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我们由研究知识传授转向研究全程育人、综合育人、全面育人。过去,教研员主要立足学科做教研,研究的问题基本局限于学科知识怎么传授。现在,我们要关注的是如何使教研工作在立足于学科研究、知识技能研究的基础上,向整体关注人、培育人转变,也就是说,我们要转变教研视角: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学科教学和学科教育有何不同
学科教学是传统视角下一种窄化的教学思维,它被异化为单纯地教学科知识,教师带着学生把教材上的知识进行“地毯式”的扫荡,不管是记忆的、理解的、掌握的、运用的,或是精读的、自读的,也不管“课标”是怎么规定的,凡是教材上出现的,哪怕是课下注释和说明,都视为知识点,掰开、揉碎后,重复训练、检测,以求达到可背诵、会解题、能考试的目的。这种以知识为本、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带有非常明显的强制性。这一现象的根源就是知识本位的教学思维还没有打破,教学被认为是教知识、记知识,而根本没有顾及学生为什么要“学会”,怎么才能“学会”。
学科教育则是在更加宽泛、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富有生活体验和生命体验范畴内的教育活动,旨在让学习方式、学习范围、学习内容等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它不仅囊括了学科教学,还能将“死的知识”变成“活的记忆”,将学习方式最优化,使学习方法最多样,将传统知识与个体体验进行链接,让学生学习更积极、更主动。
之所以把学科教学与学科教育进行区分,就是因为当前学科教学的知识本位很少存在教育的成分了,这和课程功能是南辕北辙的。
为什么要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教学活动是学习主体的一种精神活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同时,造就着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着学生的心灵和精神。任何一种学习行为和方式,都是由学习者的精神形态决定的,因此,如果单纯强调通过学习者的外在表现来进行教学活动,就无法触及学习者的内部生活,很难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学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科课程深入学生的心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内在的精神。
应试教育影响下的学科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学科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学科之内,只在教学上强调设计思路、资源整合、方法运用、细节处理等技术层面的东西,无视人的精神存在,无视人文涵养、人文积淀、人文价值对于学科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把学科教育降低为纯粹的教学形式的技术操作手段,把深具人文精神内涵的学科教育异化成纯粹的教学训练,那么它必然会走向“精神虚无主义”。烦琐的练习、机械的答案、死板的要求,都与学科本身所应该有的灵性格格不入,这样的学科教学就不符合教学之道,就无法触及学生的精神世界,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是为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精彩人生服务的一项活动。教育的过程,是奠基人生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生命对话的过程。没有学科特色,就不成为学科教学;没有学科意义,则不成为学科教育。学科教学必然要走向学科教育。
如何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建立全新的人才观和评价观。为明天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最为根本、最为核心的问题。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就是当下对该问题的全面回答。
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透露,所谓“核心素養”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即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这个定义,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再聚焦、再清晰,让我们明白究竟从何着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的提出,就像一枚楔子,首先打破的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人才观与评价观。“掌握知识不等于就是人才”“高分不等于高品质”,因为核心素养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关注那些传统考试无法知道的东西”,核心素养重视的是那些“网络上找不到答案的东西”。
当我们学会用核心素养去衡量一个人时,我们的知识观、教学观和育人观将随之改变,整个教育的格局最终也将改变。
课程整合是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的重要途径。清华附小打破德智体美劳界限,融合教与学、既有资源与生成资源,同时将国家课程校本化,根据学科属性、学习规律及学习方式,最终形成五大课程领域——品格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这五大领域指向的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公民道德、国家认同、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学会学习。
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为“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各个学科(领域、板块)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之筏,才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同时“核心素养”还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统整,整体发挥课程合力,综合育人。
教师要“目中有人”。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存在已久的事实:语文教师的眼中只有语文,数学老师的眼中只有数学……教师眼中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首先是学科本位的。这种学科知识、学科能力本身无法自然发酵为“人”的素养。学科知识、学科能力要转化为学科素养,转化为人的素养,必须要有非学科、非量化、非智力的“要素”加入。这些有用的“要素”,不能指派给某一个学科,即便指派给某一个学科,它也无法独自承担。
目前,最为便捷的办法,就是在分科教学中有效注入核心素养的培育。道德素养的培养也好,非智力素养的培养也好,都要有一个载体,例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学习本身也是活动,是占据学生在校90%时间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一定会表现出专注或不专注、坚持或不坚持、遵守或不遵守、友善或不友善,这些正是绝好的教育资源。遗憾的是,很多老师都无视这个重要的教育资源。
事实上,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的转变意味着,学科教师首先是一名“老师”,其次才是语文老师、数学老师、音乐老师、信息老师。教师必须要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这样才会明白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要将学科育人目标始终置于教学行为之前。一个有着深厚学科素养的教师,本身就是综合育人的典范,这就是老生常谈的“目中有人”。
