cm左右再定一点;在远侧腕横纹上的桡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定一点,再沿患腕桡侧腕屈肌腱向远端移动2.5cm,定一点,共四点。每点予2%利多卡因1ml局麻后分别进针刀,刀口线和肌腱平行,垂直进针,穿透皮肤后缓慢进针刀,深度0.5cm左右,遇到韧感即为碗横韧带。沿两侧屈肌腱内侧缘将腕横韧带分别切开2~3mm。与此同时将针刀沿屈肌腱内侧缘向中间平推数下,以剥离屈肌腱和腕横韧带间的粘连。术毕,针眼覆盖创可贴,被动过伸过屈腕关节3~5次。
2组患者治疗7~10天后未愈再作一次治疗。2次为一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显效: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用腕力过度劳动时仍有不适。无效:症状与体征无变化。复发:经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消失,6个月内病情再发者。
3.2 治疗结果(表1)
4 体会
腕管综合征在临床中易误诊漏诊,据统计,两组患者260例中有52例在我科就诊时已误诊,误诊率高达20%,这是由于临床医师对腕管综合征认识不足导致的。所以接诊时应全面了解其病史及临床表现,及时作相关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应与周围神经病、颈椎病、肘管综合征、以及其他近端神经受损等疾病鉴别。
腕管为一骨性纤维管,其桡侧为舟状骨及大多角骨;尺侧为豌豆骨及钩状骨;背侧为头骨、舟状骨及小多角骨;掌侧为腕横韧带。腕横韧带厚而坚韧,宽约2.5cm,弹性差,一旦损伤,结疤挛缩,使腕管容积变小,管腔变窄,同时肌腱旁系膜也常结疤挛缩,甚则腕横韧带和肌腱粘连,造成肌腱和神经的挤压牵拉,局部血运障碍,使多块肌肉和正中神经牵拉制动。凡是挤压或缩小腕管容量的任何原因都可压迫正中神经而引起腕管综合征。所以腕管综合征早期减压松解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针对上述病因、病理变化,采用针刀治疗此病取得了较好疗效。针刀治疗此病的機理是直接疏通剥离组织间隙、松解减压、刮除瘢痕,恢复肌肉的动态平衡,使其发挥良好的功能状态,从而达到力学平衡作用[2 ]。针刀疗法还可改善局部组织新陈代谢,促进炎性渗出的吸收,加速消除因缺血产生的有害物质,加快组织粘连和瘢痕的修复。因此,针刀疗法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一种良好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见效快,复发率低的特点。同时建议对本病应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柳更新,中西医结合临床疼痛治疗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41
[2]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12.
【关键词】 针刀 腕管综合症 对照观察
【中图分类号】 R68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155-01
“鼠标手”,医学上称为腕管综合症,是指腕部劳损或损伤引起腕管狭窄,造成正中神经压迫而产生的手掌顽麻、腕部疼痛、腕关节和手指伸屈受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随着上网族的增多,手腕关节因过度活动,使本病迅速成为一种日渐普遍的现代文明病。另外,其他频繁使用双手的职业,如司机、音乐家、教师、编辑记者、建筑设计师、装修工等,都有可能遭遇本病的“毒手”。
笔者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运用针刀松解治疗腕管综合症患者1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所观察260例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30例和对照组130例。治疗组,男性25例,女性105例,年龄21~61岁,平均46.5岁,病程1个月~3.5年,平均1.5年;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03例,年龄23~62岁,平均47岁,病程2个月~3.2年,平均1.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症状与体症:腕管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正中神经受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麻木、刺痛或呈烧灼样痛,白天劳动后夜间加剧,甚至睡眠中痛醒;局部性疼痛常放射到肘部及肩部;拇指外展肌力差,偶有端物、提物时突然失手。检查:压迫或叩击腕横韧带、屈曲腕关节时疼痛加重(正中神经叩击试验、屈腕试验阳性);病程长者,可有大鱼际肌萎缩。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运用腕管内阻滞疗法[1],取2%利多卡因2ml+醋酸曲安奈德10mg混合液注入腕管内。方法:手掌朝上,手指平伸,于患腕掌根部、桡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刺入,针尖斜向远侧30度角进针,有轻微之突破感即为刺穿腕横韧带进入腕管,回吸无血即可注药。注意不可将药液注入正中神经纤维内。
2.2 治疗组:运用针刀松解疗法。方法:手腕平放治疗台上,掌心向上,腕关节下垫一脉枕,在远侧腕横纹处尺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定一进针刀点,沿尺侧腕屈肌的内侧缘向远端移2.5cm左右再定一点;在远侧腕横纹上的桡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定一点,再沿患腕桡侧腕屈肌腱向远端移动2.5cm,定一点,共四点。每点予2%利多卡因1ml局麻后分别进针刀,刀口线和肌腱平行,垂直进针,穿透皮肤后缓慢进针刀,深度0.5cm左右,遇到韧感即为碗横韧带。沿两侧屈肌腱内侧缘将腕横韧带分别切开2~3mm。与此同时将针刀沿屈肌腱内侧缘向中间平推数下,以剥离屈肌腱和腕横韧带间的粘连。术毕,针眼覆盖创可贴,被动过伸过屈腕关节3~5次。
2组患者治疗7~10天后未愈再作一次治疗。2次为一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显效: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用腕力过度劳动时仍有不适。无效:症状与体征无变化。复发:经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消失,6个月内病情再发者。
3.2 治疗结果(表1)
4 体会
腕管综合征在临床中易误诊漏诊,据统计,两组患者260例中有52例在我科就诊时已误诊,误诊率高达20%,这是由于临床医师对腕管综合征认识不足导致的。所以接诊时应全面了解其病史及临床表现,及时作相关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应与周围神经病、颈椎病、肘管综合征、以及其他近端神经受损等疾病鉴别。
腕管为一骨性纤维管,其桡侧为舟状骨及大多角骨;尺侧为豌豆骨及钩状骨;背侧为头骨、舟状骨及小多角骨;掌侧为腕横韧带。腕横韧带厚而坚韧,宽约2.5cm,弹性差,一旦损伤,结疤挛缩,使腕管容积变小,管腔变窄,同时肌腱旁系膜也常结疤挛缩,甚则腕横韧带和肌腱粘连,造成肌腱和神经的挤压牵拉,局部血运障碍,使多块肌肉和正中神经牵拉制动。凡是挤压或缩小腕管容量的任何原因都可压迫正中神经而引起腕管综合征。所以腕管综合征早期减压松解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针对上述病因、病理变化,采用针刀治疗此病取得了较好疗效。针刀治疗此病的機理是直接疏通剥离组织间隙、松解减压、刮除瘢痕,恢复肌肉的动态平衡,使其发挥良好的功能状态,从而达到力学平衡作用[2 ]。针刀疗法还可改善局部组织新陈代谢,促进炎性渗出的吸收,加速消除因缺血产生的有害物质,加快组织粘连和瘢痕的修复。因此,针刀疗法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一种良好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见效快,复发率低的特点。同时建议对本病应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柳更新,中西医结合临床疼痛治疗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41
[2]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