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冲破学科教学,跃升到学科教育,对很多教师来说肯定是一个阵痛,更是一种突围。只有突围,才有出路;只有突围,才能大步向前;只有突围,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小学教研室)
(责任编辑 周 群)
学科教学和学科教育有何不同
学科教学是传统视角下一种窄化的教学思维,它被异化为单纯地教学科知识,教师带着学生把教材上的知识进行“地毯式”的扫荡,不管是记忆的、理解的、掌握的、运用的,或是精读的、自读的,也不管“课标”是怎么规定的,凡是教材上出现的,哪怕是课下注释和说明,都视为知识点,掰开、揉碎后,重复训练、检测,以求达到可背诵、会解题、能考试的目的。这种以知识为本、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带有非常明显的强制性。这一现象的根源就是知识本位的教学思维还没有打破,教学被认为是教知识、记知识,而根本没有顾及学生为什么要“学会”,怎么才能“学会”。
学科教育则是在更加宽泛、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富有生活体验和生命体验范畴内的教育活动,旨在让学习方式、学习范围、学习内容等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它不仅囊括了学科教学,还能将“死的知识”变成“活的记忆”,将学习方式最优化,使学习方法最多样,将传统知识与个体体验进行链接,让学生学习更积极、更主动。
之所以把学科教学与学科教育进行区分,就是因为当前学科教学的知识本位很少存在教育的成分了,这和课程功能是南辕北辙的。
为什么要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教学活动是学习主体的一种精神活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同时,造就着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着学生的心灵和精神。任何一种学习行为和方式,都是由学习者的精神形态决定的,因此,如果单纯强调通过学习者的外在表现来进行教学活动,就无法触及学习者的内部生活,很难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学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科课程深入学生的心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内在的精神。
应试教育影响下的学科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学科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学科之内,只在教学上强调设计思路、资源整合、方法运用、细节处理等技术层面的东西,无视人的精神存在,无视人文涵养、人文积淀、人文价值对于学科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把学科教育降低为纯粹的教学形式的技术操作手段,把深具人文精神内涵的学科教育异化成纯粹的教学训练,那么它必然会走向“精神虚无主义”。烦琐的练习、机械的答案、死板的要求,都与学科本身所应该有的灵性格格不入,这样的学科教学就不符合教学之道,就无法触及学生的精神世界,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是为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精彩人生服务的一项活动。教育的过程,是奠基人生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生命对话的过程。没有学科特色,就不成为学科教学;没有学科意义,则不成为学科教育。学科教学必然要走向学科教育。
如何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建立全新的人才观和评价观。为明天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最为根本、最为核心的问题。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就是当下对该问题的全面回答。
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透露,所谓“核心素養”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即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这个定义,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再聚焦、再清晰,让我们明白究竟从何着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的提出,就像一枚楔子,首先打破的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人才观与评价观。“掌握知识不等于就是人才”“高分不等于高品质”,因为核心素养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关注那些传统考试无法知道的东西”,核心素养重视的是那些“网络上找不到答案的东西”。
当我们学会用核心素养去衡量一个人时,我们的知识观、教学观和育人观将随之改变,整个教育的格局最终也将改变。
课程整合是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的重要途径。清华附小打破德智体美劳界限,融合教与学、既有资源与生成资源,同时将国家课程校本化,根据学科属性、学习规律及学习方式,最终形成五大课程领域——品格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这五大领域指向的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公民道德、国家认同、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学会学习。
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为“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各个学科(领域、板块)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之筏,才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同时“核心素养”还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统整,整体发挥课程合力,综合育人。
教师要“目中有人”。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存在已久的事实:语文教师的眼中只有语文,数学老师的眼中只有数学……教师眼中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首先是学科本位的。这种学科知识、学科能力本身无法自然发酵为“人”的素养。学科知识、学科能力要转化为学科素养,转化为人的素养,必须要有非学科、非量化、非智力的“要素”加入。这些有用的“要素”,不能指派给某一个学科,即便指派给某一个学科,它也无法独自承担。
目前,最为便捷的办法,就是在分科教学中有效注入核心素养的培育。道德素养的培养也好,非智力素养的培养也好,都要有一个载体,例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学习本身也是活动,是占据学生在校90%时间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一定会表现出专注或不专注、坚持或不坚持、遵守或不遵守、友善或不友善,这些正是绝好的教育资源。遗憾的是,很多老师都无视这个重要的教育资源。
事实上,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的转变意味着,学科教师首先是一名“老师”,其次才是语文老师、数学老师、音乐老师、信息老师。教师必须要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这样才会明白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要将学科育人目标始终置于教学行为之前。一个有着深厚学科素养的教师,本身就是综合育人的典范,这就是老生常谈的“目中有人”。
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冲破学科教学,跃升到学科教育,对很多教师来说肯定是一个阵痛,更是一种突围。只有突围,才有出路;只有突围,才能大步向前;只有突围,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小学教研室)
(责任编辑 周 群)